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对联
  3. 经典对联

【对联赏析】联题成惕轩_其他对联_天天对联网

成惕轩先生是湖北阳新人,字康庐,号楚望,他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卒于民国七十八年(1989),享年79岁。

成惕轩的主要成就不是楹联,而是骈体文和诗歌。但他的楹联成就却被视为当代第一人。据他个人在《楚望楼联语》自序中说:“四十年来,手撰联语,数近二千,可谓夥矣。然一毁于迁播,再毁于洪流,今所存者,特其四分之一焉耳。”他说的这四分之一,就是《楚望楼联语》中所载的这一部分联了。这部分联,分为寿联、挽联、贺联、赠联、题志联、纪念联和集句联七类。其中寿联和挽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他在《楚望楼联语》自序中所说,其创作主要是“与海内士夫时相晋接,酬应之作,遂以日蕃。”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应酬所作。这也就决定了他的创作题材相对集中在寿、挽、贺、赠方面,其它题材的作品则相对较少。虽然如此,但他的楹联艺术特色却是一流的。

王细平

名重海东庭,四十年云水与隔,乡愁不作归根赋;

才高天下士,三千卷网媒得识,楚望原来余雉人。

康永恒评:此联以成惕轩同乡人身份写成,上联写成惕轩流落台湾,虽名望倍显,终未能落叶归根。下联写成惕轩才高望重,但自己作为同乡,却是从网络上才读到他的著作,并知道他是阳新人。“雉”字在这里应是阳新的简称,因为阳新古为下雉县。此联真而且朴,笔致一如古人“依于事实”的写法。格律上,“隔”字当平而仄,但也无大碍也。

第1名 程贤元

慨寄灾黎赋,深深民瘼忧江左;

心登楚望楼,酽酽乡愁眺海西。

点评:这个联不错。二分句是对一分句观点的补充与延展,联就丰满起来了。

第2名 姜宏泉

赋灾黎以寄慨,主编务而课诸生,纂修参事,昆山片玉唯楚望;

殚百氏以穷经,注骈文而醒浮世,汲古议新,桂苑一枝在康庐。

点评:散句自对,句式灵动,有顿挫感,第三分句加以承转,带出结句。既有写实又附已见,不蔓不枝,娓娓而来,自然贴切。

第2名 陈南山

八十年家国,参赞军机,恢弘儒学,一代才英称汝器;

九万里云山,褰帷宁蜀,驻节台澎,千秋楚望叹羁魂。

点评:作联如打枪炮,需弹无虚发。起句八十年家国,既是人生的展示,也是世事沧桑表现,紧接着就成公在政务与儒学两方面的成就加以概括,结句稳稳地击中靶心。如果前是分写,那结句就是总结。如果前面是枝丫,那结句便是将这些枝丫收束到树干上,使之起伏有致,收放自如。下联重点在“羁”,就这个字,选择了云山、宁蜀、台澎几处,起句云山定调,云给人的感觉就是飘泊不定之感,中间两句就这种情调加以充实,然后带出句。可谓节节推进,似不费气力就稳稳得出两结,而这两结是作者的立意。写联有了立意是需要文字来支撑的。不然文字就会显得单薄,没有厚重感,不能打动人。

第3名 冯美本

骈散通融,开言皆玉韵;

诗书并擅,挥笔即珍珠。

点评:此作如饱学之士,踱着方步,不急不徐评弹古今。联语高度概括成公的才学,上联突出骈文方面,下联涉及诗书方面。本来诗书兼包骈体文,但这样写也是可以的,先点后面,或是先面后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饱满不单薄,有立体感。玉韵与珍珠在对仗上或可更精工。

第3名 张丕雨

 海岛雁断云中月;

 楚望楼寄雉里人。

点评:本联意境宏阔,乡愁如缕,意味绵长,虽律有不工,可略。

——-——————————

第3名 肖清泉

 满腹经纶凝楚望;

 一湾海峡锁康庐。

点评:七言尤显作手择字成句的高超能力。此联所述成公的学识,以及困居台湾,不得归的现状,没有给出任何评议之词,但读者读来,却能生发出无限的想象,可谓词浅意遥。凝字可斟。


优秀作品

谈际和

从望楚楼中,少年凝才气,情悯黎灾,浑如王勃赋;

自羁台岛后,每岁起秋风,梦萦故邑,难似季鹰归。

点评:这联表述较清晰,下联较上联好,上联既想写成公的才气,又想加进他忧国的情怀,最后落脚点 王勃赋,拉出王勃是想表达成公少年天纵奇才,而加上赋是有点难理解了。下联拉人处理得很好。 

 

郑琴香

襟若范公,纾忧尽有《灾黎赋》;

才如苏子,临海空馀《楚望楼》。

点评:这个联承接就比较好,说成公襟怀若范公,范公有名言先忧后乐,这样推出灾黎赋才自然而然。下联夸成公的才学,拿他与东坡比,有什么证据呢,《楚望楼》诗文集。空字也下得很好,有惆怅不得归的情感深含其间。整联言语清楚明白,落落大方,这应该是我们学联人修炼的方向。

 

李凤英

文章不让两司马;

书法终成一大家。

点评:两司马一般指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相如在散文、骈文方面有很高成就,而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成《史记》。其文学价值及历史地位无人匹及。拉人作衬也是写人物的一种方法,要求所拉人物要与所写人物功业、道德相当。这里虽有拨高之感,但人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尚可。上联言文学成就,下联写书法成就,层次分明,表达清晰,唯一遗憾的是,上联拉人作衬,而下联却没有,仿佛人的两只脚,跛了一只。

参赛作品选录 

金道嵘

圣哲扬名,诗书传道,桃李满园侪国栋;

贤能济世,德智立身,史文几册正家风。

点评:人物联最宜品评公允,若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圆其说,也未尝不可。此联开篇以圣哲二字拉起强势,也将成公放在了历史至高点,而后面并没有叙述成公以是如何当得起圣哲二字,转向诗书方面的成就,那么起句四字就落了空,成了空道具。此联或只取二三分句,那么就自然贴切,算是高度概括成公的一生。几册的册在这里下字轻佻,与可考虑卷,更为古雅。

 

陈敬明

惕启瀛寰,瀛声澎湃贲玉韵,至死未忘灾黎赋;

轩昂文胆,文赋汪洋恣华章,而今仍耀楚望楼。

点评:人物联若是逞才,玩笑之间尚可嵌名,一般情况下是不宜嵌名的。此联首嵌成公大名,让人感生不敬,两个七言,尾大势沉。一般无法避开两个七言在一起的时候,就要从结构上改变七言的节奏,使得联语有顿挫之感,让人感觉到联语之美,文字之美。

 

萧唐琬

文冠大江南北,望滚滚洪涛,忧国哀民,命笔《灾黎赋》;

情牵台海西东,思遥遥梓里,鼎新振颓,谋篇《楚望楼》。

点评:立意逼仄,所以择材面不宽。起句势大,后面所述仅一篇《灾黎赋》,撑不起起句的大格局,撑不住,那起句就落了空,犹如高空的石头,既落不了地,也停不在空中。下联前三分句本来走势很好,但因结句而废了整个下联。下联这个情可以是思乡,可以是振兴文章事业,但绝不是楚望楼就能概括到位的。而且整联说来说去,归到底还是只说了一件事,就是文章。

 

王靖

羁旅重瀛四十秋,赞机衡,弘儒学,思乡唯楚望;

历身九域万千劫,忧家国,效圣贤,把酒话陆游。

点评:陆游的出现,使成公家国情怀有了一个人物参照,而且有可比性。此联上结与前面几分句略嫌衔接不紧,其余文字思想尚可。

本文由对联大全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1876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