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读后感200汇编100条-读后感
《农历》是郭文斌的作品集,他常常写一些短篇小说,如:《收获》、《生产》、《大年》、《芒种》等。他的小说常与节气、节日有关,而且篇篇都有无处不在的暖意。现在,知道中秋、大年、芒种、小满这些节日传统过法的人已经不多了。他便借此机会让我们在欣赏、品味文学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农历》是专门讲节日的。这本书的主角是五月和六月。他们的名字是以出生月份来取的。五月和六月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天真无邪。五月是个心灵手巧,却总爱和弟弟六月争吵的姐姐。六月是个聪明伶俐又动不动就提一些莫名其妙却富有哲理的问题的弟弟。每当六月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时,我总会着急地看下去,看五月或爹会如何回答。我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呢。因为六月总提问,所以五月常亲昵地称六月为瓜蛋。五月的家里还有不少成员:知识渊博的爹,笑口长开的.娘还有常年在外的三月姐、四月哥。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叫《中秋》。中秋节,梨成熟了,五月、六月和爹下梨,六月下到最后一只时,心软了一软,觉得梨是树的孩子,虽然长大了要离开,但还是应该为树留一个孩子,所以六月住了手,从树上溜了下来,抬头望树,他仿佛看到老梨树十分开心,便松了口气,“心里也是一个巨大的轻松”。
爸让五月六月给邻居家送些梨,六月有些舍不得,不想把这“能甜化了人心”的梨送走一大半。但是当五月六月背着包挨家挨户送过梨后,六月却十分欣慰:邻居们很好地招待了他们,送给他们不少东西,“往出走时挎包是满的,往回走更满”,数不清的香瓜、茭瓜、苹果、花红、玉米……六月恍然大悟,“自己”和“别人”所拥有的是可以互换的,而且,好像交换以后快乐更多了。特别是邻居大娘称他为“小掌柜”时,他仿佛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想,六月还没吃到那些瓜果,就一定品尝到了那甜蜜的滋味和浓浓的亲情。
读完这本书,只觉心里一片明净,他们的生活也有不足,也有烦恼,不过留在五月六月心中的只有温暖。《农历》不仅仅教给我过节的方法,还教会我怎么做一个心地善良、正直诚实、乐于助人的人。
牛郎织女读后感200字1
这天读了一篇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这篇课文透过讲述一个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忙下,认识了美丽的织女,成为夫妻,他们男耕女织,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但是被王母娘娘明白后,却无情的拆散,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能隔河相望,并且规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允许他们相会一次。
这个民间故事寄托了人民群众对完美生活的向往,赞颂了牛郎织女为追求幸福生活而不屈不挠的精神,读了这个故事,牛郎勤劳朴实,织女的美丽善良,他们富有爱心的品格令我深深的感动。
牛郎织女读后感200字2
在暑假里,我读了《牛郎织女》。作者叶圣陶,他以神话故事改编的。他在故事里面把老牛写的活灵活现的,还能说话,它告诉牛郎在河边能够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牛郎第二天就跟着老牛指示来到湖边,见到湖边有几个姑娘嬉戏。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姑娘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牛郎见到这位姑娘名叫织女,便娶了她。老牛死了,它叫主人把我的皮剥下来可免一遇。最后还是躲不了,被王母娘娘拉回去,只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他们在月桥相会。
读了以后,觉得作者太有丰富的想象力。不怕吃苦的牛郎,值得人们学习!
牛郎织女读后感200字3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叫《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是讲,相传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女织的布非常好看,牛郎的'父母去世后,他的哥嫂给了牛郎一头牛,叫他自己另立门户,牛郎很勤劳,两年后,一个小小的家建成了,可是除了一头不会说话的牛,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一天,牛说话了,牛告诉他:“织女要去银河洗澡,你把他的衣服拿走,织女就成了牛郎的妻子,结婚后,他们相亲相爱,过的很幸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辛苦劳动,才能有幸福生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72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