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谈心读后感整理80句-读后感
父母的心读后感1
暑假,爸爸送给我一本书,方卫平选评的《树叶的香味》,但是我还没有全部看完。其中第一篇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对穷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坐船出门打工。一个贵妇人看到了,就提出拿钱换他们的一个孩子。第一次,这对夫妇把大儿子送出去了,但是后来又用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再后来又用三女儿换回来了二儿子。到了最后,他们又恳求把女儿也要回去,哪个孩子也不送人了。贵妇人听后很感动,一个孩子也没要,钱也送给他们做本钱了。
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我也和我爸爸妈妈认真讨论了。我们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贫还是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名成员。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同时,那位贵妇人也非常有同情心,值得我们尊重。
父母的心读后感2
《父母的心》,是川端康成的作品。贫穷的父母即使再怎么穷,都不会抛弃自己孩子的心。这副心肠,纵使千万财宝都无法动摇的坚定的心,这样的心只来自父亲母亲,他们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
其实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子女都是无比温柔的,只是孩子们自命不凡,总是无视母亲的温柔。其实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无比慈祥的,也许形式不同,但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绝对是他最诚意最腼腆的爱。在我们面前,母亲是大姑娘,父亲是大男孩,有时我们要去猜他们的心思,去想他所想,才能渐渐懂他们。
不要以为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要以为你的父母不称职,更不要义正言辞地说你的父母不爱你。他们把世上最圣洁的爱供奉给你,你没有理由不去了解他们的心。父母的心,是比任何礼物都珍贵的宝藏。有了它,你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父母的心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树叶的香味》这本书中的《父母的心》这篇文章,令我颇受感动。
这个感人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艘轮船的甲板上有一位高贵夫人和两位穷人,穷人带着三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高贵夫人却没有孩子,高贵夫人见了,十分羡慕,就有了想从其中领养一个孩子做自己的后嗣,并给穷人一笔钱的想法。但穷人终究舍不得孩子,放弃了那一笔钱,高贵夫人被穷人心中对孩子的.爱所感动,最终还是把这一笔钱给了两位穷人,却没有再要孩子。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父爱和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每个父母都永远爱他们的孩子,孩子是他们放弃生命也不肯放弃的,更何况高贵妇人给两位穷人的只是一笔钱呢。父爱和母爱是可以让任何一个人感动的。父母的心中尽是对孩子的爱,高贵夫人正是被这种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所感动了,才把那一笔钱给予了两位穷人,没有再继续要孩子。但是,我们的父母是这么得爱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回报他们对我们无私的爱呢?
父母的心读后感4
一位没有孩子的贵夫人想从一个穷人那儿领取一个孩子。穷人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三个孩子分别领到贵夫人那儿,又一次次地将他们领回。对于这个穷人而言,与其把孩子送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父母的心》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单用朴素的文字就令我们感动不已。尽管孩子们的父母已经穷得没法养育四个孩子了,但他们仍舍不得抛弃孩子。这份爱深沉而伟大,它不以物质条件的丰厚来衡量,也不因物质生活的高下而有所区别。不论贫或富,对父母而言,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
可怜天下父母的心。自从我们出生,我们就一直欠着父母的债。这笔债看似简单,但却要求我们用孝心来偿还。小时候,他们用双臂为我们遮风挡雨,教我们走路,用最温柔的声音叫我们咿呀学语,看着我们稚气的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他们笑得比我们还要开心;长大后,他们又源源不断地向我们传送知识,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时时忧心我们不要走错路,看着我们一天天成熟的脸庞,他们笑得是那么欣慰……即使他们的容颜被时间一点点磨损,他们也无怨无悔。
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父母对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孝敬他们呢?《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曾掀起一股给妈妈洗脚的热潮。实际上,孝敬父母的方式又何止这一种呢?
父母的心读后感5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辉煌的明天,父母是多么伟大啊!大家还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名诗吗,让我们从此更爱自己的父母吧!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心血,你知道有多少吗?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心血比万里长城还高,还长。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多么好、多么棒啊!其实父母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我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他们会安慰我们,对我们说些鼓励的话,让我们远离困难,给我们信心;在我们取得好成绩回报父母的时候,他们却只是微微一笑,那和蔼的目光让我们奋发图强、再接再厉;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又是多么担心,多么难受,他们充满关爱地给我们喂药、倒水。当你又恢复欢蹦乱跳时,可知父母多么辛苦和忙碌!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父母每天工作很晚才回家,累得腰酸背疼的,他们还那么拼命地工作,不都是为了我们吗?父母的头上,已悄悄生出了白发,父母的手上布满了茧子,这又是为谁呢?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对我们的爱,比泰山还高、比大海还深,父母是多么令人佩服,多么令人赞美!
可怜天下父母的心啊!
父母的心读后感6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最美儿童文学读本》的书。我从作家们那些温情脉脉的故事中获得感动与启示,获得善与爱的教育。其中《父母的心》这篇亲情故事令我感触,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父母的心》这篇亲情故事叙述了一对贫穷夫妇有四个孩子。一位贵夫人用钱买了他们的大儿子。过了一天,夫妇想用二儿子换大儿子,贵夫人同意了,过了一天,夫妇想用小女儿换二儿子,贵夫人同意了,又过了一天,夫妇想把小女儿要回来,说:“与其把孩子给人,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贵夫人被感动了,把孩子还给了他们。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紧扣人心,然后峰回路转,最后突发亮点。
读了这篇触动人心的文章,我感触颇深。故事中写道:父亲抽泣着说:“把孩子送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狠了。我愿意把钱还给你,请把孩子还给我们。与其与其把孩子给人,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读到这段话,我的眼眶湿润了。贫穷夫妇在百般无奈之下差点做错事,说明了亲情的伟大力量。让我感到了人性与亲情的真、善、美的力量。在读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已是多么幸运、幸福,想到了爸爸平时每天下班回来总是从品袋里出糖果、水果给我吃,我知道爸爸舍不得吃;妈妈平时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知道平时对我严厉也是为我好。我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正是父母在我们的心底种植和培育了第一颗善良和智慧的种子。细心的父母会用一言一行轻轻打开我们的心扉,母爱是温暖与细腻,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父爱是伟大与坚不可摧,为我们开辟道路。
我想对全世界的父母说:“谢谢你们!”
《父母心》读后感1
暑假,爸爸送给我一本书,方卫平选评的《树叶的香味》,但是我还没有全部看完。其中第一篇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川端康成的《父母心》。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对穷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坐船出门打工。一个贵妇人看到了,就提出拿钱换他们的一个孩子。第一次,这对夫妇把大儿子送出去了,但是后来又用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再后来又用三女儿换回来了二儿子。到了最后,他们又恳求把女儿也要回去,哪个孩子也不送人了。贵妇人听后很感动,一个孩子也没要,钱也送给他们做本钱了。
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我也和我爸爸妈妈认真讨论了。我们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贫还是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名成员。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同时,那位贵妇人也非常有同情心,值得我们尊重。
《父母心》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树叶的香味》这本书中的《父母心》这篇文章,令我颇受感动。
这个感人的故事是这样的:在一艘轮船的甲板上有一位高贵夫人和两位穷人,穷人带着三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高贵夫人却没有孩子,高贵夫人见了,十分羡慕,就有了想从其中领养一个孩子做自己的后嗣,并给穷人一笔钱的想法。
但穷人终究舍不得孩子,放弃了那一笔钱,高贵夫人被穷人心中对孩子的爱所感动,最终还是把这一笔钱给了两位穷人,却没有再要孩子。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父爱和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每个父母都永远爱他们的孩子,孩子是他们放弃生命也不肯放弃的,更何况高贵妇人给两位穷人的只是一笔钱呢。父爱和母爱是可以让任何一个人感动的。父母的心中尽是对孩子的爱,高贵夫人正是被这种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所感动了,才把那一笔钱给予了两位穷人,没有再继续要孩子。但是,我们的父母是这么得爱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回报他们对我们无私的爱呢?
《父母心》读后感3
一位没有孩子的贵夫人想从一个穷人那儿领取一个孩子。穷人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三个孩子分别领到贵夫人那儿,又一次次地将他们领回。对于这个穷人而言,与其把孩子送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父母心》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单用朴素的文字就令我们感动不已。尽管孩子们的父母已经穷得没法养育四个孩子了,但他们仍舍不得抛弃孩子。这份爱深沉而伟大,它不以物质条件的丰厚来衡量,也不因物质生活的高下而有所区别。不论贫或富,对父母而言,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
可怜天下父母心。自从我们出生,我们就一直欠着父母的`债。这笔债看似简单,但却要求我们用孝心来偿还。小时候,他们用双臂为我们遮风挡雨,教我们走路,用最温柔的声音叫我们咿呀学语,看着我们稚气的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他们笑得比我们还要开心;长大后,他们又源源不断地向我们传送知识,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时时忧心我们不要走错路,看着我们一天天成熟的脸庞,他们笑得是那么欣慰……即使他们的容颜被时间一点点磨损,他们也无怨无悔。
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父母对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孝敬他们呢?《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曾掀起一股给妈妈洗脚的热潮。实际上,孝敬父母的方式又何止这一种呢?
《父母心》读后感4
今天,我看了一篇由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文章《父母心》。这篇文章写了在开往北海道的船上,一个没孩子的贵妇人,和一个有三个孩子的穷人遇到了一起。贵妇人说:“我愿意出高价买一个孩子!”穷人听了非常开心,因为这样能让一个孩子过得好一点,而自己也更有精力来照顾剩下的两个孩子。可当穷人陆续把孩子送到贵夫人家时,穷人反悔了,把孩子都收回了。他们说:“我的大儿子,不管怎样,都应该继承家业。二儿子已经长大,扔了他,太可怜了。小女儿太小了,我们不能太狠心了。”因此,穷人没有送走任何一个孩子。
我对穷人三次送孩子深有感触:对于一个穷人来说,已经穷得很难养三个孩子了,能送走一个孩子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是与孩子的手足深情让他一个孩子也没有送走,这个举动让我很吃惊。后来我想通了,无论贫苦与富贵,对父母而言,孩子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大、最满的那个湖。
我读了这篇文章,明白了一个道理:穷人送走孩子是爱,留下来也是爱,但是穷人选择了让自己累一点,但让孩子和自己在一起。这充分地表现出了穷人对孩子深深的爱。我的爸爸妈妈也很爱我: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妈妈骑着电动车,顶着大太阳,送我去上辅导班。而在寒冷的冬天,爸爸总是不忘在晚上帮我把被我踢开的被子盖好……
爱是无形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更是无私的,伟大的!
《父母心》读后感5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最美儿童文学读本》的书。我从作家们那些温情脉脉的故事中获得感动与启示,获得善与爱的教育。其中《父母心》这篇亲情故事令我感触,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父母心》这篇亲情故事叙述了一对贫穷夫妇有四个孩子。一位贵夫人用钱买了他们的大儿子。过了一天,夫妇想用二儿子换大儿子,贵夫人同意了,过了一天,夫妇想用小女儿换二儿子,贵夫人同意了,又过了一天,夫妇想把小女儿要回来,说:“与其把孩子给人,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贵夫人被感动了,把孩子还给了他们。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紧扣人心,然后峰回路转,最后突发亮点。
读了这篇触动人心的文章,我感触颇深。故事中写道:父亲抽泣着说:“把孩子送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狠了。我愿意把钱还给你,请把孩子还给我们。与其与其把孩子给人,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读到这段话,我的眼眶湿润了。贫穷夫妇在百般无奈之下差点做错事,说明了亲情的伟大力量。让我感到了人性与亲情的真、善、美的力量。在读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已是多么幸运、幸福,想到了爸爸平时每天下班回来总是从品袋里出糖果、水果给我吃,我知道爸爸舍不得吃;妈妈平时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知道平时对我严厉也是为我好。我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正是父母在我们的心底种植和培育了第一颗善良和智慧的种子。细心的父母会用一言一行轻轻打开我们的心扉,母爱是温暖与细腻,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父爱是伟大与坚不可摧,为我们开辟道路。
我想对全世界的父母说:“谢谢你们!”
《父母心》读后感6
今天我学习了《父母心》这篇课文使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这个课文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一艘轮船上有一位富贵夫人和一对带了3个孩子的贫穷夫妇,40多岁的富贵夫人不能生孩子很想买一个孩子,而贫穷夫妇因生活所迫已没法养育三个孩子,为了孩子的将来,也为了让孩子不会饿死生活的更好,准备把大儿子卖给她,第二天用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第三天又用三女儿换回了二儿子,最后他们还是舍不得那骨肉分离的痛又把三女儿接回,而富贵夫人同情他们,把孩子给了他们并给了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好好生活。
读完这篇文章,我终于可以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多么伟大而无私的。即使这对父母当初答应把孩子送给这富贵夫人,也是为了这个孩子现在生活的更舒适,将来更有前途,而用得来的钱好好地照顾和培养家里的另二个孩子,让他们长大能有出息,不再像他们这样穷困潦倒。但是到最后这对父母不要钱还是要把孩子换回来,是因为他们受不了骨肉的痛苦,受不了自己对孩子的牵挂、思念之苦。谁都有自己的父母,但你们体会到父母对你们无私的爱了吗?
天下的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我的父母也是一样的,他们对我的要求很严厉,总希望我能次次考第一,所以有时我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不愿好好学习时,他们就会打我骂我,当时我很恨我的父母,认为他们根本不爱我,是世上最狠毒的父母。可学了《父母心》这篇课文才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为了我以后的前途而严厉要求我的,我真想对父母说:“世上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就是父母的爱,有两个人一生一世值的我爱那就是我的父母。”
读了《父母心》一文,我深深了解到父母那种无私的爱,那种不求回报的爱,也只有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才能享受这种爱,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此我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听父母的话,考取名牌大学来报答父母的深爱!
和孩子谈心的心得体会1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可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为此,我请教过孩子的老师和其他家长,也买过这方面的书籍、光盘,经过长期的学习、摸索与总结,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在我的孩子身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这里,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浅看法,与孩子家长们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科学、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和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不能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中,带给孩子。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聪明、活泼,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必须得不断的学习成长,汲取崭新的事物和知识。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我女儿今年七岁,刚上二年级。有一次,先生问女儿:“凡凡,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当时我也在场,我对这个谜底充满了期待。只见女儿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转,以极快的语速和轻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那一刹那,我懵了!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时间比较自由灵活,经常在电脑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觉得坐在电脑前炒股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进而把它选作自己将来理想的职业。从那时起,我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紧接着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增减与调整。争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戏、不网聊,不给孩子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这样一来,我的空余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我开始尝试做些各种各样的小点心。现在,绝大多数中式点心对我来说都不是难题,自夸一下啊,手艺还不错,呵呵。最近,我还学会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门技能,孩子也很喜欢观看我制作点心的过程,有时还一起帮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创意,我们彼此都开心,吃起来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见,平时,我们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在看着,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与成功的快感,我们不妨给他适当地创造这种机会。我的孩子一岁多时,学会自己进食,两周岁时会自己穿简单的衣裤,在托儿所的表现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经$2老师的夸奖。虽然孩子一开始在做这些事情时,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断的给她尝试的机会,并加以鼓励,直至她成功。孩子从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岁时,她说她是个大孩子了,提出要独自睡一个房间,当时我心里没底,但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头几个晚上,半夜里我总要起来看好几次,偶尔也会发现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时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严实。后来,我一般不会再特地起来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顾好,我很放心。这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了,经常会自豪地和小朋友们提起:她是单独睡一个房间的。
我们平时可以让孩子洗一些小的东西,比如自己的饭碗、手帕之类的物品。洗不干净的时候,过后我们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得肯定地表扬他们。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养成。俗话说“一句鼓励话,胜过百句骂。”确实,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我们应该拿放大镜来发现孩子的良好习惯,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
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还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直至良好的习惯形成。
三、多和老师探讨,多和家长交流
孩子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非常幸运,我女儿的启蒙老师是个教学经验丰富又负责的好老师,很受班级里的学生欢迎。平时放学后,我经常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现也诉之于老师,和老师探讨如何教导孩子克服不好的习惯,使其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这样老师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的孩子,更有利于她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针对孩子学习中的几项弱点,根据老师的提议,我做了一张“好孩子进步跟踪表”,当中列了“速度快”、“很自觉”和“无错”三项,每日一评,有进步的画一颗红星,无进步的画一颗黑星。红星可以用来换奖励,积满了十颗红星,我就给买一本她喜欢的课外书。几周下来,效果显著,女儿很开心,老师也表扬女儿进步明显。
正因为这样,我经常教导孩子尊敬老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在早上送完孩子之后,和其他送孩子的家长习惯性地拉家常,谈论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我会把自己近段时间促进孩子进步、行之有效的新经验与方法讲给家长听,同时也会从对方那里获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以备往后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借鉴。
四、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可忽视文的力量
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引导,却适得其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碰到类似的事情,我苦恼过,也思索过: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是指责孩子,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实,只要有爱心、有创意,家庭教育也同样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太过了,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孩子有些伤心并抵触,当时,她写了一张纸片,递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纸片上写着“我后悔说过那句话”。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过激了,于是,我把语气放低放软:“能告诉我,是哪句话吗?”她依然用小纸片回道:“就是母亲节卡片上的那句话”。我清楚地记得,母亲节那天,女儿亲手给我做了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好多各种颜色的爱心图案,卡片上写着“妈妈,我爱你!”原来她后悔……想到这里,我的泪涌了出来。我把她写给我的纸片翻了过来,写道:“对不起,是妈妈错了!”而且,我还故意,把“妈”右边的“马”写成了“鸟”,在母亲节的卡片中,我女儿就是这么写的,呵呵。女儿看了之后,随即捂嘴大笑,并批评起我来:“妈妈,你把‘妈妈’两个写错了,你是怎么当妈妈的?”看到女儿发现了“妈妈”两的错误并破涕为笑,我也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我对她说:“孙老师,麻烦你帮我纠正一下错误,可以吗?”女儿欣然应许。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的启发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用文比用语言更方便有效。因为文和语言相比,语言比较羞涩,有时难以启齿,文比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们和孩子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我们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拿出来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能重温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较深刻。与暴风骤雨式的训斥相比,用文,不仅顾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让她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她的关注和爱心,从而更有利于父母走进孩子的心扉。如此经常一来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它要求家长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所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它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乃至成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
不过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不能一概而论。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够在孩子身上多花点精力、多动点脑筋。最起码应该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成一个自食其力的、不为社会所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和孩子谈心的.心得体会2
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中最关键的就是:家长特别要注意孩子身上一些细微的变化,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和教育好孩子,使之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长。
我的女儿现在读五年级,从她出生到现在,我们努力做到科学施教,尽量营造家庭的民主氛围和轻松环境来对她进行教育。目前我们一家人感情融洽、沟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泼,茁壮成长。看到孩子在学习中有不错表现,做父母的感到无比欣慰。这些年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有着十分深刻的体会。下面就是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
一、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我们夫妻二人都是老师,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学生的许多缺点是能够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子女还要先约束好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这样子女有一个好的榜样,不必我们家长有多少说教,子女也会跟着去做。所以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和我爱人从不打牌或打麻将,休息的时间看看书和电视,或者上网查查需要用的资料,还买了许多古今中外历史经典书,如《四大名著》、《百科全书》、《成语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选》及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英雄人物传记、科学家传记等等,爱人还喜欢国学方面的书,女儿有时也跟着学一些,我们有意培养女儿“与书为友”的习惯,这些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她人生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二、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小孩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大的。非常幸运,我女儿的老师是非常负责的好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很受学生欢迎。作为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关心孩子在校表现,和老师探讨孩子的不良习惯,有错误能够及时的纠正。这样老师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你的孩子,更有利于老师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为这样,我们要经常教导孩子尊敬老师,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三、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被培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别说知道感恩了,在家里,我们有意识的让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七岁时让她单独睡一个房间;八岁自己会洗头洗澡;晚上单独在家,写完作业后再看一会电视,到了时间会自己先睡;会主动帮忙洗碗……除了正常的零花钱之外,我们很少给她钱,因为从小她就没有乱吃零食的习惯,她要买什么都会事先征得我们的同意。有时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么辛苦,赚钱是多么不容易,这样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扫卫生时,可以叫她负责收拾自己的房间,大人则负责其他地方。一方面让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赢得孩子的敬重,从而更加珍惜为她所做的一切。
四、学会换位思考,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女儿读一年级时,年龄比一般人要小一些,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还不知道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语文成绩总要比别人差一点,数学还曾经考过不及格。作为家长,当时我们很着急,但却没有责备她,也没有额外布置课外题来强迫她学习,更没有规定她考试非得考多高的分。而是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提醒她上课要认真听,不能受同学的干扰而影响听课,放学后首先要把作业独立完成,有问题先查典,不要依赖父母的辅导,就这样一步一步,潜移默化,成绩逐渐在提高,从三年级到现在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数学还经常考满分。经常听人说小孩在周末要上辅导课,还要学习乐器或舞蹈,学了之后每天还要练习,这样孩子几乎就没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在我看来,除非小孩自己非常乐意去学,如果强迫的话,那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潜力。孩子比较小,天性好玩,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欢的事。我们曾经带过女儿去学二胡,后来发现她对此不感兴趣而是欢绘画,于是就放弃了二胡,她坚持学习绘画直到现在,并且乐此不彼。
五、与孩子进行沟通,注意恰当的奖惩
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从细微处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每天都与孩子聊一聊学校发生的事,从她的讲述中就能够发觉她的进步或问题,有进步及时表扬,有错误要严肃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应该把握好,最好不要用物质和金钱,而以精神奖励为主。不光如此,更要全面了解与小孩经常在一起玩的伙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现交往密切的同学之中有行为习惯不好的,要教导她不能受别人坏习惯的影响,并且要注意与这种人保持距离。
以上是我们对子女教育的一些教育孩子的心得和子女教育的一些做法,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相信每个家庭也都有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和借鉴其他家庭如何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使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同的性格和特点,相信每个家庭也都有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和借鉴其他家庭如何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使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91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