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集锦60条-经典语录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篇1
小朋友通过读《鹅妈妈的故事》这本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王国里畅游,感受幽默、风趣、生动的语言给他们心灵的魅力,让童话浇灌孩子们想象的头脑,让童话给他们生活以启发。书里面的《三个愿望》让孩子明白光靠许愿是很难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好的生活,好的成绩是要靠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天上是不会随便掉馅饼的,童话运用的虽说是想象的语言,但其所讲述的道理是简单易懂的!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了《鹅妈妈的故事》。
一天,鹅妈妈带着小鹅出去散步。这时天空出现了乌云,然后麻雀似的冰雹铺天盖地的掉下来。鹅妈妈奋不顾身的抬起翅膀让小鹅跑到她的翅膀底下。结果鹅妈妈的翅膀被冰雹砸伤了,它只能痛苦的呻吟着。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不求回报的。鹅儿如此,人类也是这样。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篇3
这段时间我迷上了看《鹅妈妈的故事》这本书,总感觉从里面可以找到曾经失去的东西。这里面记载着天真无邪的童年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生动,牵动着我的每一个神经。
人家都说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但是我却总是向往那种让人充满幻想的境界。朋友们都笑我有小姑娘般的心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在沉迷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我知道那是童话,但是觉得这故事总能让人进入浪漫的境界。我也承认我像个小姑娘,因为我长这么大了,还向妈妈撒娇,我很享受对妈妈撒娇时的那种感觉。我是在害怕长大,然后就变老,真的很害怕……
每当我在看那些童话故事时,我的心会很安静,能从书中找到乐趣,童年时很渴望长大,长大后又怀念童年,这是一个正常的生长过程的心理吗?
当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未来当了母亲,我会给我的孩子个讲《鹅妈妈的故事》,我要让他们有一个完整的童年,让他们快乐成长。我相信那时讲故事给孩子们听是我最大的乐趣,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篇4
班主任雷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鹅妈妈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故事。我最欢的是(穿靴子的猫)。三儿子不喜欢自己这份遗产,死去的父亲只给他留了一只猫。可是这只猫帮三儿子当上了伯爵,娶到了国王的公主。这只猫是一只知恩图报的猫,它用它的智慧抓了了很多小动物送给国王,取得了国王的信任。然后让它善良的主人在河里洗澡假装溺水,并对国王说它的主人卡拉巴司伯爵溺水了请求国王救援。三儿子穿上国王送华丽的衣服,加上帅气英俊的容貌。让国王的女儿爱上了这个卡拉巴司伯爵。这个猫还用自己的智慧吃掉了吃人妖怪,并获得的妖怪的城堡。最后三儿子遗产好像变得是最好的。其实他爸爸留给三儿子善良和宽容成就了他后来的.幸福生活。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篇5
一口气读完了《鹅妈妈的故事》。译后记里说弗兰克·莱曼从小就不喜欢巫婆、妖精和制造恐惧的矮人,果然在莱曼的故事里这些统统都没有了,唯一的一个矮人既不令人恐惧也不让人发笑,只是一个运气不好的笨蛋而已。虽然插图很丑,虽然童谣译得很烂,虽然序言和译后记磕磕巴巴,但是全书的行文还算通畅,更重要的是,传统鹅妈妈故事的特点还得以保存,那就是相当数量的故事纯属“胡说”,而内容大多简单而且毫无深意,最喜欢《月亮人》的开头:“嗨!你听说过月亮人的故事吗?我一定得讲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而且,里面连一句真话也没有。”还有《希克立、迪克立、多克》里的“老鼠还能干什么呢?只能看见什么吃什么,因为他们又不能像人那样挣钱。”
说这些故事是胡说,不但是由于很多故事在叙述中没有逻辑可言,而且说着说着主题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全篇童谣似的《猫咪旅行记》在叙述中并不强调猫咪旅行的目的——看宫殿看女王,而讲述两个鸡蛋历险故事的《哈布提·达布提》,在一个鸡蛋被马蹄踏碎、一个鸡蛋从墙上落下摔破之后,忽然一转就变成了公主的爱情故事,真是匪夷所思。不过这个相对而言比较长的故事却让人想到格林童话里很短的那篇《麦草、煤块和豆子》,同样是历险,同样遭遇不测,稍有的差异的是鸡蛋无可挽回的破裂了,圆满的是公主的爱情,而豆子眼看笑破的肚子眼看没救了,却被过路的裁缝缝了起来,也算是圆满。
前几天在家陪侄女看动画片,太复杂了,阿特兰蒂斯、水晶、魔法、欲望、阴谋、爱情、诺亚方舟……一个八岁的脑袋怎么可能接受这么些东西?——即使要接受,也不是短短的三十分钟的动画片能输灌的。好的童话都应该是简单的、生动的,说白了,就应该是小孩子夏夜里躺着看星星时或者午后看流云时的胡思乱想似的玩意,诸如馅饼里飞出画眉鸟、地上长出耳朵来之类,只要有趣就行,至于寓意则大可不必计较。现在许许多多的童话、动画,承载了太多成年人的观念,实质无非是用孩子们习惯的形式在输灌,就像裹着糖衣的白蜡。可是想到成年以后那么多的无奈与苦涩,为什么不直接让他们吃糖呢?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篇6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鹅妈妈的故事》。这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夏尔.佩罗的作品。我非常喜欢里面的故事,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故事讲得是从前有一个寡妇,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脾气、面容都和她一样,见到大女儿,就像见到寡妇一样。这对母女,尖酸、刻薄、心肠狠毒,附近的村民都不喜欢他们。小女儿却像自己的父亲,她温柔善良、可人。因此寡妇格外痛爱大女儿,而对妹妹就十分嫌弃。把小女孩赶到厨房吃饭,不停使唤她干粗重的家务活,小女孩每天都要到两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打水,有一天,有一位可怜的夫人问她要水喝,小女孩爽快的答应了。妇人为了感谢女孩就送给她一件礼物。妇人是个仙女,她想看看这姑娘有多善良,就变成了一个乡下婆婆的样子。仙女说以后你说话的时候嘴巴里就会掉花朵和宝石。
美丽的姑娘回到家妈妈就大发雷霆,责骂女孩回来晚了,女孩刚想向妈妈道歉嘴里就掉出了两朵花、钻石、珍珠,女孩把在河边打水遇到,妇人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妈妈。寡妇听了开心坏了,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女儿:“你看你妹妹一说话嘴巴里就掉东西,难道你不想有这样的本事么?”寡妇就给姐姐出了一个主意,明天你去打水如果你看到一个婆婆经过问你要水喝你就给她水喝。姐姐在寡妇威逼利诱之下勉强的去打水。于是仙女也故意装扮成穷妇人的样子去问正在打水的姐姐讨水喝,这位仙女想看看她有多坏,大女儿不但没有给妇人水喝,而且说话傲慢无礼,妇人摇身一变,变成一位美丽的仙女,仙子对大女儿说我也送一件礼物。你每说一句话嘴巴里就会掉出一条蛇、青蛙。
姐姐回到家后,妈妈问她怎么样了,那个粗鲁的姑娘一开口嘴巴就冒出毒蛇和青蛙,寡妇和姐姐都被毒蛇咬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助人,不能太贪婪、目中无人了。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篇7
从学校开展百日阅读以来,非常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阅读时光,自己也跟着一起成长,近期陪孩子一起读《鹅妈妈的故事》 这本书,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感受颇深,鹅妈妈带着小鹅去散步,天空出现了乌云,突然下起了冰雹,鹅妈妈奋不顾身的抬起翅膀让小鹅躲到自己的翅膀下,结果鹅妈妈被冰雹砸伤了,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不求回报的。鹅儿如此,人类也是这样。小朋友通过读这本书,让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王国里畅游,感受到幽默,风趣,生动的语言给他们心灵的魅力,让童话浇灌孩子们想象的头脑,让童话给他们以生活的启发。
书里面的《三个愿望》让孩子们明白了光靠许愿是很难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好的生活,好的成绩是要靠踏踏实实努力出来的。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童话运用的虽然是想象的语言,但其所讲述的道理是简单易懂的。
“人生好比下棋,你棋下的好,你的人生路就好走。”常常听见长辈这样说,很有哲理没错,但总会引人思考:人生如棋,在这其中,人是什么?如果人是棋,那操纵人的,又是什么?
为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我去了书城。一进书城正对面就有一个圆柱形书橱,全是哲理性的书,上面写着“热卖”,应该有有趣的书吧。目光扫过一本本书,却突然停了下来。一本外壳看上去很旧的书吸引了我,《鹅妈妈童谣》。
这不是童谣吗,怎么放在哲理类书橱来了?出于好奇就翻了翻。没什么嘛。正准备放下,就被一旁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两个姐姐的话吸引了。一个姐姐说:“看网上不是说这本书有个知更鸟的故事吗?”另一个姐姐说:“不是被删了吗,但听说很多知道的人都认为很有好,真可惜啊。”忍耐不住好奇,我马上就回家了,一到家就上网查了查知更鸟。结果下面就显示一个标题“是谁杀死了知更鸟”,点进去看才知是讨论区,可第一个发言的人一来却说:“我听说过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是谁杀死了知更鸟
鹰说:‘是我,我与她并肩飞翔时扇断了她柔弱的翅膀。’
狐狸说:‘是我,在他落下来时,要断了她的`脖子,喝光了她甘美的鲜血。’
乌鸦说:‘是我,我啄破他的皮,吃光了她鲜美的肉。’
‘到底是谁杀死了你?’冥王问知更鸟。
‘是我,是我自己,因为我自己,已经失去了飞翔的勇气。’”
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好比下棋,需要一步步认真思考再做决定,但绝不能直接将人比作棋,虽然有些人认为人就像棋一样,被上帝控制着。但我绝不这样认为,棋是死的,人是活的,无论上帝如何给我们安排的命运,无论外界带给我们怎样的阻挠和压迫,走出这一步的主动权永远在于自己,没有人能完完全全的控制另一个人的一生,即使那人再懦弱,描绘出她人生之画的永远是他自己控制出来的或深或浅的脚印,或丑或美,都是他自己完成的,不是吗?
从前,有一只胖胖的母鹅。她已经到了做妈妈的年龄,可是她一直没做成妈妈。因为,这只鹅从来没有下过一只蛋,没有孵出过一只鹅来。
可怜的胖鹅,她是一只孤单单的鹅。
她多么希望能孵出一只胖胖的小鹅,听小鹅脆生生地叫她一声妈妈。她多么希望街坊邻居也能尊敬地叫她一声鹅妈妈。
可这一切离开她是多么的遥远,简直不可能。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胖鹅常常会独自流下伤心的泪,孤独的泪。
一天,胖鹅告别了乡亲们独个儿出外旅行去了。
胖鹅在蜿蜒的小路上,步履蹒跚地走着。她在晶亮的小河上,划动着一双红红的脚掌,体态悠闲地游着。
她看看山,看看水,看看变幻莫测的白云,看看盛开在原野、田梗上的小花。美丽的风景慰藉了她孤独的心灵,胖鹅渐渐变得开朗和愉快起来。
一天傍晚的时候,胖鹅爬上了河岸,她在田埂上一摇一摆地走着。田埂边上,是一片已经收获过的瓜田。瓜田里除了爪藤外,已经看不到西瓜了。
胖鹅走着走着,忽然她看见在几张瓜叶前,有半个看来是被刺猬啃破的西瓜,就在这只被啃破的西瓜对面,居然有个十分完整的圆西瓜。胖鹅高兴极了。她想正好用这只西瓜来解旅途的饥渴。
胖鹅抱住这只西瓜,不知为什么,她有一种感觉,觉得这只西瓜不同于一般的西瓜,它像一只蛋,一只圆圆的、硬硬的有生命的蛋。
也许,胖鹅太想有一个蛋了,她说什么也摆脱不了这个奇怪的想法,她认定这只西瓜是一只蛋。
胖鹅小心翼翼地,把这只“西瓜蛋”搬到了不远处,那儿有看瓜人留下的破草棚。胖鹅在草棚里,她围着“西瓜蛋”转了几圈,她毫不怀疑自己的眼光,这一定是个“西瓜蛋”。胖鹅细心地伏在“西瓜蛋”上,她满怀着热情和信心,在这个破草棚里孵起蛋来了。
胖鹅的体温,渐渐传到了“西瓜蛋”里。
一天、两天、三天、五天。
西瓜并没有被胖鹅孵烂。
恰恰相反,“西瓜蛋”的壳硬得很,只是变得很暖和很暖和了。
八天、九天、十天,胖鹅似乎感觉到“西瓜蛋”有了动静,她已经能听到嚓嚓的声响了。
“天哪,我的宝宝快出壳了,我好像听到它在啄蛋壳了!”胖鹅喃喃自语地说着,“我要当妈妈了,我要让宝宝自己啄破蛋壳,当它的可爱的小脑袋从破蛋壳里伸出来时,我一定要亲亲它。”
又过了几天,只听到格拉一声响,“西瓜蛋”的壳破了一个洞——只见一只小秃脑袋,从这个“窗户”里伸了出来,他长着一只尖尖的嘴,他张开一对小小的眼睛,惊奇地注视着这个有趣的世界。
胖鹅激动地伸长脖子,去亲了亲这个小秃脑袋一下,小东西吓得把头缩进了蛋壳。
由于小东西一惊慌,“西瓜蛋”格拉格拉一阵响,整个儿破了。这只被胖鹅从“西瓜蛋”里孵出来的,不知道姓名的小怪物,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了。
胖鹅当妈妈了,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鹅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小尖嘴”。小尖嘴出壳不久,就会站立,就会走路,还会发出呱呱叽叽的声音。这真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宝宝。
鹅妈妈是这样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她给小尖嘴找东西吃,她帮小尖嘴梳理几根刚出来的羽毛,还给他讲好听的故事。
鹅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回到了家乡,街坊邻居不再叫她胖鹅,而改口叫她鹅妈妈了。你说,鹅妈妈心里有多甜蜜——她终于有了孩子,她是个十足的妈妈了。
可惜的是她的孩子,长得越来越不像她。
小尖嘴的腿越长越长,以至于他看自己妈妈的时候,必须低下头来。他的脖子也越长越长,小小的脑袋、尖尖的嘴儿,显得有几分滑稽。
街坊们议论鹅妈妈的儿子,说他不像鸡,不像鸭,也不像鹅。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鹅妈妈就有点不高兴,她会大声地说:“可他像我的儿子。不,就是我的儿子,他多有男子汉的气概!”
鹅妈妈几次想教他的宝贝游泳,不过都没有成功,小家伙站在小河里,河水刚浸到他的肚皮,可是当他蜷起腿来,像他的鹅妈妈那样游泳,就几乎被水呛死。
这是鹅妈妈最伤心的.——她的儿子没法学会游泳。
有一天,鹅妈妈闲来无聊,因为儿子出门玩去了,她买来一本刚出版的杂志读着。它刊登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和趣事。其中有一篇旅行家爱尔莎太大的回忆文章,吸引了她。
有一次爱尔莎太太和丈夫画家雷诺先生出门旅行。他们在一片异国的瓜田里走着。爱尔莎太太文章里有这样一段:
“走着,走着,我的肚子忽然剧痛起来,我当时怀着孕,我就在瓜田里下了我这辈子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蛋,那是一个圆滚滚的,非常惹人喜爱的大蛋。”
“可是,我的丈夫雷诺,他看见瓜田里有个可爱的小西瓜,突然画兴大发,他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他是降生在瓜田里的,雷诺要在蛋上留下一张有意义的写生画。于是,他就挤出了颜料,把对面西瓜的色彩画在了我刚下的那只可爱的蛋上,我的蛋就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西瓜了。”
“就在这时,”爱尔莎太太伤心地说,“突然,从远处跑来了一个黑点儿,根据我们在草原上生活多年的经验,可以断定,那是一只狼。我们不得不暂时躲一躲,撒腿离开了瓜田。”
“过了好久,当我们回来时,瓜田里只剩下半只被啃过的西瓜,我们被画成西瓜的蛋,无影无踪了。”
爱尔莎太太在文章最后说:“我抬头四望,田野上除了一个看瓜人留下的破草棚,什么也没有,我伤心透了——我的唯一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
看到这里,鹅妈妈眼前一阵黑。这场面她太熟悉了,鹅妈妈想说:“爱尔莎太太,你当时为什么不到草棚里来看看呢?可怜的人。”
鹅妈妈再看看文章后面,那里印着爱尔莎太太的照片,原来她和雷诺先生是一对驼鸟夫妻,他们的家乡在澳大利亚。
瞧,她那高高的腿,她那长长的脖子和小脑袋,这不和小尖嘴一模一样吗?
“天哪。”鹅妈妈说,“我的小尖嘴是只小驼鸟。”
接下来的日子,是鹅妈妈一生最难忘的日子。她翻来覆去地想这件事。
鹅妈妈想把小尖嘴留在身边,她完全可以隐瞒这件事。是她从“西瓜蛋”里孵出了小尖嘴,是她喂养大了小尖嘴。也是小尖嘴给了她妈妈的称呼,赶走了她的孤单和寂寞。她怎么可以让小尖嘴离开自己,去到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管一对陌生的夫妻,叫做爸爸妈妈呢
可她再一想,小尖嘴毕竟是一只小驼鸟,他是个学不会游泳的小家伙,他的天地是在草原上,他会成为鸟类中的长跑冠军。
鹅妈妈想象着,小尖嘴张开翅膀,迈开长腿,像一匹骏马似地在草原上奔驰着,这多威风,多有男子汉气概
“唉,这才像个驼鸟。”鹅妈妈叹口气说,“要是老在我这儿,准会变得鹅不像鹅,驼鸟不像驼鸟的。”
鹅妈妈的心里乱极了。
电报毕竟还是发出去了。
“孤独”,这难忘的滋味,让鹅妈妈下定了决心。鹅妈妈想起,小尖嘴没来到她身边以前,她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寂寞啊。是小尖嘴给她带来了希望、愉快和热热闹闹的生活。
可是如今呢,鹅妈妈说:“我把‘孤独’送给了爱尔莎太太和她的丈夫了,这多么自私。”
是的,鹅妈妈早就从爱尔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到了孤独,读到了寂寞,读到了懊恨和思念反正,读到了一颗妈妈的破碎的心。
鹅妈妈在给爱尔莎太太的电报中写着:“我再也不会孤独了,因为我有过小尖嘴这个宝贝,他让我成了妈妈,他会永远记住我的。他在我心中,我也在他的心中,他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儿子。”
写到这里,鹅妈妈好像看见了爱尔莎太太和雷诺先生喜出望外的模样。
不知怎么的,鹅妈妈突然在电报的最后,想出了一句只有诗人才会想出来的话:
“让孤独永远从我们中间离开吧!”
如今,当人们敲敲鹅妈妈的门,而一直没有动静的时候,你就会知道——
鹅妈妈是在给大草原上的小尖嘴写信,而忘了周围的一切。
要么,就是她出远门,去探望那只当年她从“西瓜蛋”里孵出的,如今奔驰在澳大利亚大草原上的小尖嘴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7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