北大荒精神读后感合计86句-经典语录
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1
北大荒,当我睁开眼睛,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我已经是你怀抱里的一个人。
是谁赋予了你这么一个荒芜的名字,暴露了你滚滚的寂寞与荒凉 。你的名字充满大气象。你广袤的土地,辽阔得像头顶的天空。你荒凉了那么久,渺无人烟,遍地长满野蒿草,小叶樟和红毛柳。多像一个不修边幅的人。
你如此宽容,先以你的荒凉,生养了那么许多的野鸡野鸭,和仨半斤,它们在湿地里栖居,在野山杏的林子里隐匿。狍子随处可见,满地跑,野猪群霸了一块大地盘。至今,山凹里有一个村子,还在叫着野猪窝呢。应该想到,毛头竖尾,眼神冷酷的草原狼也来了,它们结队在野地里大量出没,在所经的地面上洒下几泡狼尿,踩下一行行交错的狼踪。
我只觉得你的荒芜好。有十足的.野性。你是一块未开垦,富得流油的处女地。可荒芜又怎该是你与生俱来的宿命。当我端着只粗瓷的碗,坐在草屋门槛上吃着粗茶淡饭,当我跟着干农活的父亲下到山那边的田里面去,你早不是昨天的旧模样。你的白山黑水,你的漫山遍野,早被纵横弯曲的田垄缠绕和覆盖。你厚实的油油的黑土,已生满五谷,迎来一个又一个丰年。
你有一扇门,是常年打开的,你以宽广的胸襟迎接着八方的客。你的土地众多,你是很收农民的,有那么多关内的汉子,携家带口,闯进关东,投奔了你。你统统都收下了,并把他们变成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子民。你随便施舍他们几亩土地,种点粮食,就养活了他们一大家子十来口的人。他们被你驯化了,北大荒,他们的性子开始充满了粗野,话语也变得朴实和土性,就像你的黑土。他们都成了地道的东北人了。
北大荒,当我成为潇洒少年郎,当我在你的黑土地上风一样跑动和缓步徜徉,你已经土地肥沃,炊烟如织,收得了万担粮,你变成了富饶的代名词了,改名号为北大仓。
这名字多好,大气霸气仍在,但一字就抹掉了地老天荒。黑色的土壤是你的面庞,仓丰廪实是你的新气象,你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你的体内正沸腾着滚烫的血,你散发出无限诱人的生机。你的每一季,都孕育着春天。
你是以土为贵的,你可知道吗?
我的北大荒啊。
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2
70年风雨兼程,三代人奋斗不息。黑龙江垦区迎来了开发建设70周年的喜庆日子。
在70年的开发建设中,黑龙江垦区累计向国家上交商品粮2538亿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垦区孕育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成为黑龙江农垦事业的灵魂,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北大荒精神,是在黑龙江垦区极其艰苦的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乃至鲜血、生命培育和锤炼的。在莽莽黑土地上,农垦战士们以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勇于开拓精神,胸怀全局、强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创造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奇迹。
人们不会忘记,70年来,由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大军,义无反顾地投身一场伟大的拓荒事业,洒下了汗水,贡献了青春。人们不会忘记,70年来,北大荒人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实现了由传统拓荒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次次飞跃。人们不会忘记,在拓荒创业的征程上,12900多名建设者永远留在这片黑土地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正是农垦战士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和几十年前相比,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无论时代发生怎样变化,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困难遇到风险,但只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北大荒人那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能够获得无穷动力,应对困难,战胜风险,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推向前进。
黑土地上创造出来的北大荒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不但在几代北大荒人身上得以传承,而且在新时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可以相信,北大荒精神必将以其独特魅力、耀眼的光芒,鼓舞着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懈奋斗。
(一)北大荒的秋天
我读完《北大荒的秋天》,感觉北大荒是个美丽的地方,它的秋天更美。
北大荒的天空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一阵微风吹过,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秋天,是北大荒丰收的季节,一名“大豆摇铃千里金”用来赞美北大荒金黄的九月,再合适不过了。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北大荒,去体验北大荒秋天的美。
(二)北大荒的秋天读后感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北大荒的秋景:一碧如洗的天空,只有傍晚才会看见几缕流云;在田地里一派丰收的好景象:成片的金黄大豆,挺拔的火红高梁……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而这一片美丽的景色,这一幅幸福生活的画面,是人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望着刚拿到的古筝六级证书,深深地体会了这一点。考级期间,我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一遍一遍地弹着同一首曲子,手弹酸了,累得真想放弃。妈妈不停地鼓励我,不服输的信念支持我,我没有放弃,终于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凝聚着汗水的证书那一刻,我开心地笑了,觉得幸福极了。我知道了:辛勤的.汗水浇灌了幸福之花。
(三)北大荒的秋天读后感
看了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它给大家描绘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秋天的画卷,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美丽多变的云彩,清澈见底的河流,还有那丰收的庄稼,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呀!
听妈妈说,北大荒原来是一个人迹罕至、荒凉的边远地方,(.)经过数万名解放军叔叔阿姨和几代人的努力,才使北大荒变成现在的模样,成为一座绿色的宝库,成为美丽富饶的“北大仓”。
这也让我感觉到,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能坚持,有好的方法,就一定会有很大变化。
5月24日周六下午,我在天津大礼堂观看了一场《北大荒知青之歌》节目。全场近100名演员都是当年北大荒知青,现在都已经60多岁了。他们自己演自己,相当动情,相当认真,演得全是我们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屯垦戍边的生活。
当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背景相当复杂,这里我暂不赘述。这个由历史学家来研究评说。我只是说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运动把我们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党中央一声号令,我们毫不犹豫,义无返顾地告别了父母,退掉了城市户口,奔赴了万里无垠的北大荒。那里没有给我们预备住房,我们十六中一行148人是半夜里到达目的地的。原住在那里的劳改犯被叫醒后,连人带行李搬出来,现给我们腾出来几间茅草房。由于房间少,我们人多,所以没有打开行李的地方,我们人挨人还得侧身躺下,连翻身都要一起行动。后来,这几间泥草房着火,连行李一起烧没了,全靠兵团战友互相帮助凑了些被褥度过了难关。好在,这次着火万幸没有人员伤亡。我们曾经住过帐篷,男生女生住一个帐篷里,中间用布遮挡,冬天我们都是不脱衣服戴着棉帽子睡觉的,睡醒后,帽子周围都是冰茬。我们还住过粮仓,高高的圆圆的粮仓没有楼梯,我们是踩着木跳板钻爬进去的,大家是脚心朝里对着脚心形成一个小圆圈,脑袋冲外形成一个大圆形。白天趟着雨水割麦子,晚上没有躲避的地方洗洗涮涮,就在露天的地方支起一口大锅,烧点热水,大家匀着一人半盆水从头洗到脚,变成半盆泥汤。我们多盼望有个洗澡的地方,但是没有,方圆几百里也找不到。冬天,站在雪地里割大豆,豆荚和手套让冰雪粘连在一起,掰都掰不开,只能象机器一样,快快地一刻不停地往前跑着割。
记得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落过眼泪了,这场重现当年劳动生活的演出让我潸然泪下。当时由于年轻,且怀有一棵火热的心,没有觉得痛苦、难过,现在老了,心理承受能力差了,确实感到辛酸。记得给家里写信,从来没有描写过以上的.情景,每封信都是说我们姐弟二人在北大荒一切都好,不要父母挂念。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现在自己做了父母,才
黑龙江纬度靠北,天一亮就起床,有时是半夜二三点钟天就亮了,我们就开始下地劳动,晚上太阳落山,蚊子小咬围着你吸血的时候才收工。每天天黑后,连长指导员把我们召集到一起,通报阶级斗争新动向,带领我们斗私批修,读书学习。最遗憾的是有些地方把个别不听话的知青也打成反革命,关进牛棚;有的知青恋爱遇到点小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排解,丧失生活勇气,走上自杀或滥杀无辜的绝路。还有的兵团战友在扑灭大兴安岭山火,保护国家财产中牺牲了宝贵的青春生命。这场演出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各种生活场面,让我深感悲痛。
我们那时还是个孩子,经历了与年轻的共和国一起成长奋斗的过程,我们曾为她抛洒汗水,奉献青春,有些人甚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回顾过去,在场的所有观众都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看到不少人流泪。
《北大荒知青之歌》用凤凰涅磐来形容当年的知青,我们确实是一群超脱生死境界的一代人。当时是明知那里苦,偏往苦里行的一代人,年轻人的理想比天高,有些不够年龄的小同学是写了血书,才被批准到了那里。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无怨无悔,怀揣着先烈的理想和牺牲在北大荒战友的希望,不屈不挠,与各种命运抗争,不等不靠不要,战胜各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北大荒,锤炼了我们,让我们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北大荒造就了我们抱团取暖,团结互助的精神。那里的天气虽冷,但是我们的心是热的。心中有爱,就有力量。
我们的名字“上山下乡知青”是一个值得骄傲的称号,它象征着奉献、坚强。“上山下乡知青”当年是国家的脊梁,现在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已经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今天已经成为老人,但是这场演出所表现出来的北大荒精神永远鼓舞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历史,冷静地思考未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做好一个普通公民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为共和国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也为自己续写美丽的人生句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71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