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搞笑歇后语,激发斗志!

【歇后语第1句】:【打架忘了伸拳头】(惯)形容人紧急关头慌乱得忘了自己该做什么。

【歇后语第2句】:莲藕有节又有孔——以通不通

【歇后语第3句】:【孺子牛】“孺子牛”现在用来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此典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子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乃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的名字。史载齐景公非常宠爱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官逗孺子玩耍,自己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孺子当牛骑。孺子正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那绳子一下子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挂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孺子的宠爱有加。可见父爱无疆。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将其点化,把父爱升华为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歇后语第4句】:【贼偷易家】(谚)易:容易到手。 指贼偷东西,总拣易于上手的人家。 也作“贼偷方便”。

【歇后语第5句】:【对待失意人,别说得意事】(谚)面对事不遂心或者倒运的人,不要谈说称心如意的事。指说话要看对象,不要触及别人的痛处,惹人生厌。

【歇后语第6句】:开锅的水——上下翻腾

【歇后语第7句】:【染坊铺出不得白】(谚)染坊铺:染纱染布的作坊。染坊里不会出白纱白布。指已构成的事实就难以复原。也比喻什么环境会熏陶出什么样的人。 也作染房里不出白布。 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来。

【歇后语第8句】:风吹墙头草——哪边风火哪边倒

【歇后语第9句】: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

【歇后语第10句】:【泥牛入海——永无消息】(歇)本为佛教语,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却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复还,没有音信。也指东西没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海——一无消息。 泥牛入海——毫无消息。 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歇后语第11句】:花果山上的孙猴子一称王称霸

【歇后语第12句】:【地头文书铁箍桶】(谚)地头:地方上,专指当地的衙门。铁箍桶:用铁条紧箍的木桶。指当地衙门的文书,就像铁箍的桶一样牢实,是当地人人都必须遵从的。 也作“地头的文书,铁箍的桶”。

【歇后语第13句】:老鼠吃秤砣——嘴硬

【歇后语第14句】:【提傀儡儿上戏场——少一口气儿】(歇)傀儡儿:木偶戏里的木头人。本指傀儡是死的,没有气儿;转指人缺少志气,没有出息。

【歇后语第15句】:一不小心,我将如如家的一只花瓶碰倒摔碎了,吓得不知所措。如如奶奶见了,却安慰我说:“没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花瓶落地开花,花开四季富贵,好兆头!”(安徽·肥西)

【歇后语第16句】:【一头人情两面光】(惯)指做一件事情,使当事双方都很满意。

【歇后语第17句】:我的表弟吃饭总爱掉米粒。他的妈妈生气地问他:“要不要到外婆家捉几只鸡养到桌子下面?”他每次吃饭很慢,他的爸爸说他是“人前吃到人后,种麦种到收豆”。(江苏·姜堰)

【歇后语第18句】:【以心度心,间不容针】(谚)间不容针:空隙之小容不下一根针。指以自己的心理来推测他人的心理,将心比心,就不会有多大的偏差。

【歇后语第19句】:狮子大张口——胃口不小

【歇后语第20句】:【 眼不瞎也能算到这一卦】算卦者多为瞎子。谓容易估计。 柳青《创业史》:“我眼不瞎也能算到这一卦哩!我从根就没 指望今年再借。”

【歇后语第21句】:【肚饱眼里馋】(惯)肚子已经吃不下了,可看着食物还想吃。形容人嘴馋贪吃。

【歇后语第22句】:【拿钱往水里打漂漂】(惯)比喻白糟蹋钱。

【歇后语第23句】:【当面鼓,背后锣】(惯)指当面说的是一套,背后做的是另一套。

【歇后语第24句】:司马迁的名著——史(死)记

【歇后语第25句】:【管他三七二十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

【歇后语第26句】:驴子赶到磨道里——不转也得转

【歇后语第27句】:老驴吃荆条——肚里会编

【歇后语第28句】:【老将至而耄及之】(谚)耄:昏聩,糊涂。指人上了年纪,年老糊涂随着来了。

【歇后语第29句】:【贫极无君子】(谚)旧指人穷到极度,就不会再顾及道德礼仪。

【歇后语第30句】:【 山中方十日,世上已千年】山中,指神仙所居之处;世上, 指人间。这本是一种神话传说,但它的想象符合时间是相 对的这一科学思想。现多用来指与世隔绝,闭塞。张贤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说不定下山以后,山下就成了另外 一个世界了。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呀!”

【歇后语第31句】: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

【歇后语第32句】:【一只脚已踏进棺材】(惯)形容人岁数大,来日不多了。

【歇后语第33句】:火柴头碰磷片——触即发

【歇后语第34句】:自鸣钟断了发条——全身不活络

【歇后语第35句】:王叔叔最近做生意发了财,他渐渐厌倦了与他共同创业的李阿姨。邻居张婶劝他说:“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再思量思量吧!”(福建·邵武)

【歇后语第36句】:死人托梦——阴魂不散

【歇后语第37句】:【深山出俊鹞,十字街头出饿殍】(谚)鹞(ya。):-种猛禽,捕食鼠类等。殍(pia。):饿死倒地的尸体。 深山野林里会出俊美的人才,繁华闹市里会有无力生存的人。指人才不择地而生。 也作深山出俊鸟。 深林出俊鸟,山沟出凤凰。 深山出俊鸟,大海出珍奇。

【歇后语第38句】:筛子里的米粒——无孔不入

【歇后语第39句】:【珍珠土里埋】没有人赏识,处于困境。或说:珍珠落在粪 堆上。刘绍棠《芳草满天涯》:“我不能再看着你珍珠土里 埋,打算提拔你到公社当脱产干部。”

【歇后语第40句】:【虎进深山,龙归大海】见“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歇后语第41句】:扁担上睡觉——难翻身;翻不了身;想得宽

【歇后语第42句】:【冷水泡茶——无味】(歇)本指冷水泡不开茶叶,喝起来没有滋味;转以形容话语或文章等很平淡,没有意味。 也作“冷水泡茶——没味儿”。

【歇后语第43句】:放麦假了,小强问爸爸:“咱家的麦啥时收?”小强爸笑着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快了。”“一麦顶三秋哩,咱可得快打快收啊!”小强妈接过话茬儿,认真地说。(河南·太康)

【歇后语第44句】:【做官当老爷/当官做老爷】指干部贪图个人享受,对人民 采取官僚主义态度。《北京日报》(1984,5,11):“有的人些 官做老爷,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漠不关心,对工作敷衍塞责, 玩忽职守,以致事故频生、损失惊人,已经达到令人不能容 忍的地步。”

【歇后语第45句】:【有勤无俭,好比有针无线】(谚)有勤无俭,就不会有积蓄,就像有针无线,白扎针费工夫一样。指勤与俭必须并重。

【歇后语第46句】:【二月间的桃子——不熟】(歇)本指桃子尚未成熟,转指对人或事物不熟悉。

【歇后语第47句】:群众当中老师多。

【歇后语第48句】:【佛口说善言,毒蛇在心田】(惯)心田:人的内心世界。比喻口头上慈悲,心里却很歹毒。

【歇后语第49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两件事分开叙述。清代《红楼 梦》‘“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歇后语第50句】:我家来了几位客人。妈妈让我先把肉切好,并嘱咐我说:“记住,横牛斜猪竖切鸡。”(山东·招远)

【歇后语第51句】:【显露头角】见“露头角”。

【歇后语第52句】:【空口说白话】(惯)指光说不做或说了不兑现。 也作空口讲白话。 空口说空话。

【歇后语第53句】:【弹不到一根弦上】(惯)弹:谐“谈”。弦:琴弦。指意见不一致,说不到一块儿。

【歇后语第54句】:妈妈给我做了条新裤子,没几天,膝盖就磨破了。妈妈说:“你身上是不是长牙了,刚穿几天啊,新裤子就破了洞。”(安徽·天长)

【歇后语第55句】:【鸡长起牙,狗长起角】(惯)比喻事情不可能发生。

【歇后语第56句】:【瞎子失了盲杖——一步一步摸】(歇)盲杖:盲人用的拐杖。指一步一步地试探着走,或有步骤地去做某事。

【歇后语第57句】:【狼赶到屁股后头都不着急】形容人慢性子。张贤亮《灵与 肉》:“我们清清她爹可是个老实巴交的受苦人(干活的),三 脚踢不出一个屁来,狼赶到屁股后头都不着急。”

【歇后语第58句】:【破虽破,当家货】(谚)家传之物虽然破旧,却有保存以留念的价值。

【歇后语第59句】:【过河丢拐棍,病好打太医】(惯)太医:皇家的医生。比喻事成之后便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歇后语第60句】:钻了牛角尖——专想一点

【歇后语第61句】:清晨的太阳——光芒万丈;满红火

【歇后语第62句】:【打要打金刚,压要压霸王】(谚)金刚:护佛力士。霸王:楚霸王项羽,勇力盖世。指是英雄好汉就要敢于向强者挑战,打压弱者是卑劣的行为。

【歇后语第63句】:邻居的王大伯最喜欢小孩。可是,有一次我故意把他的帽子碰落踢着玩时,他却狠狠地训了我一顿。这事让奶奶看见了,奶奶对我说:“惹人莫惹帽,打人莫打轿。”(湖北·丹江口)

【歇后语第64句】:树林里放风筝——乱缠;缠住了;勾勾搭搭

【歇后语第65句】:【靠着大树有柴烧】指所处条件优越。或说:依着大树不 缺柴。靠,也说:挨。梁斌《播火记》:“我也姓冯,靠着大河 有水吃,靠着大树有柴烧,冯家大院里有个财主,我吃了什 么亏了?”

【歇后语第66句】:【怪人者不知情,知情者不怪人】(谚)指嗔怪别人,往往是由于不了解情由;一旦了解了事实真相,消除了误会,自然就不会再嗔怪人。

【歇后语第67句】:【衣服要自己穿破,不能叫人家指破】为人要正派,不能让人 背后议论,被人指责。孙犁《风云初记》:“名帖儿要正,脚跟 儿要稳,衣服要自己穿破,不能叫人从背后指点破!”

【歇后语第68句】:【借棍子打狼】利用一个打击另一个。成语:借刀杀人。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西北人有句土话:借棍子打狼。有 人是借你这根棍子打我这只老狼。”

【歇后语第69句】:【胡子眉毛一把抓】(惯)1比喻做事没有条理,不分主次先后。2形容不分情况一样对待。 也作胡须眉毛一齐来。 眉毛胡子一把抓。

【歇后语第70句】:司马懿父子行军——你要进我要退:一个要进,一个要退

【歇后语第71句】:【冷饭好吃,冷语难受】(谚)冷汤冷饭倒也吃得,冷言冷语却叫人难以忍受。指冷嘲热讽的话最伤害人的自尊心。 也作冷汤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 冷泡饭好吃,冷面孔难受。

【歇后语第72句】:猴儿脸——说变就变

【歇后语第73句】:【红军】建军初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并不叫“红军”,1927年八月的南昌起义和九月的秋收起义,都不叫红军。毛泽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开头两句为证:“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只点明了军队的性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没有出现红军字样。最早称“红军”的是之后的广州起义,起义领导机关发布《红旗号外》,公开宣称组织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工农红军总参谋徐光英。”此次起义失败后,根据广东省委指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1928年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指出:“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6月4日,中央在给井冈山前委的信中,又具体指示四军:“关于你们的军队,你们可以正式改为红军。”从此,“红军”这一名称正式成为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称号,各地工农革命军也相继改称为红军。

【歇后语第74句】:【十里没真信】(谚)信:信息,传言。即使相隔十里,传来的信息也是很不可靠的。指传播的消息往往失真。 也作十里无真言。真言:真实的信息。 十里无真信。

【歇后语第75句】:【不图今年竹,但图来年笋】短期不能收效,以后会有希望。 《北京短篇小说选》:“我们的书记倒沉得住气,说:不图今年 竹,但图来年笋吧!”

【歇后语第76句】:【久住山林辨鸟音】见“家住山前识鸟音”。

【歇后语第77句】:【小账不可大算】(谚)小账:零星开支的账目。大算:总起来计算。 指小账如果单宗看,为数不多;但日积月累,总起来计算,数字就会大得惊人。

【歇后语第78句】:【把送殡的埋在坟里】释义:比喻受牵连。例句:他已经看出来了,照这样下去,要处理的处理不了,还得“把送殡的埋在坟里”,还得给自己找一身抖落不净的病……

【歇后语第79句】:【卖关子】(惯)说书人在说到重要之处打住,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比喻说话或讲故事在关键处故弄玄虚,让听者着急而央求自己或答应自己提出的要求。

【歇后语第80句】:猪咬尿泡——空欢喜

【歇后语第81句】:【恶作剧】“恶作剧”的意思是故意捉弄他人,使他人难堪的行为。 “恶作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僧始扪中处,徐日:‘郎君莫恶作剧’。”讲的是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人搬家到汝州,在搬家途中遇到一个僧人。韦生与这个僧人交谈甚欢,感觉非常投机。僧人问韦生:“我住的寺院就在前边不远的地方,到我那里坐坐,怎么样?”韦生爽快答应了。韦生跟着僧人走了十多里地,还没有走到。他怀疑僧人是盗贼,就偷偷地从鞋子里取出弹弓,弹射僧人的脑袋。开始时僧人好像没有感觉,韦生一连射了五次,他才摸着被射中的地方慢声说道:“郎君莫恶作剧(你不要这样开玩笑)。” 恶作剧之风一开,至今还有人变着法效仿,甚至还走出国门,专门设了一个“愚人节”。

【歇后语第82句】:姑姑来我们家,我想留她多住几天。爷爷听了说:“亲戚常转,不能常站。”(甘肃·临泽)

【歇后语第83句】:【拿别人当梯子往上爬】(惯)踩着别人往上爬。比喻利用或损害他人,以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

【歇后语第84句】:猪圈门上贴对联——吃了睡,睡了吃

【歇后语第85句】:【英雄无用武之地】才能无法发挥。反义说:英雄有用武 之地。海外张爱玲《倾城之恋》:“凭着这点本领,她能够做 一个贤惠的媳妇,一个细心的母亲。在这里她可是英雄无 用武之地。”

【歇后语第86句】:六月天下暴雨——猛一阵子

【歇后语第87句】:扫帚作揖——拜把子

【歇后语第88句】:【救急不救穷】(谚)指救济人,只能帮忙解决其一时的窘困,难以使之摆脱长久的贫穷状态。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助的原则。 也作救急救不了穷。 救急容易救穷难。

【歇后语第89句】:【开会马拉松,发言长而空】马拉松,原指长距离赛跑。借 指会议时间拖得太长,不解决实际问题。《人民日报》 (1991,12,29):“最近,江苏省南通市领导对开会发言实行 限时发言的新招,有效的整治了开会马拉松,发言长而空的 会风。”

【歇后语第90句】:【骑着驴骡思骏马】(谚)骑上驴和骡子,可以代步,还想着骑骏马可以更快更风光。指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

【歇后语第91句】:【剪不断,理还乱】原为李煜词中的语句,指一种说不清 楚、摆脱不了的情绪。台湾朱秀娟《女强人》:“你是个十足 女性的母亲,浑身上下充满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歇后语第92句】:【揪辫子】见“抓辫子”。

【歇后语第93句】:【抓头不是尾】(惯)形容人急得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做才好。

【歇后语第94句】:你吹喇叭我吹号一各吹各的调

【歇后语第95句】:【印把子在手里】谓掌握政权。相关的:刀把子在手里。 姚雪垠《李自成》:“俗话说:运气来到,拿门板也挡不住。朝 廷硬把印把子塞到你手里,你能够坚决不要,得罪朝廷么?”

【歇后语第96句】:人皮包骨头——心里脏

【歇后语第97句】:凳子比桌子还高——没大没小

【歇后语第98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谚)能给别人提供方便的,自己也会得到方便。指帮人和自帮是互为因果的事,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也作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与人方便,方便自己。

【歇后语第99句】:【自己的梦自己圆】释义:圆:圆梦,指推测吉凶。比喻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一例句:“老王,自己的梦自己圆。你好好想想,你和党一个心眼么?和老铁一个心眼么?要说是一个心眼,为啥你离老铁那么远,可又离那些不清不白的那么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40479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