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猪八戒读后感锦集76句-经典语录
猪八戒读后感(一)
上一个星期天,我读了《西游记》里的一个小故事,就是《猪八戒吃西瓜》。故事主要讲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到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撇开师父师兄弟,独自偷吃自己发现的大西瓜,四次踩着自己扔掉的西瓜皮摔倒。他摔到鼻青脸肿,但最后还是承认了错误。说明了猪八戒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日常生活中,我也碰到需要勇于认错这样的事。
昨天,妈妈从市场里买回了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吃了一个。妈妈在洗苹果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就对我说:“儿子,你是不是偷吃了一个?”我连忙摇头,说:“没……有。”于是妈妈去问爸爸了。这里,我突然想起猪八戒勇于承认错误的事。我便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是我偷吃了苹果。”妈妈摸着我的头称赞说:“你勇于承认错误,还是一个好孩子。”听了妈妈的话,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好像猪八戒也面带微笑地看着我呢。
《猪八戒吃西瓜》虽然只是一篇很短的故事,但是猪八戒那勇于认错的好品质,却使我一生受用。
猪八戒读后感(二)
我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著作,是根据唐代的玄奘到遥远的古印度天竺去讲述佛教的事而改编的。里面又加上了机智灵巧,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懒惰贪吃、忠心耿耿的猪八戒;任劳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们共同保护他们的师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经,在我国佛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猪八戒本为神,在天宫贵为天蓬元帅,掌管了十万天兵天将,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却因醉酒而误打误撞的来到了广寒宫,因对嫦娥有冒犯之意,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却错投猪胎,一失足铸成千古大恨。 贬下凡的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女色,爱占小便宜,爱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猪八戒虽然也不是对大师兄孙悟空言听计从,但也算是百依百顺,对师父是忠心耿耿。在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收服后,八戒从此才稍归正道,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精的时候,正是因为他的谗言馋语,才让唐僧把孙悟空逐走。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一学书中的师徒四人,悟空的机智,唐僧的.仁慈,猪八戒的憨厚老实,沙僧的任劳任怨。更要学习他们在途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猪八戒读后感(三)
吴承恩笔下的巨著《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本书记叙了唐朝僧人三藏去西天取经,一路在三个徒弟的保护下,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在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我认为猪八戒是最可爱的。
猪八戒有很多的缺点。例如:好吃懒惰、贪图女色……
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白骨精化为一个美丽的女子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女子手里拿着一个做工粗糙的竹篮,竹篮里装满了馒头等各式各样的食物。这时师父叫猪八戒去化缘,因好吃懒惰、贪图女色,把这白骨精带到了师父的身边,他的大师兄孙悟空发现了,便一棒打死了那女子,猪八戒气急了说孙悟空杀死了一个无辜女子。因猪八戒看不出是人是妖,所以上了当。
猪八戒缺点很多,但是他也有不少的优点。
他对师傅和师兄可谓是言听计从。师父师兄说一,他不会说二;师父师兄叫他去化缘,他立刻就去,虽然有时会偷吃一点,但还是会留下大部分与大家分享。猪八戒还很善良。
我眼中的猪八戒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你们眼中的猪八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快快告诉我吧!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西游记》,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给了我很多启发。
其中我比较喜欢看的'是《高老庄收服猪八戒》的故事了,主要讲的是孙悟空在高老庄如何收服猪八戒。在这个故事里孙悟空为了收服猪八戒,一开始在高老庄与猪八戒激战,一直不分上下,而且从高老庄一路打到八戒的云栈洞内,一共打了五个时辰还是没分出胜负。孙悟空一边与猪八戒战斗,一边动脑筋采用各种计谋智取,最后终于把猪八戒收服了,一齐保护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用心坚持不懈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到而且会做好这件事。
导语:西游记回回精彩,每一回都给人许多感想。以下是西游记第十九回读后感,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西游记第十九回读后感1
读名著,发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不同时期的大家都对名著有所解读。然而我们写的读后感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从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东西就好了,这也是名著传递给我们的思想。
今天,我读了《西游记》第十九回。在这一回中,“男二号”——猪八戒终于也皈依佛门,成了唐僧的弟子,悟空的师弟。唐僧又多了一个“贴身保镖”。但是,猪八戒的降服经历却不像悟空——帖子一揭,完事。降服猪八戒主要还是靠悟空和多年前就料到此事的观世音菩萨。我猜,结尾的“水怪前头遇”就应该是“男三号”沙僧了吧!唐僧的西行队伍眼看要集齐了,好期待啊!
西游记第十九回读后感2
这一回继续写唐僧和孙悟空收服猪八戒,但是重点在浮屠山唐僧受《心经》。李卓吾先生认为,学者着意《心经》。方不枉读《西游》一记,孤负了作者婆心。不然,宝山空手,亦付之无可奈何而已。
二是师徒三人要走时,唐僧又问乌巢禅师西去路途多远?禅师说:“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三藏不解其意,老孙却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三藏见了,又批评悟空惹事,悟空说:“他骂了我兄弟两个一场去了。”你知道他是怎么骂的?原来那野猪不是别人,正是猪八戒;那多年老石猴也不是别人,正是孙悟空。这正是《西游记》幽默滑稽富于童趣处。
西游记读后感3
当我第三次读完这本重重的《西游记》时,心里有了不少的感触。
第一次时,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许多样子;唐僧很无能;猪八戒像一只懒“虫”;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第二次,我就觉得孙悟空很可爱;唐僧非常的傻;猪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这一次,觉得孙悟空非常的机灵,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别是对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实而又显得仁慈;猪八戒傻得可爱;沙和尚则给人一种忠诚而又老实的印象。
在《西游记》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验,最后,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
当然,在故事中诉说了许许多多的磨难,我就不多说了。
《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
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当我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故事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强正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单纯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这一路上,他们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出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在学习时,或者在生活中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动动脑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过去了吗?一旦战胜了困难和挫折,那胜利还会远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73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