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的胡杨读后感集合100条-经典语录
胡杨读后感1
被黄沙吞没的丝绸古路,毫无生机的茫茫大漠,昔日繁华的塔里木,也只留下了一曲似有似无如泣如诉的羌笛在西风中飘荡……但在这看似无尽悲仓的土地,去还有着一片奋斗不息的战士——胡杨。 第一次读《西风胡杨》这篇文章,我就被胡杨坚毅、顽强、勇敢抗争的精神所感动,被胡杨的凄美所折服,我要学习胡杨,赞美胡杨,歌颂胡杨。
“胡杨生下千年不死。”可见其生命力旺盛。千年不死,千年都在同沙漠争斗,虽然他们对于沙漠来说,是那么的渺小,但是他们并不示弱,他们用自己全部的生命与大漠抗争,与敌人斗争。
“胡杨死去千年不倒。”即使胡杨已经死去,他仍然屹立在西风中,任凭风吹雨打,也不肯倒下,就是死,也要站着!
“胡杨倒下千年不朽。”即使有一天胡杨倒下了,但是他们经过千年也不会腐朽。就算死去,就算倒下,他们也要在大地上,在世界上留下芳名,也要骄傲的告诉人们,他是一棵坚强的胡杨!就凭这,我们难道不应该向胡杨学习吗?
胡杨是美丽的,美在精神,美在心灵!
他们勇敢,敢于沙漠挑战,敢于向苍天发出呐喊!他们拼尽生命为的不是名利,为的是将沙漠变成绿洲,将地狱变成天堂!
苍天,你为什么不肯为这些战士流下眼泪,让他们吸允生命的乳汁;胡杨,你为什么不能再坚持一下,去完成你们的心愿,将沙漠变
为绿洲,去完成那盛开的生命之花;而那些饱受终日的人们啊,你为什么不去沙漠中走走,去看看那里穷苦人的生活,去看那攻击人类的黄沙,去看那黄沙中奋战的胡杨!
是谁在大漠中留下绿洲,是谁在黄沙中制造生机,是谁用希望的圣剑击落死神的魔爪?是胡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美丽胡杨!
胡杨读后感2
在我国的大西北,有一个名叫罗布泊的地方,那里有世界上最顽强的植物——大漠英雄树胡杨。
罗布泊是一个旱地,终日被太阳火球般烤着,一年降水量少之又少,且蒸发量特别大,偶尔一次“十年不遇”的大雨,还没到地上就看不见了。当地很热,雨在半空中就蒸发了,一点雨也不见踪影。它的邻居芨芨草、沙蒿因受不了罗布泊的气候,早已纷纷逃离。当胡杨长成树后,主根扎进地里有几十米,在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傲立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可见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胡杨不但生命力顽强,而且还是一个无私奉献者。它的枝叶含钙含盐,营养丰富,是牲畜上好的饲料;分泌的汁液可以制成洗衣服的肥皂;它的躯干是绝好的建筑材料,浑身都是宝呀。胡杨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用它叶茂根深的身躯在茫茫戈壁滩上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阻挡风沙南下。
古人云: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烂。我要学习它坚韧、顽强的精神,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面而上;更要学习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胡杨读后感3
易解放,一位普通的中国母亲。20XX年5月22日,她唯一的儿子在日本留学时横遭车祸。面对失去儿子的灭顶之灾,她从悲痛之中走了出来,舍弃了在日本的工作,用儿子的赔偿金和卖掉房子的钱,来到了科尔沁沙地植树。她签了一万亩,种下了一百多万棵胡杨树。在这科尔沁沙地的深处,永远开着一片绿。
文中,易解放阿姨的儿子虽然离开了,但易解放却能从悲痛中爬出来,去成就儿子的梦想让沙漠化为绿洲。只到她已经白发斑斑,仍还不放弃,还在向儿子远大的梦想迈进。这种爱的力量,促使她种下了胡杨树,实现了儿子的梦想。
胡杨树生长在戈壁沙漠之中,被称为沙漠活化石。它为生活在戈壁滩的人们撑起了一把绿伞,创造了那里生生不息的绿洲,燃起了人们心中的火焰。
易解放阿姨好似那一棵棵的胡杨树,永远挺立在荒漠之中,不屈服,不退缩,为了明天的绿洲而努力,为了实现儿子的愿望而奋斗。
现在,她终于种下了一百多万棵胡杨树。一棵树,无论是活着还是倒下,都是有用之材;一棵树,无论是高大还是矮小,总能抵挡风沙;一棵树,就是一颗希望之心,是妈妈对儿子的爱。
胡杨读后感4
今天,我们上了《西风胡杨》这篇课文。它给了我许多,是同情?是怜悯?都不是,是敬佩。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能长达二十米,它不怕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炎热,不怕不怕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是啊!谁不怕炎热和严寒?只有胡杨。是什么?让胡杨在变化无穷的沙漠气候中挺立?是勇气?是渴望?还是毅力。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那金黄的叶子在狂风中飞舞,那美丽的树种在狂风中拉起手保护身后的青山绿水。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奇花异草;而将这催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它多么无私啊!它们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不管有多困难,也会坚定的站在那儿,把所有的赞美交给别人。
胡杨曾经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它和水一同滋润了楼兰,龟兹。但是,拓荒与征战使胡杨和水一同消失了。人类为什么总是这样?!不断伤害美丽忠诚的胡杨呢?人类是残酷女神的化身吗?
胡杨是为了保护我们,才英勇牺牲的啊!我们不能让这生活在地球上一亿三千万年的古老树种灭亡!不能让沙漠绿洲消失!
胡杨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潘岳的《西风胡杨》,十分难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古老树种,作者以充满激情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质,同时也对它的命运深深同情。
在文章中,我最难忘的还是胡杨被成为“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是的,胡杨是悲壮的,它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桠奇屈的身躯仍然坚定地挺立着。它们每天只能和自己说话,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哭泣。
但,我想,胡杨自己一定不这么想。它们白天在阳光下挺立,面对瀚海风沙,风吹过它们的叶子,那哗哗作响的叶片告诉沙漠,那是它们无惧的放声大笑。它们在月夜里伫立,悄悄地叹息,它们的思念犹如它们的根,恨不能长至万里,回到中原的怀抱。但它们知道,它们不能移动毫厘,因为它们的身后,是亲人的甜梦好觉。它们甚至在死后仍要挺立着身躯,那是因为要挡住风沙,为了和风沙抵抗把生命留在了沙漠中。他们后悔吗?不!永不后悔!为了它们心中的那个信念,它们坚持着、坚守着、坚定着,哪怕孤独百年、千年甚至万年。就像诗人描写中的那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你听到了吗?胡杨对上苍的回答,犹如一曲亘古的绝唱,久久的在这片沙漠中回响……
胡杨读后感6
《西风胡杨》因为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较生涩,有些词句难以理解。害怕讲得越详细,孩子们越糊涂,所以在课前我总是提醒自己:简单点。
我先让孩子们在家预习,自学生字,借助《词句手册》理解词意。第一课时,先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语,上黑板听写,指导笔顺,齐读生字词语。接着朗读课文,孩子们很喜欢分段朗读课文,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选了几个优秀的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让孩子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全班同学自由朗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二课时是让孩子们了解胡杨的特点。(“赞胡杨”的段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深入体会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我先让他们默读这三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再分别请了三个好学生做示范朗读。他们朗读功夫也很不错,声情并茂,当我毫不吝啬得加以表扬时,同学们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
当特别要求孩子们读出胡杨的美丽、无私、坚韧、悲壮时,他们果然没让我失望。我相信这一亿三千万年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已昂然挺立在他们心间,此刻他们已忘却牡丹的华贵,桃花的艳美,展现在眼前的是摧肝裂胆的风沙,是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再分组、分男女朗读,读出了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之情。
我担心的是第三课时。(理解“忧胡杨”和“护胡杨”的段落,句子深奥难懂。)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让孩子们仔细品读排比句,当我问排比句的作用时,很遗憾,没有一个学生说对。于是我告诉他们,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文章气势。接着带他们反复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作者呼吁人们要爱护胡杨,保护环境的情感。
课后感触最深的是:多读。“读”能引领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走进我们未曾到过的境地。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读,读重点段落的重点句,指导学生朗读,有感情地与学生一起朗读!
胡杨读后感7
“自然界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不知为什么,我却钟情于胡杨……”
为什么作者钟情于胡杨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久还未找出答案。后来我发现作者钟情于胡杨是因为它常年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以至于形成它坚韧顽强的品格,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而且胡杨全身上下都是宝,可做优良的建材、牛羊的佳肴及制肥皂,还可供人食用。
《胡杨赞》文中不仅仅在描写胡杨,其实也在突出它那坚韧不拔的品格。如电影导演在影视剧背后的努力;环卫工人不管风吹日晒保护我们的环境;还有我们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去满足我们的愿望。他们都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
我就知道一个事例:林俊德是一个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岗位的`人,他入伍五十二年,参加了全部核心任务,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他永远不会倒下。
我认为默默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付出仅仅是为了得到回报吗?不是!付出是一种快乐,正如一句话:“给予会比索取更加快乐”。这句话一直记在我心里,在别人需要帮助我犹豫不决时,它就会跳出来提醒我,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仅要有胡杨坚强的品质,也要学习它默默奉献的精神,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胡杨读后感8
在阅读《大漠胡杨》这样一篇文章后,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俗话说“不见大漠,不知天地之宽阔,不见大漠不知生命之辉煌。”
七月的南疆之行,让作者知道了什么是生命力,在一片阳光骄纵风沙暴烈的盐碱,在茫茫戈壁的深处,在浩瀚沙海边缘上,一种顽强的植物挑战期间,一片千姿百态的胡杨林展现作者面前,在读完这一段我如同感同身受,如同此番场景就出现在我眼前!他体剃光壳,傲视苍穹,吸收了太多盐碱成分的胡杨树,显得叶子厚重粗糙,颜色灰绿,就连骆驼都不愿啃嚼。但就是这一片胡杨林遮挡住疯狂肆虐的沙暴,保卫这伟大的母亲河!
他在极其恶劣地环境下生存,在苦难中奋斗,更令人深思的是,在这种绝对恶劣的地域,胡杨何以生活的如此粗狂,如此美丽!故事最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总而言之胡杨的坚毅、乐观、自强不息、忍辱负重,大漠胡杨正是我们要学习的精神,更是我们学的榜样!
胡杨读后感9
一天早上,我读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做“沙漠中的胡杨”。
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沙漠,边上有两个村庄,村庄的居民都想去对方的村子,但都没有人能够平安的到达对方的村庄。有一天,一位智者给村里的人出了一个好主意,让他们在沙漠中种胡杨,一直种到对方的村庄,如果胡杨成活了,两村人就可以来来往往,平安的通过;如果胡杨没有存活,路过的时候要拉一拉,插一插。就这样两村人照着智者的话做,平安的来来往往十几年。但是有一位僧人确不是这样做的,他要去对方的村子,大家对他说,你要把胡杨拉一拉,插一插,可是那位僧人却没有按照大家说的做,他想:“这不关我的事。”于是他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一阵风沙把这里的胡杨都淹没了,僧人像无头苍蝇一样,他很后悔,可是他再也没有走出来。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帮助了别人,也等于帮助了自己,说明僧人只想着自己赶紧走,没有顾着边上的胡杨,如果僧人能把边上的胡杨拉一拉,插一插,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了。俗话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胡杨树
在水流最终停滞的地方,我看见大漠深处的胡杨,在飓风和群狼奔突的戈壁,以永久性的悲壮,殓葬了忍让的懦弱,殓葬了奴性的屈从,殓葬了弯驼的软腰,殓葬了蛇行的跪拜。我的灵魂象阳光一样上升,我的爱情是对一种风景的卓绝守望。
当所有生命的颜色,被漫漫黄沙掩埋之后;当一壶老酒,把我的情感醉成荒蛮的戈壁;当古凉州词的诗句,把我的情绪化为出塞的瘦马。我就从遥远的唐朝赶来,在夜游的风中,点燃血一样的篝火。
这是一片心形的胡杨叶,在大漠的空旷中,如此地摇我,摇出我醉心寒肠的泪水,摇出我积蓄一生,敲击戈壁,敲击生命之谜的目光。我以自己的苦泪浇灌浩荡的黄沙,浇灌我永远沉默的哭泣。
端坐在戈壁的卵石里,面对这令我思索的绿色足迹,谁能遏止这抗争的勇气?谁又能在我笔管的血流里,让大漠深处的胡杨,一半埋在天空的大漠,一半招展在大漠的天空?
面对献身的胡杨,我为什么不能勇敢地流泪?一种孤独烫得象火,一种孤独冷得象冰。单薄的梦幻,一直迷失着远方的苍茫,唯有胡杨,唯有这风雕雪刻的头颅,向苍穹,争一席擎天傲世之志,在生命的神圣和庄严里,站成男人的姿势,旗帜般地在大漠的尽头飘扬。封冻于心中的苦海,永远射不透厚厚的冰层。嘲笑天堂的嘴唇,却把无边的苦难关紧。胡杨,大漠深处的胡杨,为什么有许多心酸你没有唱过?为什么有许多心事你没有吐露?穿越地狱的过程,让我知道: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
我在这片小小的.心叶上静卧,我日夜兼程的思想,把我的心情带向远方。生命中有多少彻悟让我在驼铃的深处明白:胡杨,大漠深处的胡杨!为了大漠季节的完整,为了望不见的远方,走向那一块大陆你会变得古老,走向戈壁你才会变得永远年轻!!!
胡杨树作文2:大漠深处的胡杨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漠的深处,在水流最终停滞的地方,在戈壁的卵石里,孤独的躺着一颗胡杨树的种子,因为干渴,他就快要死去了。
突然,天下雨了,沙漠居然下雨了,淅淅沥沥,不大不小,他贪婪的吮吸着雨水,他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拚命的伸张,种子发芽了,他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星星点亮黑色的眼睛,为他照亮黎明前的曙光,鸟儿为他唱歌,莹火虫为他起舞,白云为他滞留,泥土为他输送营养,他渐渐的长大了,长成了一棵很漂亮的大树。他多漂亮啊!有着粗壮的身干,弯曲的虬枝和高高的个子,正是金秋季节,当漠野吹过一丝清凉的秋风,他一头发浓绿的头发便在不知不觉中由浓绿变成浅黄,继而又变成杏黄,在清空碧蓝,白云如雪间,他抖动着一头金发照亮沙海,晶莹透亮的树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色
他很快乐。白天,他和云儿做伴,和沙儿做游戏,只有当黑夜来临的时候,他就开始思念母亲,思念如潮水般将他紧紧包围。他决定去寻找母亲,他向云儿告别,他看见了云儿哭泣的脸庞,他向大地告别,大地呜咽,他迈动双腿,却是那样沉重,他听见裉断的声音,撕裂着他的心,好疼,好疼,大滴大滴的眼泪流出,化成了小溪,他终于明白,他的根已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他深深的热爱这脚下的土地,他留了下来。
在以后的岁月里,在春天万物绿意萌动的时节,他就是春的使者,他引领着大漠的时尚,给大漠带来生机和活力。在干旱的季节里,他以自己强大的根系吸收着土壤中的水分,然后流出红色的液体来兹养大地,在飓风狂沙侵蚀的日子,他挺直他的傲岸身躯,钢骨铁枝,像
男人一般,挺起胸袒,抵挡着风沙的袭击,任岁月和风沙剥光了皮,掏空了心而依然倔强地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他要保护脚下的土地,他要保护他的家园。
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满目苍凉,千疮百孔的他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华光,他倒下了,大漠成了他永远的归宿。
人们说:大漠深处,除了无情的风沙,还有胡杨在唱歌!
胡杨树作文3:生命与胡杨
谈起生命,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沉重。因于生命的来之不易,更因于生命的一去不复返。就是生命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使生命本身变的无比沉重。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沉重,当我们谈起生命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
当生命还只是原始细胞时,生命就踏上了漫漫的险途。在那险途之上,如果没有胡杨那种顽强地扎根在沙丘或盐碱河滩上的勇气与精神,而留连于途中野花的芬芳而忘了前行,因畏惧途上的多艰而自行停下了脚步,那就无法到达生命起源的温床。
胡杨生长在沙漠中低凹的盐碱河滩,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如果以它们单个的弱小身躯是无法与风沙和干旱抗争,于是它们快速扩大数量,以量取胜来延续它们的生命。生命细胞也同样是在无数的裂变与组合中,牢牢地掌握着不变的生命航程。就如在高空中写着“人”字的鸟儿一样,永远不会迷失那迁徙的方向。
胡杨从来不计较沙漠与盐碱河滩的贫乏,它以不屈不挠的顽强,为生活在那贫乏之地的羊群,提供一处最美丽的地方。生命也从未计较过它的成长环境,它默默地在母亲涌动的血液里,无止无休地吸取着成长的养份。虽然那是个沉寂的世界,但母亲的心律博动,则是它最美妙的音乐。
当以哭声打开生命之门时,生命如胡杨那样站立到了沙漠与盐碱河滩上。此时的生命,不法预计沙漠将会怎样的变化莫测,也不知道盐碱河滩会贫乏到什么程度。生命在轻盈的欢歌中起步,山的怀抱那是父亲的胸膛,林的深情那是母亲的慈爱,悠悠的小道有兄弟牵手,芬芳的花园有姐妹摘朵。如歌的慢板,那金色童年就如这金色的胡杨。
胡杨悠然地伫立在沙漠里,此时的沙漠,似乎也因为胡杨的悠然,而变的温柔了起来。那盐碱的河,因为有了胡杨的倒影,也变的湛蓝的让人心动。生命在澎湃的激情中,拥有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在古风般苍茫的落日里,捡起了一串串彩虹一样瑰丽的梦幻。然而,何处才有金色的梦?所有的梦幻呈现出的多是深沉与凝重的颜色。
生命总在不停地企图将梦想变成现实。为了印证那些留存于梦中的征象,生命不顾孤旅的岑寂落寞,也不管激浪涛天的险象环生,义无返顾地冲向梦想的彼岸。然而,途中的困惑与烦恼,失败与悲伤。仿佛都如约而至,梦想成了这胡杨树下的一地落叶。
生命就是体验一份独有的人生情感。在现实的无奈中,有时也得如这胡杨一样,独自站立在沙包之上,接受清风的洗礼,从而获得一种心怀的淡然。拥有淡然的心怀,就是站在那矮矮的沙包上,就能看到千山之外,就能穿行在云海之间。
秋天,相对丰富的雨水顺河而下,画着美丽的弧线在河床静静流淌。在浅浅的沙质河床上留下美丽的波纹。胡杨抓住这宝贵的时机,让清清的甘水浸满自己干渴的身躯,圆圆的叶片尝到甘泉的滋味也欢快地在树枝上跳动,随风奏出美妙的音符。此时的生命,吹出一声低沉的箫音,牵动圈圈怀古的涟漪,吼一嗓纤夫苦调,唱一曲韵致孤独的歌。将岁月一段一段地,拍摄进了记忆的行囊。就如那水面上胡杨的倒影。
看到胡杨这挺立的身姿,我们可以称它是昆仑的儿子。看到胡杨那张扬的红叶,我们可以说它是塔克拉玛干的斗士。暴风狂沙的摧残,它不计黑夜与白昼。干旱酷暑的肆虐,它不畏春夏秋冬。生命的晚霞,如这胡杨的红叶,映红经年的河道,天空也羞涩而多情地凝眸着,生命在暮色中依然展翅奋飞。
深秋来临时,胡杨不再是那样的枝繁叶茂,色泽也变的更加的金黄。它不会再与微风起舞,它只无言地在霞光中生辉。季节虽然会无情地脱下胡杨金色的戎装,但它仍然会坚毅地站在这沙丘之上,就是残冬逼近,它一样无畏地宣示着生命的力量。
成年的胡杨从来不怕孤独,它们单独站立时,一样顽强地伸展着无数的枝条,撑起若大的树冠,为滚烫的沙漠投下一片凉爽的阴影。让干渴的生灵有一小片休憩之地。 生命有潮起必有潮落,总有那么一天,远方的地平线将搁浅在梦的沙滩上,但只要生命之源没有干涸,就总会有再次涨潮时候。
干冽的寒风,风化了岁月,流淌的沙尘,也止住了脚步。枯草无言地伏下了身躯,而胡杨仍然孤傲地站在岸边,蔑视着河中流动着的冰水。它坚毅地守护着泥土的河岸,宣示着它与河的必然存在。
生命之源总有干涸的时候。在苍茫的岁月里,留下的只有这百孔千仓的裸露河床。曾经绚丽的生命色彩,退成一道无声的苍白。用那身后依然金色的胡杨叶,做一个祭别生命行将结束的花环。生命在千挣万扎中诞生,生命在从容不迫中消亡。奔流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展示,枯竭难道就不是另一种生命的延伸?
将胡杨的性格、胡杨的精神溶入生命的血脉,生命就不会在现实的牵绊和纠缠中凋零。只要能如胡杨那样在岑寂中,将梦的希冀,注入生命的河流。就能让心灵的小舟,运载着绵绵不尽的梦,在天地间自由地飘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7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