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出句: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参评对句:336
入选最佳:8本期评委:文武
入选最佳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俊马嘶天银戟长【弄花香满衣】
简评:出句的重点表现是守卫边关的将士们,在苦寒之地凄苦寒冷的生活现状。这种感情的抒发是压抑的,也是沉郁的,甚至是冷酷的。清霜点鬓的景所衬托出来的胡笳冷,就是为了造成这种在视角冲击力下的感情的耐受度。这样的画面,我们虽未必亲身经历过,但文字所能触及到的地方,都能在我们的脑海中鲜活起来。那场景,那画面,那情感似乎没有任何温度,但在隐隐中,又似有一种情感在爆发的临界点游弋。文字的戛然而止,情感也在一种边缘徘徊,使这个冷峭瘦硬的场景被定格了。有很多对句不是不好,而是司空见惯。所以没选。而这个对句,让我们在一种冰冷的画面中看到了一点暖意。出句的画面是静态的,是一种毫无生气的冰冷的静。而对句的画面是动态的,是一种充满着斗志和生命气息的生动画面。有种故意向我们说明着,胡笳冷背后的蠢蠢欲动。凄寒的边关不是只有胡笳冷的冷酷,也是银戟长的威武。也正是这些冷酷与威武,守卫着我们的平安与幸福。对句状物绘景,象意并茂。佳对!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孤月悬城铁甲寒【云中】
简评:如果出句意在表现一种情感的冷漠与冷酷,那么对句就是在表现一种画面的澄澈与清冷。出句是近景,对句像是把镜头拉远了,意在表现这种情感近景的震撼背景。也只有这样的背景,更能凸显出句情感背后的一份冷酷。对句不写情,却更能突出出句那份情的冷漠与孤寂。景生情,情融景。情景自然融合,浑然天成。对句绘景寄情,写得生动。佳对!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朔气侵衣鼓角悲【西贝】
简评:对句以“朔气”切入与出句是顺承关系。出句描写的是边塞清霜染鬓之际,听到胡笳之声似乎感觉更加清冷,“胡笳冷”使用通感手法描写。对句继续描写征人之感受,“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朔气侵衣,鼓角声随风而起分外响亮,更显得悲壮感人,进一步渲染出边塞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对句以景语始,以景语终,生发有度,联语气势恢宏悲壮,佳对!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白雁惊秋乡梦寒【Rain】
简评:“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白雁掠空报寒秋,不觉惊叹时序变迁之速。一个“惊”字加重了所写景物的感情色彩,反映出作者面对肃杀的秋天所表现出的思乡凄苦心情。“一篙烟水萦乡梦,四野风沙卷战尘。”经年战火,音信全无,回乡之梦更是遥遥无期,一个“寒”字将征人的思乡愁苦情怀、思归念家的情愫之切渲染的淋漓尽致。对句自然朴实,情景交融,佳对!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朔气侵衣铁马嘶【柳儿。】
简评:与“朔气侵衣鼓角悲”异曲同工之妙,不再评,佳对!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朔气寒衣画角哀【又又】
简评:与“朔气侵衣鼓角悲”异曲同工之妙,不再评,佳对!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戍客思乡汉月孤【为你飞翔】
简评:对句以“戍客思乡”切入,颇有“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之意境。在清霜点鬓的寒冷边关,烽火连年,戍边征人对家乡思念更加迫切,征人遥望一轮明月感觉更加的苍凉悲壮。结句的“汉月孤”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境相仿。一个“孤”字即是家乡明月的孤悬边塞之景,更是将征人“思乡”的情结、孤独之感淋漓尽致地渲染,更会引起读者共鸣。对句切题雅致,联语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佳对!
清霜点鬓胡笳冷【西贝】
朔气侵衣画角哀【铜钱草】
简评:与“朔气侵衣鼓角悲”异曲同工之妙,不再评,佳对!
下期出句:
旅雁横空辞塞北【墨海弄潮客】
本文由对联大全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207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