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最流行搞笑歇后语,忍不住收藏!

【歇后语第1句】:【鸡啄米】(惯)1形容连连点头、叩头或打瞌睡的样子。2形容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歇后语第2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谚)无门:没有门径。指祸或福的到来,是人自身招引的。 也作祸福无门皆自取。 祸福无门人自攀。

【歇后语第3句】:有一天,妈妈要给姥姥捎东西,姥姥不让捎。姥姥说:“东西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山东·济南)

【歇后语第4句】:桅杆上挂灯笼——高明

【歇后语第5句】:【七次量衣一次裁】(谚)指做衣服要多次量身,量准了再下刀裁剪。 比喻做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好,谋划要周到,裁决要果断。

【歇后语第6句】:【浅水藏不得蛟龙】(谚)蛟龙:传说中龙的一种,能在海洋里兴风作浪。浅水中无法藏住蛟龙。比喻条件差、地方小,留不住有大才的人。 也作“浅水里面难养龙”。

【歇后语第7句】:【顺着蔓摸瓜】释义: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下去。例句:二愣说:“咱顺着蔓摸瓜呗。”

【歇后语第8句】:【节约油,油满罐;节约钱,钱满串】(谚)串:也作贯,旧时钱制,干钱为一串。在油上节约,油罐常满;在钱上节约,钱柜常有积蓄。 指节约是致富的条件。

【歇后语第9句】:【可望而不可及】看得见,得不到。及,也说:即。成语:望 洋兴叹。刘云若《红杏出墙记》:“但她已像美人如花隔云 端,在当时是可望而不可即,到如今更落得相思不相见。”

【歇后语第10句】:【从龙王嘴里夺食】.释义:龙王:传说中掌管兴云降雨、统领水族的王。比喻同风雨灾害作斗争,夺取粮食丰收。例句:满祥反驳说:“咱们办社净靠风调雨顺可不行,要从龙王嘴里夺食。”

【歇后语第11句】:【打铁的拆炉——散火】(歇)火:谐“伙”。指团体、组织等解散。

【歇后语第12句】:【 成由勤俭败】由奢要成功必须勤奋节俭,奢侈浪费则导 致失败。电台广播:“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盲目追求 高消费,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欢乐,反造成精神负担,这不 是过日子的办法。”

【歇后语第13句】:【大暑在七,大寒在一】释义:最热天在七月,最冷天在正月。例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补更小事,何乃成灾?原其所以,正月之时,天甫凄栗,里语:“大暑在七,大寒在一。”一谓正月也。

【歇后语第14句】:【见阎王】(惯)阎王:迷信指管地狱的神。指死亡。 也作见阎罗王。 见阎王爷。

【歇后语第15句】:【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释义:比喻对母亲之爱,也比喻对祖国之爱。例句: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祖国再穷,家乡再落后,但总是生我养我的亲娘、故土,我怎能不眷恋!

【歇后语第16句】:运动劲出来.歇着病出来。

【歇后语第17句】:【人凭良心猪凭肉】(谚)人是凭着良心来得到人们的敬重,猪是凭着肉香来得到人们的喜爱。指人做事凭良心,是立身的根本。

【歇后语第18句】:【粪桶改水桶——臭气还在】(歇)责骂或讥讽人身上的坏毛病、坏习气还没有改掉。

【歇后语第19句】:【没病死不了人】没有什么大事,不会有严重后果。马烽 《刘胡兰传》:“身正不怕影儿歪。反正肚里没病死不了人。”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谓坏人能够得逞,是因为有内线。 清代《红楼梦》:“如今内外上下,背着嚼我的不少了。就短 你来说我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歇后语第20句】:【出头的椽子先烂】椽子,梁上的木条下端外露构成屋檐。 谓出头有危险。类似的:出林笋子先折断/出水船儿先烂 底。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说,提出来了,通不过也 是白费,谁心里也在琢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咧。”

【歇后语第21句】:鸡叫赶路——越走越明

【歇后语第22句】:一着小慎,满盘皆输。

【歇后语第23句】:【路路通】(惯)哪一条路都畅通。 比喻什么事情都能办成。

【歇后语第24句】:【财帛动入心】(谚)财帛:钱财(古时以布帛为货币)。谓钱财能打动人的心。

【歇后语第25句】:【亲故亲故,十亲九顾】(谚)亲故:亲戚与朋友。指亲戚故旧之间,遇事总会互相照顾。

【歇后语第26句】:【桃李满天下】(惯)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形容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

【歇后语第27句】:【好闺女不愁嫁】(谚)品貌兼优的姑娘不愁嫁不出去。比喻真正的优质商品不会没有销路。

【歇后语第28句】:【谷雨三朝看牡丹】释义:谷雨:节气名,在每年阳历四月【第19句】:二十或二十一。三朝:三天。牡丹在谷雨开花,谷雨以后三日正是观赏牡丹的好时机。例句:牡丹花,俗称“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也。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

【歇后语第29句】:【龙斗虎伤,苦了小獐】见“斗虎争狼,苦杀小獐”。

【歇后语第30句】:【有锤就敲,有炮就放】释义:形容人性情急躁,心直口快,有啥说啥。例句:不能因为自己出于一片好心,自以为看法正确,就可以不看对象,不顾场合,不讲方式,有锤就敲,有炮就放。

【歇后语第31句】:农历三月初六的下午,我忽然看到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形往北飞。我对奶奶说:“奶奶,快来看,大雁!”奶奶说:“三月三,雁门关,大雁走,小燕来。”(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32句】:买菜的等卖菜的说了胡乱要的高价,顺口说道:“你真是宁要跑了,不要少了!”(山东·莱西)

【歇后语第33句】:【鸡脚高来鸭脚低】释义:比喻人心下齐,步调不一致。例句:俗话说:“猛火烤不出好烧饼。”绿竹村这一阵风搭起来的互助组,合作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组里就发生矛盾了。

【歇后语第34句】:【刀子尖上赌气】(惯)赌气:因不满或受指责不服而任性行事。指拿生命赌气。

【歇后语第35句】:【快牛门前卧,蔫牛不下套】见“蔫牛不下磨,快牛门前卧”。

【歇后语第36句】:【吃香的,喝辣的】释义:形容吃喝多而好,生活舒适。例句:我可怜的儿呀,你逃不了你的命。俗话说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命里注定的,逃不了。既是这么着,我也就是盼着你找个好人家,吃香的,喝辣的。

【歇后语第37句】:【 买酱油的钱,买不得醋】专款专用,借指不打乱原来的计 划。《敌后武工队》:“常说打油的钱不买醋,你俩怎么在枪 子底不还东张西望的?”

【歇后语第38句】:班上转来一个长得很丑的同学,我们在背地里都笑话他,可期中考试时,他的成绩却名列前茅。想起老师常说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一个个都不好意思起来。(甘肃·宁县)

【歇后语第39句】:【万万岁】在古代,天子或皇帝称为“万岁”,诸侯或亲王称为千岁,“万万岁”称谁呢?太上皇?显然不是。“万万岁”不过是对皇上的阿谀奉承之词。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万万岁”一词,出现于唐朝。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则天都不满意,甚觉扫兴。这时一位惯于拍马屁的学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听了十分满意,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于朝野,历朝历代如此。

【歇后语第40句】:路不常走草成窝,坐立不直背变驼。

【歇后语第41句】:【外头摆浪子,家里老婆啃家子】(惯)摆浪子:摆出浮浪子弟的派头。家子:家什,这里指餐具。指男人在外面摆阔显富,老婆在家里挨饿。

【歇后语第42句】:【双簧】“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两个人配合演出,一人在前面表演动作,一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后边的人说什么,前边的人必须做什么动作,配合默契。这种艺术形式的来源,据说与慈禧太后有关。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民间艺人黄氏兄弟二人同台表演笑话,幽默风趣。哥哥叫黄大笑,弟弟叫黄二笑。不久,两人被召进宫中,常为慈禧太后演出。他俩的精彩演出,竟逗得一向面孔严峻的“老佛爷”笑口大开,捧腹不止。一天,慈禧过生日,传下懿旨,召黄氏兄弟进宫表演。但是偏偏不巧,黄大笑得了感冒,声音沙哑,几乎发不出声来。他们知道,今天不比往常,若是误了场,就会大祸临头。于是他们急中生智,想法应付,黄二笑对哥哥说:“我藏在后面,你在前面做动作表演好了。”他们就按此法表演,想不到演出十分成功,乐得慈禧太后和大臣们前仰后合。不过演到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兄弟俩跪地请罪,西太后不仅没有惩罚他们,还赏赐了银子,说:“别看你们演的是双黄,反而更精彩呢!”后来经过黄氏兄弟和后辈艺人的不断探索,这种节目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并正式命名为“双簧”,也叫“双鳞”。“双簧”从“双黄”而来。后来,“双簧”词义有所发展,用来比喻一方出面,一方背后操纵的阴谋活动。现常用来揭露或指责二人相互勾结,共达一个隐蔽目的的做法。例如毛泽东就有一篇揭露美、蒋勾结的著名文章——《赫尔利和蒋介石的双簧已经破产》。

【歇后语第43句】:【一个萝卜顶三个坑】释义:比喻一个人承担三个人的工作任务。例句:今天我这个班,就没剩下几个大罐。我怎能不去?厂里的人都连轴转,一个萝卜顶三个坑,谁也没法填我这空位。

【歇后语第44句】:【 成不了气候】气、器谐音,兼指不成器,形成不了气势。 谓成不了大事。孙犁《风云初记》:“我看咱们少当家的成不 了气候。”

【歇后语第45句】:【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谚)指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悲苦事情中,生离和死别是最令人难以承受的。 也作世上万般哀苦事,除非死别共生离。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 世上伤心无限事,最难死别与生离。

【歇后语第46句】:光棍遇着无皮柴——对光棍

【歇后语第47句】:【钱财通性命】见“财连于命”。

【歇后语第48句】:鳄鱼吊孝——假慈悲,真凶狠

【歇后语第49句】:【刑伤过犯,终身之玷】(谚)玷(dian):玉上的斑点。指人一旦触犯法律,受到刑法的制裁,就成了终身洗刷不净的污点。

【歇后语第50句】:【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惯)牛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气活。猪狗食:指极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残酷剥削。 也作“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

【歇后语第51句】:光头跑进和尚庙——充数

【歇后语第52句】:【好汉饿不得三日】(谚)再壮实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饿三天。指饥饿对人的威胁极大,在饥饿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汉经不起三天饿”。

【歇后语第53句】:邻居家的小宝宝总要大人抱,一放到床上就哭。有时他家大人忙,我就想去帮忙抱抱。大人们说:“不碍事,让他哭吧,小孩儿哭大不生灾,葫芦吊大柄不歪。”(河南·郑州)

【歇后语第54句】:【偷得爷钱没处使】(谚)指暗地里偷来的财物,不敢公开使用。也指发了横财却苦于没有发落处。

【歇后语第55句】:大路朝天——各人一边

【歇后语第56句】:【打牙祭】(惯)原指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现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菜,改善生活。

【歇后语第57句】:【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歇)形容非常容易或很有把握。多指捉拿人。 也作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瓮里抓鳖——手到擒来。

【歇后语第58句】:伤风流鼻涕——甩掉

【歇后语第59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辈)

【歇后语第60句】:【三寸不烂之舌】“三寸不烂之舌”,是指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嘴上功夫过硬。这个俗语出自两个典故。 “三寸不烂之舌”,本作“三寸舌”,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出自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急命平原君赴楚国去请援兵,并签订联楚抗秦条约,任务十分艰巨,平原君立即挑选赴楚随员。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找上门来,自荐前往。经面试,平原君同意毛遂前去。到了楚国后,经双方艰苦谈判,楚王还是不想出兵。毛遂见状,手提佩剑,闯到楚王面前,逼楚王出兵,楚王想躲已来不及了,只好服软。毛遂便义正词严地分析楚秦两国的利害关系,坦陈赵楚两国缔约的重要意义,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遂即缔约,并出兵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回到赵国之后,感慨地对别人说:“毛先生这次使楚,办成这么大的事情,他的‘三寸舌’真是厉害,胜这百万之师啊!” 那么,为何“三寸舌”又成了“三寸不烂之舌”呢?原来这跟佛教有关。相传和尚只要将《法华经》诵读千遍,死后舌头不烂。而且还有例证,《法苑珠林》卷十八记载,一个名叫释道裕的和尚死后“至十一年,依言发之,身肉都尽,唯舌不朽。” 《史记》中的“三寸舌”和佛教的“不烂舌”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三寸不烂之舌”了。

【歇后语第61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释义: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例句: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的家也不例外,也存在着矛盾。

【歇后语第62句】:【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谚)两军对战,即使打了胜仗,杀死敌方一万人,己方也得损伤三干。指打仗就得有牺牲,纵然是战胜的一方,也免不了要付出伤亡代价。 也作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杀人三干,自损八百。

【歇后语第63句】:【冤家碰着对头】(惯)比喻仇人碰到一起。

【歇后语第64句】:【水牛掉在井里,有力使不出】无法发挥作用。类似的:黄 牛拿耗子,有劲使不上。姚雪垠《李自成》:“既然朝廷无道, 卢象升纵然做了宣、大、山西总督,也如同水牛掉在井里,有 力使不出。”

【歇后语第65句】:【里三层外三层】(惯)1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非常多。2形容层次多,一层包着一层。

【歇后语第66句】:人多智多出诸葛。

【歇后语第67句】:吃多了安眠药——不省悟

【歇后语第68句】:【 水高漫不过船去】指无法超越。刘绍棠《蒲柳人家》:“莲 姑娘还是我跟你大嫂的干闺女,我们也是她的一层父母;水 高漫不过船去,我们两口子不乐意,你也白搭。”

【歇后语第69句】:拔脚花狸猫——溜了

【歇后语第70句】:有个人很自私,经常到别人家大吃大喝,很少请别人到他家去。外婆说他是“吃人家的眼珠子鼓出,吃自家的泪珠子流出”。(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71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释义:鸡狗的叫声都能听到,人们却直到老死也不互相来往。这是老子的话,《老子》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现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单位之间,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例句: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

【歇后语第72句】:【挨打不说痛,挨骂不知羞】形容人窝囊,受欺侮而不能反 抗。西戎《两涧之间》:“他老婆骂他没出息,说他是挨了打 不说痛,挨了骂不知羞,其实她对吕焕玉的评判,并没有抓 住本质。”

【歇后语第73句】:妈妈跟爸爸打赌,说第二天准会下雨。我劝妈妈小心点儿,妈妈很有把握地说:“没有那么大的脚,就不穿那么大的鞋。”(广东·韶关)

【歇后语第74句】:【风马牛不相及】释义:风:一说放逸,走失;一说兽类发情,彼此相诱。一说两地相距很远,牛马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一说马与牛不同类,雄雌不致相诱。比喻彼此之间毫不相干。“相及”又作“相干”。例句:说了几次,也钻不到他的耳朵里去,什么抗日,什么工作,什么工人、农民,都是对牛弹琴,风马牛不相及,他心上像长了茅茅草。

【歇后语第75句】:【篱笆破,野狗钻】(谚)篱笆(l/ba):用竹竿或木条扎起的围墙。篱笆要是有破洞,野狗就会钻进来。比喻防范不严密,坏人就有可钻的空子。 也作篱笆破,狗进来。 篱笆勒不紧,野狗钻进来。

【歇后语第76句】:吃进狼嘴的羊肉——吐不出来

【歇后语第77句】:【不怕外来盗,就怕地面贼】(谚)外来盗:从外地窜来的盗贼。地面贼:熟悉情况的本地盗贼。指本地盗贼熟悉情况,容易作案。

【歇后语第78句】:【 绿绿豆皮儿,请退】请、青谐音。绿豆用水泡,青皮即脱。 借指下逐客令。明代《金瓶梅》:“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 我,绿豆皮儿请退了!”

【歇后语第79句】: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歇后语第80句】:【原钥匙投原锁——一开就上】(歇)比喻一拍即合。

【歇后语第81句】:【惟大英雄能本色】修养极高的人,能够保持人性的本色。 清代《红楼梦》:“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 思,暗用‘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 子。”

【歇后语第82句】:【男子无妻财无主,妇女无夫身落空】(谚)男子不娶妻,财产就无人掌管;妇女不嫁丈夫,自身就没依靠。指男女婚配,才能建立家庭。 也作男无妇,家无主;妇无夫,身无主。 男无妇,家无主。

【歇后语第83句】:【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悚,无能。借指领导不力,连累 全体。类似的:主将无谋,累死千军。社会学图书:“行伍中 有一句俏皮话,道是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诚为古今经 验之谈。从某种意义讲,核心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 着整个班子的水平和性质。”

【歇后语第84句】:人们都想方设法挣钱,可王叔却每天闷在家里搞什么科学发明。王婶沉不住气了,唠叨说:“人们都在急眉火眼地挣钱抓日子,你却呆在家里冒傻气。兔子能驾辕,谁家还买骡马?”(河北·海兴)

【歇后语第85句】:【不到火候不揭锅】(谚)火候: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指做饭时火候不到不可揭开锅盖。比喻凡事时机不到不可轻举妄动。 也作“火候不到不揭锅”。

【歇后语第86句】:【比登天还难】极言困难,简直做不到。李白诗: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老舍《骆驼祥子》:“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 儿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歇后语第87句】:【不可同日而语】(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来谈论。指差距太大,无法相提并论。

【歇后语第88句】:【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谚)毛利:本钱除过所得利润。指做买卖薄利多销周转快,自然受益多;牟利太重,没了顾主,就没钱赚。

【歇后语第89句】:小华的妈妈总爱指责别人,说这个人如何如何不好,那个人怎么怎么不行。小华爸爸听不下去了:“谁的脚丫子能没一点臭味?你自己就那么四面净,八面光?”(吉林·农安)

【歇后语第90句】:【杀风景】“杀风景”一词源于民间隐语,原意是损坏美好的景色,后来用于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撰写的《杂纂》一书中曾有六个“杀风景”的例子:【第1句】:清泉濯足。在清澈晶莹的泉水中洗脚。

【第2句】:花上晒裨。在美丽的花枝上晒裤衩。

【第3句】:背山起楼。背靠山起楼,开窗看不到令人神清气爽的山色。

【第4句】:焚琴煮鹤。把琴当做木柴烧,把鹤宰了煮着来吃。

【第5句】:对花啜茶。赏花本应饮酒,但不饮酒而喝茶。李白有“花间一壶酒”的诗句。

【第6句】:松下喝道。清幽静谧的松下是歇脚小憩的理想所在,不料达官贵人驱使车骑人马吆喝而过。这是“杀风景”的典型例子,后来泛指一些扫兴和不愉快的事情。如鲁迅《致山本初枝》信:“龙华的桃花虽然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此例“杀风景”一词用得非常到位准确,一语双关,不愧为文学泰斗。

【歇后语第91句】:【三明治】“三明治”是“进口”货,它来自英国,意思是“夹肉面包”,它是以人命名的食品。 “三明治”原来是大不列颠王国侯爵的封号,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约翰·蒙泰古是一个喜爱玩纸牌的贵族老爷,他一天到晚沉湎于纸牌之中,玩得废寝忘食。有一天,已到了吃饭时间,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肠和面包片拿来,随手将肉和香肠夹在两片面包之间,一边吃一边玩纸牌。以后,这种用两片面包夹肉或香肠的吃法就流传开了,并以这位爵爷的封号来命名它。

【歇后语第92句】:【凤凰落到老鸦群里】(惯)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美丽的女子生活在贫穷、落后的人群中。

【歇后语第93句】:【肩膀宽】(惯)形容人能力强,能担起重任。

【歇后语第94句】: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回娘家直哭。王大妈心疼地抹眼泪:“唉,正月的宝,三月的草;儿在娘家是块宝,在婆家就成了草啊!”王大伯见状,不满地说:“到山砍柴,见河脱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哭什么!”(甘肃·岷县)

【歇后语第95句】:【横下一条心】(惯)指下了非常大的决心。 也作“横下心”。

【歇后语第96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释义:比喻人最终总希望回到故乡;也比喻事情终究要归结到某处。“千丈” 又作“干尺”。“叶落”又作“落叶”。例句:兀术道:“古人有言:‘树高干丈,叶落归根。’卿家若然思念家乡,某家差人送你回国。”

【歇后语第97句】:谢安做宰相——东山再起

【歇后语第98句】:【正瞌睡,来了个枕头】见“瞌睡给了个枕头”。

【歇后语第99句】:不挨皮鞭挨砖头——吃硬不吃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38033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