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勤学苦练的故事读后感合计96条-经典语录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何不写一篇

《100个勤学故事》读后感篇1

因为这本书能我们明白许多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这本书对我们小学生是受益匪浅,它可以使我们变得勤劳,努力学习。

这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故事,比如《孔子学琴》《杜甫幼年学诗》《阎立本千里学画》等100个故事都令我深受启发,而且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一个小道理,所以我最喜欢这本书。读后感读后感:这本书每个故事都让我深受启发,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俞伯牙东海求艺》《杨禄禅三进陈家沟》。就让我把后面那个故事讲给你们听听吧!杨禄禅是个清朝人。他小时候在永年县的一家杂货店里当个伙计。

一天,有个恶霸到隔壁的太和药店寻衅闹事。恶霸倚仗自己身躯的高大,挥拳要大药店的'掌柜,谁知掌柜抬手轻轻一推恶霸就摔出去一丈多远。杨禄禅对药店掌柜的身手惊叹不已,他诚恳地请求掌柜教自己武艺。掌柜说:“我的功夫和我师傅比起来差得远了,他是河南陈家沟的陈长兴,他的太极拳天下第一。”杨禄禅一听,立即回家收拾行李去陈家沟拜师。杨禄禅在陈长兴门下苦练武功,六年后学艺结束回到家乡。家乡有个武艺高强的人听说杨禄禅学艺归来,就雨他进行了一场比武,结果杨禄禅输了。杨禄禅二话没说,再次前往陈家沟学艺。陈长兴原本对自己的武艺有所保留,不肯全部传给弟了,但他是杨禄禅三进陈家沟,便被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感动了,于是约了日子让杨禄禅到上房来,他要单独对其授课。杨禄禅按时到了上房,却见了陈长兴在闭目养神就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几个时辰后,陈长兴醒了,他说:“时候不早了,明天再来吧。“这样反复了几天,陈长兴终于把太极拳的秘决传给了杨禄禅。

这个故事的道理,你们也应该知道了吧?对待学习有坚定的信念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我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建议大家也去看一下。

《100个勤学故事》读后感篇2

记得二年级寒假时,我读了《100个勤学故事》这本书,书里有很多名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寓意深刻。

令我记忆深刻的有《孔子学琴》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学习应精益求精、不断求索。孔子就是这样对待学习的,我们小朋友也应该这样。

看了《王献之练字》的故事,使我知道,王献之的成功秘诀就是: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努力。

《白居易诗进长安》说的是:白居易少年得志,却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是加倍刻苦,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他之所以能成为大诗人,与他的勤奋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小朋友取得一些成绩后也不能骄傲,要知道“骄必败”。

《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使我知道:他为了写出一首好诗能不辞辛苦地翻山越岭去寻梅花,正是凭借这种对艺术一丝不苟、执着认真的态度,才写出了那么多的“山水田园诗”佳作。这就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小朋友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认真执着,一丝不苟。

《怀素蕉叶练字》写的`是学习的决心;《吴道子心中有河山》说的是学习要多注重平时的积累;《杜甫幼年学诗》让我知道: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因为贪玩而忘了学习,并且我也从中理解了,父母长辈严厉的管教都是为我们好。

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它记录了古代伟人勤奋学习的事迹。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勤奋努力和刻苦的态度及专注的精神,我要把它时时刻刻记在脑海里,从现在做起,这样我一定能成功。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

《101个勤学故事》读后感篇1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叫《101个勤学故事》的书,这本书中写了101个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都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

这本书中,有的讲做事要认真,有的是讲做了错事要改正的,还有讲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就会成功的......比如说:一个小孩子被送进寺庙,老方丈看他很聪明,就想考验他能不能担当大任。于是,老方丈要他先去敲钟。小和尚刚开始撞得很好,但是,时间长了,他就觉得很无聊。一年后,老方丈把他调到了后院,小和尚很奇怪。老方丈说:“你每天撞钟虽然很准时,但你撞钟的钟声空泛、疲软。”小和尚听后大受感悟,从此认真撞钟。三年后,老方丈微笑着点点头,开始教他念经,教他佛理,后来小和尚成了一名有名的禅师。读完了这个故事,有很多人都会觉得惭愧,我也是。平时,我做事情也像小和尚以前那样,刚开始做,做得很好,后来就没有了耐心。我以后做事一定要有耐心、要坚持不懈。

这本书中的小故事引导我从中学会成长和成才,给我最深刻的人生启示,并使我终身受益。这样的书我是越来越喜欢看,我爱读这本书。

《101个勤学故事》读后感篇2

放寒假了,妈妈特意去书城给我卖了一本关于挖掘孩子潜能的书,书名叫《101个勤学故事》。

书里面写了101个各种各样关于学习态度,方法和道理的小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高僧训才子’‘专注的玛丽’‘熟能生巧’着3个故事。

‘高僧训才子’说的是唐朝大诗人杜牧年轻时候的事,年轻的杜牧自以为很有才华,很骄傲,结果被寺院的一个老和尚教训了一下,从此以后杜牧就学会谦虚了,后来创作出很多有名的唐诗。我就要学习杜牧这种有错就改,谦虚的学习精神。

‘专注的玛丽’说的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玛丽学习非常专心,用功。她从来不会被别的事情影响到她对学习的认真态度,我要向她学习的.是那种专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熟能生巧’说的是一个卖油的老人,经过30年的磨练,练就一个把油从3尺高的地方从铜钱孔中穿过的绝技。我看了这个故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本领,只要你不断的练习,看到会练成功的。

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所受的启发,希望别的同学也去看看。

《101个勤学故事》读后感篇3

记得二年级寒假时,我读了《100个勤学故事》这本书,书里有很多名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寓意深刻。

令我记忆深刻的有《孔子学琴》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学习应精益求精、不断求索。孔子就是这样对待学习的,我们小朋友也应该这样。

看了《王献之练字》的故事,使我知道,王献之的成功秘诀就是: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努力。

《白居易诗进长安》说的是:白居易少年得志,却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是加倍刻苦,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他之所以能成为大诗人,与他的勤奋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小朋友取得一些成绩后也不能骄傲,要知道“骄必败”。

《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使我知道:他为了写出一首好诗能不辞辛苦地翻山越岭去寻梅花,正是凭借这种对艺术一丝不苟、执着认真的态度,才写出了那么多的“山水田园诗”佳作。这就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小朋友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认真执着,一丝不苟。

《怀素蕉叶练字》写的是学习的决心;《吴道子心中有河山》说的是学习要多注重平时的积累;《杜甫幼年学诗》让我知道: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因为贪玩而忘了学习,并且我也从中理解了,父母长辈严厉的管教都是为我们好。

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它记录了古代伟人勤奋学习的事迹。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勤奋努力和刻苦的态度及专注的精神,我要把它时时刻刻记在脑海里,从现在做起,这样我一定能成功。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这部书有十个部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孔子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9489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