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绝妙对联 领悟撇捺人生
欣赏绝妙对联 领悟撇捺人生
李珍霞
有一副绝妙对联: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对联语言虽朴实无华,却写尽了人生。撇开虚名、杂念和包袱;捺住坚守、情绪和方寸;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人生智慧。
这副对联也是字谜。
“若”字的一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所以,如果不想为苦所困,就必须要把它撇开,什么烦恼、抑郁,通通不在意。信手一挥,是抛是甩,还是撇,都可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洒脱自在,快意人生。
陶渊明撇出去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撇去了官场官场迎来送往,对上级的卑躬屈膝的“苦不堪言”,选择了“倚南窗以寄傲,乐琴书以消忧”。生活上虽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但摆脱了“心为形役”之苦,乐夫天命,超然物外,悠然自得,一首首清新恬静的田园诗顺着桃花源的清溪中流向人间。虽然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彭泽令,却多了一个伟大的诗人陶渊明。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圣人的赞叹,言犹在耳,撇得开世俗名利,一定是要有高洁的心格和坚定的心志的,所以,才难能可贵。李白不也是经历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沉浮,才幡然醒悟,毅然不去摧眉折腰事权贵,我们也因此得以领略那“黄云万里动风色”惊风雨泣鬼神的太白诗风。
撇开才能拥有,撇开才能致远。
“各”字的一捺只有收得住,才会成为“名”。收住这一捺,其实收的是各自的小算盘。要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时说:“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所以,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因此,把“各自”的私心私利收起,胸怀家国天下,美名自然可以成就。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时,没有顾及自己,王公大臣都各自逃散,而他却组织抵抗,坚贞不屈,即使身陷囹圄,也绝不苟且偷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是的,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写的“人”。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但又简约坚实。
撇如清风,吹散浮云,荡去纷扰,用支撑“人”的一撇驱散种种的苦不堪言,学会舍弃,勇于放下,人生才能真正冲破烟雨,轻装前进。
捺像山脊,厚重沉稳,风来吹,云来扰,它却按捺矗立,岿然不动。群山各自捺住浮躁,因而成就了自己的巍峨高耸。虽然各具神韵,但是它们却没有各奔东西,而是既立足大地,各具姿态,又携手联合,连绵起伏,横亘天边,拱卫大地。
捺住,成就伟岸,令人仰望敬畏。否则,就会崩塌破碎,成为流沙,只能被人啋在脚下。
“各”放下拖拽的捺,也就是放下各种世俗诱惑,坚守的是纯粹的自己。
由此可见,放下名利,收获淡然;放下杂念,收获坦荡;放下仇恨,收获快乐;放下过去,收获成长。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
撇开世俗的羁绊,撇开无谓的纠缠,捺住心中得欲望,捺住心中的不甘。让心境如清风拂面,任凭云卷云舒,永远淡泊超然;让身躯如高山般伟岸,不论风吹雨打,依然坚守初心,傲视蓝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3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