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适合自己的搞笑歇后语,道理深刻!

【歇后语第1句】:石板上插杨柳——生不了根

【歇后语第2句】:【饿得死懒汉,饿不死穷汉】(谚)指人不怕穷,只怕懒,勤劳苦干,就不愁生活不下去。

【歇后语第3句】:有人说小宝那么瘦,肯定是有病。小宝妈说:“瓜好不在大小,健康不在胖瘦。我儿子的身体好着呢!”(广东·龙川)

【歇后语第4句】:砍树吃橘子——不顾根本

【歇后语第5句】:穿山甲过路一孔孔(空空)洞洞

【歇后语第6句】:爸爸把买好的化肥又卖了,说当时化肥好买。谁知到用化肥时,却怎么也买不到。妈妈说:“你这是卖了儿招女婿。”(河北·大城)

【歇后语第7句】:【巧媳妇不怕挑剔婆】(谚)指媳妇心灵手巧,就不怕婆婆百般挑剔。常比喻商场或服务行业,只要服务周到,就能使顾客满意,无可挑剔。

【歇后语第8句】:【的】“的”本是助词,不和其他词语结合无意。这里讲的“的”,已经在20世纪初左右升任成名词了。这个“的”字,源于“的士”,其发音也发生了变化,发“di”音。它是“的士”的简化,港语用于计程车(内地叫出租汽车)的音译之字。内地人先是将“的士”拿去照用,能彰显特殊的时髦就行了。接着,令香港人吃惊的“打的”(乘坐的士)发明出来,而且传遍全国。可见“打”字的特殊功能,一有机会就“打”一下,不仅打醋、打酱油、打酒、打电话,这不,又开始“打的”了。开“的士”的人,被人们称作“的哥”、“的姐”,这新名词传播速度也颇快,人们兴致勃勃地使用时,又创造了“的士”的不同分类简称呢。他们把充当“的t”的小型客车起名“面的”(意思是面包车的士);内地还有摩托车载人的收费服务,被人们称为“摩的”;自行车载客收费服务也开始叫“单的”了。面包车称“的”还接近“的士”,摩托车、白行车称“的”也真的是太绝妙了,发明者是太有才了。

【歇后语第9句】:【一棵树上吊死】被困在一个地方,或固执于某一事理,不 去想其他办法解脱。浩然《山水情》:“这没啥想不开的,用 您的话说,咱不能指望一棵树吊死人。”

【歇后语第10句】:【人情大如天】俗语“人情大如天”,一般作贬义,其含义多为办事不讲原则,只讲私人关系。这句俗语的来源有一段故事。清代有一童生,天资聪慧,但累试不中,因为他家境贫寒,没有礼物送给主考官。又一年童生本来考试成绩优异,主考大人见他又是两手空空,便将他的考卷扔在一边,并手批一联奚落他:上钩为老,下钩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童生想:只因我没钱送礼,就屡试不中,还出联嘲讽我,实在欺人太甚,当即对了下联: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童生书完,弃笔返回故里,从此闭门读书,再不应试。古今仕途上,有多少英才因人情不到受阻。

【歇后语第11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释义:比喻好景不长。常用来说明某些事物虽然暂时还繁荣、兴旺、强大,但很快就要衰弱没落下去。例句:电影《蓝色的海湾》中一位老工程师感慨地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歇后语第12句】:熟透的疖子一不攻自破

【歇后语第13句】:【碰翻了五昧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歇)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成样样全”。

【歇后语第14句】:【一个笛子一个笙】(惯)一个人吹笛子,一个人吹笙。形容相互配合得很默契。

【歇后语第15句】:【黄花鱼——溜边儿】见“属黄花鱼的——溜边”。

【歇后语第16句】:【人勤地不懒】(谚)指在农业生产上,人越是勤苦,地越能丰收。 也作人勤地不懒,粮多望客来。 人勤地有恩,黄土变成金。

【歇后语第17句】: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歇后语第18句】:【生财有道】(谚)指创收财富,要有正当的方法或途径。后多指人有发财之法。

【歇后语第19句】:【赌近盗,奸近杀】赌钱输了,容易沦为盗贼;男女通奸,遭 到报复,容易出人命。或说:奸出人命赌出贼。明代《醒世 恒言》:“赌近盗兮奸近杀,古人说话不曾差。奸赌两般都不 染,太平无事做人家。”

【歇后语第20句】:【日落三条箭,隔天雨就现】释义:太阳落山时,天空如有三条箭形云,第二天就会下雨。例句:麦子收到第四天,竞赛正搞得热火朝天,我们发现有雨情了。先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发现天空上有三条箭形云,按照农谚说:“日落三条箭,隔天雨就现。”

【歇后语第21句】:【惧法朝朝乐】(谚)朝朝(zha。 zha。):天天。指知法畏法,不会犯法,自然就天天过着心安理得的和乐日子。

【歇后语第22句】:老牛拉着磨盘转——个心眼

【歇后语第23句】:【两耳不闻窗外事】(惯)指人不关心外界的事情。 也作“两耳不闻天下事”。

【歇后语第24句】:【口服心不服】(惯)指虽然嘴上认了输,心里却不服气。

【歇后语第25句】:【牡丹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谚)指牡丹花再美,离开绿叶陪衬,也显不出它的艳丽。比喻本事再高强的人,离开得力人的辅佐,也成不得事。 也作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绿叶扶衬。扶衬:扶持,帮衬。 牡丹花少不得绿叶扶。

【歇后语第26句】:【耗子舔猫鼻梁骨】释义:比喻自己送死。例句:郭鬼子胆大包天,要跟我比量比量,真他妈是耗子舔猫鼻梁骨,我张作霖从前清打到民国,多大的阵势没见过!

【歇后语第27句】:【 比死人多口气】形容人无能,不起作用。成语:行尸走 肉。西戎《赖大嫂》:“你活了四十几,比死人多有一口气,有 啥能耐!”

【歇后语第28句】:【火冒三丈高火】兼指火焰、怒火。形容发怒,发脾气。 成语:大发雷霆。刘绍棠《鹧鸪天》:“关青梅见他的态度轻 狂傲慢,火冒三丈高,跳起脚来破口大骂。”

【歇后语第29句】:横着扁担走路——霸道

【歇后语第30句】:【血盆里抓饭吃】(惯)比喻从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歇后语第31句】:【鹅吃砻糠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歇)砻糠: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指人各有自己的福分。

【歇后语第32句】:阎王嫁女——抬轿的是鬼,坐轿的也是鬼

【歇后语第33句】:【典账买黄鱼】(谚)典账:典质,用物作抵押借钱。黄鱼:即石首鱼,头大尾窄,身体侧扁。宁可典账,也要买黄鱼吃。指黄鱼肉嫩味美,十分诱人。

【歇后语第34句】:吃午饭时,妈妈说:“你的嘴烂是因为内火太大。油炸花生米火气大,就不要吃了。”我连声答应:“好,好!”午饭后,我背上书包上学,临走时,顺手抓了一把花生米,结果,被妈妈看见了。她数叨我说:“你呀,能叫眼流脓,不让嘴受穷。”(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35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击又拉拢。成语:软硬兼施。老 舍《骆驼祥子》:“她撇开嘴,露出两个虎牙来。‘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 诉你!“不……’祥子想说,‘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没 有想齐全。”

【歇后语第36句】:【提起心头火,咬碎口中牙】形容人恼怒或仇恨。成语:怒 火中烧、明代《古今小说》:“陈巡检在屏风后听得说,正是: 提起心头火,咬碎口中牙。陈巡检大怒,拔出所佩宝剑,劈 头就砍。”

【歇后语第37句】:【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谚)见到怪异的现象,不觉得它怪异,这怪异就会自己消失。指怪异现象的产生,往往由于人认识上的错觉,一旦恢复正常,怪异便不复存在。 也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歇后语第38句】:【敌强用智,敌弱用势】(谚)如果敌人强大,就用智谋取胜;如果敌人弱小,就用强力征服。指或用智,或用势,不能死守一法,要视敌方的强弱而定。

【歇后语第39句】:【天无二日,人无二理】不论在哪里发生的事情,规律和道 理是相同的。明代《西游记》:“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育 孩童,父精母血,怀胎十月,待时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渐成 体相。岂有不知之理!”

【歇后语第40句】:【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为猪头人身。借指里 外不落好,被大家指责。浩然《艳阳天》:“瞧,我忙了半天, 劳而无功,还闹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歇后语第41句】:【石灰布袋——到处留迹】(歇)本指石灰布袋放到哪里都会留下痕迹,转喻人不管走到哪里,都留下行迹。多指留下劣迹。 也作“石灰布袋——处处有迹”。

【歇后语第42句】:我下棋时从没把小卒放在眼里,结果许多次都输在不起眼儿的小卒手里。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某些大事的成败,往往就存在于一些不起眼儿的小事和细枝末节中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43句】:【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一滴水成不了大海】释义: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大事情。例句:韦步平抬头,瞅他片刻才说:“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一滴水成不了大海,一个入成不了队伍,要干还得联合更多的弟兄才行。”

【歇后语第44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原义为:秀才在家读书,就能知 道社会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识广博,或消息灵通。鲁迅《南 腔北调集》:“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 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歇后语第45句】:【 烧的纸多,惹的鬼多】好心惹麻烦。赵树理《老定额》:“烧 的纸多,惹的鬼多!我也觉得定额太细了,有毛病。”

【歇后语第46句】:【猢狲入布袋】(惯)猢狲:猴子。 比喻行动不自由,受约束。

【歇后语第47句】:【小米加步枪】(惯)指较差的后勤供应和落后的武器装备。

【歇后语第48句】:【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滑】(歇)喉咙像用磨砖砌成似的很光滑。形容食物吞咽得很快。

【歇后语第49句】:最崇高的爱情是爱祖国。

【歇后语第50句】:【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歇)“马”字比“冯”字少两点。点:本指汉字的笔画“点”,转为量词,表示少量。指还有一些差距。

【歇后语第51句】:狗见了主人——摇头摆尾

【歇后语第52句】:【 打如意算盘】按照自己的愿望、利益来计划安排事情。 台湾琼瑶《窗外》:“你也未免太打如意算盘了。假如你珍惜 这个家,假如你还爱爸爸妈妈和你的弟弟妹妹,你就和康南 断绝!”

【歇后语第53句】:【 虾子也有三道浪】能量虽小,但也能起作用。亦可反用。 汪幸福《浪迹台湾岛》:“你们几个小虾造得起大浪?搞得不 好,还要落个坐牢的下场。”

【歇后语第54句】:【乌之将死,其呜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释义:鸟快死了,呜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说出来的话是善良而有价值的。例句: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日:“鸟之将死,其呜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歇后语第55句】:【金女银男,不如生铁老伴】(谚)值金值银的儿女,也比不上生铁般的老伴。指人到老年,贵在有老伴彼此体贴照料。

【歇后语第56句】:【关公舞大刀——拿得起,放得下】(歇)本指关公武艺高强,转以形容人技艺好,干活麻利。

【歇后语第57句】:【家里没有梧桐树,也招不来彩凤凰】见“没有梧桐树,引不得凤凰来”。

【歇后语第58句】:【与其欠钱,不如卖田】(谚)欠钱:借债。卖田:变卖财产。宁愿变卖家业,也不去借债欠人钱。指借债付息,殊不可取。

【歇后语第59句】:汽车司机扳轮胎——忽左忽右

【歇后语第60句】:猎人枪下的野兽——跑不掉

【歇后语第61句】:【新来的媳妇三日勤】新到一个地方工作,总会积极一些, 时间久了,就渐渐疲塌。清代《醒世姻缘传》:“狄希陈也没 叫改姓,就收做了家人。‘新来的媳妇三日勤’,看看两口子 倒也罢了。”

【歇后语第62句】:老虎头上撒胡椒——大胆泼辣

【歇后语第63句】:【钢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钢】释义: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比喻好上加好,刚强更加刚强。例句:你别看日子不多,他长的出息可真不少!这条硬汉子,一进入革命队伍的行列,真好似钢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钢!

【歇后语第64句】:【 功劳记在自己账上】功劳全归自己。夸大自己的作用,抹 煞别人的成绩。类似的:功劳归自己,错误推旁人。张涛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个人是渺小 的,不管作出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要把功劳记在自己账上。”

【歇后语第65句】:萤火虫打架——明对明

【歇后语第66句】:【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谚)白头:指年老。盖:古时车盖,形如伞。倾盖:指路上相遇,停车交谈。 故:故旧,老朋友。有的朋友交往了一辈子,直到白头,还如同新交往的一样彼此不了解;有的人在路上相逢,交谈不多,但志趣相投,就像老相识一样。指交友贵在知心,不在时间长短。

【歇后语第67句】: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歇后语第68句】:【舌头是扁的,说话是圆的】话可以说得很圆满,很圆滑。 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舌头是扁的,说话是圆的, 能把狗屎吹出花儿来。”

【歇后语第69句】:【 三天三夜说不完】要说的内容太多。三,也说:几。台湾 白先勇《孽子》:“我为他受的罪,三天六夜说不完。”

【歇后语第70句】:【山有山主,水有水霸】释义:比喻各个地方都有称霸者把持。例句:“这三河镇旧社会是啥样?”姚春心酸地说,“真不敢想。”“山有山主,水有水霸。三汤五虎震山河,三河灾难多。”

【歇后语第71句】:【一支筷子不能调炒面,一只脚不能走路】释义:比喻一个人力量孤单,办不成事。例句:以前跟你们喝血酒的那些奴隶主都去了,只剩下我阿达一个人。“一支筷子不能调炒面,一只脚不能走路”,我阿达没有办法,只好派我去同共产(党)假靠拢。

【歇后语第72句】:嗑瓜子嗑出虾米来——碰到好仁(人)

【歇后语第73句】:【恶人先告状】做了坏事,反抢先诬赖别人。欧阳山《高干 大》:“总之,他实行了一句俗话:恶人先告状。他逢人便说, 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歇后语第74句】:戏子的脸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歇后语第75句】:【裤带长,寿命短】(谚)裤带长:指胖人肚子大。指过于肥胖的人,往往活不长。

【歇后语第76句】:【水清石自见】事情终会弄清楚,真相大白。或说:水清石 头现,鱼烂刺出来/水清鱼自现。成语:水落石坐。曹禺《王 昭君》:“有什么可辩白的?我的心里是亮堂的,水清石自 见。”

【歇后语第77句】:听书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歇后语第78句】:【根不动,梢不摇】(惯)形容主意已定,毫不动摇。

【歇后语第79句】:表哥原是个油瓶子倒了都不愿扶的人。如今成了家,过日子精打细算,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对父母也很孝顺。妈妈说:“真是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黑龙江·大庆)

【歇后语第80句】:【骑马不撞着亲家公,骑牛便就撞着亲家公】(惯)比喻体面的时候没能让人看见,不光彩不体面时偏偏让人看见了。也比喻想让人知道的事没能让人知道,不想让人知道的事别人偏偏知道了。 也作骑马遇不着亲家,骑牛反要遇着。 骑马没碰到亲家,骑牛反碰到了。

【歇后语第81句】:【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 也作“白布进了染缸——漂不干净”。

【歇后语第82句】:老子纳妾儿宿娼——上行下效

【歇后语第83句】:【独虎架不住群狼】(谚)指单独的一只虎,招架不了一群狼的攻击。 比喻再强悍的人,也对付不了群体的围攻。 也作独虎怕群狼。 一虎难敌群狼。

【歇后语第84句】:【偷食猫儿性不改】释义:比喻恶性难改。例句:常言道:偷食猫儿性不改。他在外边放荡惯了,看在家中,犹如牢狱一般,哪里坐立得住。

【歇后语第85句】:【靠山山崩,靠水水流】释义:依赖别人靠不住。例句:“……人家说我命苦,是命苦;靠山山崩,靠水水流,靠树树歪,一心靠社会主义,可生产队又说我是累赘……”

【歇后语第86句】:我整理了几篇日记,让姐姐帮我寄给报社寄去。谁知姐姐瞅了一眼说:“不行,不行,哪有你这种日记,东拉被子西扯毡,谁看啊!”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陕西·成阳)

【歇后语第87句】:十五只小船出海一七颠八倒

【歇后语第88句】:双休日,爸爸去卖菜。我说:“爸爸,我去帮你照看摊儿。”爸爸说:“你小孩家懂什么,在家里写作业。”奶奶说:“秤砣虽小压千斤,辣椒虽小辣人心。让他去锻炼锻炼。”(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89句】:爸爸买回一斤糖果,说是给妈妈吃的,我却先吃了起来。妈妈见了说:“依了婆婆名,媳妇却吃得牙齿疼。”(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90句】:“船沉一个洞,缸裂一条缝,许多大错误都是由芝麻粒大的小错误引起的。”听了妈妈的告诫,我再也不敢对自己常犯的小错误“睁只眼闭只眼”了。(广西·扶绥)

【歇后语第91句】:【 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太公八十岁遇到周文王,文王拜他 为相,后助武王伐纣(见《封神演义》)。借指年老才遇到机 会。明代《初刻拍案惊奇》:“女儿年纪一年大似一年,万一 如姜太公八十岁才遇文王,那女儿不等做老婆婆了?”

【歇后语第92句】:【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原指宗教修行,功德圆满。借指某 一人成功,有关的人均得到好处。姚雪垠《李自成》:“这事 一办成.你就一步登天。你们一家人的日子也马上苦尽甜 来。古语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歇后语第93句】:【请风光博笑脸】(惯)形容极力巴结、讨好。

【歇后语第94句】:【 得理不让人/占理不饶人】虽然在理,但做得过分。池莉 《来_来往往》:“你固然有道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饶人。”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和尚无头发,打伞遮住天。发、法谐 音,谓胡作非为。和尚,也说:秃子、光头。张涛之《中华人 民共和国演义》:“十年‘文革’浩劫当中‘和尚打伞,无发 (法)无天’的惨痛教训太深刻了,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呼唤 着民主和法制。”

【歇后语第95句】:【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释义:栽种蔬菜,水起重要作用,不能缺水。例句:栽树种菜,倒是满好的,可常青道: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这都得靠个水。

【歇后语第96句】:【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先】(谚)过桥时必须下马步行,渡小时不可争先恐后地上下船。泛指在出门上路时要特别注重安全。 也作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 临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

【歇后语第97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风景秀丽,自古就很有名气。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语又是从何而来呢?它源自北宋。早在北宋,汴京的人们就传唱“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的民谣,羡慕苏杭的繁荣富足。而后金灭了北宋,南宋王朝还真迁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苏州更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后来,诗人范成大在他编纂的苏州地方志《吴郡志》中写道:“谚日: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日:苏湖熟,天下足。”到了元代,周卿在《蟾宫曲》中又写道:“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诗句比起以往的说法,更精炼,更上口,所以历久不衰,流传至今。

【歇后语第98句】:【春凳折了靠背儿——没的倚了】(歇)春凳:一种有靠背、宽而长的凳子。比喻失去了依靠或依仗的条件。

【歇后语第99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惯)形容虽然相距很近,互相却并不往来。 也作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21289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