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金老爷买钟读后感选录86句-经典语录

《金老爷买钟》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讲述的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悬念与推理的很好玩的故事。一天,金老爷在他的阁楼里找到了一只钟,想弄清这只钟准不准,金老爷先后买了四只钟,可是最后金老爷发现家里的四只钟时间都不一样。门厅的`4点20分,阁楼的4点23分,厨房的4点25分,卧室的4点26分,怎么办呢?苦恼的金老爷只好请来钟表师傅检验,结果却是每只钟都准。这道时间的谜题终于解开了,钟是对的,是因为金老爷走慢了。

这本书的画风很特别,画面很精致。你看住在三层小洋楼里的胖墩墩的金老爷就像是一个活泼好动的“老小孩”,有着孩童式的直线思维,孩童式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好奇与执著。他买了这么多表只是为了证明先买的那只钟走得确实准确。他跑上跑下忙了半天,却忽略了走路也是需要时间的。他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却一点也没有动脑子想一想为什么每只钟上的时间都不一样,每次都糊涂的认为自己的钟走得不准。

通过阅读数学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时间的组成,及如何看时间,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对于时间的概念,我们起初理解的比较模糊、空洞。这个动感十足、趣味盎然的故事,启发我们做事一定要多动脑,多思考,不能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多考虑其它因素。也让我们在幼小的心灵里就明白一个道理,时间如同流水一般,永远不会停滞不前。

《金老爷买钟》的读后感一

今天我给阳阳讲了《金老爷去买钟》这个绘本。如果孩子有读过《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话,那么看到封面就能认出这两本绘本是同一个作者。故事讲完后,孩子哈哈大笑地说这金老爷怎么这么笨呀,不知道上楼梯要时间的吗?在此同时,我也在想,我们何尝不是经常出现像书中描述的金老爷那样一点儿也不动脑筋的时候呢?

书中描绘了:一天,金老爷在他的阁楼里找到了一只钟,他想知道这只钟准不准,金老爷先后买了四只款式各异的钟,可是最后他发现家里的四只钟时间都不一样。门厅的四点二十分,阁楼的四点二十三分,厨房的四点二十五分,卧室的四点二十六分,怎么办呢?金老爷没招了,只好请来了钟表师傅帮忙。钟表师傅用他的怀表去检验金老爷家中的表,结果却是每只钟都准。原来呀,钟都是准确的,只是钟老爷忘记了思考自己从门厅到阁楼的路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从表面上看,好像每个钟显示的时间确实不一样哈,却没有动脑子想一下为什么每只钟上的时间都不一样。答案在书名页里已经告诉了我们,如果钟老爷把钟都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些钟都是准的。

把钟放在一块也好,用怀表去检验也好,就像是一种联结的.作用一样。感觉就好像我们在学习中,如果能把学过的知识联结在一块,把知识点连成网,才能提高你的能力。不然的话,学得再多,如果连不起来,那累死你也不会有收获。如同放在各处的钟一样,在金老爷的眼里都是不准确的,再多的钟又有什么用呢!而老师能用《论语》给阅读课的内容找到理论依据一样,让我们能够站到现高处去看里面的风景。只有学了并且联结上了,从多角度去思考,不能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金老爷买钟》的读后感二

有个人叫金老爷,有一天他在阁楼里找到一只钟,他不知道这只钟准不准,于是他出去买了另一只钟放在卧室里。他看好了时间,然后跑上阁楼,发现阁楼里的钟快了一分钟,他不知道哪个准,于是他又买了一只钟放在厨房里。他又看好了时间,跑上阁楼,发现阁楼的钟快了两分钟,他又跑下楼看卧室里的钟,发现快了三分钟,他只好出门又买了一只钟放在门厅里。他又看好了时间,跑上阁楼,发现阁楼里的钟比门厅的快了三分钟;跑到厨房,厨房里的钟比门厅里的钟快了五分钟;又跑到卧室,卧室里的钟比门厅的快了六分钟。金老爷没办法了,只好把钟表师傅请到家。钟表师傅带着他的怀表把金老爷家的钟对了一遍,都是准的。金老爷看着怀表这么神奇,于是自己也买了一只怀表,把家里的钟都对了一遍,所有的钟都准了。

金老爷买了好几个钟,为什么时间都不一样呢?因为金老爷没意识到,每上一层楼就用一分钟,来回跑好几层楼,钟一直在走,当然和最初看的那只钟时间都不一样了。当他带着怀表去看每个钟时,同时对比钟和怀表,时间当然就一样了。

我的办法是:金老爷根本不用买那么多钟,就买一个,和阁楼里的钟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知道钟准不准了。

《金老爷买钟》的读后感三

金老爷很喜欢钟,他买了很多的钟放在家里的各个地方。为了核对时间,他经常跑上去看那个钟,跑下来看这个钟,不过一次来回就要花 【第1句】:2分钟,所以金老爷每天徘徊在他的这么多钟之间,没有一个钟的时间是一样的。他只好请了修表师傅来维修,最后才知道不是钟坏了,而是自己参照的标准不停在变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要比较什么事情时,选择的标准非常重要,就好比学习,一定要选择和自己差不多,又比自己好一些的,那才能做你学习的榜样哦。

金老爷买钟教学设计1

游戏要求

【第1句】:a段音乐:幼儿在圈上站好,随音乐顺时针走;

【第2句】:b段音乐:幼儿各自表演闹钟造型,并随音乐舞动肢体;

【第3句】:完整音乐,完整体验。

【第2句】: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第1句】:欣赏绘本,通过观察时间的变化,理解时间是会走动的。

【第2句】:倾听音乐,合乐表现闹钟走、闹铃声与各种闹铃形象。

【第3句】:体验绘本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第1句】:直接引题、绘本导入。

【第2句】:整合音乐,绘本阅读。

(1)初步认识钟

(2)第一次买钟

①讨论:怎么才知道这钟准不准呢?(买钟)

②结合ppt认识钟表店里的钟。

③幼儿创编各种钟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现。

④欣赏音乐

(a)分析音乐的前面部分表示钟在走的,后面部分表示闹铃。

(b)教师哼唱,帮助幼儿表现音乐。

(c)合乐表演

(3)第二次买钟

①金老爷买了一只钟。摆在自己家二楼的卧室里:看看是3点

他想:我得去看看阁楼里的那只钟。(动画,上楼)

②(ppt)爬上三楼那个小阁楼,几点?是3点1分。

二楼的钟是3点,三楼的钟是3点1分哪只钟才是准的呢?

③金老爷决定再次买钟

④幼儿再次合乐表演,

(4)讲述故事至结尾

①金老爷在走的时候,时间也在怎么样?

②续讲故事至结尾

【第3句】:结束部分 随音乐出活动室

金老爷买钟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第1句】:进一步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半点和分钟,感知时钟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第2句】:开展有关时间的探索,初步发现时间的流逝性。

活动准备:

金老爷家的四层楼房剖面、自制大钟面一个、金老爷家的四个钟、幼儿人手一个小钟。

活动过程:

【第1句】:讨论对时钟的认识,关注故事中所出现的问题

【第1句】:讨论时钟的用处,为什么许多人家里都有时钟。

【第2句】:观察认识金老爷和他家的钟。带着问题听故事:金老爷家里有没有钟,在哪里?他家有 钟为什么还要去买钟呢?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

【第2句】:交流各自的看法

【第1句】:听教师介绍“金老爷买钟”的故事。关注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拨动钟面所发生的变化。

【第2句】:故事中强调以下内容,供幼儿思考(不展开讨论)。

第一段:究竟是阁楼上的钟快还是卧室里的钟慢。

第二段:强调金老爷对钟时,不断与第一时间看到的钟面作比较。

第三段:为什么屋子里没有两个钟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着钟表师傅一起对钟时,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钟表师傅的表与金老爷家每一个钟的时间完全一致。

【第3句】:听完故事后讨论“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说出各自的理由。

【第3句】:拨动小钟找答案

【第1句】:每人一个小钟,跟着金老爷买钟的故事情节,一起拨动小钟找答案。

【第2句】:观察指针行走的方向,懂得钟表倒拨易损坏,况且把钟表倒拨,时间还是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第3句】:引导幼儿通过拨动小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金老爷来到阁楼上时,下面卧室里看不见的钟是几点?

问题二:金老爷跑到卧室时,餐厅里的钟是几点?下楼的时候钟在向前进还是停止不动或向后退?

问题三:卧室里的钟是4点26分时,其他的钟分别是几点几分?

问题四:金老爷买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点,他家会不会有一个钟不是6点?

【第4句】:进一步体会时间的流逝性

【第1句】:联系故事提出问题:是不是每次上楼、下楼用的时间都一样?

【第2句】: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7689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