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2023最精辟的民间俗语金句,句句唯美精辟!

【谚语俗语第1句】:【贫贱夫妻百事哀】释义:[唐]元稹诗句,指贫贱夫妻事事困难。例句: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倒也还能不断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谚语俗语第2句】: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谚语俗语第3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释义:比喻只要诚心诚意去做,就一定会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也比喻对人真诚,能产生极大的感动力。例句:这是个父母不肯许的。又有一个父母许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转来。一念坚贞,终成夫妇。留下一段佳话,名日《秋千会记》。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谚语俗语第4句】:【手比脚丫子还笨】(惯)形容人的手非常笨拙,干不了细活。 也作“手都比脚丫子笨”。

【谚语俗语第5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释义:形容春天时光极宝贵。例句:时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别耽误时间了,你是领头的,你提个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谚语俗语第6句】:【鹅吃砻糠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歇)砻糠: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指人各有自己的福分。

【谚语俗语第7句】:刚大年初三,爸爸可就扛着锄头下田了,我说:“爸呀!你怎么没年没月呢?快把锄头放下,我们打牌去。”爸说:“三天戏,五天年,过得多了人们烦。”唉,真拿爸爸没办法。(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8句】:一天,老师对我们说:“不怕脑子笨,就怕不勤奋。只要人有恒,万事都可成。”(河南·罗山)

【谚语俗语第9句】:【观棋不语】观棋不语是看下棋时的一条纪律,它源于围棋。围棋的黑白两色,象征着日月,表示阴阳二气;棋子的圆形模拟浑圆的天象穹苍;棋盘四角比喻地象的四方;纵横各19条线,交织成361个棋位,这是旧历一年的天数;棋盘中间有9个星点叫做势眼,表示九大行星;棋盘长1尺2寸,表示12个月;白子表示白昼,黑子表示黑夜;黑子先走,表示一天从半夜的子时开始;黑白相对,表示阴阳应对之气,阴阳对应时不得混入他物。因此,下围棋时不许旁观者插嘴。可见围棋的高深莫测,是世界棋类之冠。

【谚语俗语第10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古人认为犀牛角是灵异之物,角中心 有一条白色细纹。原为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借指心意暗中 相通。成语:心心相印。台湾林海音《晓云》:“但心有灵犀 一点通,她就常常及时地给我帮助和安慰。”

【谚语俗语第11句】:【画虎不成反类狗】(惯)老虎没画成,却画得像只狗。比喻本想办好事情,没想到却搞得更糟。 也作画虎不成,反倒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其狗。

【谚语俗语第12句】:【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谚)身后:人死之后。人身后的声名再盛,也不如生前得到一杯酒的享受。指生前享受虽少,但实惠;死后扬名千古,无意义。

【谚语俗语第13句】:雪山日出——天明地白

【谚语俗语第14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谚语俗语第15句】:【半截身子入土】(惯)已经活了半辈子。比喻人已年老,余生无多。 也作“黄土埋了大半截”。

【谚语俗语第16句】:【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瞎了眼】(惯)指内行老手因一时的疏忽而招来失败或灾殃。 也作打了一辈雁,反叫雁鹐了眼。鹐(qian):啄。 打雁的让雁鹐了。

【谚语俗语第17句】:【货卖识家】(谚)识家:识货的人。 指真正的好货,要卖给有眼力能识货的买主。也借指真正的人才,只有慧眼人才能赏识。

【谚语俗语第18句】:【没鸡叫,天也亮】鸡叫不起决定作用。谓缺少什么,无关 紧要。李准《李双双》:“有鸡子叫天明,没鸡子叫天也要明, 离开他这个记工员,我这个队干部也要走路的!”

【谚语俗语第19句】:【有牛使牛,没牛使犊】以次者代替。犊,也说:驴。电视 剧:“俺也是没有办法,她爹病了,只好没牛使犊,让孩子也 帮着抬水。”

【谚语俗语第20句】:【蛮妻拗子,无法可治】(谚)拗(niu):固执,执拗。指最不好管教的,是蛮横不讲理的妻子和执拗不听话的儿子。 也作蛮妻劣子,无药可治。 顽妻逆子,无法可治。 逆子顽妻,无药可治。

【谚语俗语第21句】:【小报告】人们把告黑状等目的不纯的报告称为“小报告”。这种“小报告”在明朝首次被制度化,由见不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上奏折参奏朝野大事,是大臣行使自己职责的一部分。唐代时规定,由“下之所以达上的”官文书有“表、状、笺、启、辞、牒”等六种形式。到明代时,朱元璋通过改革,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密疏。就是皇帝特许大臣之间写秘密奏折,报告大臣的言行。密疏突出“密”,其内容一定属于机密事宜,一般只需要皇帝本人知晓就可以了,所以它是除了大臣向皇帝所上的正常奏章表议之外的一种非正式文书,即秘密奏章,具有保密性强、无正式地位和非制度参与等特点,类似于现在的小报告。从洪武时期实行密奏形式,永乐之后逐渐制度化,到明朝后期,密疏言事范围更加广泛。密疏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突出了它的政治功能。在前朝不登大雅之堂的密疏(小报告),被朱元璋首次肯定并大力推行,使得皇帝又多了一条控制官员的信息渠道。但同时也为心术不正的大臣提供了陷害他人的机会和条件。被人暗算了,还不知道是谁。

【谚语俗语第22句】:【慢工出细活】(谚)指工匠活做得慢而精细,成品自然精美。也指凡事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事情就会办得完满周到。 也作“慢工出细货”。

【谚语俗语第23句】:【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释义:对横行霸道的人冷眼相对。例句:曾有一个笑话,道是一个老翁有三子,临死时分付道:“你们倘有所愿,实对我说。我死后求之上帝。”一子道:“我愿官高倾述林。”一子道:“我愿田连万顷。”末一子道:“我无所愿,愿换大眼睛一对。” 老翁大骇道:“要此何干?”其子道:“等我撑开了大眼,看他们富的富,贵的贵。”此虽是一个笑话,正合着古人云:“长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谚语俗语第24句】:【 米不够,水来凑】谓降低质量,凑足数量。类似的:貂不 足,狗尾续。杨沫等《青蓝园》:“汪不进行调查采访就杜撰 文章,米不够水来凑,不仅触法,这也是职业道德所不容。”

【谚语俗语第25句】:【长处掏,短处捏】(惯)形容人贪婪吝啬,处处占便宜。

【谚语俗语第26句】:生长在花园里的花朵是美丽的,生活在祖国土地上的人民是自豪的。

【谚语俗语第27句】:【横插一杠子】横加阻拦、干涉。浩然《艳阳天》:“马连福 觉着,搞好这件事儿,又露脸,又得利,正在积极筹办,想不 到萧长春回来横插一杠子来反对。”

【谚语俗语第28句】:【拾到鸡毛当令箭】见“拿了鸡毛当令箭”。

【谚语俗语第29句】:【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释义:比喻没得到好处,反而受责备。例句:这次欢迎史厂长,你想再尝甜头,来了个老谱袭用。故技重演,没料到热面孔碰了个冷屁股,弄了个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

【谚语俗语第30句】:大江大河里都闯过——小河沟里翻了船

【谚语俗语第31句】:邮递员丢邮包——失信了

【谚语俗语第32句】:【衣不压众,貌不惊人】见“人不压众,貌不惊人”。

【谚语俗语第33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谚)指做事不能急躁,没耐心的人是什么事情也难做得成的。

【谚语俗语第34句】:【爱他的,着他的】(谚)对谁偏爱、溺爱,就不免要受谁的制约,甚至受骗上当。指偏爱与溺爱,必定落得个被动的结局。

【谚语俗语第35句】:【描不成,画不就】(惯)形容容貌美丽非凡,难以描绘。

【谚语俗语第36句】:【拿芦席比天,小鬼比神仙】(惯)形容两者差距太大。

【谚语俗语第37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谚语俗语第38句】:【一口唾沫一个钉】见“吐口唾沫是个钉儿”。

【谚语俗语第39句】:【文有文才,武有武艺】文武全才。刘绍棠《二度梅》:“你要 是文有文才,武有武艺,花枝儿似的姑娘挤破了门。”

【谚语俗语第40句】: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

【谚语俗语第41句】:【不费吹灰之力】容易成功。成语:轻而易举。海外於梨 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但是你用劳力换来的东西,却由 小偷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了,多叫人痛心。”

【谚语俗语第42句】:岸上的螺蛳——有嘴难开

【谚语俗语第43句】:【七大姑,八大姨】(惯)指众多的女性眷属。

【谚语俗语第44句】:【疾风暴雨,不过寡妇之门】见“促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

【谚语俗语第45句】:【有状元徒弟,无状元师傅】学生可能中状元,意即学生将 来会超过先生。或说:有状元学生,无状元先生。类似的: 青出于蓝而甚于蓝。李英儒《女游击队长》:“有状元徒弟, 没状元师傅。拐老头那点文化,很快要被学生掏尽了。”

【谚语俗语第46句】:【官人、死鬼】“官人”怎么能和“死鬼”放在一块相提并论呢?而且都是指古代女子的丈夫或相好。直到现在有的女人对丈夫或相好既爱又恨时还会说:“你个死鬼。”那么,这种奇怪的称呼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古人常有通假字之说,“官”同“管”,古代是种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态,男人在外要管财,在内要管好家中的妻妾,这个“管”字就谐音而来了,“官人”就是“管人”之人。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称呼源自阴阳五行。根据五行理论,生我者为父母,我生者为子孙,比我者为兄弟,克我者为官鬼,我克者为妻财。古人由于男尊女卑观念,把嫁后女子列入“我克者”,相对于男人是“妻财”(妻子和财物);娶后男人处于支配地位,相对于女人是“克我者”,是“官鬼”。所以女人为了表示接受“支配”,通常称丈夫为“官人”;有些比较厉害的女人称丈夫为“死鬼”。意为丈夫在生前是妻子的“官”,死后是妻子的“鬼”。所以“官人”、“死鬼”都是对丈夫的称呼,其根源是“克我者为官鬼”。“死鬼”多在女人与丈夫或相好打情骂俏时使用。

【谚语俗语第47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谓先打击要害。清代《红楼 梦》:“俗语说:擒贼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拿 我开端。”

【谚语俗语第48句】:【嘴是蜜钵子,心是辣椒子】(惯)形容人嘴上说得好听,内心却非常毒辣。

【谚语俗语第49句】:爸爸小时候不认真读书,现在出苦力挣钱,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他常常对我说:“小时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真经。早知书中有真经,夜晚明灯到五更。”(四川·汶川)

【谚语俗语第50句】:【 强徒遇见打劫的】不讲理的人遇到了对手。类似的:强 盗碰见贼爷爷/草寇遇到强人。古华《九十九堆礼俗》:“更 为有趣的是,说是这抢了宝物的蒙面大汉,跑到牛王庙的黑 山坳地方,冷不防又叫另一个埋伏在路边的人抢了。真是 草寇遇到强人,强中更有强中手。”

【谚语俗语第51句】:【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释义:没有学习过,不知道其中的知识。例句:“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谚语俗语第52句】:爸爸的一位朋友终年在家养鸡,搞科学种田,几位亲戚劝他进城去做生意,说那比养鸡、种田要合算多了。可那位叔叔却不这样想,他说:“打鱼的不离船边,找柴的不离山边,我这个庄稼汉怎能离开田边?”(江苏·海安)

【谚语俗语第53句】: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谚语俗语第54句】:既会杀猪又会做饭——多面手

【谚语俗语第55句】:【大姑娘十八变】(谚)十八变:一说女子长到十八岁变化较大;一说由幼女到少女再到成年,面貌在不断变化。指女孩子随着年龄渐长,会越变越俊美。

【谚语俗语第56句】:【 恭敬不如从命】谦让不如服从,不必谦让。台湾朱秀娟 《女强人》:“我国有句成语,恭敬不如从命。但愿在很快的 将来,让我也有尽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谚语俗语第57句】:【凡有喜酒,必有醉人】(谚)有喜酒的场合必定会有醉汉。指好事里常有令人恼丧的地方。

【谚语俗语第58句】:【是灰比土热,是盐比酱咸】(谚)灰:燃烧之后的热灰。酱:面粉加盐晒成的糊状食品。凡是灰总比土热,凡是盐总比酱成。比喻只要是亲友,总比一般人要亲近。 也作是盐就比酱咸,是灰就比土热。 是灰总比土热,是盐总比酱成。

【谚语俗语第59句】:【身长六尺,天下难藏】(谚)天地虽然广阔,一个成年人也难以把自己长久地隐藏起来。指人匿藏得再诡秘,终究会被发现。

【谚语俗语第60句】:【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谚)比喻人总是缺乏自知之明,或总是为自己护短。 也作马不嫌脸长,羊不嫌角弯。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谚语俗语第61句】:小车子不走——加油

【谚语俗语第62句】:【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谚)青春逝去不会再来。指人必须珍惜青春年华,不要虚度时光。

【谚语俗语第63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释义:眼前又有了新的道路。比喻事情有了新的转机,有了新的希望。这是陆游《游山西村》诗句。“山重水复”又作“山穷水尽”。例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绕过险崖,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航道又伸展在眼前了。

【谚语俗语第64句】:【跑龙套】“跑龙套”常用来指代在别人手下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它源自中国戏剧。 “龙套”本指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后来渐渐将此类戏剧中的角也叫龙套了。龙套也叫文堂、流行。文堂是指主帅升帐时出场的龙套。流行指的是在串场时来回流动的龙套。在戏中,一般以一将带四人为一堂。我国戏曲艺术虚拟性强,一兵可当十当百,甚至千万人,所以在舞台上规定四人为一组,即可代表作千军万马。在舞台上,龙套需在主要人物指挥下制造各类气氛。龙套制造气氛有一定的舞台规矩和活动程式。例如,表现元帅升帐或官员升堂,龙套要分站两边叫做“站门”;在上场门或下场门迎候主人出场的龙套,要斜列两边叫做“斜门”;带领主人前行的龙套,一路快步在台上兜圈子叫“圆场”;在交战场面,为表现战斗激烈,龙套要从兵器下穿梭钻过去,叫做“钻烟笼”;龙套分别从舞台两边出场,叫做“二龙出水”等。龙套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讲究“立如钉,走如风”。因为,龙套若在台上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动作不止,会影响主角的演唱;在需要龙套动作时,如果不是轻捷如燕,快走如飞跑起来,那便没了舞台气氛。所以,人们爱说“跑龙套”。“跑龙套”便由此而来。

【谚语俗语第65句】:自从一位报社的张阿姨献爱心资助我上学一年来,我爸在病床上多次对我说:“你千万记住,‘不论亲不亲,好心换好心;他对你十两,你对他一斤’。你以后更要加倍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答谢你张阿姨的恩情。”(河南·新野)

【谚语俗语第66句】:我看书总是不求甚解,匆匆翻阅而过。爸爸劝我说:“细嚼慢咽读一遍,胜过一目十行看十遍。你还是要仔细些啊?”(江苏·盐城)

【谚语俗语第67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释义:比喻人人痛恨,群起而攻。例句:现在不同了,满鞑子已经摇摇欲坠。尤其从铁路风潮发生,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谚语俗语第68句】:【军无媒,中道回】(谚)媒:向导。 军队行军如果没有向导,就无法前进,只好中途返回。指行军离不开好向导。

【谚语俗语第69句】:【恶言伤心,恶行伤身】(谚)恶毒的话会伤害人心,恶毒的行为会伤害人体。指恶言恶行是野蛮的,是文明社会绝不容许的。

【谚语俗语第70句】:【恩人相见,分外眼青】(谚)眼青:眼珠在中间,对人正视,表示对人尊重或喜爱。《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作青白眼,见俗人用白眼;和恩人见了面,就作青眼,格外亲切热情。指人有恩于我,则心怀感激,时刻不能忘怀。 也作恩人相见,分外眼明。 恩人相见处,两眼倍生光。 恩人相见,分外眼清;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谚语俗语第71句】:【天王老子也不行】意即不论是谁,一律拒绝。姚雪垠《李 自成》:“没有令箭就是不开门,你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铁板上钉钉子钉、定谐音。指确定无疑,说话算数。古 华《芙蓉镇》:“不是吓你,我讲的是真话,铁板上钉钉子,一 点都不假。”

【谚语俗语第72句】:【冷身子碰热炮弹】指军旅生涯。传记图书:“至少也是弄 冷身子碰热炮弹出身的人,不是十年也得二十年,才能得到 少将的肩章戴一戴。”

【谚语俗语第73句】:【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谚)不要怕山高,山越高越有攀头;不要嫌路远,路越远越有奔头。指目标越是高远,越能磨炼意志,成就大的事业。

【谚语俗语第74句】:【肠里出来肠里热】(谚)从亲娘肚里生出的,亲娘自然非常关切疼爱。指母亲总对自己的亲生子女格外关心。

【谚语俗语第75句】:老鹰吃麻雀——连皮带骨一起吞;一点不留

【谚语俗语第76句】:狗咬吕洞宾——不懂好歹;不认得真人:不识好歹;不识好人心;不识真神仙;有眼不识真人

【谚语俗语第77句】:【给个脸,还想往鼻子上抓挠】(惯)形容人得寸进尺,越来越放肆。

【谚语俗语第78句】:老鼠睡到猫窝里——送到嘴边的肉

【谚语俗语第79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释义:比喻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例句:“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尚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谚语俗语第80句】:【 功劳记在自己账上】功劳全归自己。夸大自己的作用,抹 煞别人的成绩。类似的:功劳归自己,错误推旁人。张涛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个人是渺小 的,不管作出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要把功劳记在自己账上。”

【谚语俗语第81句】: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

【谚语俗语第82句】:【不知葫芦里卖甚么药】(惯)旧时方士卖药把药装在葫芦里。指不了解内情,不清楚对方的意图。 也作不晓得葫芦里卖的甚么药。 不知道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谚语俗语第83句】:孔明借箭——满载而归

【谚语俗语第84句】:【以貌取人,失之千里】(谚)从人的外表上选取人材,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失错。指选取人材,重在德才与实践,不在外貌。

【谚语俗语第85句】:头当斗笠,背当蓑衣——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谚语俗语第86句】:【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释义:比喻有备无患,也指防患于未然。也说“暖备寒衣睛备伞”。例句:“俗话说,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

【谚语俗语第87句】:【馒头落地狗造化】(惯)造化:福气,好运气。讽刺人意外地得了好处。

【谚语俗语第88句】:砍倒樟树一一死不干(甘)心

【谚语俗语第89句】:【挂着腊肉吃白饭】有东西不能利用,或省着不用。《川行 随想》:“对于刚刚结束的这一段历史,川东农民用一句话概 括性地评价,说挂着腊肉吃寡饭(无菜的饭)。”

【谚语俗语第90句】:【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称为民请命、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为“父母官”。它源自何处呢?源自汉代正史。《汉书·循史传》载:西汉元帝时期,南阳郡治安状况非常糟糕,盗贼猖狂,百姓逃离,田园荒芜,境内一片狼藉。一个名叫召信臣的到这里任太守,此公为政勤勉,很有计谋,首先严厉打击盗贼,稳定社会秩序,劝说人民发展生产,对游手好闲、不干农活的浪荡子弟毫不客气,像严父一样督促他们搞好农桑。因为召信臣治理有效,经济和社会环境大大改善,流离百姓纷纷回到家乡,过上了好日子,人们十分感谢这位好官,被大家称为“召父”。另据《后汉书·杜诗传》载:东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31年),南阳郡新任太守杜诗也是个好官,清廉节俭,勤政为民,任期内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增收粮食,像慈母那样细心关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很开心,被当地人尊为“杜母”。事有巧合,同是汉朝(西汉东汉),同是南阳,“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们把关心百姓疾苦,推动生产力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州县好官尊为“父母官”。从此相沿成俗,这个称呼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仍有这种称呼。当今的“父母官”够格不够格,老百姓心里有数。

【谚语俗语第91句】:【占着茅坑不拉屎】(惯)指占着职位而不办实事。

【谚语俗语第92句】:【问门道】(惯)比喻寻找能够达到目的或办成事情的途径。

【谚语俗语第93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谚)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长在堂前,也会因为妨碍人行而惹人讨厌。比喻好事做不到点子上,还不如不做的好。

【谚语俗语第94句】:【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家待遇都一样。金近迈《欧阳海 之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山上我早有安排,囤了好 些粮食。”

【谚语俗语第95句】:【地肥茄子嫩】(谚)土地肥沃,长出的茄子就鲜嫩肥大。比喻基础好,就容易出好的成果。

【谚语俗语第96句】:【有钱难买自主张】强调遇事要有主见。或说:千主张,万 主张,黄金难买自主张。清代《说岳全传》:“众位哥哥,自古 道:教的言语不会说,有钱难买自主张。大丈夫随机应变, 着什么忙?”

【谚语俗语第97句】:【说嘴郎中无好药】(谚)说嘴:自我夸耀。郎中:称中医医生。指喜欢自我吹嘘的医生,往往没有治病的本事。也泛指爱自夸的人,总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也作“说嘴大夫没好药”。

【谚语俗语第98句】:【酒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已久,开始时是为了维护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又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现在有滴一滴罚三杯之说。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实行酒令的主要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最能活跃气氛的是猜拳行令,俗称划拳。划法是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范围为十以内的数,并附加吉利语,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和相等,谁就算赢,输方喝酒。划拳时所喊数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且代表数字所用吉祥语也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一字有一条龙,一心敬,独占一;二字有哥俩好,两相好,多以“哥俩好”开局,所以不计输赢;三字有三星照,三结义,桃园三;四字有四喜财,四鸿喜,四喜;五字有五魁首(意为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部经典著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六字有六六六,六六顺;七字有七个巧,七巧;八字有八大仙,八仙;九字有九连环,九重天;十字有满堂红,全来到,十全十美。

【谚语俗语第99句】:鱼找鱼,虾找虾,乌龟爱王八——气味相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19299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