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很经典搞笑歇后语,沁人心脾!

【歇后语第1句】:【狼有狼道,蛇有蛇踪】释义:各种野兽出没都有自己的道路。例句:打猎要认路:狼有狼道,蛇有蛇踪。狼走岭脊,狐走山腰,獾走沟底。

【歇后语第2句】:【亲戚明算账,父子钱财清】(谚)亲戚之间在经济上要算清账,父子之间在钱财方面也要有透明度。 指即使关系再亲近,在钱财上也要一清二楚。

【歇后语第3句】:鸭子上锅台——靠猛劲;逼出来的;逼的

【歇后语第4句】:【交情是交情,买卖是买卖】释义:做生意不能讲个人交情。例句:老棒子要跟他在账上找齐!——账可是一笔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交情是交情,买卖是买卖。何况他跟这个“黄毛”算什么交情?简直是他身上的一块牛皮癣,想起来就痒。

【歇后语第5句】:我的头摔破了,弟弟不停地说风凉话。妈妈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真是穷不帮,富不帮,挖稀泥背洋枪。”(山东·单县)

【歇后语第6句】:【只有错拿,没有错放】(谚)指案件中往往捉人比较随便,而放人特别谨慎。

【歇后语第7句】:【冷锅里冒热气】事情来得突然,出乎预料。类似的:冷锅 里爆热豆/冷灰里爆出热栗子。王蒙《失态的季节》:“但是 最后费可犁冷锅里冒热气,或者说又大冒起傻气来了。”

【歇后语第8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谚)朱:朱砂,红色颜料。指接近朱砂的,自然就会被染红;接近墨的,自然就会被染黑。比喻人接近好人会变好,接近坏人会变坏,习染是非常要紧的。

【歇后语第9句】:【蛆枣先红,破蛋先臭】(谚)蛆枣:生了蛆虫的枣。生了蛆的枣先发红,有破缝的蛋先发臭。指物变坏从内部开始,人变坏从思想上开始。

【歇后语第10句】:【棋力酒量】(谚)指下棋比的是智力,智力不高,棋就下不赢;饮酒比的是酒量,酒量欠缺的人,多饮一杯就会醉倒。

【歇后语第11句】:【借米赶得上下锅,还米就赶不上下锅】(谚)把米借给人或向别人借米,都赶得上下锅做饭;要是等别人还来的米下锅,那就耽误了做饭。指财物借出容易讨回难。

【歇后语第12句】:【千里马还有一瘸】(谚)千里马:日驰千里的名马。瘸(que):跛腿。 即使是千里马,有时也会失蹄。比喻做事再缜密的人,有时也会出错。

【歇后语第13句】:【粳米粉的线条——拉不长】(歇)粳米粉:用粳稻米碾磨出的粉,没有黏性。长:本指空间距离长,转指时间距离长。指某事时间持续得不长久。

【歇后语第14句】:【花果山的猴王——不服天朝管】(歇)花果山:传说中傲来国附近海中的一座名山,见《西游记》第一回。猴王:《西游记》中人物孙悟空,在花果山为猴王。本指孙悟空敢于大闹天宫,不服天上朝廷管教,转喻人有造反精神,敢于同统治者作斗争。

【歇后语第15句】:【 心提到嗓子眼儿】里担惊受怕。王朔《私人律师》:“我这 可是第一次干这种勾当,我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 了。”

【歇后语第16句】:爸爸到邻居家借东西,去了很久才回来。妈妈埋怨他说:“你啊,是去个勾勾,来个弯弯。”(四川·忠县)

【歇后语第17句】:【不怕见面催,就怕腚后跟】释义:见面催一催,往往不抵事,只有紧跟身后才能尽快见效。例句:“不怕见面催,就怕腚后跟。这每天寸步不离跟在屁股后边,屙尿都不方便。”

【歇后语第18句】:【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言行自相矛盾,出丑。或表示悔恨。 相关的:自己打耳光。老舍《四世同堂》:“大家都说一样的 话,别你说东,他说西,打自己的嘴巴!”

【歇后语第19句】:白布盖墨印——黑白分明

【歇后语第20句】:【纺车头上出黄金】释义:纺车头上能生出黄金来。比喻辛勤劳动可以致富。例句:纺车头上出黄金。皆由车出。

【歇后语第21句】:桃花潭水深干尺——无与伦比

【歇后语第22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释义:形容春天时光极宝贵。例句:时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别耽误时间了,你是领头的,你提个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歇后语第23句】:【 小骂大帮忙】在小的方面批评指责,貌似公正,实际上是 为了维护大的利益。《汪精卫的末日》:“这叫小骂大帮忙, 校长是可以理解的。”

【歇后语第24句】:银幕上刮黄风——迷不住观众的眼睛

【歇后语第25句】:妈妈死后,爸爸又给我找了个新妈妈。新妈妈又带来个新哥哥,两年后妈妈又给我生个新弟弟。爸爸说话幽默风趣,妈妈却有些小肚鸡肠。这不,一天下午妈妈又躺在床上不说话了。爸爸又在施展他的战术:“又咋了,是俺娃气你了,还是你娃气你了,再不就是咱们娃气你了?来,拉出来,各打三十大板。”妈妈一听,“扑哧”一下笑了。(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26句】:【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指只知道吃。

【歇后语第27句】:【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谚)早上起得早,一切都会从容有序;起得迟,就不免零乱匆忙。指养成早起床的习惯,好处很多。

【歇后语第28句】:【捆绑不成夫妻】(谚)指婚姻是要男女两相情愿的,不能使用强迫的手段。

【歇后语第29句】:吃饭时,我把吃剩下的饭倒掉了,妈妈说我不懂得珍惜粮食。我说:“就那么一点,算什么?”爸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一顿省一把,一年买匹马。”(河南-汝阳)

【歇后语第30句】: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子灰

【歇后语第31句】:【脱了裤子放屁——费两道手】(歇)指多此一举或自找麻烦。常含责骂意。 也作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歇后语第32句】:【六畜】农民盼望的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难二》中说:“务于蓄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人多。”它说明了掌握蓄养的规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顺利生长,五谷才能迅速繁殖,收入就会增多。六畜,指的是牛、马、羊、豕(猪)、鸡、犬(狗)六种家畜。《左传·僖公十九年》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六畜之中,牛和马主要用来耕作、驮运、拉车,羊、豕、鸡主要供食用,犬则守户。现在,六畜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羊来说,除了食用外,增加了毛纺,以牛和豕来说,增加了皮革制品。而牛和马的耕种作用大大弱化,被现代科技所取代。

【歇后语第33句】:【迅雷不及掩耳】释义:形容特别快,措手不及。例句:显然,敌人为了迅雷不及掩耳地破坏他们的组织、破坏政治犯们坚持下来的绝食斗争,要把他或者还有其他的同志突然弄走,

【歇后语第34句】:老鼠踩响夹——不该走这一步(夹:灭鼠工具)

【歇后语第35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歇后语第36句】:【茶喝二道酒喝三】(谚)茶喝二道:茶喝到第二道,茶味正浓。酒喝三:酒喝过三杯后,精神兴奋。 指二道茶方酽,三杯酒提神。

【歇后语第37句】:【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释义:猩猩:猿类,形似人。能言:指经过训练,可发几个简单的音节。猩猩纵然能说话,也还是禽兽本性。例句:鹦鹉能言,不禽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歇后语第38句】:孔夫子丢了书——失册(策)

【歇后语第39句】:【散了骨头架】(惯)形容非常疲惫,浑身酸困。 也作“散了架”。

【歇后语第40句】:纱线板做牌楼——枉费心机

【歇后语第41句】:【口服千句,不如心应一声】(谚)口服:口头上表示信服。指口服远比不上心服。

【歇后语第42句】:姐姐跟姐夫发生了口角,一赌气跑回娘家住了十来天。妈妈开导她说:“房檐下是避雨哩,娘家不是住女哩。再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还是回去,夫妻俩商量着好好做事。”(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43句】:我去姨妈家回来时提了一点东西。唉!真累,难怪妈妈常说“好手不拿四两”。(广西·柳江)

【歇后语第44句】:小刚读书总是拖着长腔,写字曲里拐弯。老师说他是“读书唱山歌,写字挖田螺”。(江苏·无锡)

【歇后语第45句】:【挂羊头卖狗】肉这一俗语,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看似比喻商业行为,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而实际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售其奸。实指政治手段,一些所谓得道高人,不厌其烦讲经说法,混淆视听,欺骗群众,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指世俗之间弄虚作假、以赖充好,愚弄人、糊弄人。总之,这一俗语运用十分广泛。那么,它源于哪里呢?原来,它出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最早不叫“挂羊头卖狗肉”,而叫“挂牛头卖马肉”,后转为“挂羊头卖狗肉”。典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据载:齐灵公喜欢看宫内女人着男装,齐国女人皆效法。但灵公有点叶公好龙,却讨嫌宫外女子着男装,便下令官府制止,有女子着男装者撕衣断带,但还是制止不了。灵公便问齐相晏子,这是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您喜欢官内女人穿男装,却禁止宫外女人穿,这如同在门上挂牛头,而在门里卖马肉。你如果先禁宫内女子,则宫外女子莫敢再穿。” 齐灵公采纳晏子的建议,果然在一月之内没有女人再穿男装。后世,挂牛头卖马肉逐渐转为“挂羊头卖狗肉”。

【歇后语第46句】:【眼泪往肚子里流】(惯)比喻满腹悲苦无法向人诉说,只有藏在心里。 也作眼泪打肚里流。 眼泪在肚里落。 眼泪往肚子里吞。

【歇后语第47句】:【爱挑的担子不觉重】(谚)指做任何事情,只要心甘情愿,就不怕困难,不觉得难以忍受。

【歇后语第48句】:【中看不中吃】(惯)比喻外表好看,却没有用处或没有本事。

【歇后语第49句】:【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歇)鸡只有一个排泄器官,尿与屎一块儿排出。指人自有他的去处,或各有门路。 也作“鸡儿不撒尿——自有门道”。

【歇后语第50句】:【 门后边耍大刀】谓背后逞能。李晓明等《平原枪声》:“老 孟大爷,这可不能门后耍大刀,要拿到当街上去耍啊。”

【歇后语第51句】:王某出外打工,没有挣到几个钱,家里的地却荒了。他妻子说:“到外挣块板,家里却丢扇门。”(辽宁·大连)

【歇后语第52句】:我记不清我的小刀放到哪儿了,就硬说是叔叔拿的。叔叔劝我去木箱里找找看,一瞧,果然在那儿。妈妈见状说:“你真是冤枉扒手笑死贼。”(安徽·贵池)

【歇后语第53句】:【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原指宗教修行,功德圆满。借指某 一人成功,有关的人均得到好处。姚雪垠《李自成》:“这事 一办成.你就一步登天。你们一家人的日子也马上苦尽甜 来。古语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歇后语第54句】:【宁挑千斤担,不抱肉疙瘩】(谚)肉疙瘩:对婴儿的戏称。宁肯肩挑千斤重担,也不愿在怀里抱个婴孩。指抱着不会立不会走的婴孩是最费力的。

【歇后语第55句】:一天晚饭后,没长头发的凯凯来我家玩,我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取笑他。正在刷锅的妈妈瞪了我一眼说:“说人前,笑人后,咕咚一声跪到人家脸前头。孩子,人生像一把蒺藜,谁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地捋到头,可千万不要笑话别人啊!”(河南·孟州)

【歇后语第56句】:【还债容易还情难】(谚)情:人情。指人际间的情谊比钱财更宝贵。

【歇后语第57句】:【染缸里捞出白布来】(惯)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歇后语第58句】:【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谚)势:权势。以权势相交的,权势尽后朋友就散;以财利相交的,无利可图时交情就断。 指以权、钱相交的朋友是靠不住的。

【歇后语第59句】:【未曾水来先垒坝】(谚)坝:堤坝,拦水的土建筑物。发大水之前先得把堤坝筑好。指防洪要提早准备。也泛指凡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

【歇后语第60句】:耕者离开牧者,耕者要冻死;牧者离开耕者,牧者要饿死。

【歇后语第61句】:【踹浑水】(惯)踹:踩。浑水:不正当的男女之事。比喻抓住别人搞不正当两性关系的短处,趁机占便宜。

【歇后语第62句】:【残灯碰上羊角风——一吹就灭】(歇)羊角风:旋风,龙卷风。指人或某种势力行将死亡或灭亡,经受不住打击。

【歇后语第63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释义:意思是天地共鉴,天地作证。例句: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新郎新娘拜天地!”

【歇后语第64句】:要练功,不放松;要练武,不怕苦。

【歇后语第65句】:【打擂台】(惯)擂台:为比武而搭起的台。本指上擂台参加比武,比喻:1向挑战者应战,与之较量手段、技艺。2耍花招,与人讨价还价。3有意跟人作对,难为人。

【歇后语第66句】:隔山射虎——全凭硬弓(功)

【歇后语第67句】:【一窍通,百窍通】(谚)窍:窍门,事情的关键。指遇事能抓住关键与要害,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歇后语第68句】:【朋柴火焰大,人多主意高】(谚)朋柴:柴火堆。柴多了燃烧起来火焰就高,人多了讨论出的计谋就妙。指人多智广。

【歇后语第69句】:【长兄如父,长嫂比母】释义:年长的兄嫂如同父母。例句:长兄如父,长嫂比母,可是他们也五男二女,一窝九口,家无隔夜之粮,吃了上顿愁下顿,有心无力帮不了他。

【歇后语第70句】:【关公老子——满面红】(歇)关公老子:关羽的俗称。本指整个儿脸面都发红,转以形容很难为情。

【歇后语第71句】:【摆龙门阵】(惯)指聊天或讲故事。

【歇后语第72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谚)后娘:继母。指孩子一旦失去了亲娘,父亲也就会和后娘一样对孩子只有冷淡,没有关爱。 也作有后娘就有后爹。 有后娘必有后爹。

【歇后语第73句】:【民不举,官不究】(谚)举:告发。 指旧时的诉讼案件,受害人如果不提出诉讼,官府绝不主动审理。 也作民不告,官不究。 民不催,官不理。 民不告状,官难过问。

【歇后语第74句】:【瞎猫碰死耗子】(惯)1比喻偶然获得或事有凑巧。2比喻碰运气。 也作瞎猫撞着死老鼠。 瞎猫碰到死老鼠。 瞎猫碰见死耗子。

【歇后语第75句】:【靠右行】“靠右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交通规则(火车除外),它源自欧洲。古代欧洲军队在路上相遇时,就有靠右边走的规定,这是为了避免右手执的武器造成碰撞发生误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罗伯斯庇尔发布命令,所有巴黎的马车和行人一律靠右边行驶。后来被拿破仑征服过的欧洲国家,如瑞士、德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相继实行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后来,全世界多数国家采纳了这一交通规则。

【歇后语第76句】:【入田观稼,从小看大】(谚)想知道农作物的收成,到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就可推断出来;想知道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从他小时候的行为表现上就可推断出来。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预兆。

【歇后语第77句】:【戴有色眼镜】(惯)比喻带着偏见或成见看待人或事。

【歇后语第78句】:【拴不到一个槽上】弄不到一块儿。申跃中《挂红灯》:“光 抓了你大叔去,也算是他应分的事。谁叫他跟人家拴不到 一个槽上呢?”

【歇后语第79句】:【黄连树下弹琴——苦中取乐】(歇)指在困苦中强作欢乐或自得其乐。 也作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黄连树下吹箫——苦中作乐。

【歇后语第80句】:彩电演节目——有声有色

【歇后语第81句】:【在劫难逃】“在劫难逃”形容遇到不可解决或无法挽救的灾难。这个词语的中心词是“劫”,“劫”是佛教用语,表示时间极长,同“一刹那”相反。古印度传说认为,世界经过若干万年就要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就叫做“劫”,也叫“劫波”。关于劫的长短,各佛经说法不一,但总的说来,一劫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叫做“四劫”。到“坏劫”时,将会有水、火、风三灾出现,最后世界归于毁灭。也有说法认为,劫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一中劫包括两小劫,而每小劫则为一增(人寿自f一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或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的时间。这样看来,将永远恢复不了的东西比喻为万劫不复还真是恰当。如果遇到“四劫”当中的“坏劫”,当然是“在劫难逃”了。

【歇后语第82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惯)形容花费了极大的力气。

【歇后语第83句】:下了架的孔雀——不如鸡

【歇后语第84句】:雄鹰的翅膀——练出来的

【歇后语第85句】:【穷人无灾即是福】(谚)指对穷人来说,无灾无病,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歇后语第86句】:雪堆的假山——好景不长

【歇后语第87句】:吃完晚饭,我想出去玩,妈妈不让。她说:“天黑了,妈妈找不到你,心里会像着火一样。”(山东·鲁南)

【歇后语第88句】:【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释义:比喻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彻。例句:后来这些年,李家大院的所作所为,可真是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

【歇后语第89句】:阎王老子谈家常——尽讲鬼话

【歇后语第90句】:鸭子眇棚——闹翻天

【歇后语第91句】:【墙头草,随风倒】借指没有主见,动摇不定。或说:墙上 一草,风吹两面倒。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看,他 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一 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

【歇后语第92句】:出头的鸟儿——先挨打

【歇后语第93句】:【狗咬狗】(惯)比喻坏人与坏人争斗。

【歇后语第94句】:【天塌砸大家】困难由大家承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茅 盾《秋收》:“都是你出的主意!现在落得一场空!有什么法 子?跟他们一伙儿去罢!天塌压大家!”

【歇后语第95句】:【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歇后语第96句】:【十个儿子十个相】(谚)相:相貌,长相。一母所生的十个儿子,长相就有十个样。指人的相貌各自不同。

【歇后语第97句】:【武大郎开店】武大郎是《水浒》中的人物,他个子矮。借 指高个子进不了店。意为不准别人超过自己,或不用比自 己强的人。《短暂的春秋》:“有人不欢迎我重新站出来呀, 他们很有点武大郎开店的味道,直怕别人冲击了他们。”

【歇后语第98句】:【烧饼枕头饿死人】见“守着饼挨饿”。

【歇后语第99句】:【闺女】“闺女”指未婚女子,也指女儿。其来源与古代女子居住的地方有关。未婚女儿的住处称作“闺阁”。原来,古代住宅,在大门与堂室之间,还有一个小门,叫做“闺”,相当于后来的二门。《公羊传》宣公六年写晋灵公派人刺杀赵盾的情况:“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人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门:守大门);人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闚其户,(盾)方食鱼飧。”这段描述准确地勾勒出了勇士经过的路线:大门——闺——堂。闺门以内即主人起居之处,因此,后来称内宅为闺。枚乘《七发》日:“今夫贵人之子,必官居而闺处。”后来才引申为女子的住处。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闺塾》:“……闺门内许多风雅。”《宋史·涂端友妻传》日:“吾闻贞女不出闺阁。” 古人没有满足于将女人的居室称为闺阁、闺房,而进一步将不少有美女人的称谓与闺挂上了钩:称女儿为闺女,称富贵人家的女儿为闺秀,妇女品德高尚的叫闺范,京剧中演少女的演员叫“闺门旦”等。女儿出嫁叫“出阁”,不出闺阁的女子(未婚女子)当然就叫“闺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20534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