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曾文正公家书读后感集合86句-经典语录

【第1句】: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向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第2句】: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尤其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第3句】: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第4句】:是故既吉矣择优吝而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而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个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

【第5句】:读背诵之书不必多,十页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十页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

【第6句】: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 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

【第7句】: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第8句】:而诸弟亦常存敬畏,勿谓家有人做官,则遂感于侮人;勿谓既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第9句】: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

【第10句】:然使身不加修,学不加进,而滥受天恩,突厥愧悚。

【第11句】:廉俸若月多,则周济亲戚族党者旷,断不畜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若儿子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绝不肯以做官发财,绝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第12句】: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其肢,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第13句】: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人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至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士宦起见。

【第14句】:季弟书中言,每思留心于言行之差错,以时时儆惕。予观此语,欣慰之至。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此人字者,能尽一分,必有一分之庆;不尽一分,必有一分之殃。

【第15句】:吾尝见友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枟台,凌荻舟之流,指不胜屈,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第16句】: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自省,决然去之。

【第17句】:季弟看书不必求多,亦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忽换彼书而。

【第18句】:以后宜收拾完整,可珍之物固应爱惜,即寻常器件亦当汇集品分,有条有理。竹头木屑,皆为有用。

【第19句】:宜令勤慎,无作欠伸懒漫样子,至要至要。

【第20句】: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第21句】: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第22句】: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如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第23句】: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第24句】: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若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己阅未阅矣。

【第25句】: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第26句】: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是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书》称:世禄之家,鲜克有理。” 《传》称:“骄奢淫佚,宠禄过也。”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共戒之。至嘱至嘱。

【第27句】:用绅士不比用官,彼本无任事之责,又有避嫌之念,谁肯挺身出力以急共者?贵在奖之以好言,优之以廪给,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浑藏而不露一字,久久善者劝,而不善者亦潜移而默转矣。

【第28句】: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而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第29句】:但讲阔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蛮干,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之。

【第30句】: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

【第31句】: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第32句】:凡人为一事,以专求精,以分而散。

【第33句】: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第34句】:精神愈用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而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第35句】:后辈子侄总以教之以礼,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舆马,长其骄惰之气。一次姑息,二次,三次姑息,以后骄惯难改,不可不慎。

【第36句】: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第37句】: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第38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凡事皆然,愿与诸弟交勉之。

【第39句】:贤弟教训后辈子弟,总以勤苦为体,谦逊为用,以药佚教之积习,余无他嘱。

【第40句】: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

【第41句】:家中万事,余俱放心。惟子侄教一勤字,一谦字。谦者,骄之反也;勤者,佚之反也,“骄、奢、淫、佚”四字,惟首位二字尤宜切戒。

【第42句】:时事日非,吾子侄辈总以谦勤二字为主,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第43句】:予阅历多年,见事之成功与否,人之得名与否,盖有命焉,不尽关人事也。

【第44句】: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第45句】: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不晚起床)为第一义

【第46句】:又曾以为学四事勖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大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若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亦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

【第47句】: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习勤劳为第一义,谦逊为第二义。

【第48句】: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心儆戒。

【第49句】: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主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主自强之道故能独而不惧,确乎不拔。

【第50句】: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并用,不可偏废,太柔则糜,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人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第51句】: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

【第52句】: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第53句】:吾辈现力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第54句】: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第55句】:不特吾之言当细心寻绎,凡外间有逆耳之言,皆当平心考究一番。故古人以居上位而不骄为极难。

【第56句】:余往年撰联赠弟,有: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二语。

【第57句】: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第58句】: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第59句】:吾所以屡教家人崇俭习劳,盖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也。

【第60句】: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

【第61句】:余中厅悬人本堂匾,跋云: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第62句】:余蒙先人余荫黍居高位,与诸弟及子侄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第63句】:古来豪杰皆以此四字为大忌,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第64句】: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切戒骄奢二字,则家中风起日厚,而诸子侄争相濯磨(互相学习)矣。

【第65句】:因思吾兄弟体气皆不甚健,后辈子侄尤多虚弱,宜于平日讲求养生之法,不可于临时乱投药剂。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惩忿,即余匾中所谓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也,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年,余亦学行有七年矣。饭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

【第66句】: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第67句】:吾兄弟处此时世,居此重名,总以钱少产薄为妙。一则平日免于觊觎,仓促免于抢掠;二则子弟略见窘状,不至于一味奢侈。

【第68句】:惟柔可以制刚狠之气,惟诚可以化顽梗之气。

【第69句】: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

【第70句】:弟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平生咬牙立志之决....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

【第71句】: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共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第72句】: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

【第73句】: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搓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其不可荼然自馁也。

【第74句】: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决而已。

朱子常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又尝以元字配春,亨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艰危之际,若能以硬字诀法冬藏之德,以悔字诀启春生之机,庶可挽回一二乎?

【第75句】: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识,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篇一:《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丰富,并非能被一个时代完全吸收。只有亲自翻阅大师的著作,才能领会管理的真谛;也只有实践大理由的理论,才能实现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本文原本是作为向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提交的报告。这里所选择的实例能够引起工业和制造业的工程师、管理者和这些企业所有人的极大兴趣。希望读者明白,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家庭管理、农场管理、大小商人的商业管理、教堂管理、慈善机构管理、大学管理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管理,等等。

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读品《科学管理原理》怀念泰勒先生并纪念本书出版100周年泰勒先生的《科学管理原理》从最初出版的那一刻起距今已经整整的过去了一个世纪。然而,一个世纪之后是否还有必要重新品读这样一部著作?有必要介绍给其他的朋友去阅读这样一本这样老的书籍?是否是在浪费时间?我要说的是在今天这依然是一本……

篇二:《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最近认真看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总觉得要写写自己的感想,哪怕只是个人小小看法。其实静不下来读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我是在想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以前有所接触泰勒制,所以还不至于十分陌生。

泰勒的科学管理主张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原来

而我之所以要讲到泰勒,是因为一篇文章中提到深圳富士康员工的十二连跳引发的对企业员工的关注。富士康的管理中有泰勒制的影子,实行标准化管理,以效率最大化为最高目标,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进行统一管理,认为人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关心人的社会需求、情感需求。中国正在飞速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难免会出现欧美工业化时代曾出现的诸多问题,会有一些重蹈覆辙,但是,在现在这个重视人权的时代,在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完全按照“经济人”假设进行企业管理,是不可能长久的。今天的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借鉴历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企业工人(员工)的各种需求,全面看到企业经营者、员工和全体消费者各方的利益,追求多方共赢才是最佳的!

篇三:《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我花了一些时间大致读了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以我的观点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泰勒大师的一篇科学管理智慧结晶的论文。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在这篇论文的结论里叙述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它将为全世界带来最大的收益。”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极为丰富,需要我们不断研读,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才能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篇四:《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最近看了一本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大学三年一直都是学的管理类的知识,直到看了这本书后发现自己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也因此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觉得这是学管理人士不得不读的一本好书,有“科学管理之父”称号的泰勒就是一颗闪亮的星星,照耀和影响着后人。

泰勒,他是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被现代学者不断批判的人。同时,也是在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富有争议的人。

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方面,泰勒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泰勒对企业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包括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标准作业条件、明确规定作业量、建立激励性的差别工资报酬制度。在管理科学的方法方面,泰勒提出了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并合理使用第一流工人以及如何进行标准管理的一系列具体的步骤与方法。泰勒在本书中立足于美国当时资源浪费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的事实,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他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只能是高的劳动生产率。即每个工人都下定决心每天努力作出尽可能多的工作。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工人却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泰勒认为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工人中普遍流行着一种谬见,认为如果他们全速工作,就会使大量工人失业,从而造成对整个行业的巨大伤害。二是,目前通行的的管理体制缺陷甚多,以致“怠工”和“磨洋工”成了工人为保护自身最大利益而必须采取的一种防卫手段。三是,凭效率低下的经验法则行事,这是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的情况,由于这种做法,浪费了工人的很大一部分努力。

因此,泰勒认为必须采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法则。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他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最高的效率,争取最高的产量,实现最大的利益。这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看了泰勒的书,我觉得对我以后从事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有一位好的管理者,而且我觉得不仅仅是团队的管理,还应从自我管理开始,这样才能一步步发展下去。

篇五:《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管理学无疑是最与时俱进的学科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早已枝繁叶茂,今非昔比。但是,管理学的本质却一直没有变。今天,我们回过头去重温经典,看看它最初是如何起步的,而这一回头,自然就得碰上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以及他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也可以说,他是第一位认真研究劳动的人,也是第一位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人。泰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片混沌中,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以便达到雇主和雇员的双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系其实很简单,尽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采取许多科学量化的手段,更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去做一番细致的比较和分析。但是,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此理论体系,并无畏地致力于其实践推广,却非常人所能及。他提炼的科学管理核心为:寻求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同时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而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此外,他还开创性地提出,要将管理和劳动分离,并要求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上述理论及措施现在虽然已成为管理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给世人以极大的震惊。此后,泰勒的追随者进一步丰富了其科学管理体系。亨利·甘特用甘特图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而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他充分考虑了大量生产的优点,创建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使成本明显降低。拜科学管理体系所赐,美国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度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至于社会组织学大师韦伯和管理大师德鲁克,同样从科学管理体系中获益良多。

但是,科学管理自有其局限性。在今天看来,其界定的管理范畴很单一,多局限于生产制造类企业,尽管泰勒说:“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但很显然是难以做到的。这其实不足为怪,因为那时企业和管理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个工作直到20世纪 【第30句】:40年代才由一位管理大师德鲁克完成。只有在生产制造类企业内,泰勒才能依靠科学研究的方法确定“标准工作量”,然后确定“工资支付率”;至于今天盛行的创意企业、智力密集型企业,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在泰勒狭小的“管理”范畴内。

进而言之,依靠科学量化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毕竟有如“螺丝壳里做道场”,成效总是有限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两者的有效结合,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泰勒的科学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狭义的方法,需基于稳定的科技技术和业务流程。一旦生产技术有所改变,标准动作和流程又得相应变化,要想提高效率,只得重新做一番研究和分析。而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流程和方法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就此意义而言,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生产流程再造,而这正是当今盛行“流程再造”的根本原因。在今天,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调动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才能真正快速地提升效率。而如果死抱着科学管理那一套,无疑有些抱残守缺之嫌。比如今天按需定量的生产方式,比如今天微软、Google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就远非当初泰勒所能想像的。

除科学管理外,泰勒对管理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并认为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泰勒希望依托“稳定工资支付率”和“标准作业量”,找到劳资两利的接合点,消除劳资对立,实现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但事实上,这只是一厢情愿。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泰勒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从随后的劳工罢工和更大规模的劳资冲突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劳资双赢,直到今天仍是一个难题。目前,消除企业内部利益对立的比较通行的方式是:依靠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来统一组织成员的.价值立场,在此共同的价值立场上,依靠制度性规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内的协同效应,依靠创新,依靠科技,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发挥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历史总是充满了回归。今天当我们困惑于诸多形形色色的管理理论时,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作为管理源头的《科学管理原理》,倒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篇六:《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方面,泰勒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泰勒对企业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包括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标准作业条件、明确规定作业量、建立激励性的差别工资报酬制度。在管理科学的方法方面,泰勒提出了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并合理使用第一流工人以及如何进行标准管理的一系列具体的步骤与方法。

本书主要由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管理的原理这两章组成:

第一章,作者主要讲述了,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可这种情况很难达到。他说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其实这就讲述了生产率的重要性。作者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也认为劳动生产率的下的原因有三个:

【第1句】:谬论:在商业中,如果每个人或每台机器的产出增加了,那么最终将导致大量工人的失业。

【第2句】:不完善的管理制度“磨洋工”。

【第3句】:单凭经验行事。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那就是通过消除工人作业中不必要的动作并以快捷的操作代替缓慢而无效的操作,可节约大量作业时间,进而提高产量。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四个基本组成要素:

第一,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二,科学的选择工人。

第三,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有好的合作。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所以科学管理理论很明显地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它们是:首先,以工作的每个元素的科学划分方法代替陈旧的经验管理工作法;其次,员工选拔、培训和开发的科学方法代替先前实行的那种自己选择工作和想怎样就怎样的训练做法;再次,与工人经常沟通以保证其所做的全部工作与科学管理原理相一致;最后,管理者与工人应有基本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管理者将担负起其恰当的责任,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压在了工人身上。

从本书中可以了解到,泰勒的一系列工时研究所用的时间并非一两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也启示我们,做研究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应急功近利。这样,经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综合的比较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具有说服力。泰勒认为必须采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法则。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他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最高的效率,争取最高的产量,实现最大的利益。这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极为丰富,需要我们不断研读,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才能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人们总是在寻找各种办法以希望找到最优的管理体系,殊不知这些仅仅是为管理理论的升华奠定基石。我也只能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希望能对管理之道有所提高。从而可知《科学管理原理》是一本很经典的书。从词义上理解,管理通常被理解为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人们在日常生活上对管理的理解是这样。平常人们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去应用管理一词的。但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并且顽固的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唯一性。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于管理定义的一致解释。但泰勒提出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他总结的管理经验依然有益,他研究的管理逻辑依然普遍,他创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

读完《科学管理原理》让我明白从每个工人的每项操作中,都可以归纳出科学规律来。懂得了科学管理就是要预先制度任务计划并实施这些计划。感悟到了泰勒所讲的同样的原理,也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家庭管理、农场管理、大小商人的商业管理、教堂管理、慈善机构管理、大学管理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管理,等等。在实际生活中也

篇七:《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是一本很经典的书。

从词义上理解,管理通常被理解为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人们在日常生活上对管理的理解是这样。平常人们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去应用管理一词的。但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并且顽固的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唯一性。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于管理定义的一致解释。

科学管理之“科学”。这里所说的科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它是相对于“经验”来说的。科学管理之前,工厂中工人的工艺、技能是通过前人继承,自己探索、积累,或者说全凭工人的经验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教与学。科学管理,则是通过对工人工作的每个动作的研究,找出最高效的方法,也即是所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关于研究的对象。得说明一下,那个年代,世界是相对简单的。服务业的概念可能还没时兴,因此科学管理主要说的是工业。那时工作内容也是以机械劳动为主的,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非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科学管理之前,劳资双方是对立的,甚至是敌对的。那时的管理体制,是试图让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这里的第四点,我认为是管理意义上的重大进步。资本拥有者——资方,开始重视管理,参与企业的运作。当然资方是不大可能去进行具体的操作性工作的,他们所进行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再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一步步地在实现其价值。

自从读完《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我已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什么是管理,让我感触颇多,收益匪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950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