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出上联:
南太湖北太湖南北太湖都是湖
所接下联:
黑酱油白酱油黑白酱油比非油。
东廊棚西廊棚东西廊棚皆是棚。
上天竺下天竺上下天竺皆为寺。
太湖美西湖美太湖西湖美胜美。
东洋行西洋行东西羊行不入行。
大白菜小白菜大小白菜寻常菜。
红萝卜白萝卜红白萝卜炖一锅。
东天目西天目东西天目皆非目。
彼一生此一生彼此一生都是生。
黑米粥白米粥黑白米粥皆是粥。
老皇帝小皇帝老小皇帝皆称帝。
如果要论述对联的话,那应该从对联的创作(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等)、应用、欣赏的角度作全面阐述,那是专家学者的事,非我一知半解所能及。这里我想说及两点,一是对联简说;二是校友对联浅析。因为内容头绪较多且杂乱,故用序号分标,并用说明文体例。这样看起来或觉枯燥,但实用即可。
对联简说
何谓对联
对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形式,景区的亭台楼阁、名人故居、庙宇、店堂,到普通人家都会见到它的身影。上到古代皇帝,下到平头百姓,都有创作、书写对联的,如:“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三羊开泰居宅地,一马平川行道天”(“羊”通“阳”)。
特点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其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种类
对联按一定归类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喜联、寿联、挽联;厅堂居室联、庙宇联、亭阁联;装饰联、交际连、行业联、杂联(谐趣联);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春联”。从前,每当过年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一副对联,以庆来年;现在也有许多人家仍然继承这一传统。
内容
对联的内容是根据不同的用途而创作或选定的。主要有写景、写意、写情、写事等。在合适的地方配挂相应内容的对联。
字数
对联的文字多少不一,有短联,如两字的濮院翔云观山门两侧“春和”“秋爽”(虽是横排的,但也可称之。推测可能是春秋时序的关系,“春和”排右,为上联,“秋爽”排左,为下联)。多字联,如张静江故居正厅翁同龢所写的“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长联,如昆明大观楼长联(216个字)“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运用
因为对联基本上具备字精少,意简洁,适欣赏,读省时的特点,所以,人们喜闻乐见,运用比较广泛,这是指对联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另外,在魏晋南北朝的骈俪文(四六文)中常可以见到华丽的对句。后一直延续。如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当然,唐诗类的律诗作品中对句也多见。
联之要素
我以为对联一般要具备这么几点:
联义规正
联义具有较好的意义,这是联之前提。如描写优美景色的,赞美幸福生活的,揭示人生哲理的,针砭社会时弊的,希冀美好未来的等等。
意合气顺
联者即有互相关系,既有此关系,那“意合气顺”应该为重要条件。联之上下,意必合,气必顺。
合乎联律
⑴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断句一致,指联句较长,有几个短句组成的,此联句需用标点断开,而且上联几字一断,下联也必须几字一断。
⑵同句平仄相合、上下联平仄相对,音韵和谐。传统习惯一般多为“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
⑶字义、字形、词性等字字对应。
⑷流水对上下联义统一,一般不可倒置。
上下平衡
上下联做到联意轻重平衡,使上下联内容匹配,对一幅好联至关重要。切忌上下联内容失衡。
总之,对联为上下句,既为上下,必须相配!相配,配什么?最主要当然是意思配、气势配,还需词性配、平仄韵配,最好字形也配。当然还有其他条件的相配。另外,特殊的联,如意隐、叠字、拆字、藏字等恕此不述。
例子浅析
聚桂文会微群出联:
“南太湖北太湖南北太湖都是湖”
题意
出联句题意简一,表明了两点,一是有南北两个太湖,二是判断认定两个太湖都是“湖”。
结构
⑴出联为多句式。断句后应该为:“南太湖,北太湖,南北太湖都是湖。”
⑵用“XXX是X”判断认定句式。
⑶多次出现同字。“湖”4次,“太”3次,“南”“北”各2次。
词性
在此有必要先分析一下上联词性:“南(方位名词)太(形容词)湖(名词)北(方位名词)太湖南北太湖都(副词)是(动词,)湖”。其中除“是”字以外,其他字词性较易认定,而“是”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词性变化多,容易出现不妥理解和处理。
想法
⑴从语言信息的意义角度讲,出联前后判断认定题意过窄,意义显小,可调整。
⑵出联的“是”在这里作动词用,是判断、认定前后事物同一性的,而不作形容词用,故下联不必一定要以形容词的对应词“非”来处理。
⑶如果出联根据格联要求,特定位置的字必“论”的话,那么出联与格联存在着差异。若要成上联,则前面的多个字及韵需要调整。举韵为例,出联末字“湖”又为平声,按照传统联律,以作下联为妥。如在多字调整成与格联相符时,再将末字“湖”改成仄声。那么,接联按照工对要求接,就可显得相对容易些。如韵改成“水”字,则信息量更大些。其一,对应前面几个“湖”字意,即生联想,思维空间得以扩展;其二,有湖水漫漫意。这样解决了联律问题。
接联
我们不管出联与格联的差异关系,假设出联为格联的一种变格,那么,所接之联,不从严格的工对角度来衡量,总体讲一般都可取。
可赞
⑴词性、字形上都对得较工
有“黑酱油白酱油黑白酱油比非油”“东廊棚西廊棚东西廊棚皆是棚”“东天目西天目东西天目皆非目”“彼一生此一生彼此一生都是生”“黑米粥白米粥黑白米粥皆是粥”“老皇帝小皇帝老小皇帝皆称帝”。
本文由对联大全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2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