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榔姐妹塔传说范文导游词
急求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导游词,九寨沟森林导游词
(羊峒站至荷叶寨)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阿坝州82万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热忱欢迎你们的到来,并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为你们的九寨沟之游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
游客朋友们,进入九寨沟,你们就是沟内1000多名藏族同胞最尊贵的客人,就是九寨沟童话世界里的一公主和王子,希望你们在沟内玩得开心、玩的温馨、玩的尽兴。
游客朋友们,九寨沟是中国惟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在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
九寨沟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沟景色秀丽奇艳、世所罕见,在现代社会中还能保持如此完美神奇的天然梦幻景象,这与九寨沟藏族同胞所信奉的藏传佛都中的苯波教有很大的关系。
藏族人信奉神灵,他们认为九寨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神灵所恩赐,所以我们尊重九寨沟人民的风俗就是对九寨沟的最大尊重,也是对九寨沟藏族人民的最大尊重。
我们相信您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在沟内吸烟、不乱丢垃圾、不投食喂鱼、不攀树摘花。
在这里我代表九寨沟人感谢你们的合作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九寨沟保护区总面积72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600平方公里,保护缓冲区为110平方公里,旅游开放区为140平方公里。
以诺日朗为中心,由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渣洼沟组成,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这条沟叫树正沟,长14公里,其他两条沟,则渣洼沟长18公里,日则沟长17公里。
景区单程49公里。
我们到达的下一个景点是进沟的第一个藏寨--荷叶寨,是九寨沟内繁华的村寨之一,村寨中的藏民一改过去游牧和农垦的生活方式,定居在寨中,原有的古老木结构的房屋现在都成了家庭旅舍,他们随时用香喷喷的酥油茶、甘甜的青稞酒热情款待每位慕名而来九寨沟的远方贵客,这也是由于政府保护九寨沟要求他们退耕还林而为他们寻求的一条谋生之路,这样类似的情况还有树正寨和则渣洼寨。
荷叶寨的后边有一棵百年巨松,孑然独立,苍劲伟岸,那便是迎客松,传说是萨尔当年来九寨沟降妖除害时,曾变成一只雄鹰搏斗,这棵孤松就是他追捕妖魔自天空飞过时扇动翅膀而留下的标志,我们现在到了荷叶寨。
(荷叶寨站到盆景滩) 紧接着,我们将到千姿百态的盆景滩。
它实质是钙质流的形态,在乳白色的钙质层上面渗着一层薄薄的水,水中生长着喜爱水性的白杨、杜鹃、松树、柳树,这些树在滩流上形态各异,我们现在到了盆景滩站。
(盆景滩站到黑角桥) 我们欣赏了形态不一的盆景滩,下面我们很快将到半沼泽湖泊芦苇海,海拔2140米,芦苇海长2公里,一条碧流蜿蜒穿行其中,传说是仙女色嫫路经芦苇海时留下的一条彩带。
芦苇海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岩溶作用,在九寨沟的地貌形成中,岩溶发育在这里有十分有利条件,巨厚的碳酸及灰岩提供了可溶物质基础;温湿的气候,茂密的植物为岩溶作用提供了较丰富的降水和适宜的水化学条件,成网络状发育的构造裂隙和剧烈的地貌反差为岩溶水提供了通道和流动环境。
(黑角桥站至火花海) 我们的下一景点是双龙海,海中为钙化堤埂,活像两条巨龙潜伏水底。
传说因为它们玩忽职守,造成洪水泛滥,带给了九寨人民无比的痛苦,格萨尔王一气之下将两条龙镇压在这儿一大一小的两个海子中。
在公路边能够看到一条小龙,在对面的栈道上可看到另一条细龙。
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一步一变幻,一步一个景,这是一个容易让人激动的地方,请看这路旁水深9米的火花海,欣赏火花海的最佳时刻是太阳斜照的时刻。
清晨的时候,旭日东升,晨晕轻拂水面,湖上波光如焰,金碧耀眼;黄错的时候,落日斜照翠海,千万朵火花自水中绽开,灿烂热烈,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阳光,火花不会在湖面盛开、闪烁。
各位朋友,如果你们沿着51级石阶而下,就会看到飞溅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绚丽多彩、夺目迷人,这就是火花海瀑布。
(火花海站到树正寨) 我们再看卧龙海中,乳黄色的钙化堤横卧于深22米的湖心中,宛若一条腾飞的游龙。
卧龙海海拔2215米,面积61838平方米。
当卧龙进入了静谧的梦乡的时候,卧龙海是宁静的;而当微风掠过,湖面轻漾涟漪,龙体徐徐蠕动,山风稍大的时候,卧龙摇头摆尾,跃跃欲飞,活灵活现。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带被称为树正群海,由大不41块海子组成,形成了“树在水中长,水在林中流”的奇景。
树正群海被称为九寨沟的缩影,沿着石阶而下,可见树正栈桥,古老的石磨、水转经,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许多景点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这白色的塔是象征九个藏寨乞求祥和的九宝莲花菩提塔。
前方看见的这个寨子是进沟后看到的第二个寨子--树正寨,在这里的藏家旅店中可品尝到奶香四溢的酥油茶和清凉可口的洋芋糍粑,也可观赏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还有展示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村”。
(树正寨至犀牛海) 我们继续逆流而上,不远处白色的银练飞流而下,龙腾虎跃似的,这就是宽67米,落差15-20米的树正瀑布。
如果说星罗棋布的树正群海是老虎海脖子垂挂的一串翡翠项链,那么凝翠泛蓝的未名海就是老虎海头顶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老虎海的水流淌下去形成了树正瀑布,在秋季老虎海对面山上,层林尽染、姹紫嫣红的树林倒映在清澈的海水中,色彩绚烂,斑驳陆离,犹如一块虎皮,故名老虎海。
老虎海得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九寨沟有114个海子,而老虎最爱在这个海子里喝水,所以娄地人为它取名“老虎海”。
我们将到的下一个景点是犀牛海,它是在九寨景区中仅次于长海的第二个大海子,面积20万平方米,长约
【第2句】:2公里,深12米,犀牛海中的倒影层次分明。
传说犀牛海与犀牛有关,从前有一位西藏高僧身患重病骑着犀牛来到这里,奄奄一息,可是当他喝了路边的甲里甲格神泉之后,病痊愈了。
后来,他为了感谢甲里甲格神泉,就在这里留下了犀牛,故名犀牛海。
甲里甲格神泉,是一种低钠泉,富含钙和锶等矿物质,不但苦甜解渴,而且还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
九寨沟矿泉水厂生产的九寨沟牌矿泉水就取自这里。
(犀牛站至诺日朗瀑布) 各位游客,回顾我们所经过的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树正群海、树正瀑布、老虎海和刚过的犀牛海些景致后,您是否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感觉呢
水是九寨沟的灵魂,相传男神达戈把宝镜送给色嫫的时候,色嫫的时候,色嫫不小心失手打破了镜子,破碎的镜片就变成了九寨沟内114块海子,海子就是我们这里的藏民对高山湖泊的称呼。
我们一路上看见了很多像旗帜的东西,那就是经幡。
数米长的红、白、黄等颜色的布料印上经文,竖挂在旗杆上,立于房屋周围或寺庙旁边,高20米左右,又称天梯,就是赖以升天的阶梯。
经幡经风吹动一次,就表示经文被念了一道,经幡就是藏民向上苍表达虔敬之情的华贵经卷。
经幡立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含义,立在桥边表示祝过客一路平安,立在房前屋后表示祈求上苍保佑。
刚才介绍了美丽的传说后,我们的客人是否也为达戈和色嫫的真挚爱情所动心呢
更让人兴奋不已的时候到了,那就是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是我国大型的钙化瀑布,此瀑布跨度在我国居首,宽270米,高
【第24句】:5米,海拔2365米。
而诺日朗藏语意思是“男神”的意思,象征雄伟壮观,因为诺日朗瀑布处于景区的中心地带,所以又寨沟的标志。
(诺日朗瀑布站到诺日朗中心) 我们现在即将到的是诺日朗,请各位游客作好下车的准备。
诺日朗朝左走是则渣洼沟,全长18公里,可游览九子同心石、五彩池和长海;右边是日则沟,长17公里,可观赏镜海、珍珠滩、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天鹅海、草海、剑岩和原始森林。
现在我们到了九寨沟景区中心诺日朗。
(诺日朗站到镜海) 我们已经过了主沟树正沟,现在我们游览的是日则沟,第一个景点是镜海,看镜海倒影最佳时间是无风的时候,镜海水11米,最深处达
【第24句】:3米,面积19万平方米,长约925米。
镜海一平如镜,故名镜海。
镜海揽蓝天、白云、雪山于一海,达到“鱼在云中游,鸟在水中飞”的奇观。
这正是镜海一奇,倒影胜实景,另有二奇分别是水带波光和镜海月夜。
镜海边还有一棵藤缠树,树给藤无限的爱意,而藤给树无尽的缠绵,所以镜海因藤缠树而得名爱情公园,远方而来的有情人都会在这里留影以示爱情的忠贞。
这里大家还可以看到枯木逢春的奇特景观。
(镜海站到珍珠滩) 经过镜海,我们将到珍珠滩瀑布,珍珠滩瀑布以它磅礴的气势成了《西游记》片头景的拍摄点。
镜海的水是静谧的美,而珍珠滩以喜辣成名,水冲洗着凹凸不平的生物喀斯特体,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晶莹夺目的珍珠,走在长3500米的栈道 上,能享受一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调,珍珠滩上长满了高山杜鹃,每到4月、5月时节,珍珠滩又是一片花的海洋。
山间栈道会带给您来到九寨沟的精华地段珍珠滩瀑布,瀑布呈新月形,宽1
【第62句】:5米,高21米,最大落差40米,站在瀑布下边,腾飞的水雾扑面而一,顿生一种沁人心脾、清心爽朗的感觉。
亲爱的游客,请别忘记只要您一踏上珍珠滩栈道就不要回头,走完栈道,表明旅途圆满;另外,您还可以许愿,如果许愿成功的话,您应该再到九寨沟来还愿。
(珍珠滩站到五花海) 我们走过了珍珠滩,非常遗憾的是没带走一颗珍珠,乘兴而来的您将这深深的遗憾留了下来,就让我们继续上行,请看右边这一大一小的海子,它们就是金铃海,是九寨沟最深的海子,据说是万山之神扎依扎嘎曾摇动金铃,铃声响彻山谷,使百姓欢乐鼓舞,而使妖魔心惊胆战,后来,扎依扎嘎为了保民平安,而将这对铃铛留在了这里,形成了金铃海。
亲爱的游客,我们沿孔雀河往上游,便到了被誉为九寨沟的骄傲--五花海。
五花海海拔2472米,深5米,面积9万平方米。
五花海酷似一只开屏献彩的孔雀,明艳夺目,五颜六色。
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栈桥,直通两岸,在栈桥上可见许多鱼群,这里裸鲤鱼,是耐高寒性冷水区中九寨特有的鱼种,鱼无鳞、体积小、发育迟缓,俗称林叶子。
五花海站到了,我们希望大家尽情地投入到五花海的怀抱中,数一数到底有几种颜色。
(五花海站至熊猫海) 沿着长达3500米的熊猫海栈道可看见五花海尽头深处栩栩如生的鳄鱼头和生长水中一棵有趣的伸缩树。
五花海的藻类和沉积的钙化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绿色、鹅黄、宝石蓝等色彩,五彩缤纷,姣艳夺目。
传说五花海是神鹿的化身,九寨沟的藏民视之为神仙,它的水洒在哪里,哪里就会花繁林茂,富饶美丽。
我们将上行
【第1句】:3公里,拐两个大弯就到了老虎嘴。
在老虎嘴可俯视五花海的全貌,可看到五花海像一只五彩缤纷半开屏的孔雀。
好,现在到看五花海全景的时候了,请我们师傅开慢一点这里有才虎嘴棰道到五花海。
熊猫海瀑布紧连熊猫海,熊猫海瀑布高60米,海拔2592米,瀑布宽50米,大走熊猫海栈道沿阶梯而下观看,瀑布呈三级叠水,称三级瀑布,是九寨沟落差最大瀑布。
熊猫海是熊猫的乐园,熊猫海和五花海中的鱼群都属耐高寒的冷水鱼,称裸鲤鱼,九寨沟的水中这种鱼较多,其他鱼很难生存。
1983年成都水产局和都江堰管理局将55尾虹鳟鱼投入海子里,1年以后,不见踪影。
(熊猫海站到箭竹海) 熊猫海和箭竹海是一对姐妹海,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动物的活化石”,有熊猫必定有供熊猫食用的箭竹。
冬季,熊猫海冰清玉洁,结上厚厚的冰层,但箭重型海还是一汪碧水。
箭竹海中,有许多被钙化的枯木,形成奇特的珊瑚树,而在腐木上又可见一些新生的树,这被称为腐木更新,或叫枯木逢春和再生树。
无风的时候,可欣赏到箭竹海的倒影。
熊猫海得名是由于传说九寨沟的熊猫特别钟爱这个海子,常在此海游玩;盛夏时节,海边水底天生的黑纹酷似熊猫,因此而得名。
熊猫海至箭竹海之间有许多大小各异的季节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地表水流而形成的。
熊猫海至箭竹海有2公里的距离,我们现在重点向大家介绍大熊猫的一些情况。
一、大熊猫有食铁的嗜好。
不久前,四川卧龙大熊猫“莉莉”把一个铁食盆咬碎食下,竟安然无恙。
二、熊猫爱喝水,如醉汉含杯,喝得肚子胀圆,胀得一醉方休,不省“人事”,“醉”倒河边。
三、熊猫有暴食的习惯,因它肠子短,只有用暴食维持生命,一只大熊猫年平均食竹子5000多公斤,一天粪便约20公斤。
四、拟人。
大熊猫行动活泼,喜欢嬉戏,有时像人样,站立起来,摇摇摆摆,状似舞蹈,有时四足朝天,四肢乱蹬,其动作真可笑。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现在到了箭竹海站。
箭竹海海拔2618米,深6米,面积17万平方米。
(箭竹海站天鹅海) 走过箭竹海,我们将经过日则保护站,那原是日则招待所,以前是从林场工人住宿的地方,因沟内需加强保护,现在成了保护站。
日则是熊猫生存的好地方,这里有个熊猫医院,还有以前饲养熊猫的铁笼,影星潘虹和一位日本影星联合拍摄影片《熊猫的故事》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请注意日则公路旁边的一块平台,那块平台就是当年直升飞机的降落点。
各位游客,在我们到原始森林之前,我们要经过天鹅海、芳草海以及剑岩和悬泉。
天鹅海海拔2905米,是九寨沟湖群中与众不同的草海。
天鹅海静静地横卧在山谷里,沿岸杉林茂密,生长着许多耐寒性的高山花卉和灌木,海水清澈见底,湖草密密茸茸,齐整如剪,宛如一张编织在水上的天鹅绒地毯,不时有天鹅来访,不过大家都知道,天鹅是候鸟,时来时去,并非常住,这倒是成了天鹅理想的家园。
海拔升高5米,便是芳草海,它的下游与天鹅海相邻。
(天鹅海站至原始森林) 告别天鹅海,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芳草海,芳草海下游与天鹅海相连,水中碧草苍苍,夏秋时节,草丛里繁花似锦,黄、红、绿的花草星星点点,摇曳多姿,远远望 去,给人一种怡和空灵的感觉,这里春夏秋冬景色各异。
芳草海属半沼泽湖泊,草海一片金黄,草海中长满了鸭舌草和芨芨草。
在芳草海和原始森林之间,有一孤峰独立,高达500多米,状如宝剑直插云霄,我们称为剑岩。
剑岩周围颁着孑遗植物星叶草和独叶草,为生物专家提供了史前植物的研究资料。
现在我们看到剑岩上有许多股清泉从石缝中渗出,一落千丈,这便是悬泉,传说悬泉是位喇嘛宝葫芦中流出的神水,可治百病。
剑岩实为一体两面,这柔与刚、动与静自成一景,又融为一体,可见大自然是何等的神奇。
天鹅海的绿草茵茵让人流连忘返,而原始森林的古老幽深又会让我们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原始美。
原始森林是日则沟景点的尽头,九寨沟天然林2000余公顷,有500万立方米的贮量。
气象学家说原始森林是负氧离子的世界,这里空气清新纯净、古木参天,真的具有森林浴的味道,这里的万物树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神灵所赐,请大家用心去感受一珍惜神赐予大地的一切吧
(诺日朗站到则渣洼寨) 各位朋友,我们从诺日朗左边出发,这是则渣洼沟,这里主要有则渣洼寨、五彩池和长海几个大景点,总共长18公里,路旁灌木丛生,古木参天,各种生物我们将在去长海的途中作介绍。
(则渣洼寨站到五彩池) 我们看了藏寨,现在我们去的下一个景点是九寨沟又一绝,小巧玲珑、明艳夺目的五彩池。
它的美丽是无法用表达的,朋友们要用全心去看去体会去感受。
我们看到了九寨沟许多美丽的景色,感受颇为丰富,九寨沟以叠瀑、翠海、彩林、雪峰、藏情五绝而被世人称九寨沟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古往今来,因湖泊、瀑布美名远扬的风景名胜多不胜举,如西湖、洞庭湖、天池、滇池、黄果树瀑布等等,九寨四季奇水荟萃,翠海叠瀑穿林跨谷数十公里,是九寨之瑰宝,这些海子个个清澈凝翠,透明见底,并且随光照变化和季节推移而呈现出不同的风姿。
如果说翠海叠瀑是九寨之魂,那么森林则是九寨之躯,海子只有在森林的怀抱中才如此的静谧恬美,瀑布只有自丛林悬壁中跌落,才如此激情洋溢;而苍山雪峰却是铮铮傲骨,支撑着九寨沟。
九寨沟流传着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达戈的男神,热恋着美丽的女神活洛色嫫一面宝镜,作为爱情的信物,活洛色嫫接过宝镜,欣喜不已,爱不释手,可她不慎将宝镜跌落,失落的宝镜碎成114个海子,镶嵌在山谷幽林之中,便有了这童话仙境般的九寨风光。
这个神话是九寨沟藏族对这奇山异水的理想注释。
从科学的角度讲,九寨沟翠海叠瀑的形成,则是由于岩溶、泥石流滑坡、冰川运动、流水和生物钙化作用等多种因素,使整个景区器材壑纵横,翠海叠瀑,好似大自然撰写的一部壮丽的史诗,记录着地壳的沦桑变迁和生命的进化历程。
下季节海是岩溶洼地阻塞而成的湖泊。
石灰岩被水溶蚀,形成溶饭店漏斗状洼地,后来洼地地下通道被泥沙阻塞,而洼地下游出口又被厚达50米的泥沙完全正阻断成为湖泊,湖水全靠雨季地表水及地下水补给,冬季因地下水位下降而最终干涸,九寨沟奇特的地区面貌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古老而又悠远的年代,这一切却向球上的人展现了我们不但要爱惜生命,更应该爱惜地球,爱惜和保护地球上的一切动植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世世代代拥有大自然,拥有九寨沟。
在九寨沟,水中长树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可是石头上长树或许就鲜为人知了,在这片平展展、绿茵茵的草坪上有若干大石块,很多石块上都长着两种以上的树木。
最大的那块重数十吨重的心形石头上长着冷杉、云杉、桦木、柏树,大小共9株,盘根错节,相织相交;纵横交错,相拥相抱。
人们为它取了了十分形象的名字--“九子同心石”。
夏季雨水充沛时,九棵树木参差不齐,深绿、淡绿、翠绿,树树有别,形成了一个“树石一体”的生态景观。
秋天一到,桦树皮泛着淡淡的红光,树叶翻飞出金黄的衣甲,在阳光的照耀下,树与石难以分辨,它们个个风姿绰约,妖娆绚丽,形成了“九子同心石”的大家庭。
上季节海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和冬季随着日照的延长,水面下降,夏季和秋季的时候,降雨量的增多 ,而使季节海水上涨,在冬季时,上季节海的海水完全干枯的时候,这时的上季节海形成了一个放牧滩,并且生长着一种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若然维奇。
各位游客,我们将到五彩池车站。
五彩池是九寨沟玲珑剔透的水池,海拔2995米,水深
【第6句】:6米,面积5645平方米。
五彩池的水来自长海,通过地下水渗透,所以五彩池的水底常年保持恒温,而不会结冰。
沿着189级直线石阶而下,可看见五彩池中钙质岩层像一朵开放的莲花,别具一格,在太阳的照射下,更是绚烂多姿。
(五彩池站到长海) 我们看到仙女沐浴留下的胭脂所形成美艳夺目的五彩池。
我们现在走向则渣洼沟的最后一个景点,九寨沟内最大的海子--长海。
长海海拔3060米,面积30万平方米,最高处4450米,长约
【第7句】:5公里,水深
【第44句】:57米,最深处可达80米。
长海是远古冰川的儿子,它没有出水口,靠冰碛物阻塞成湖,长海的南边冰川雪峰上的积雪是长海的水源,所以称长海为“装不满,漏不干的宝葫芦”,每当夏秋时节,长海水色湛蓝,无污染液化石油气船可载您在宽阔的长海中游弋,冬季长海水面上会结上厚度60厘米的冰层,这时长海又成了冰的海洋。
长海边常年伫立着一棵“独臂老人柏”,传说长海中时有怪物,而老柏守护着长海,为长海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独臂老人柏”实际上一棵树,由于长年风化,所以奇特的是这棵树横向发展,左边没树桠,右边生长着许多虬枝,在美学上被称为“旗树”。
朋友们在长海站台往回走,可看到长海形成的佐证“冰漂砾”,大家可以顺着这条栈道走10分钟左右,便到了五彩池.
急求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导游词,九寨沟森林导游词
(羊峒站至荷叶寨)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阿坝州82万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热忱欢迎你们的到来,并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为你们的九寨沟之游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
游客朋友们,进入九寨沟,你们就是沟内1000多名藏族同胞最尊贵的客人,就是九寨沟童话世界里的一公主和王子,希望你们在沟内玩得开心、玩的温馨、玩的尽兴。
游客朋友们,九寨沟是中国惟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在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
九寨沟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沟景色秀丽奇艳、世所罕见,在现代社会中还能保持如此完美神奇的天然梦幻景象,这与九寨沟藏族同胞所信奉的藏传佛都中的苯波教有很大的关系。
藏族人信奉神灵,他们认为九寨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神灵所恩赐,所以我们尊重九寨沟人民的风俗就是对九寨沟的最大尊重,也是对九寨沟藏族人民的最大尊重。
我们相信您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在沟内吸烟、不乱丢垃圾、不投食喂鱼、不攀树摘花。
在这里我代表九寨沟人感谢你们的合作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九寨沟保护区总面积72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600平方公里,保护缓冲区为110平方公里,旅游开放区为140平方公里。
以诺日朗为中心,由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渣洼沟组成,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这条沟叫树正沟,长14公里,其他两条沟,则渣洼沟长18公里,日则沟长17公里。
景区单程49公里。
我们到达的下一个景点是进沟的第一个藏寨--荷叶寨,是九寨沟内繁华的村寨之一,村寨中的藏民一改过去游牧和农垦的生活方式,定居在寨中,原有的古老木结构的房屋现在都成了家庭旅舍,他们随时用香喷喷的酥油茶、甘甜的青稞酒热情款待每位慕名而来九寨沟的远方贵客,这也是由于政府保护九寨沟要求他们退耕还林而为他们寻求的一条谋生之路,这样类似的情况还有树正寨和则渣洼寨。
荷叶寨的后边有一棵百年巨松,孑然独立,苍劲伟岸,那便是迎客松,传说是萨尔当年来九寨沟降妖除害时,曾变成一只雄鹰搏斗,这棵孤松就是他追捕妖魔自天空飞过时扇动翅膀而留下的标志,我们现在到了荷叶寨。
(荷叶寨站到盆景滩) 紧接着,我们将到千姿百态的盆景滩。
它实质是钙质流的形态,在乳白色的钙质层上面渗着一层薄薄的水,水中生长着喜爱水性的白杨、杜鹃、松树、柳树,这些树在滩流上形态各异,我们现在到了盆景滩站。
(盆景滩站到黑角桥) 我们欣赏了形态不一的盆景滩,下面我们很快将到半沼泽湖泊芦苇海,海拔2140米,芦苇海长2公里,一条碧流蜿蜒穿行其中,传说是仙女色嫫路经芦苇海时留下的一条彩带。
芦苇海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岩溶作用,在九寨沟的地貌形成中,岩溶发育在这里有十分有利条件,巨厚的碳酸及灰岩提供了可溶物质基础;温湿的气候,茂密的植物为岩溶作用提供了较丰富的降水和适宜的水化学条件,成网络状发育的构造裂隙和剧烈的地貌反差为岩溶水提供了通道和流动环境。
(黑角桥站至火花海) 我们的下一景点是双龙海,海中为钙化堤埂,活像两条巨龙潜伏水底。
传说因为它们玩忽职守,造成洪水泛滥,带给了九寨人民无比的痛苦,格萨尔王一气之下将两条龙镇压在这儿一大一小的两个海子中。
在公路边能够看到一条小龙,在对面的栈道上可看到另一条细龙。
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一步一变幻,一步一个景,这是一个容易让人激动的地方,请看这路旁水深9米的火花海,欣赏火花海的最佳时刻是太阳斜照的时刻。
清晨的时候,旭日东升,晨晕轻拂水面,湖上波光如焰,金碧耀眼;黄错的时候,落日斜照翠海,千万朵火花自水中绽开,灿烂热烈,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阳光,火花不会在湖面盛开、闪烁。
各位朋友,如果你们沿着51级石阶而下,就会看到飞溅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绚丽多彩、夺目迷人,这就是火花海瀑布。
(火花海站到树正寨) 我们再看卧龙海中,乳黄色的钙化堤横卧于深22米的湖心中,宛若一条腾飞的游龙。
卧龙海海拔2215米,面积61838平方米。
当卧龙进入了静谧的梦乡的时候,卧龙海是宁静的;而当微风掠过,湖面轻漾涟漪,龙体徐徐蠕动,山风稍大的时候,卧龙摇头摆尾,跃跃欲飞,活灵活现。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带被称为树正群海,由大不41块海子组成,形成了“树在水中长,水在林中流”的奇景。
树正群海被称为九寨沟的缩影,沿着石阶而下,可见树正栈桥,古老的石磨、水转经,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许多景点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这白色的塔是象征九个藏寨乞求祥和的九宝莲花菩提塔。
前方看见的这个寨子是进沟后看到的第二个寨子--树正寨,在这里的藏家旅店中可品尝到奶香四溢的酥油茶和清凉可口的洋芋糍粑,也可观赏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还有展示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村”。
(树正寨至犀牛海) 我们继续逆流而上,不远处白色的银练飞流而下,龙腾虎跃似的,这就是宽67米,落差15-20米的树正瀑布。
如果说星罗棋布的树正群海是老虎海脖子垂挂的一串翡翠项链,那么凝翠泛蓝的未名海就是老虎海头顶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老虎海的水流淌下去形成了树正瀑布,在秋季老虎海对面山上,层林尽染、姹紫嫣红的树林倒映在清澈的海水中,色彩绚烂,斑驳陆离,犹如一块虎皮,故名老虎海。
老虎海得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九寨沟有114个海子,而老虎最爱在这个海子里喝水,所以娄地人为它取名“老虎海”。
我们将到的下一个景点是犀牛海,它是在九寨景区中仅次于长海的第二个大海子,面积20万平方米,长约
【第2句】:2公里,深12米,犀牛海中的倒影层次分明。
传说犀牛海与犀牛有关,从前有一位西藏高僧身患重病骑着犀牛来到这里,奄奄一息,可是当他喝了路边的甲里甲格神泉之后,病痊愈了。
后来,他为了感谢甲里甲格神泉,就在这里留下了犀牛,故名犀牛海。
甲里甲格神泉,是一种低钠泉,富含钙和锶等矿物质,不但苦甜解渴,而且还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
九寨沟矿泉水厂生产的九寨沟牌矿泉水就取自这里。
(犀牛站至诺日朗瀑布) 各位游客,回顾我们所经过的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树正群海、树正瀑布、老虎海和刚过的犀牛海些景致后,您是否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感觉呢
水是九寨沟的灵魂,相传男神达戈把宝镜送给色嫫的时候,色嫫的时候,色嫫不小心失手打破了镜子,破碎的镜片就变成了九寨沟内114块海子,海子就是我们这里的藏民对高山湖泊的称呼。
我们一路上看见了很多像旗帜的东西,那就是经幡。
数米长的红、白、黄等颜色的布料印上经文,竖挂在旗杆上,立于房屋周围或寺庙旁边,高20米左右,又称天梯,就是赖以升天的阶梯。
经幡经风吹动一次,就表示经文被念了一道,经幡就是藏民向上苍表达虔敬之情的华贵经卷。
经幡立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含义,立在桥边表示祝过客一路平安,立在房前屋后表示祈求上苍保佑。
刚才介绍了美丽的传说后,我们的客人是否也为达戈和色嫫的真挚爱情所动心呢
更让人兴奋不已的时候到了,那就是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是我国大型的钙化瀑布,此瀑布跨度在我国居首,宽270米,高
【第24句】:5米,海拔2365米。
而诺日朗藏语意思是“男神”的意思,象征雄伟壮观,因为诺日朗瀑布处于景区的中心地带,所以又寨沟的标志。
(诺日朗瀑布站到诺日朗中心) 我们现在即将到的是诺日朗,请各位游客作好下车的准备。
诺日朗朝左走是则渣洼沟,全长18公里,可游览九子同心石、五彩池和长海;右边是日则沟,长17公里,可观赏镜海、珍珠滩、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天鹅海、草海、剑岩和原始森林。
现在我们到了九寨沟景区中心诺日朗。
(诺日朗站到镜海) 我们已经过了主沟树正沟,现在我们游览的是日则沟,第一个景点是镜海,看镜海倒影最佳时间是无风的时候,镜海水11米,最深处达
【第24句】:3米,面积19万平方米,长约925米。
镜海一平如镜,故名镜海。
镜海揽蓝天、白云、雪山于一海,达到“鱼在云中游,鸟在水中飞”的奇观。
这正是镜海一奇,倒影胜实景,另有二奇分别是水带波光和镜海月夜。
镜海边还有一棵藤缠树,树给藤无限的爱意,而藤给树无尽的缠绵,所以镜海因藤缠树而得名爱情公园,远方而来的有情人都会在这里留影以示爱情的忠贞。
这里大家还可以看到枯木逢春的奇特景观。
(镜海站到珍珠滩) 经过镜海,我们将到珍珠滩瀑布,珍珠滩瀑布以它磅礴的气势成了《西游记》片头景的拍摄点。
镜海的水是静谧的美,而珍珠滩以喜辣成名,水冲洗着凹凸不平的生物喀斯特体,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晶莹夺目的珍珠,走在长3500米的栈道 上,能享受一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调,珍珠滩上长满了高山杜鹃,每到4月、5月时节,珍珠滩又是一片花的海洋。
山间栈道会带给您来到九寨沟的精华地段珍珠滩瀑布,瀑布呈新月形,宽1
【第62句】:5米,高21米,最大落差40米,站在瀑布下边,腾飞的水雾扑面而一,顿生一种沁人心脾、清心爽朗的感觉。
亲爱的游客,请别忘记只要您一踏上珍珠滩栈道就不要回头,走完栈道,表明旅途圆满;另外,您还可以许愿,如果许愿成功的话,您应该再到九寨沟来还愿。
(珍珠滩站到五花海) 我们走过了珍珠滩,非常遗憾的是没带走一颗珍珠,乘兴而来的您将这深深的遗憾留了下来,就让我们继续上行,请看右边这一大一小的海子,它们就是金铃海,是九寨沟最深的海子,据说是万山之神扎依扎嘎曾摇动金铃,铃声响彻山谷,使百姓欢乐鼓舞,而使妖魔心惊胆战,后来,扎依扎嘎为了保民平安,而将这对铃铛留在了这里,形成了金铃海。
亲爱的游客,我们沿孔雀河往上游,便到了被誉为九寨沟的骄傲--五花海。
五花海海拔2472米,深5米,面积9万平方米。
五花海酷似一只开屏献彩的孔雀,明艳夺目,五颜六色。
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栈桥,直通两岸,在栈桥上可见许多鱼群,这里裸鲤鱼,是耐高寒性冷水区中九寨特有的鱼种,鱼无鳞、体积小、发育迟缓,俗称林叶子。
五花海站到了,我们希望大家尽情地投入到五花海的怀抱中,数一数到底有几种颜色。
(五花海站至熊猫海) 沿着长达3500米的熊猫海栈道可看见五花海尽头深处栩栩如生的鳄鱼头和生长水中一棵有趣的伸缩树。
五花海的藻类和沉积的钙化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绿色、鹅黄、宝石蓝等色彩,五彩缤纷,姣艳夺目。
传说五花海是神鹿的化身,九寨沟的藏民视之为神仙,它的水洒在哪里,哪里就会花繁林茂,富饶美丽。
我们将上行
【第1句】:3公里,拐两个大弯就到了老虎嘴。
在老虎嘴可俯视五花海的全貌,可看到五花海像一只五彩缤纷半开屏的孔雀。
好,现在到看五花海全景的时候了,请我们师傅开慢一点这里有才虎嘴棰道到五花海。
熊猫海瀑布紧连熊猫海,熊猫海瀑布高60米,海拔2592米,瀑布宽50米,大走熊猫海栈道沿阶梯而下观看,瀑布呈三级叠水,称三级瀑布,是九寨沟落差最大瀑布。
熊猫海是熊猫的乐园,熊猫海和五花海中的鱼群都属耐高寒的冷水鱼,称裸鲤鱼,九寨沟的水中这种鱼较多,其他鱼很难生存。
1983年成都水产局和都江堰管理局将55尾虹鳟鱼投入海子里,1年以后,不见踪影。
(熊猫海站到箭竹海) 熊猫海和箭竹海是一对姐妹海,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动物的活化石”,有熊猫必定有供熊猫食用的箭竹。
冬季,熊猫海冰清玉洁,结上厚厚的冰层,但箭重型海还是一汪碧水。
箭竹海中,有许多被钙化的枯木,形成奇特的珊瑚树,而在腐木上又可见一些新生的树,这被称为腐木更新,或叫枯木逢春和再生树。
无风的时候,可欣赏到箭竹海的倒影。
熊猫海得名是由于传说九寨沟的熊猫特别钟爱这个海子,常在此海游玩;盛夏时节,海边水底天生的黑纹酷似熊猫,因此而得名。
熊猫海至箭竹海之间有许多大小各异的季节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地表水流而形成的。
熊猫海至箭竹海有2公里的距离,我们现在重点向大家介绍大熊猫的一些情况。
一、大熊猫有食铁的嗜好。
不久前,四川卧龙大熊猫“莉莉”把一个铁食盆咬碎食下,竟安然无恙。
二、熊猫爱喝水,如醉汉含杯,喝得肚子胀圆,胀得一醉方休,不省“人事”,“醉”倒河边。
三、熊猫有暴食的习惯,因它肠子短,只有用暴食维持生命,一只大熊猫年平均食竹子5000多公斤,一天粪便约20公斤。
四、拟人。
大熊猫行动活泼,喜欢嬉戏,有时像人样,站立起来,摇摇摆摆,状似舞蹈,有时四足朝天,四肢乱蹬,其动作真可笑。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现在到了箭竹海站。
箭竹海海拔2618米,深6米,面积17万平方米。
(箭竹海站天鹅海) 走过箭竹海,我们将经过日则保护站,那原是日则招待所,以前是从林场工人住宿的地方,因沟内需加强保护,现在成了保护站。
日则是熊猫生存的好地方,这里有个熊猫医院,还有以前饲养熊猫的铁笼,影星潘虹和一位日本影星联合拍摄影片《熊猫的故事》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请注意日则公路旁边的一块平台,那块平台就是当年直升飞机的降落点。
各位游客,在我们到原始森林之前,我们要经过天鹅海、芳草海以及剑岩和悬泉。
天鹅海海拔2905米,是九寨沟湖群中与众不同的草海。
天鹅海静静地横卧在山谷里,沿岸杉林茂密,生长着许多耐寒性的高山花卉和灌木,海水清澈见底,湖草密密茸茸,齐整如剪,宛如一张编织在水上的天鹅绒地毯,不时有天鹅来访,不过大家都知道,天鹅是候鸟,时来时去,并非常住,这倒是成了天鹅理想的家园。
海拔升高5米,便是芳草海,它的下游与天鹅海相邻。
(天鹅海站至原始森林) 告别天鹅海,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芳草海,芳草海下游与天鹅海相连,水中碧草苍苍,夏秋时节,草丛里繁花似锦,黄、红、绿的花草星星点点,摇曳多姿,远远望 去,给人一种怡和空灵的感觉,这里春夏秋冬景色各异。
芳草海属半沼泽湖泊,草海一片金黄,草海中长满了鸭舌草和芨芨草。
在芳草海和原始森林之间,有一孤峰独立,高达500多米,状如宝剑直插云霄,我们称为剑岩。
剑岩周围颁着孑遗植物星叶草和独叶草,为生物专家提供了史前植物的研究资料。
现在我们看到剑岩上有许多股清泉从石缝中渗出,一落千丈,这便是悬泉,传说悬泉是位喇嘛宝葫芦中流出的神水,可治百病。
剑岩实为一体两面,这柔与刚、动与静自成一景,又融为一体,可见大自然是何等的神奇。
天鹅海的绿草茵茵让人流连忘返,而原始森林的古老幽深又会让我们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原始美。
原始森林是日则沟景点的尽头,九寨沟天然林2000余公顷,有500万立方米的贮量。
气象学家说原始森林是负氧离子的世界,这里空气清新纯净、古木参天,真的具有森林浴的味道,这里的万物树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神灵所赐,请大家用心去感受一珍惜神赐予大地的一切吧
(诺日朗站到则渣洼寨) 各位朋友,我们从诺日朗左边出发,这是则渣洼沟,这里主要有则渣洼寨、五彩池和长海几个大景点,总共长18公里,路旁灌木丛生,古木参天,各种生物我们将在去长海的途中作介绍。
(则渣洼寨站到五彩池) 我们看了藏寨,现在我们去的下一个景点是九寨沟又一绝,小巧玲珑、明艳夺目的五彩池。
它的美丽是无法用表达的,朋友们要用全心去看去体会去感受。
我们看到了九寨沟许多美丽的景色,感受颇为丰富,九寨沟以叠瀑、翠海、彩林、雪峰、藏情五绝而被世人称九寨沟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古往今来,因湖泊、瀑布美名远扬的风景名胜多不胜举,如西湖、洞庭湖、天池、滇池、黄果树瀑布等等,九寨四季奇水荟萃,翠海叠瀑穿林跨谷数十公里,是九寨之瑰宝,这些海子个个清澈凝翠,透明见底,并且随光照变化和季节推移而呈现出不同的风姿。
如果说翠海叠瀑是九寨之魂,那么森林则是九寨之躯,海子只有在森林的怀抱中才如此的静谧恬美,瀑布只有自丛林悬壁中跌落,才如此激情洋溢;而苍山雪峰却是铮铮傲骨,支撑着九寨沟。
九寨沟流传着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达戈的男神,热恋着美丽的女神活洛色嫫一面宝镜,作为爱情的信物,活洛色嫫接过宝镜,欣喜不已,爱不释手,可她不慎将宝镜跌落,失落的宝镜碎成114个海子,镶嵌在山谷幽林之中,便有了这童话仙境般的九寨风光。
这个神话是九寨沟藏族对这奇山异水的理想注释。
从科学的角度讲,九寨沟翠海叠瀑的形成,则是由于岩溶、泥石流滑坡、冰川运动、流水和生物钙化作用等多种因素,使整个景区器材壑纵横,翠海叠瀑,好似大自然撰写的一部壮丽的史诗,记录着地壳的沦桑变迁和生命的进化历程。
下季节海是岩溶洼地阻塞而成的湖泊。
石灰岩被水溶蚀,形成溶饭店漏斗状洼地,后来洼地地下通道被泥沙阻塞,而洼地下游出口又被厚达50米的泥沙完全正阻断成为湖泊,湖水全靠雨季地表水及地下水补给,冬季因地下水位下降而最终干涸,九寨沟奇特的地区面貌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古老而又悠远的年代,这一切却向球上的人展现了我们不但要爱惜生命,更应该爱惜地球,爱惜和保护地球上的一切动植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世世代代拥有大自然,拥有九寨沟。
在九寨沟,水中长树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可是石头上长树或许就鲜为人知了,在这片平展展、绿茵茵的草坪上有若干大石块,很多石块上都长着两种以上的树木。
最大的那块重数十吨重的心形石头上长着冷杉、云杉、桦木、柏树,大小共9株,盘根错节,相织相交;纵横交错,相拥相抱。
人们为它取了了十分形象的名字--“九子同心石”。
夏季雨水充沛时,九棵树木参差不齐,深绿、淡绿、翠绿,树树有别,形成了一个“树石一体”的生态景观。
秋天一到,桦树皮泛着淡淡的红光,树叶翻飞出金黄的衣甲,在阳光的照耀下,树与石难以分辨,它们个个风姿绰约,妖娆绚丽,形成了“九子同心石”的大家庭。
上季节海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和冬季随着日照的延长,水面下降,夏季和秋季的时候,降雨量的增多 ,而使季节海水上涨,在冬季时,上季节海的海水完全干枯的时候,这时的上季节海形成了一个放牧滩,并且生长着一种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若然维奇。
各位游客,我们将到五彩池车站。
五彩池是九寨沟玲珑剔透的水池,海拔2995米,水深
【第6句】:6米,面积5645平方米。
五彩池的水来自长海,通过地下水渗透,所以五彩池的水底常年保持恒温,而不会结冰。
沿着189级直线石阶而下,可看见五彩池中钙质岩层像一朵开放的莲花,别具一格,在太阳的照射下,更是绚烂多姿。
(五彩池站到长海) 我们看到仙女沐浴留下的胭脂所形成美艳夺目的五彩池。
我们现在走向则渣洼沟的最后一个景点,九寨沟内最大的海子--长海。
长海海拔3060米,面积30万平方米,最高处4450米,长约
【第7句】:5公里,水深
【第44句】:57米,最深处可达80米。
长海是远古冰川的儿子,它没有出水口,靠冰碛物阻塞成湖,长海的南边冰川雪峰上的积雪是长海的水源,所以称长海为“装不满,漏不干的宝葫芦”,每当夏秋时节,长海水色湛蓝,无污染液化石油气船可载您在宽阔的长海中游弋,冬季长海水面上会结上厚度60厘米的冰层,这时长海又成了冰的海洋。
长海边常年伫立着一棵“独臂老人柏”,传说长海中时有怪物,而老柏守护着长海,为长海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独臂老人柏”实际上一棵树,由于长年风化,所以奇特的是这棵树横向发展,左边没树桠,右边生长着许多虬枝,在美学上被称为“旗树”。
朋友们在长海站台往回走,可看到长海形成的佐证“冰漂砾”,大家可以顺着这条栈道走10分钟左右,便到了五彩池.
蜀南竹海导游讲解词
【第1句】:沙河朝宗桥的传说 相传明朝以前,京北沙河上并没有石桥,明朝皇上在昌平修筑皇陵以后,南来北往感到非常不便,就派了两个大臣在沙河上修桥。
一个是忠臣赵朝宗,另一个是奸臣,名字没有留下。
赵朝宗主修北大桥,那个奸臣主修南大桥。
赵朝宗兢兢业业修桥,仔细清河底,选上好石料,精工细做,所以北大桥修得比较慢。
那个奸臣贪污了不少钱,必然要在施工中搞鬼,桥墩外面用石头垒,里面填的全是沙子。
这一来南大桥很快就完工了,奸臣急忙飞马跑进京城去报功。
皇上见他来报功很高兴,并问起北大桥的进展情况。
这奸臣便信口开河地说:“北大桥还早着呢!”皇上听了十分生气,便派了个亲信太监到北大桥去察看。
那个太监到了北大桥工地,这时北大桥已快修完了,赵朝宗听说南大桥已经完工心里很着急,只顾忙着干活了,也没顾上七碟八碗地招待他。
这可把平时耀武扬威惯坏了的太监气炸了,他二话没说,拨马就走。
到了德胜门,那个奸臣正在城门口等他呢。
奸臣一看太监的气色,便知道赵朝宗把他得罪了,心里甭提多美了。
他笑嘻嘻地迎上去,把太监让到自己家中足吃足喝,款待好几天,末了还送了不少金银之物。
那个太监上朝见到皇上后,便把赵朝宗从头到脚说得一无是处,然后又把南大桥如何壮观坚固吹捧了一番,说得皇上连连点头。
正说着赵朝宗也上朝来了,报告北大桥已经竣工。
皇上也正想找他呢,便把脸一沉说:“你怎么刚来?人家南大桥早完工了。
”赵朝宗说:“臣只知努力修筑北大桥,不知南大桥完工为何如此之快。
”皇上又问:“北大桥花了多少钱?”赵朝宗便把银簿呈上。
皇上一看比南大桥用银几乎多一倍,脸色就更加阴沉了,厉声质问:“这是怎么回事?”赵朝宗说:“臣只知努力修筑北大桥,不知南大桥用银为何如此之少。
”那奸臣立刻跳出来:“你不知道我怎么花得少,我可知道你怎么花得多。
修桥的事瞒不了我,根本用不了那么多银子,你把银子揣腰包了。
” 碰上这么个“血口喷人”的坏蛋,赵朝宗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他越说不出来,皇上越信以为真。
一气之下,皇上就令人把赵朝宗推出午门斩首,又给那个奸臣晋封了官位。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
几年以后的一个夏天,京北接连下了十几天暴雨,沙河水暴涨上来。
北大桥屹立在洪峰之中岿然不动,南大桥可顶不住了,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响,南大桥坍塌了,桥墩里埋藏的沙土全都显露了出来,一下子被冲得干干净净……这时皇上才明白上了当。
为了给自己遮羞,他便传旨把那个太监和奸臣一块绑着,推出午门斩首。
又命人在北大桥的桥头竖起石碑,刻上“朝宗桥”三字以示纪念。
这碑是万历四年立的。
400多年过去了,这朝宗桥依然如故,可是旧的南大桥却早已无影无踪了。
【第2句】:溜索桥的传说 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怒江上终于有了第一座原始的桥梁——独索溜桥。
这是在两岸的大树上,绑上一根横跨河岸的竹蔑缆绳。
后来,溜索桥的形式 愈来愈多,有单索平溜桥,有双索陡溜桥。
再后来又发展成了藤索桥,既免溜曳,也安全可靠。
为了固定溜索,逐渐也有了坚固的石砌桥墩了。
听僳僳族老人讲,架溜索桥的主意,最初是受了蜘蛛结网的启发。
清代一位诗人在走过索桥藤桥后也写道:“术因蛛网得,想自鹊巢掳”。
如今, 僳僳人对据说教人架桥和织布的蜘蛛,尚保持着特殊的感情,他们绝对不会打死蜘蛛的。
然而,怒江河深流急,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僳僳族先民,是怎样把又粗又重的竹缆绳架到对岸的
僳僳人是一个善射的民族。
他们砍来最坚韧的岩桑木,特地做了一张几个人才拉得动的大硬弓,在箭尾绑系了一恨长长的细丝线,几个小伙子一齐拉弓射去,终于把箭射到了对岸。
对岸的人接到丝线后,再细线拉小绳,小绳拉粗绳,粗绳拖竹缆索。
就这样,第一座竹篾溜索桥架成功了。
不过,关于溜索桥还有另一个传说:架桥时,两岸各选一位臂力最好的人,他们各在钓鱼线上拴一块小石子,相互对抛。
待两石相交,丝线勾连在 一起时,便徐徐拖过对岸,而后再一次一次地变换绳索,拖拽而过,最后架起了竹缆溜索桥。
过独索平溜桥颇为麻烦。
听僳僳乡亲讲,过桥之前,得先把用硬木做成的槽形溜筒的凹槽,扣到溜索上,再将一根牢靠的宽牛皮绳穿过溜筒,而后再用一根粗绳系绑在自己的腰腿上,并把粗绳绑挂在牛皮绳上,使自己成坐的姿势悬吊在溜索上。
当一切绑扎停当后,再紧握绳索,两脚朝拴固溜索的桥墩或大树使劲一蹬。
于是,借助蹬推的反作用力量,迅速把自己溜到江心。
过桥时,千万不能往下瞧,因为溜索桥架得低,激流冲起的浪花难免会溅在身上。
如果往下瞧,那汹涌的江水好像朝着你直冲过来,使你头昏目眩,哪里还有劲过江呢
过桥人溜至江心,桥索下坠,没有再向前溜的冲力了,这时得用双手倒攀着溜索曳爬过去,才能到达彼岸。
不消说,每次悬度索桥,自然都是一场胆量和力量的较量。
可是,当地僳僳族村民却能携带孩子、货包乃至牲口过溜索桥呢。
至于双索陡溜桥,由于溜索一端高另一端低,过河者不用倒攀溜索曳爬,省了许多劲不说,还有凭虚御风的飘然而下的感觉。
特别是当地怒族、僳僳族妇女过溜索桥时,她们的裙据被江风鼓荡飘舞,颇似彩云飘飞。
只是由于下溜的速度愈来愈快,快到达彼岸时,得用双脚抵住桥墩或大树,以免撞伤身体。
如今,这种古老的溜索桥,正在被吊桥所代替。
六库镇郊,一座 170 米长公路铁索吊桥,是用腕臂粗的平行的 12 根钢缆,把钢轨木桥悬空吊起,架在桥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上。
尽管每当载货卡车驶过,桥面会上下颤动,却安然无虞,同原始的独索溜桥相比,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桥梁的传说(150字左右)
【第1句】:断桥 今位于白堤东端。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
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第2句】:云南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用米线和鸡汤为主料制作而成,是云南地区的名食。
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云南人常将过桥米线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凡到过昆明的人,在观赏红山花茶之余,都要去品尝一下过桥米线,许多人对这种名食名字的来历更是备感兴趣。
相传古时滇南某地有一秀才,为了取得功名,奋发读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为了专心至致,不受干扰,他常到附近南湖湖心的小岛上读书,这儿有茂林修竹,风景如画,十分幽静。
湖边有一石桥,一直延伸到湖心。
这位秀才的妻子是个很贤惠的人,她自己省吃俭用,大力支持丈夫攻读。
每天要为丈夫做些好吃的给丈夫送去。
可是丈夫读起书来往往废寝忘食,经常饭菜凉了,他就随便吃几口,又接着读书。
天长日久,丈夫身体渐渐消瘦。
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有一天,她为了给丈夫补补身子,就炖了只老母鸡,并准备了不少米线,高高兴兴地送到丈夫跟前。
到了晚上,她去收拾碗筷时,丈夫还在看书,鸡汤一点没有动。
打开盖一看,汤还是热乎乎的,原来鸡汤表层厚厚的一层鸡油将汤严严实实地盖住,与外面的冷空气隔绝,起到保温的作用。
妻子将米线放在鸡汤里烫一下,见丈夫吃起来很香甜,她自己也更加高兴。
从此,聪明的妻子便创造了“过桥米线”这种吃法,她天天给丈夫送鸡汤,用汤烫米线。
还经常带去一些肉丝、鲜鱼和其他新鲜蔬菜等等,将这些东西放入鸡汤里烫一下就吃,味道鲜嫩可口,使其夫免受冷餐之苦,保障他可发愤读书,取得功名。
后来,这种吃法渐渐传开。
因妻子每次给丈夫送吃的要经过湖中那座桥,人们便给这种米线取了个名字叫做“过桥米线”。
【第3句】:鹊桥 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
故事是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哥嫂虐待,只有一头老水牛相伴。
一天老水牛出了计谋,要娶织女为妻。
到了那一天,仙女们到银河沐浴。
藏在芦苇中的牛郎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一儿女,生活得十分幸福。
后来,老牛临死时,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时披上以求帮助。
老牛死后,夫妻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上两个小孩追去。
眼看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另外,补充西湖上的三座桥: 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西湖的桥都不太长,造型也说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放到沿湖长了有一定年份的法国梧桐中间却是刚刚好,看起来格外舒服。
西冷桥也不例外。
孤山朝北里湖一侧,在与北山路交接的地带,有着很大一块草坪,冬日的下午,有很多人都坐有在阳光照射得到的草地上打牌喝茶。
过了门口树起一颗大印章的西冷印社,就到了西冷桥。
大约是1500年前,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一位坐在油壁车里的曼妙女子,就在这里轻轻撩开了车上的帘上,或者根本就没有帘子,然后看到了一位骑着青骢马的翩翩佳公子。
爱情就这样在垂柳依依的西湖边上发生。
西斜的阳光掠过宽阔的水面,照射到了西冷桥头的慕才亭里。
远远就看到一位女导游在亭子边上比划着手势,旁边是一个十来人的旅游团队,不想走近后,讲解却已经结束。
我只有坐在亭子里,一个人望着西湖,然后想象着这样可能的一幕。
苏小小,南齐钱糖人,聪慧美丽,虽为歌伎,但自知自爱。
这是生活在1500多年后,用观光电车代替了油壁车与青骢马的人们对她所做的简短评介,就刻在了亭子边的石碑上。
依正常看来,对于从小就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的女儿家再加上社会地位低微来说,似乎决定了苏小小不可能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更遑论爱情。
然而在西湖的天地里,苏小小却是特立独行,活得那样热烈。
像她憧憬中的爱情的到来,就是她在西湖边上坐“自驾车”游玩时遇上的。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这首从六朝南陈就开始流传的《钱塘苏小小歌》,说的就是苏小小的第一段爱情。
一次偶然的路遇,让她结识了阮郁,一位前来游玩的官宦子弟,然后大家就在西泠桥边苏小小家里共赋同居。
然而甜蜜的梦容易醒。
这一段爱情在半年后终结,被严父招回金陵的阮郁就再也没有回来。
不过苏小小却没有过度的悲伤,西湖的湖山正是她排解心中块垒的最好所在。
为苏小小筑坟的,是她在西湖边上遇到的第二个男人,曾经落魄的书生鲍仁,他后来在她赠银数百两后得以进京赶考。
然而同样去如黄鹤。
而苏小小依旧乘坐着油壁车,徜徉在西湖的山水间,直到某天偶感风寒,在最青春的22岁辞世。
这时候,已经做了滑州刺史的鲍仁,才突然冒了出来,哭了一场,然后在西泠桥边择地造墓。
苏小小的可叹之处,在于她看破了缘分的起灭,对待逝去的爱情,视之若天上的风月流云一样自然,而不是过于介怀伤身。
加上她慧眼识英才,救人于贫困的品德,自然受到了1000多年来士子,还有人们的推崇。
甚至,在她死后的几百年,宋代有个叫司马才仲的人,还在洛阳梦见苏小小为他唱歌,最后痴情的他还不远千里,前来寻梦西湖。
后人在西湖边上,为苏小小筑起了一座“慕才亭”。
今天向着西泠桥的这边,悬挂着一副对联,“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
这湖山金玉,倒是绝佳的配搭,也算是对这位倜傥而善良的佳人的最好纪念。
今天的人们,把死后双双化蝶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纪念,放在了位于西湖东南的万松岭上。
据说当年梁祝的三年同窗,就是在万松书院,在可以远眺西湖的万松岭上,今天还专门建起了一处梁祝读书处。
如果梁祝真的曾经在万松书院求学,那端的是好。
因为你到今天修葺一新的书院去看看,从入山门开始,散布两旁的塑像,就是曾经在这座书院里开坛授课,或者给书院以影响的老师们:提倡“不凭注疏而新圣人之经,不凭今之法令而新天下之法”的张载,主张“知先行后”的程颢程颐兄弟,主张“性灵”、深谙厨道的袁枚,还有南宋大儒朱熹,等等。
可是,在这些名师的管教之下,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爱情究竟何时生发
是在明月照松间的晚上,还是在烟波罩沙堤的白天
万松书院的梁祝读书处,安在了毓秀阁里。
一个独立的院落,立有一块书着“独立石卓尔”的大石头。
一楼有梁祝寒窗共读的塑像。
院外不远处,还新建有一处双照井,原址在城中,为十八相送的场景之一。
那时候,英台指着井中的倒影对山伯说:一男一女笑盈盈。
还蒙在鼓里的山伯恼道:你怎能将我比女人
由万松岭往西湖边上走,寻到梁祝当年相送的长桥,不过却是沿湖的短短一截,今天成了车流滚滚的马路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人指点,实在难以辨认。
倒是在离长桥不远,在长桥公园的西湖边上,新修了两孔双投桥,据说是为了纪念南宋时候另一对欲爱不能而殉情跳湖的女青年陶师儿与书生王宣教。
在许多人看来,一帆风顺的情事,虽然是再好不过,但是没有了惊心动魄,多少总会让人觉得遗憾。
爱情的浪漫与极致之美,就在于中间的磨难和阻滞。
因为家世,因为出身,因为俗世的种种压力,两个人似乎不可能在一起。
但当一切阻碍扫清,经历了磨难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得来的爱情会更加的甜美。
然而,世事并不全是这样的如人所愿,在真实的爱情中,有情人往往都囿于现实中的更多因素,最后不得不劳燕分飞。
这样的事情,自古而来,比比皆是。
所以,如果说是梁山伯祝英台的双双化蝶是心酸的浪漫,那么双投桥下的湖水“新开两朵玉芙蓉”,则是情之所至的极端举措。
今天走过长桥和双投桥的人们,除了凭湖扼腕之外,倒是可以想想,爱需要勇气,但是在阻滞出现的时候,更应该让爱在此生继续。
只有百十来米长的断桥是一座独孔环洞桥,位处白堤东北端,一头紧接着北山路,跨过马路就是风景不错的宝石山。
从这里沿着白堤往西南一直走下去,还可以直抵整个西湖里文化意味最为浓厚的孤山。
这座在唐代得名但从来就未曾断过的桥梁,就是民间神话《白蛇传》里白娘子与许仙相逢的地方。
那些双双对对的情人们,脚步也像流水一样来去匆匆。
在断桥上,我看到一对身着校服、手拉着手的学生情侣,他们嘴里一边齐声哼唱着“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一边往白堤方向走。
跨在水中央的断桥,隔着两边湖水,南边的西湖水面宽阔,远岸尽处是繁华的都市的剪影。
北边的北里湖水面窄小,则映着一列小山和湖堤边上的树木。
有许多人站在桥中央留影。
如果遇上天气晴好,并且角度选择得当的话,那么在向北的这边拍出来的照片上,就很可能会出现两座保塔,一座翘立山顶,一座则倒插在如镜的水面上,中间,则间杂着两列相仿的法国梧桐。
桥东头靠近北里湖的这一侧,有一处带着水榭的御碑亭,中间立有一块写着“断桥残雪”的石碑。
水榭下边,在靠北山路的湖里边,辟有几十亩的荷花池。
可惜这个时节,接天莲叶早已不见踪影,曾经挺立的枝干也已衰败,三艘小船上,几位工人正用竹篙将这些残枝败茎打捞上船。
“断桥残雪”是西湖旧十景之一,不过这样的天气显然无法看到古人最为推崇的西湖雪景。
坐在断桥东头的水榭里,翻开明末文人张岱的《西湖梦寻》,便有这一句经典的描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约略想象得出几百年前的西湖上,白茫茫天地间,惟余二三物的景致来,一种寂寥的感觉油然而生。
想来,白素贞与许仙的青春相逢,肯定不会是在冬天时分。
至少,在关于他们的传说中,就有着一件非常重要的爱情道具———雨伞,正是在这一借一还的过程中,带出了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来。
比较合适的,应该是在桃红柳绿的春天或者荷花映日的夏季,至少在万物欣然向上的季节,感情都会比往常来得热烈。
否则,即使是化作了美人的白蛇,在礼教森严的古代,诸如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禁律,也会使人,至少是许仙望而却步。
在宗法森严的封建社会,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怎么看都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何况中间还隔着一个代表着封建纲常的法海。
那些年代的人们啊,就是因为这个,多少萌动在心底的爱情,最终也只能是让它在眼波的余光中黯然消失。
但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从来都是相通的,再多的棍棒打压与桎梏封锁,也无法阻挡爱情的勃然生发。
只不过,限于记叙的历史局限,我们只能从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以及后来流传于世的话本、戏剧中,由塔倒人团圆的结局看到了人们对爱情的尊重,以及维护美好的愿望。
所以,也就有了这样一个版本,据说到西湖边游玩的百姓,因为痛恨法海,并且试图搭救敢爱敢做的白娘子,每每去到雷峰塔下,都会抽走塔基下边的一块砖。
累年以下,最终导致了象征着封建压迫的雷峰塔的轰然坍塌。
站在今天的断桥上,往西南边的湖水尽处看去,一座巍然耸立的宝塔高出了西湖边上的一溜小山,那就是今天新修起来的雷峰塔,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到西湖的全景)
有关桥的传说
【第1句】:沙河朝宗桥的传说 相传明朝以前,京北沙河上并没有石桥,明朝皇上在昌平修筑皇陵以后,南来北往感到非常不便,就派了两个大臣在沙河上修桥。
一个是忠臣赵朝宗,另一个是奸臣,名字没有留下。
赵朝宗主修北大桥,那个奸臣主修南大桥。
赵朝宗兢兢业业修桥,仔细清河底,选上好石料,精工细做,所以北大桥修得比较慢。
那个奸臣贪污了不少钱,必然要在施工中搞鬼,桥墩外面用石头垒,里面填的全是沙子。
这一来南大桥很快就完工了,奸臣急忙飞马跑进京城去报功。
皇上见他来报功很高兴,并问起北大桥的进展情况。
这奸臣便信口开河地说:“北大桥还早着呢!”皇上听了十分生气,便派了个亲信太监到北大桥去察看。
那个太监到了北大桥工地,这时北大桥已快修完了,赵朝宗听说南大桥已经完工心里很着急,只顾忙着干活了,也没顾上七碟八碗地招待他。
这可把平时耀武扬威惯坏了的太监气炸了,他二话没说,拨马就走。
到了德胜门,那个奸臣正在城门口等他呢。
奸臣一看太监的气色,便知道赵朝宗把他得罪了,心里甭提多美了。
他笑嘻嘻地迎上去,把太监让到自己家中足吃足喝,款待好几天,末了还送了不少金银之物。
那个太监上朝见到皇上后,便把赵朝宗从头到脚说得一无是处,然后又把南大桥如何壮观坚固吹捧了一番,说得皇上连连点头。
正说着赵朝宗也上朝来了,报告北大桥已经竣工。
皇上也正想找他呢,便把脸一沉说:“你怎么刚来?人家南大桥早完工了。
”赵朝宗说:“臣只知努力修筑北大桥,不知南大桥完工为何如此之快。
”皇上又问:“北大桥花了多少钱?”赵朝宗便把银簿呈上。
皇上一看比南大桥用银几乎多一倍,脸色就更加阴沉了,厉声质问:“这是怎么回事?”赵朝宗说:“臣只知努力修筑北大桥,不知南大桥用银为何如此之少。
”那奸臣立刻跳出来:“你不知道我怎么花得少,我可知道你怎么花得多。
修桥的事瞒不了我,根本用不了那么多银子,你把银子揣腰包了。
” 碰上这么个“血口喷人”的坏蛋,赵朝宗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他越说不出来,皇上越信以为真。
一气之下,皇上就令人把赵朝宗推出午门斩首,又给那个奸臣晋封了官位。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
几年以后的一个夏天,京北接连下了十几天暴雨,沙河水暴涨上来。
北大桥屹立在洪峰之中岿然不动,南大桥可顶不住了,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响,南大桥坍塌了,桥墩里埋藏的沙土全都显露了出来,一下子被冲得干干净净……这时皇上才明白上了当。
为了给自己遮羞,他便传旨把那个太监和奸臣一块绑着,推出午门斩首。
又命人在北大桥的桥头竖起石碑,刻上“朝宗桥”三字以示纪念。
这碑是万历四年立的。
400多年过去了,这朝宗桥依然如故,可是旧的南大桥却早已无影无踪了。
【第2句】:溜索桥的传说 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怒江上终于有了第一座原始的桥梁——独索溜桥。
这是在两岸的大树上,绑上一根横跨河岸的竹蔑缆绳。
后来,溜索桥的形式 愈来愈多,有单索平溜桥,有双索陡溜桥。
再后来又发展成了藤索桥,既免溜曳,也安全可靠。
为了固定溜索,逐渐也有了坚固的石砌桥墩了。
听僳僳族老人讲,架溜索桥的主意,最初是受了蜘蛛结网的启发。
清代一位诗人在走过索桥藤桥后也写道:“术因蛛网得,想自鹊巢掳”。
如今, 僳僳人对据说教人架桥和织布的蜘蛛,尚保持着特殊的感情,他们绝对不会打死蜘蛛的。
然而,怒江河深流急,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僳僳族先民,是怎样把又粗又重的竹缆绳架到对岸的
僳僳人是一个善射的民族。
他们砍来最坚韧的岩桑木,特地做了一张几个人才拉得动的大硬弓,在箭尾绑系了一恨长长的细丝线,几个小伙子一齐拉弓射去,终于把箭射到了对岸。
对岸的人接到丝线后,再细线拉小绳,小绳拉粗绳,粗绳拖竹缆索。
就这样,第一座竹篾溜索桥架成功了。
不过,关于溜索桥还有另一个传说:架桥时,两岸各选一位臂力最好的人,他们各在钓鱼线上拴一块小石子,相互对抛。
待两石相交,丝线勾连在 一起时,便徐徐拖过对岸,而后再一次一次地变换绳索,拖拽而过,最后架起了竹缆溜索桥。
过独索平溜桥颇为麻烦。
听僳僳乡亲讲,过桥之前,得先把用硬木做成的槽形溜筒的凹槽,扣到溜索上,再将一根牢靠的宽牛皮绳穿过溜筒,而后再用一根粗绳系绑在自己的腰腿上,并把粗绳绑挂在牛皮绳上,使自己成坐的姿势悬吊在溜索上。
当一切绑扎停当后,再紧握绳索,两脚朝拴固溜索的桥墩或大树使劲一蹬。
于是,借助蹬推的反作用力量,迅速把自己溜到江心。
过桥时,千万不能往下瞧,因为溜索桥架得低,激流冲起的浪花难免会溅在身上。
如果往下瞧,那汹涌的江水好像朝着你直冲过来,使你头昏目眩,哪里还有劲过江呢
过桥人溜至江心,桥索下坠,没有再向前溜的冲力了,这时得用双手倒攀着溜索曳爬过去,才能到达彼岸。
不消说,每次悬度索桥,自然都是一场胆量和力量的较量。
可是,当地僳僳族村民却能携带孩子、货包乃至牲口过溜索桥呢。
至于双索陡溜桥,由于溜索一端高另一端低,过河者不用倒攀溜索曳爬,省了许多劲不说,还有凭虚御风的飘然而下的感觉。
特别是当地怒族、僳僳族妇女过溜索桥时,她们的裙据被江风鼓荡飘舞,颇似彩云飘飞。
只是由于下溜的速度愈来愈快,快到达彼岸时,得用双脚抵住桥墩或大树,以免撞伤身体。
如今,这种古老的溜索桥,正在被吊桥所代替。
六库镇郊,一座 170 米长公路铁索吊桥,是用腕臂粗的平行的 12 根钢缆,把钢轨木桥悬空吊起,架在桥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上。
尽管每当载货卡车驶过,桥面会上下颤动,却安然无虞,同原始的独索溜桥相比,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fanwen/show-39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