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歇后语,分享后会圈粉无数!
【歇后语第1句】:【请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做事另有企图。成语:别有用 心。柳青《种谷记》:“我早看见行政请女客引外甥,就是请 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歇后语第2句】: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歇后语第3句】:【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流行于东北各地,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发展而成的,已有二百年历史。过去它有蹦蹦戏、大口落子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名为“二人转”。原有三种演唱形式:一是二人对口演唱的二人转;二是一人演唱的单出头;三是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近来又有发展,增添坐唱、群唱等形式。俗语所谓的二人转主要指第一种,即二人对口演唱的形式。
【歇后语第4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释义: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起初是他推荐韩信为大将军,后来韩信企图兵变,又是他除掉了韩信。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是同一个人搞的。例句:王老水子的势力,是上官韬搞起来的;将来,还是要断送在上官韬手里。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
【歇后语第5句】:百年大树风刮不倒一一根深蒂固
【歇后语第6句】:【绣花枕头——一包草】(歇)比喻人徒有其表。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绣花枕头——一肚子草。 绣花枕头——里面一包草。
【歇后语第7句】:【 此地无朱砂,红土也为贵】没有好的,次的提高了身价。 类似的:此地无黄金,黄土便为贵。老舍《谁先到了重庆》: “就连这样,还四个报馆争着请我呢!这年月缺乏人才,此 地无朱砂,红土也为贵。”
【歇后语第8句】:【经还没念,就先打起和尚来了】(惯)比喻事情还没办成,就先惩罚办事的人。
【歇后语第9句】:【典当】“典当”亦称当铺或称质库,是专门收取抵押品以获利润的行业。典当源于我国南朝寺院的僧库。典当何以和寺院有关?大概是南朝历代帝王大都信佛,给寺院的赏赐甚高,寺院经济发达,僧侣地主成为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之一。寺院所有的财富除他们挥霍外,便用于放债生息。加上寺院建筑规模巨大,往往成为南北商人贸易场所。商人一时资金周转不灵,可将货物抵押给寺院,向寺院借高利贷,久而久之,寺院“僧库辄作质取利”,典当由此产生。
【歇后语第10句】:【火大无湿柴】(谚)指火势大了,湿柴也能燃烧得很旺。比喻人多力量大,有气势,就不怕困难多,任务重。 也作“旺火没湿柴”。
【歇后语第11句】:指到黄牛便是马——信口雌黄;自欺欺人
【歇后语第12句】:林冲进白虎堂——上当受骗
【歇后语第13句】:大妈一见熟人就爱拉家常。有一次,大伯对我说:“你大妈是柳木屁股,走到哪儿根就扎到哪儿。”(河南·长葛)
【歇后语第14句】:【骆驼下骡子——怪种】(歇)下:动物生产。本指怪异的变种,转指不肖的子孙。含责骂意。
【歇后语第15句】:【水清无鱼,人清无朋】释义:水过于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苛察了,就没有人与他交往。例句:在今天,“清如水”是做不到的。“水清无鱼,人清无朋。”不但无朋,而且会四面树敌,使你连正常的工作也干不下去。
【歇后语第16句】:【两姑之间难为妇】(谚)两姑:婆婆和小姑(丈夫的妹妹)。指媳妇夹在婆婆和小姑之间,左右为难。 比喻夹在两个地位相当的上司或辈分高的人之间,关系不好处理。
【歇后语第17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谚)马屁:拍马屁,即专门用甜言蜜语奉承讨好人。旧指无论什么东西都有可能被人看穿厌弃,惟有奉承话是人人爱听的。
【歇后语第18句】:【哪只山羊不吃柳】(谚)山羊性爱吃柳树枝叶。比喻行为不检点的男子,总爱和女人在一起厮混。
【歇后语第19句】:桌子光剩四条腿——失面子
【歇后语第20句】:八哥啄柿子,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
【歇后语第21句】:【强将手下无弱兵】领导有方,指挥得当,能够充分发挥手 下人的聪明才智。台湾朱秀娟《女强人》:“强将手下无弱 兵,余菱到你那里去上班,简直变了一个人。”
【歇后语第22句】:【虎狼当道,不治狐狸】见“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歇后语第23句】:不见兔子不放鹰——做事要把握
【歇后语第24句】:鸡毛遭风吹——身不由己
【歇后语第25句】:【钻脑袋不顾屁股】见“顾头不顾尾”。
【歇后语第26句】:【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释义:小葱是青的,豆腐是白的。“青”与“清”谐音。比喻清楚明白,没有差错。也比喻彼此关系清白。例句:队委会还没来得及宣布这件事,她已经把保管室里的账目、实物清点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歇后语第27句】:【若信卜,卖了屋】(谚)卜:占卜,用迷信的手段给人算命。如果相信那些占卜算卦的鬼话,就会因风水不佳,连住房都要卖了。指占卜算卦纯属骗人,绝不可信。
【歇后语第28句】:爸爸想养蝎致富,可又听人说蝎子很难养,就一直没敢行动。爷爷鼓励他说:“还没见蝎子影,怎知道养不成?路不铲不平,事不做不成。大胆养吧!”(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29句】:秀才房里——尽是书(输)
【歇后语第30句】:【千金念白四两唱】(谚)念白:也叫白口,戏曲表演中的道白。道白可值干金,唱只值四两。指戏曲表演,唱词远不知道白难度高。
【歇后语第31句】:【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释义:各人有各人的福分。例句:“得靠运气,靠能耐。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的福。”
【歇后语第32句】:【脚上的燎泡——自己走的】(歇)指事情的不良后果,是自己造成的。 也作脚上的泡——自己走出来的。 脚上的茧子——自个儿走的。
【歇后语第33句】:【不图三分利,不起早五更】(谚)五更:天色未明的时刻。指人不是为了生活,为了谋利,谁也不肯起早睡晚,辛勤苦干。 也作“不为谋利,谁肯早起”。
【歇后语第34句】:【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某种方法专门解决某种问题。或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高云览《小城春秋》:“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也许吴坚这把锁,得你这把钥匙才打得开。”
【歇后语第35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跳】经过比较,才发现巨大的差别。 比,也说:说,算。张贤亮《邢老汉和他的狗的故事》:“这个 账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就等于我们一个人定 的一半。”
【歇后语第36句】:【孔夫子面前背书文】(惯)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
【歇后语第37句】:【上吊也得找棵大树】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选择。沙汀《淘 金记》:“那就行!不过说一句老实话,就要上吊,也找大树 子吧!”
【歇后语第38句】:【呱呱叫】(惯)形容极好或极其优秀。
【歇后语第39句】:【顺风使令箭】(惯)比喻顺应形势发展,根据情况再作出决断。
【歇后语第40句】:【墙里的柱子——捶使劲不显身】(歇)指暗中不露声色地出力。也指不吭声地埋头苦干。
【歇后语第41句】:【土里滚,泥里爬】(惯)指整天在庄稼地里受苦受累地干农活儿。
【歇后语第42句】:【头是头,脚是脚】(惯)1形容人相貌端正俊美,无可挑剔。2形容人说话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歇后语第43句】:【好马经不住歇三年】释义:马长期休息不干活,体力会越来越减弱或不会干活。例句:是呀,我正准备找你商量呢。人家说:“好马经不住歇三年”,我想给它试试套昵。
【歇后语第44句】:【蔫人出豹子】蔫人,指性情温和,老实巴交的人。这样的 人有时也会大发脾气,或有惊人之举。韩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网》:“蔫人,出豹子啊!小豆倌儿这家伙,你可千万不 能小瞧!”
【歇后语第45句】:【人不住手,马不停蹄】一刻不停,继续前进。又指忙碌。 住手,也说:歇脚。明代《西游记》:“师徒们人不住手,马不 停蹄,又行了一日一夜,却又天色晚矣。”
【歇后语第46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释义:形容春天时光极宝贵。例句:时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别耽误时间了,你是领头的,你提个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歇后语第47句】:【棒打不回头】(惯)形容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歇后语第48句】: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奶奶却又发起愁来:“这有了金窝却养不出灵鸟,有了果树却结不出甜桃。咱家啥时能出个大学生啊?”(河北·海兴)
【歇后语第49句】:拴绳子养海带——根子不在下面
【歇后语第50句】:【人怕伤心,树怕刨根】心灵的伤害最深重,人容易绝望。 刨根,也说:剥皮。郑义《老井》:“已经迟了。树怕剥皮,人 怕伤心。喜凤妈把孙旺泉伤得太深了。”
【歇后语第51句】:【三步并作两步】(惯)形容快步行走,步子迈得很大。 也作三步并两步。 三步并成一步迈。
【歇后语第52句】:【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原原】(谚)原原:原样。一心一意打石,就能打成长方砖形;三心二意打石,石还是原样。比喻做事决心坚定,就能成功;信心不足势必半途而废。
【歇后语第53句】:【尖担担柴——两头脱】(歇)尖担:两头尖的扁担。尖担两头没有钩槽,挂在两头的东西容易脱落。 指两头都落空。
【歇后语第54句】:【牛身上拔一根毛】谓数目极少,分量极小。成语:微乎其 微、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清代《红楼梦》:“那日在庙里还 愿,花了几万银子,只算是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罢咧。”
【歇后语第55句】:【做生意】“做生意”指商业经营,俗称“做买卖”。为什么把“做买卖”说成“做生意”呢? “做生意”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时期《世说新语·言语》引用的一个故事:以前孙吴(指孙权听建立的东吴政权)时曾有人把鸟翼用剪刀剪下,扇起风来力不减,如同圆扇一样。但当时没有“生意”,直到晋灭吴以后,才得到大家的使用。这里“生意”一词是说物品能够引起人们发生兴趣,才会被人去买。后世遂将经商做买卖之事称为“做生意”,意思是引入感兴趣之后买卖方才具有生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有“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即去改业做生意”之语。此乃把做买卖称为“做生意”的首次记载。也是做生意的源头。
【歇后语第56句】:【扁担上睡觉——想得宽】(歇)本指想得宽阔,转指想得倒好,就是不能实现。
【歇后语第57句】:【癞蛤蟆吃苍蝇——将供嘴】(歇)将:方言,刚。指收入有限,刚够吃饭。
【歇后语第58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试官】(谚)试官:科举时代评阅试卷的考官。指旧时科举考试没有真正标准,只要文章合考官的眼光,就可被录取;否则文章再好,也要落选。
【歇后语第59句】:【没了头的苍蝇,乱撞一气】释义:比喻失去主宰,行为不能控制。例句:他们老人家越要以他们的眼睛当作我的眼睛,我就越想不用眼睛,而像没了头的苍蝇似的,乱撞一气。
【歇后语第60句】:种瓜得豆——变种
【歇后语第61句】:【热饭不能热食】(谚)指要吃热饭,还需等到稍凉之后,方不至于烫嘴。比喻办事需有耐性,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
【歇后语第62句】:【好马不吃回头草】释义:比喻有志气的人不走回头路。例句:常言:好马不吃回头草,料想延寿寺自然不肯相留,决无再入之理,却到何处去好?
【歇后语第63句】:【屎壳郎戴花——臭美】(歇)本指又臭又美,转指人故作姿态显示自己漂亮,惹人厌恶。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64句】:【圣人门前卖字画】(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
【歇后语第65句】:【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比喻人多不干正事。梁斌《红 旗谱》:“我看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国家民族还是强不 了!”
【歇后语第66句】:【水不来,先垒坝】释义:比喻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例句:那年搞清查,要不是我妹子从招待所里探听点消息,你能做到水不来先垒坝?
【歇后语第67句】:铁匠催徒弟——快打
【歇后语第68句】:【八十妈妈休误上门生意】(惯)比喻切不可放过送上门来的好事或机会。
【歇后语第69句】:【一锹挖不出井来】释义:比喻做事要有个过程,不能性急。例句:张万山笑着说:“一锹挖不出井来,歇会吧,要不,我这棵梨树一会儿就让你给剃光头了。”
【歇后语第70句】:【十二属相】“十二属相”也称十二生肖。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时,十二地支代表了十二时辰。古人又根据他们对动物出没活动时间的规律,把十二时辰配上了十二生肖:子:子夜十一时至第二天凌晨一时,这时候,老鼠的活动最为活跃,“子”就同鼠搭配,称为“子鼠”。丑:牛吃足了草,凌晨一至三时还在咀嚼,准备凌晨出来耕地,所以“丑”就同“牛”搭配,称为“丑牛”。寅:据说凌晨三至五时,这时候老虎最凶猛,所以“寅”同“虎”搭配,称为“寅虎”。卯:凌晨五时后,月亮(又叫玉兔)还在照耀大地,所以“卯”同月宫神话中唯一的动物玉兔相配,称为“卯兔”。辰: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传说早晨七至九点钟已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巳:据说,早晨九至十一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会伤人,所以巳时属蛇。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太阳当头,据方士的说法,午时阳气到达极限,阴气将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阴”类动物,所以午时属马。未:下午一至三时,羊吃了这时候的草,据说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所以未时属羊。申:下午三至五时,猴子异常活跃,申时属猴。酉:下午五至七时,傍晚来临,鸡开始归窝,所以,“酉”跟鸡搭配,称为“酉”鸡。戌:下午七至九时,黑夜来临,狗开始“工作”:看家、守夜,所以,“戌”同犬搭配。亥:晚上九至十一时,夜已深,猪憩睡得更熟,所以“亥”跟猪搭配,称“亥猪”。十二生肖是我国用于记录年的一种方法,如《泰山庙圣旨碑》题:“泰定鼠儿年十月二十三日”,“鼠儿年”即子年。十二生肖也是我国在古代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如子鼠年生的属鼠,丑年生的属牛,依次相配。这叫“十二属相”.或者叫“属相”。
【歇后语第71句】: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我的作业还没完成一半。奶奶提醒我,我总说时间还早。“别说时间早,一去没处讨;别说你还小,人生容易老。”奶奶说。(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72句】:天上星星地上板凳脚——数不清(白族)
【歇后语第73句】:【朝里无人莫做官】(谚)旧指朝廷里如果没有后合作依靠,就不要去做官。
【歇后语第74句】:【荆人不贵玉,蛟人不贵珠】(谚)荆人:荆山治玉的人。蛟人:潜海采珠的人。荆山产美玉,荆山人就不稀罕美玉;蛟人采珍珠,采珠人就不稀罕珍珠。指盛产宝物,便不觉得宝物可贵。借指人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
【歇后语第75句】:孤树上的知了——自鸣得意
【歇后语第76句】:【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是以那些小败嘲笑大败的人,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它源自战国时期的《孟子》。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孟子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尽心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战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弃甲,飞奔逃命。那只跑了五十步的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是贪生怕死。这对不对呢?”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笑百步是同样的道理。”后人用此比喻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轻些罢了,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歇后语第77句】:【只有买错无卖错】(谚)指真货、假货,卖者清楚,买者不知,所以只有把假货当真货买去的买者,没有错把真货当假货卖掉的卖家。
【歇后语第78句】:【棺材出了,才讨挽歌郎钱】(惯)挽歌郎:旧时在丧家送葬时,受雇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办成了才去讨要报酬。也比喻办事错过了时机。
【歇后语第79句】:抱着书本儿骑驴——走着瞧
【歇后语第80句】:【一事到官,十室牵缠;一人入狱,一家尽哭】(谚)因一件事告入官府,邻居左右受连累;一人坐牢,全家痛苦。指旧时诉讼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歇后语第81句】:踩死蚂蚁也要验尸——过分认真
【歇后语第82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人不可轻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万一有一个料不到,连老本儿就赔上了。”
【歇后语第83句】:【三下五除二】(惯)原为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干脆利索。 也作“三下五去二”。
【歇后语第84句】:【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惯)指人表面上和气,背地里使坏。
【歇后语第85句】:钻进风箱里的老鼠——受不完的气
【歇后语第86句】:【大白天说梦话】释义:说荒唐话、不实际的话。例句:“连升嫂子,你不要大白天说梦话吧,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歇后语第87句】:【六国贩骆驼】释义:比喻到处钻营取利。例句:“这个娼妇,专管是个‘六国贩骆驼’的,听了这话,他有个不奉承去的!”
【歇后语第88句】:半道上拔气门芯——有意为难
【歇后语第89句】:大炮上刺刀——远近全能对付;蛮干
【歇后语第90句】:【醉死也不认酒钱】(惯)比喻在事实面前死不认错或死不认账。
【歇后语第91句】:【洞房内三天不分大小】释义:新婚三天之内,无论大小长幼,都可以跟新娘子开玩笑。例句:洞房内三天不分大小,两家亲朋不分长幼,全来闹洞房。于是这个过来叫声嫂子,那个过来抢走手帕。
【歇后语第92句】:一放学我就看电视,妈妈说:“学习吧。”我说时间还早。妈妈又说:“大豆不挤不出油,时间不挤会白溜。”(黑龙江·双鸭山)
【歇后语第93句】:我们靖城有一种名吃——蟹黄汤包。一位老大爷刚吃完,抹着嘴说:“这汤包鲜得打嘴巴子也不会丢碗啊!”(江苏·靖江)
【歇后语第94句】:九牛去一毛——微不足道
【歇后语第95句】:【一夜夫妻百夜恩】(谚)夫妻之间,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须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歇后语第96句】:菜瓜打锣———锤子买卖;一锤子交易
【歇后语第97句】:【家贫显孝子】(谚)指家境困窘时,才能显出真正的孝子。泛指在艰难困苦的关键时刻,才能看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也作家贫出孝子。 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
【歇后语第98句】:半云空上长草——破天荒
【歇后语第99句】:【此可忍,孰不可忍】释义:此:这,这个。“此可忍”又作“是可忍”。孰:什么,哪个。这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例句:到现在,竟自屈膝自卑,叫外来的居上,此可忍,孰不可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2043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