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医学科研诚信规范读后感集锦80句-读后感

为引导广大青年医生到基层服务,逐步形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人员“全员基层服务,人人实践锻炼”的新机制,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及配套文件,明确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人员到基层服务的工作内容、考核办法、待遇保障等政策。目前,全省已有800余名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年轻医生到基层服务,涌现出了一批感人事迹,受到当地医院和群众的好评。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四、突出四个体系建设,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突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环境、平台、项目、人才“四位一体”的区域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省医学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水平进步显著。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省科技进步奖270项,卫生计生系统获奖数量占全省科技奖励总数的近1/4。有900余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

二是突出重点学科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已培育省级医学重点学科60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4个,县级医学龙头学科107个,非公立医疗机构临床特色学科42个,其中2014年新增各类重点学科60个。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国家和省部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建设,全省已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和50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省级实验动物平台、样本库平台等医学科技平台体系。定位明确、层级清晰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技条件平台体系,已成为医学科技创新与服务的主体,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三是突出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医学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手段在于转化推广。针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技术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组织开展了“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示范基地108家,覆盖了全省11个市、63个县(市、区)和358个乡镇(社区)。2014年共推广适宜技术300余项,举办专项技术培训400余次,技术指导2000余次,技术应用8万余人次,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骨干2000余名。与省科技厅共同实施《浙江省卫生适宜技术成果转化工程》,省财政专项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了“双十双百微创技术成果转化工程”等8项子工程。这些工程由省级各大医院牵头,面向全省150余家市、县医院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使省级大医院面向市县单位有效转移转化医疗卫生新技术、新规范,提高了基层单位医疗和服务水平。

四是突出科研条件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督查。开发应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已备案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2000余家。做好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保藏、运输和实验活动的监督管理,与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立了“联动监管”机制,开发“浙江省医用特殊物品网络全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去年共审批医用特殊物品出入境800余批次。加强全省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的医学伦理委员会能力建设,举办科研诚信、医学伦理等相关科研管理培训班近10次。加强医学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管理,已建成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网、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网、浙江省实验室生物安全网等多个平台,为全省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教管理服务。

2023年,我们将以健康浙江为引领,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学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培养,从需求出发,建体系搭平台,抓高端求突破,抓基层强服务,为加快实施健康浙江战略提供强大科技动力和人才智力保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93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