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晏子治东阿读后感集锦50句-经典语录

【第1句】:说教材:

【第1句】:《晏子治东阿》是高中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而根据这篇课文又是扩展阅读中的课文,更应该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级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第一学期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于是,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第1句】:知识能力:(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2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3句】:德育目标:了解晏子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点难点:

【第1句】:培养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掌握文中“数”“诛”“罪”“谢”“而”、“之”等词的含义和用法为重点;

【第2句】: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文言句式。

【第2句】:说教法:

(一)教法的运用:

【第1句】: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节课我先后设计运用了个别朗读、齐声诵读两种方式,借以起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

【第2句】:启发---探讨式教法。启发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只有相机诱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二)教学手段:

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多媒体”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特点,是集文本、图像等于一体的信息载体。它能尽可能地扩大我的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视听,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第3句】:说学法:

【第1句】: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第2句】: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特殊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做好点拨工作。

【第4句】:说教学程序:

按上述我设计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及所选的教法和学法指导等要求,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思维为主轴的育人教育理念,我对《晏子治东阿》的教学过程作了四个环节的设计: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导入新课:以《晏子使楚》的故事导入, 让学生回忆晏子这个人,从而引出下面对晏子的介绍,同时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可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2)学习新课:这是课堂的重点,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启发探讨式教学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时我将其化解为四个具体的教学步骤。这四个步骤是:诵读感知、归纳总结、设疑讨论、理解释疑。诵读是感知整体的内容,属于感性认识领域;归纳总结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归纳文言文的知识点。设疑是为了通过创设情景,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氛围,从而解决疑难。这个教学程序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而容易被学生接受。

【第1句】:简介晏子和作者。

【第2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并指出难读字音。

【第3句】: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及给出的重点实词,小组讨论课文翻译,学生提出质疑,大家共同解决。

【第4句】:知识点归纳: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重要虚词:“之”、“而”的用法

【第5句】:总体感知: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第6句】:思考:对于晏子两次治理东阿,景公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请找出来。并说说为什么景公对晏子的评价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7句】:思考:“东阿者,子之东阿也。”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第8句】:品味晏子说服对方的方法:你认为晏子的这种进谏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第9句】:探究、拓展:文章用简短的篇幅,谈了一个重大问题:执政是对广大百姓负责还是为少数权臣负责?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3)课堂小结:归纳课文主旨

(4)布置作业:

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我们今天从齐景公和晏子的身上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

要求 : 【第1句】:自拟一个标题;

【第2句】:写好开头;

【第3句】:后面你打算写几段,请将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写下来。

【第1句】:(15分,每题3分)

【第1句】: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必偃(yǎn)     钟磬(qìn)     八佾(yì)      一匡天下(kuāng)

B. 怃然(wǔ)      颛臾(zhuān)   弋射(yì)      曲肱而枕(hōng)

C. 荷蒉(hè)      鄙夫(bǐ)      取譬(pì)      被发左衽(pī)

D. 长沮(jū)      鸡黍(sǔ)       虎兕(sì)      为黍食之(sì)

【第2句】: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期可已(一周年,停止)   必不得已(如果)    阙如(空缺,留存不表意见)

B. 遇丈人(对老人的尊称)   众星共之(通“拱”,环绕)  齐之(整治,整顿)

C. 忠以劝(勤勉努力)       孙以出之(同“逊”,谦逊)  喻以义(懂得)

D. 微管仲(没有)           天下归仁(归顺)           游于艺(广泛涉猎)

【第3句】: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秋战国这个______的时代,许多政治家和人士都____急功近利的_______,

他们提出的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点。

A. 剧变    充斥    情绪              B. 巨变     充溢      意绪

C. 剧变    充斥    意绪              D. 巨变     充溢      情绪

【第4句】: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所谓“人欲”是指私欲而言,因此,把“存天理,灭人欲”概括为“禁欲主义”并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等量齐观,是不正确的。

B. 西部大开发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C. 儒家反对那种把世界视为苦海,悲观厌世,无所作为的人生哲学;反对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

D. 对烦心的事、不顺心的事、不中听到话应豁然大度,泰然处之,付之一笑,古语中早就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格言。

【第5句】: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知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B. 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的,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视为“社会公敌”。

C. 在儒家看来,虽然道德是超功利的,但道德实有巨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

D. 诚信的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诱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

【第2句】:(15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选自《论语》的五章文字,完成7—10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而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第6句】: 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饥,用不足       用:用度        B. 何事于仁           事:从事,实施

C. 仅尧舜其犹病诸     诸:以为难      D. 君子君子义以为质   质:根本,基础

【第7句】: 选出加点字与“盍彻乎”中“盍”的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

A. 如之何                              B. 焉用杀

C. 何如                                D. 尧舜其犹病诸

【第8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君子名之必可信也           ② 礼以行之

B. ① 君子于其所不知             ② 尧舜其犹病诸

C. ①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 孙以出之

D. ①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② 君子于其所不知

【第9句】: 选出与“有是哉,子之迂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 如之何其彻也?               B. 子为政,焉用杀?

C. 尧舜其犹病诸!               D. 野哉,由也!

【第10句】: 对照原句,选出译文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您怎么会一个人富足呢?

B.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译文:君子的道德像风一样,小人的道德像草一样。

C.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君子对于那些正名的说法,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D.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

【第3句】:(9分,每题3分)

阅读一则文言文,完成11—13题。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三年,(齐)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①,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呵也,寡人无复与焉。”

①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            (选自汉·刘向《说苑》)

【第11句】: 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责备          B. 子退而自察也   察:督促

C.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诸:责问,谴责    D. 再拜便辟       辟:通“避”,离开

【第12句】: 句中加点字“请”在意义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B.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D.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第13句】: 句中加点词“而”在意义和用法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景公召而数之曰                        B. 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C. 景公迎而贺之曰                        D. 乃下席而谢之曰

【第4句】:(17分)

【第14句】: 把上面文言短文中的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  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句】: 孔子不仅对齐国为政的管仲充分肯定,对晏婴的评价也很高。从上面《晏子治东阿》来看,晏婴在政治上有哪些英明之举?(2分)(不超25字)

《<论语>选读》答案:

【第1句】:(15分,每题3分)

【第1句】: C (A. 钟磬(qìn)→钟磬(qìng);B. 曲肱而枕(hōng)→曲肱而枕(gōng);

D. 鸡黍(sǔ)→鸡黍(shǔ)。)

【第2句】: D.(D项中的“天下归仁(归顺)”应该改为“天下归仁(赞许)”。)

【第3句】: A.(剧变:剧烈变化;         巨变:发生巨大的变化,多指好看;)

(充斥:充满或塞满,含贬义,正合语境;      充溢:充满洋溢;)

(情绪:从事某种活动;     意绪:心绪,心情。)

【第4句】: D (“既来之,则安之”:原指招徕人并加以安抚,现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心下来。

两个意象都不合语境,可换作“将军额上能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

【第5句】: A.(B项:主谓搭配不当,应该将“牟取财富的”改为“牟取的财富”。

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虽然”应该放在“道德”后面

D项:成分残缺—“扭曲了一部分学生”缺少宾语,可在“学生”后面加“的心灵”)

【第2句】:(15分,每题3分)

【第6句】: B(“何事于仁  事:从事,实施”应该改为“何事于仁  事:副词,上,仅。”)

【第7句】: D(略)

【第8句】: A(B. ① 君子于其所不知   代词,自己    ② 尧舜其犹病诸  表示推测的语气)

(C. ①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连词,相当于“而”     ② 孙以出之 用)

(D. ①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介词,给          ② 君子于其所不知  介词,对于)

【第9句】: D(都是主谓倒装句)(其它:A.反问句   B. 反问句   C. 感叹句)

【第10句】: C(将“君子对于那些正名的说法”改为“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

【第3句】:(9分,每题3分)

【第11句】: B(察:督促→察:反省)

【第12句】: C(在这其中A、B、D三项都是“请求,请允许”)

【第13句】: B(AC D三项都是承接连词,表示目的连词,来 )

【第4句】:(17分)

(附)《晏子治东阿》参考译文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晏子说罢,拜了两拜,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第14句】: ①  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3分)

译文:加倍征收,(却)很少上交国库,随意地把财物献给您的伺人。

或   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

②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3分)

译文:东阿,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第15句】: 孔子不仅对齐国为政的管仲充分肯定,对晏婴的评价也很高。从上面《晏子治东阿》来看,晏婴在政治上有哪些英明之举?(2分)(不超25字)

治 东 阿,  廉 洁 自 律 , 一 心 为 民 。

【第16句】: ①:渲染了旅馆的清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寂。

②: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是写诗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写出“虚实结合”,沟通作者和对方的情忍,丰富诗作内容或扩大作者内心的意境。

【第17句】: ①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束,来着犹可追。

②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以 “仁”为核心。记载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行的《论语》是我国第一部

【第5句】:(10分)

【第18句】:(2分)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

【第19句】:(4分)

春 天 看 树 : 心 灵 得 到 净 化  。

夏 天 看 树 : 心 情 昂 扬 振 奋  。

秋 天 看 树 : 得 到 自 我 完 善 的 启 迪。

冬 天 看 树 : 激 励 自 己 坚 毅 执 著。

【第20句】:(4分)C  E

【第6句】:(4分)

【第21句】: 答:(只填序号) A ④      B  ②      C ①     D ③

【第22句】: 答:而我老师 那道有数仞之高,看到墙内宗庙的宏伟和房屋的多姿多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8845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