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对联
  3. 经典对联

请问怎么才能算一副对联?

这个问题问得好。

前不久在一个冷不丁冒出来的平台上,看到许多求联的句子,大部分上下联不分,平仄不通,词意不搭,下面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笑料百出。

我在认真回答了几个问题后,很快便发现,有一个答案,在同一问题下,被人一字不漏400多字解析答案全文照搬,就连我诙谐调侃的衬字,也被不客气地原盘端走,居然这个抄袭者也被反复推荐,便果断弃了那个垃圾箱。直到今天,还被每天邀请回答,不堪其扰。而更为可笑的是,有许多不是对联的句子,也纷纷被拿来邀请回答。

所以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算一副对联呢?

必须说——

不是所有的句子,都可以做对联!!!

一般情况下,对联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两平两仄,两两相依。

偶数字的单句,即:平平仄仄,可对:仄仄平平,前面加二字,即: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仄仄平平。前面可以一直加字,两两相依没毛病,当然,如果字数太多,则需要断句,不然,您一口气读下去,会累着您自己的。

偶数字的复句,在断句处,可粘可对。

断句处粘上,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联则对: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断句处对上,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则对: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果是奇数字的句子,五言则句前加同声,句尾加反声。如:“平平仄仄”,前面加字为“平平平仄仄”,因是仄收,作上联,下联应对:仄仄仄平平;后面加字则为“平平仄仄平”,因是平收,作下联,可对上联:仄仄平平仄。七言在五言基础上,往前加二字,与首字平仄相反,如:“平平平仄仄”,前面加二字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因仄收作上联;再如:“平平仄仄平”,前面加二字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因平收而作下联。

再说说长联,因为一些特定性,如一些用典或倾向于曲水流觞等文字游戏的长联,或者景区、寺庙、殿堂门前,则可略放宽,但也并非全无规则。

二、词性相同或相近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当然,有些词是可以名词作动词用,形容词作动词用,则也算是动词,对句用动词不为错,但如果对句也是同样的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则堪称妙对佳联了。

三、拗字本句救或邻句救

如果句中有特殊拗字,如格律诗一般,可本句救或邻句救。如:仄仄平仄仄,即为犯了蜂腰,可用下句“平平平仄平”来救,大家看一下,“仄仄平仄仄”的符号“II—II”,多像是蜂腰啊,而“平平平仄平”的符号“——— I —”,像不像鹤膝?此即为“鹤膝救蜂腰”。其他就不在此展开了。

四、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这个是基本常识,不解释,如果连这个基础知识都不懂,那就没必要玩对联了。

下面分析一下您这两句话。

“迷彩辉映莲花松,梦想潮院再启程”

让我们来解析一下:从平仄上看,第一句为“平仄平仄平平平”,第二句为“仄仄平仄仄平平”。

第一句:前四字平仄平仄显然不对,读起来也甚是拗口,后面连三平,是为“三平落地”,八病之一,又是平收,所以不可做对联。

第二句:平仄也是错乱的,词性跟第一句完全不搭,所以也不可做对联。

就是说,这两句话,既不是互为对联,又都不可独自成联征对。

再加上又不在同一韵,所以也无法连成诗。

因为酷爱古典诗词,所以用词略显严苛,请勿见怪。

对于那些并不知道答案却喜欢从网上复制粘贴一些文字来拼凑的人,始终难以理解。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313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