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密西西比河风光读后感选录90句-经典语录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

【思考题及阅读答案】

【第14句】: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分)

密西西比河西岸草原广阔无

【第15句】:请写出选文第③段画线语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修辞手法:拟人(或比喻)

作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藤蔓懵懂而又调皮活泼等人的个性色彩,既突出了藤蔓生机勃勃的旺盛生命力,又表达出作者的欣赏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连接小溪的藤蔓比作花桥,既生动形象,又给人美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16句】: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4分)

东岸:草原广阔,万籁无声(或静谧安适)。

西岸:植物繁茂,动物众多,一片骚动和聒噪(或热闹和喧嚣)。

【第17句】:请根据平时在自读批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

所选内容:

批注: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第4句】:

【第5句】:

【第6句】:

【第7句】:

【第8句】:

【第9句】: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3学习作者按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风光的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字句。

教材简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本文节选自浪漫主义小说《阿达拉》的序,主要描绘密西西比河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作家笔触细腻,用散文诗式的语言赞美着密西西比河:在广阔浩渺的荒原上,一条河流如万马奔腾般奔流着,无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在她的两岸繁殖着……这篇作品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人们对此评价说:“夏多布里昂以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粗犷原始的蛮荒之美,令千千万万读者心醉神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导入课文。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他的作品文笔优雅,词藻华丽,诗意盎然,但其情调是忧郁、伤感的.,甚至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做作。)

【第2句】: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读通文章,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所以应该调动学生大胆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通过多读多听,句子中的意蕴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第3句】: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

1.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有什么不同?

2.作者描写了众多动物的神态,目的是什么?

3.最后一段作者说“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你认为这是褒义还是贬义? 在这一阶段,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风光各有特点,但并无优劣之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无数的动物植物也都是和谐共存,不可缺少的。作者把目之所及(动、植物)、耳之所闻(各种声音)、甚至心之所想(最后一句)渗透到一起,给我们描述了密西西比河优美的风光。

【第4句】: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意境美。

把课文中的一段话拿出来,一块分析欣赏。

例如: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同学们,通过这段话你们能想象出画面的样子吗?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河岸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数千头野牛徜徉漫步,这时一只老野牛越过波涛,钻进河心小岛的草丛里……

这一段话虽然很短,但是给我们很形象的描述了野牛的动作、形态、还有神态,可以让画面在头脑中清晰的显示出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我们写文章,描写一种东西也应该这样掌握好用词和炼句。

【第5句】:完成课后习题一。

【第6句】: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2.练习并且默写课后第3题中的词语。

密西西比河风光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伸延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分)

密西西比河西岸草原广阔无垠,野牛安静闲适。

2.请写出选文第③段画线语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修辞手法:拟人(或比喻)

作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藤蔓懵懂而又调皮活泼等人的个性色彩,既突出了藤蔓生机勃勃的旺盛生命力,又表达出作者的欣赏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连接小溪的藤蔓比作花桥,既生动形象,又给人美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4分)

东岸:草原广阔,万籁无声(或静谧安适)。

西岸:植物繁茂,动物众多,一片骚动和聒噪(或热闹和喧嚣)。

4.请根据平时在自读批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从选文中任选择一处做批注(3分)

所选内容:

批注:

答案略。只要批注准确、符合要求且语句通顺即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8276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