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很现实的搞笑歇后语,选句送给自己!
【歇后语第1句】:【牛头不烂,多费柴炭】(谚)牛头没煮烂,是因为火力不够,多加些柴炭就是了。比喻办事遇到难题,多下点工夫就成了。 也作“牛头不烂多加火”。
【歇后语第2句】:杀凳上的肥猪——活不了多久;死在眼前
【歇后语第3句】:【按定坐盘星】(惯)坐盘星:秤杆上的第一颗星,是秤砣和秤盘呈平衡状态时秤砣的悬点。比喻拿定主意。
【歇后语第4句】:【 小巫见大巫】相差很大,比不上。成语:相形见绌。海外 陈若曦《二胡》:“美国有一天会出现水源危机,那将使得七 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变成小巫见大巫了。”
【歇后语第5句】:【炮弹打麻雀】不值得做小事情。类似的:高射炮打蚊子。 成语:大材小用、小题大作、得不偿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 古城》:“现在叫我出出进进送人,这不是钢材当木材用,起 重机吊摇篮,大炮打麻雀?”
【歇后语第6句】:【叫化子也有三个穷朋友】(谚)指不管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些朋友。
【歇后语第7句】:【杜撰】没有根据地胡编乱造,称为“杜撰”。它的来源与姓杜的有关,哪个杜,说法不一,“杜默”、“杜牧”说较多。杜默说。《野客丛话》明确指出:“杜默作诗多不合律,因此言律不合格者称为杜撰。”杜默,宋代人,喜欢写诗,但多不合韵律,许多都是他任意编造的。有一次朋友问他作诗方法的根据何在,他竟大言不惭地说:“杜撰。” 意即这些方法都是我杜默编造出来的。后人就把没有任何根据的胡编乱造叫做“杜撰”了。杜牧说。杜牧可是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人称“小杜”(杜甫在前,称老杜),律诗和绝句成就最高,“能于拗折峭健之中,有风华流美之致,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缪钺语)”但杜牧用典甚多,不少用典与典故不合。《隐居诗话》评道:“杜牧好用故事,有时候为趁韵而不惜撰造不符合事实的故事。”遂称“杜撰”。俩“杜”相比较,源于杜默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老杜、小杜”都是作诗的高手。
【歇后语第8句】:【当家三年狗也嫌】(谚)当家的时间长了,连家中的狗都会嫌弃。指当家人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直接的利害冲突,有意见是正常的。 也借指群众对领头人总少不了有意见。 也作“当家三年,猫狗都嫌”。
【歇后语第9句】:【风水不便,客人背纤】(谚)背纤:人在岸边用绳拉船前行。行船遇到逆风或逆水,乘船的客人也只好下船背纤。借指事到无奈时,只好劳动尊客。
【歇后语第10句】:【哪个猫儿不吃腥】释义:比喻人有贪财、好色之欲。例句:婆惜道:“可知哩!常言道:‘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他使人送金子与你,你岂有推了转去的?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哪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歇后语第11句】:【专咬硌牙的铁核桃】(惯)比喻专门整治态度强硬或难对付的。
【歇后语第12句】:伯父下岗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爸爸整天为他担忧。爷爷说:“只要肯做牛,就不怕没田耕。”(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13句】:【卷起毛边说光边】毛边,指纸的边缘不整齐。谓掩盖缺 点,只说优点。《人民日报》(1981,8,29):“有些文章则是卷 起毛边说光边,最后不轻不重、不疼不痒捎上几句,末尾还 来个‘总之,瑕不掩瑜’云云。”
【歇后语第14句】:【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谚)比喻做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主观臆断。 也作看菜吃饭,量布裁衣。 量体裁衣,看菜吃饭。
【歇后语第15句】:【一物降一物】(谚)降(xiang):降伏。一个人或一种东西,总会有另一种人或东西来降伏他。指天下万事万物,没有制伏不了的。
【歇后语第16句】:【刨树要搜根儿】(谚)要刨大树,先得从根部刨起。比喻要着手解也作刨树要寻根。 刨树要刨根。
【歇后语第17句】:【没病揽伤寒】(惯)揽:拉到自己身上来。伤寒: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指没病找病。比喻没事找事,自讨苦吃。
【歇后语第18句】:见小叔大把大把地花钱,爸爸劝他:“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学会节约,才能过上好日子哟!”(河北·行唐)
【歇后语第19句】:【五十年不变】原指香港回归,制度五十年不变,借指长期 定型。香港梁凤仪《千堆雪》:“整个人,如假包换的五十年 不变,在成长过程中既已早定模式,不见得会吸引别人作感 情上的突破。”
【歇后语第20句】:我买了块电子表不敢戴,常装在口袋里。奶奶说:“你呀,有粉不往脸上搽,却往屁股上抹。”(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21句】:爸爸的钢笔丢了,妈妈问他丢在哪儿了,他说:“拾东西清楚,丢东西迷糊,我这四方块脑子记不得了!”(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22句】:【连锅端】释义:比喻全部除掉或拿走。例句:谁知道半腰里杀出一支解放军的小分队,打伤李荣厚,把那些“人质” 放走了,还差一点把司令部也连锅端掉。
【歇后语第23句】:【秤砣虽小压千斤】我国的秤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调 节秤砣的位置,能与不同的重量保持平衡。谓不很显眼,但 很重要。马烽《刘胡兰传》:“岁数小怕什么,只要能干。秤 砣虽小,还能压千斤哩!”
【歇后语第24句】:身体越炼越壮,脑子越用越灵。
【歇后语第25句】:【路在口边】(谚)指出远门不认识路,勤动嘴问人就会知道。也指勤动嘴向人请教,生活前景就不会迷茫。 也作路出嘴边。 路在嘴巴上。
【歇后语第26句】:【狐狸再狡猾,狐皮还是经常出售的】(谚)狐狸无论怎样狡猾,也逃不脱身死皮售的命运。比喻邪不胜正,邪恶者终归要受到正义的制裁。
【歇后语第27句】:【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谚)家里同时有几件事,要先拣紧要的做起。指处事要尽先处理紧要、急迫的。 也作家有三件事,先拣紧的干。 家有三件事,先打急处来。
【歇后语第28句】:【凤不离窠,龙不离窝】释义:窠:鸟的窝。比喻君王不宜离开京城,离开皇宫。例句:寇准之言,未可深恃,望陛下详察。切勿轻举。谚云:“凤不离窠,龙不离窝。”今陛下离廊庙而履疆场险地,岂不危乎!
【歇后语第29句】:【有嘴说人,无嘴说自己】(惯)指光会指责别人,不说自己的不是。
【歇后语第30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见“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歇后语第31句】:【人生地不熟】(惯)指到了一个新地方,对一切都很陌生。 也作“人生路不熟”。
【歇后语第32句】: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
【歇后语第33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费】释义:办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钱或受些小的损失。例句:“难得寻下这房舍儿。……常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歇后语第34句】:穿鞋没有底——破鞋
【歇后语第35句】:【护家之狗,盗贼所恶】(谚)恶:憎恶。指盗贼最憎恶忠实护家的狗。比喻阴谋作恶的奸诈之徒,最忌恨忠贞正直之士。
【歇后语第36句】:【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惯)比喻同甘共苦。
【歇后语第37句】:【老鸹等死狗】(惯)比喻没有希望地等待。
【歇后语第38句】:【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释义:葵:蔬菜名,今称水芹菜,或指冬葵。早晨露水没干不掐葵叶,中午不在烈日下割韭菜。例句:掐秋菜,必留五六叶。不掐则茎孤;留叶多则秆大。)-L掐,必待露解。谚日:“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歇后语第39句】:一天,我站在楼梯口对妈妈说:“这楼梯真脏啊!”妈妈说:“说一尺,不如做一寸。那你就动手扫扫吧!”(湖北·汉川)
【歇后语第40句】:【民无粮要反,兵无粮要散】(谚)老百姓没粮吃就会起来造反,军队中没粮吃就会各自走散。指粮食是安定与治军的首要问题。
【歇后语第41句】:湿柳做桥——歪歪扭扭
【歇后语第42句】:机关枪打炮弹——不对口径
【歇后语第43句】:【 卖狗皮膏药】以往有些走江湖的卖药,吹嘘药的功效,以 求出售。借指说假话,吹牛皮,或耍贫嘴。沙汀《淘金记》: “现在的话都是说得好听!简直像扯诳卖狗皮膏药一样!”
【歇后语第44句】:【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谚)要杀人,就要见到血,证明人已被杀死;要救人,就要救到底,使他完全摆脱困境。指做事必须彻底。 也作杀人杀个死,救人救个活。 杀人杀死,救人救活。
【歇后语第45句】:染坊里的木勺——色色各别
【歇后语第46句】:爸爸是车间主任,妈妈经常劝他不能光听好听话,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妈妈说:“冰糖只能使嘴巴甜一阵子,忠言却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47句】:老天刮起了北风,妈妈想晒地瓜,但又怕这几天天气不好。爷爷说:“放心吧,一日北风三日晴,三日南风别盼晴。”(山东·文登)
【歇后语第48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释义:比喻只要诚心诚意去做,就一定会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也比喻对人真诚,能产生极大的感动力。例句:这是个父母不肯许的。又有一个父母许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转来。一念坚贞,终成夫妇。留下一段佳话,名日《秋千会记》。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歇后语第49句】:【耳朵是棉花做的】耳根软,无主见,易为别人的话所影 响。明代《醒世恒言》:“刘公耳朵原是棉花做的,就依着老 婆,忙去叮嘱张六嫂不要泄露。”
【歇后语第50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惯)比喻看问题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局。
【歇后语第51句】:【脊梁骨里冒凉气】(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浑身发冷。 也作脊梁沟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凉气。
【歇后语第52句】:【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释义:鞍鞯: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旧封建礼教提倡女子不二次嫁人。“不备双鞍鞯”又作“不担双鞍”、不配二鞍”。 “烈女”又作“贞女”。“不嫁二夫郎”又作“不更二夫”、“不嫁二夫”。例句:我幼读《女儿经》,长读《闺中训》,我明白德容言功与三从四德,我也知道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我进了萧家的门,活着是萧家人,死了是萧家鬼。
【歇后语第53句】:我和妈妈这几天花钱如流水,爸爸提醒道:“我在东沟摸鱼,你们在西沟扔。咱们还得节俭点啊!”(江苏·通州)
【歇后语第54句】:【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释义:形容人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贬义。“脖子”又作“脑袋”。“风向标”又作“试风标”。例句:希望他今后再不要“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要“老老实实承认错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歇后语第55句】:【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见“好马不用鞭催”。
【歇后语第56句】:【 热锅上的蚂蚁】形容心急,慌乱。清代《红楼梦》:“那贾 瑞只盼到晚,又等他祖父安歇,方溜进荣府,往那夹道中屋 子来等着,热锅上蚂蚁一般。”
【歇后语第57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气】(歇)打:本指敲打,转指打仗。指打仗没有明确目标,乱打一通。
【歇后语第58句】:【官不威风牙威风】释义:爪牙仗势欺人,更可恶。例句:七郎在京都,一向撒没有名,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牙爪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站,打驿吏,欺行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千人了。
【歇后语第59句】:【打九九,不打十足】(谚)九九:不足十成。十足:完全满盈。要九九的程度,不要十足。指大凡筹划与做事,要留有余地。
【歇后语第60句】:【多吃饭,少开口】安稳过日子,少说话,不要惹是生非。 茅盾《子夜》:“不要闹!不要闹!多吃饭,少开口,你们不晓 得这句古话么?”
【歇后语第61句】:【晴天不肯走,直待雨淋头】释义:比喻不识时务,办事恰到好处就该收,过头了就坏事,招致没趣或祸害。例句:“你真是‘晴天不肯走,直待雨淋头’,还不赶快借坡赶驴,要不,可就没你的好果子吃了。”
【歇后语第62句】:【大水未到,先筑高堤】(谚)堤:堤岸,防水的建筑物。指在洪水到来之前,先把堤岸筑好。泛指做事必须提早作好准备。
【歇后语第63句】: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歇后语第64句】:马食槽不许驴插嘴一独吞
【歇后语第65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释义:男女成年以后应该结婚。例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三十出头的人,老哥老嫂操心你的终身大事,你怎么反倒不赏老哥老嫂的脸?”
【歇后语第66句】:【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释义:比喻青年人反比老年人死得早,害得老人没有儿子。例句:三藏闻言,止不住腮边泪下道:“这正是古人云:‘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
【歇后语第67句】:【甜瓜嘴,苦瓜心】谓一片苦心,好言相劝。韩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网》:“大伙说你这人是甜瓜嘴儿,苦瓜心。”
【歇后语第68句】:【树大分权,人大分家】(谚)树长大了,自然要分权:人长大了,自然要分家。指兄弟长大成人,各分门户各成家是顺理成章的事。 也作树大开权,男大分家。 树大分枝,家大分居。 树大分权,女大离家。
【歇后语第69句】:【习惯成自然】适应了就变为常态,不受拘束,或不易改 变。相关的: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清代《镜花缘》: “俗语说的:习惯成自然。我们看他虽觉异样,无如他们自 古如此;他们看见我们,自然也以我们为非。”
【歇后语第70句】:【别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拉车的】意即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或说:人家骑马我骑驴,后边还有步行的。韩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网》:“别人骑马咱骑驴,后面还有拉车的。咋 不济,咱也闹个中等儿啊!”
【歇后语第71句】:【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谚)越是黑面馍,越要多包菜才可下咽;越是人样丑,越爱装模作样来掩盖。指人俊不拿捏,越丑越作怪。 也作“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
【歇后语第72句】:【羊羔知道跪乳,乌鸦知道反哺】见“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歇后语第73句】:【说你胖,你就喘】多指禁不起夸奖。一经表扬就真以为 自己好得不得了。姚雪垠《李自成》:“你别逞能,越说你咳 嗽你越发喘!我告诉你新的探报,你别当我们的事儿很轻 松。”
【歇后语第74句】:【见水就渴,见饭就饿】想占便宜,什么都想要。韩志君等 《篱笆·女人和狗》:“那两口子,见水渴,见饭饿!看我三嫂 回去帮家里干点活儿,他们也眼红。”
【歇后语第75句】:【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见“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歇后语第76句】:【 天塌下来,地陷下去】谓遇到极大的困难,发生大的灾难。 成语:天崩地裂。苏童《妻妾成群》:“有一天即使天塌下来, 地陷下去,只要我们活着,就是我伺候你,不会是你伺候 我。”
【歇后语第77句】:巧八哥儿拉家常——光耍嘴
【歇后语第78句】:花开不谢——四季如春
【歇后语第79句】:【为他人作嫁衣裳】(惯)原指穷人家女儿没钱置办嫁妆,却年年为有钱人家的女儿缝制嫁衣。比喻为别人辛苦忙碌。 也作“为他人作嫁衣”。
【歇后语第80句】:【人咸踬于垤,莫踬于山】见“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歇后语第81句】:【粪堆上长连枝树,淤泥中生比目鱼】(惯)连枝树、比目鱼:均喻夫妻。比喻在条件差的地方,也有美好的姻缘。
【歇后语第82句】:吃了蒙汗药——动弹不得
【歇后语第83句】:【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惯)指借别人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也作“借你口中言,传我腹中事”。
【歇后语第84句】:【臭寡妇不如香嫁人】(谚)指丈夫死后,与其和外边的男人鬼混,还不如名正言顺地另嫁为好。
【歇后语第85句】:【正担好挑,偏担儿难挨】(谚)指扁担两头重量一样的容易挑,两头轻重不一的难挑。也泛指正位的负担容易承受,歪邪的压力不好担当。
【歇后语第86句】:【人愁不要喜悦】(谚)指人在窘困愁苦之中,和高兴的事就格格不入。
【歇后语第87句】:【就热锅炒热菜——一勺儿烩】(歇)就:趁……之便。比喻一网打尽。
【歇后语第88句】:【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过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所以又叫“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器是从国外传人中国的,由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在技艺上加以改良,尤以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最为精湛,发展成为今天所说的景泰蓝。那么,“景泰蓝”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明代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独领风骚,因初创时只有蓝色,因此得名景泰蓝。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增加了科技含量,造型精美绝伦,已成为馈赠国内外友人的最佳礼品r。
【歇后语第89句】:【日思夜梦】(谚)白天想的什么,夜间就容易梦到什么。指入睡觉做梦,往往是醒时心里想的事情,睡着后反映到梦境里。 也作日之所思,夜之所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歇后语第90句】:【关公门前耍大刀】关公为武将。谓在行家面前卖弄。类 似的:鲁班门前弄大斧。成语:自不量力。陆文夫《围墙》: “那技术员慎重对待,步步不离;在设计所的门前砌围墙,等 于在关老爷面前耍大刀,没有两下子是不行的。”
【歇后语第91句】:邻居爷儿俩为了点小事在吵架,奶奶听见了劝道:“亲人亲,亲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俩都相互让着点儿!”(河南·卫辉)
【歇后语第92句】:【 没有空城计,退不了司马懿】诸葛亮令马谡镇守街亭。街 亭失守,司马懿进兵西城。西城兵力空虚,诸葛亮用空城计 吓退了司马懿。事出《三国演义》。指有高明的办法来对 付。电视剧:“没有空城计,退不了司马懿。没有这一招,也 对付不了马司令。”
【歇后语第93句】:鹌鹑脖里寻豌豆——谋财害命
【歇后语第94句】:【公鸡抱窝,母鸡打鸣】(惯)抱窝:孵小鸡。比喻男人做女人的事,女人做男人的事,作用颠倒了。
【歇后语第95句】:【务名不务实】追求外表,不务实际,浮夸。清代《儒林外 史》:“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都是些粗 心浮气的说话,看不得了。”
【歇后语第96句】:【遮不得风,挡不得雨】(惯)比喻没有用处,不顶事。
【歇后语第97句】:过秤乱加码——不公平
【歇后语第98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连续做下去,就会有进展。浩然 《艳阳天》:“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大伙儿一伸手,就算有头 脑了。”
【歇后语第99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一俗语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面。此俗语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王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巧遇见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女呵斥并状告至王母娘娘处。王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嫦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王母娘娘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璧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由此而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19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