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川区龙泉镇新建的“德善园”公墓园区牌坊不远处,有一小峡谷。峡谷右侧有一当地百姓称之为“哈巴圈”的天然石棚,常年滴水不断,其色调晶莹清澈,水质甘甜,乡亲们称其为:水石屋。
夏日炎炎时,水石屋洞中非常凉爽,是一处避暑圣地。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上坡劳作的人们累了、渴了,可在水石屋喝到清凉甘甜的山泉水,路过的行人亦可入内小憩,躲避炙热的暑气。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情调与日俱增,附近的居民们常有人带上美酒和丰盛的肴菜,专程来水石屋聚餐,享受一份难得的清静与畅快。
水石屋前的山神庙
水石屋外面是一个小山神庙,庙门两侧有一副对联。
上联:首字为“䨺”(三个云字的繁体字),随后是两个雲字组成的一个繁体字,后面是“雲间神仙府”;
下联是:𡷈屾山里道人家
经多方考证,沈阳一座古刹碧云宫也有这样一副用字稍有区别、但寓意相同的楹联。
碧云宫位于沈阳市法库县五龙山风景区内,三层殿为元代古建,经清道光元年复建,保存完好,是东北仅存的元代无梁无木建筑,其檐上松是五龙山三奇之一,三层殿更被称为五龙山镇山之宝。
在碧云宫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传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铁岭人高鹗来此进香时所撰。在这副对联中有四个奇异少见的汉字。
沈阳元代古刹碧云宫正门廊柱上的楹联
上联第一个字是三个云字组成,一个在上两个在下。第二个字是两个云字并列。接下来是“云里神仙府”。下联头一个字是三个山字,同样一个在上,两个在下。第二个字是两个山字并列。接下来是“山中羽士家”。
其中,三个云字念wu(雾),两个云字念du(都)。也有人读gu(孤),du(肚)。
三个山字念la(拉),两个山字念zi(子);也有读ya(鸦),cha(查);也有读shi(市),shen(深)。
当地人读为:(雾都)云里神仙府,(拉子)山中羽士家。
另有一说:(1)上联第一字“云云云”三个字根,为“品”字形结构组成一个字,道家读为(gu 孤),(2)第二字“云云”两个字根为并列结构组成一个字,道家读为(du肚);(3)下联第一字“山山山”三个字根亦为“品”字形结构组成一个字,道家读为(ya桠),(4)第二字“山山”也是两个字根并列结构组成一个字,道家读为(cha查)。
有人亦云:有些古字典里有这几个字,注音依次为dui(对),shuang(双),shi(市),shen(深) 屾 拼音:shēn, 笔画:6 部首:山 五笔输入法:mmh 基本解释:屾 shēn 二山并立,表示稳重。常用于人名 笔画数:6;部首:山;笔顺编号:252252 艮(土)也;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 坤、艮旺于四季也 《易经》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 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 不见其人,无咎也。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三个山),读shì 。无义。
据此推测其义为:高山。
有书法爱好者书写此联如下:
龙泉水石屋小小山神庙庙门楹联竟与沈阳千年古刹碧云宫正门楹联雷同,不得不让人满腹狐疑。可以肯定的是:沈阳碧云宫楹联即便不是原创,也极有可能为原始样版,龙泉水石屋楹联属舶来品无疑。究竟是哪位先哲将此联移至地处偏远的龙泉小镇,已是不得而知。识得此联并用到这穷乡僻壤,也是有心人的独具慧眼吧。巧用此联点山神庙,堪称雄才大略之乡间高人。
这些奇异少见的汉字,或许其使用仅存于此副对联之中了。
水石屋岩洞,也称溶窟,当地称作“哈巴圈”
水石屋溶窟中用石条砌成的水池,是蓄水用的。夏日雨盛时,岩洞里的泉水亦盛,池中溢满,人们可随意品饮
水石屋溶窟内景
水石屋溶窟内景
在溶窟内远眺山景
本文由对联大全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2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