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对联
  3. 经典对联

一副让我反复品味的对联

这个春节在老家过。

漫步相间,徜徉于老村落之间,

我突然对每个村子的对联产生了兴趣。

我小时候是个特别乖的孩子,

虽然在乡间长大,

但是只限于自己所在的村落,

其它地方并不了解,

尽管这些地方离我的村子,

现在看来并不远,

可是我一直一无所知。

客家人的传统,

是聚族而居,宗法社会。

这些村子在二三十年前是非常热闹的,

但从0几年以来,

人们陆陆续续都搬走了,

也就是说,

偌大的村子,

其实是没有人居住的,

人们都盖了别的房子搬走了,

甚至去了更远的城市,

除了特定的节日,

不再回来。

对客家人来说,

这种特定的日子,

一年大概有两次,

一次是春节时,

大年初二去村里的祠堂给列祖列宗上香,

所以这些久远的房子虽然没有人居住,

但是每年除夕那天,

仍然会贴上对联。

这些对联,

内容是固定的,

是由一两百甚至两三百年前的始祖定下来的。

和印象中的竹报平安,花开富贵不同,

我这次看到了很不一样的对联,

有两个村子的对联,

非常风雅,

让人充满了遐想。

有个村子叫榕木下,

这个村子坐落在东江河边,

村口有一棵大榕树,

这可能是村名的来源。

而难得的是它的对联:

家传北郭高风远,

门挹东江秀色新。

这个村子的先人,

竟如此风雅。

这实属让我有点意外了。

而后我走到附近的另一条村子,

那副对联更让我耳目一新:

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大围里,

它的对联是:

大块文章欣假我,

围庐风景雅宜人。

这不仅是个读书人而已,

这太有名士氛围了。

我总觉得,

上联应该是我在哪里见过的。

后来实在忍不住百度了一下,

果然,

它是有出处的,

我敢肯定,

它是从那里化用而来的,

就是大诗人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 《春夜宴桃李园序》

这篇文章,最有名的,

大概是“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了吧。

然而,

虽然《春夜宴桃李园》是李白的名篇之一。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

比起他的《静夜思》之类的诗,

其实是陌生的。

那就是说,

那位化用了这句话作为对联上联的祖先,

肯定是一位饱读诗书的风雅之人,

是以能从这篇文章里摘句化用,

信手拈来,

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素养。

之所以这么说,

倒不是过誉,

因为我们这里,在曾经的很漫长的年代里,

说它是穷乡僻壤都不为过。

并非像江南一般的有史以来文化气息就非常深厚的文化重镇,

在几百年前那种生活里,

也许整个乡间能认识字的人也没几个。

这才是让我深为惊讶的地方。

这对联简直让我看到了红楼梦大观园里的楹联似的。

还有另一个让我莫名感动的地方,

是后代竟然把这种对联传承了几百年。

如果后代的素养不够,

其实很难发现这个对联的好,

在后来一水的:迎春接福,花开富贵之类既功利又现实的对联里,

年复一年的书写祖先留下来的对联,

这有多么不容易。

作为讨得好意头为第一要务的春联,

其实它是显得有点那么另类的。

这中间或许有人动摇过,

然而它流传了下来,

尽管书写的人或者读的人,

心里也许曾经更向往那种通俗又有着更好寓意的对联,

钱,物质这些实打实的东西,

可不比精神上的摸不着看不见的境界实用多了。

可是,它今天仍在这里,

说明没有人真的去推翻它并成功了,

不管是哪种力量最终起了作用,

它就是这么像化石一样,

穿过历史的烟云,

穿过许多贫困或苦难的日子,

将先人某一刻的风雅之情意,

保存了下来,

我无法不动容。

文字就是这么伟大,

它能直接传递过去几百人,几千年的人们,

当时写下它们时,

内心氤氲的热切和温度。

而这中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去传承它们的人,

也很伟大。

这一切,

构成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文化。

何其幸哉!

下面是我故乡乡间的一些图片,

我爱它们。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3135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