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朋友圈搞笑歇后语,让人忍不住分享!

【谚语俗语第1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有指望

【谚语俗语第2句】:【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释义:比喻不甘心失败。例句:“敌人是‘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谚语俗语第3句】: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

【谚语俗语第4句】:【不知天高地厚】释义:不了解客现实际情况,对自己估计过高。例句:他绝对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贪心不足的人。 “太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李拐子用拐杖拄得地咚咚响,那气愤的样子,几乎要把地球捅个大窟窿。

【谚语俗语第5句】:身子是干活的本钱。

【谚语俗语第6句】:四肢开刀——无关大体

【谚语俗语第7句】:显微镜看人——把人瞧小了

【谚语俗语第8句】:霜降那天,妈妈让我跟她一块儿到菜园拔葱。我看到天气那样暖和,便问妈妈为什么不让葱再长几天。妈妈说:“霜降不拔葱,必定半截空。”拔葱时,我问妈妈是不是把萝卜也一块儿弄回去,没想到妈妈又说:“地冻半晌,萝卜才长,那萝卜可不能拔。”(河北·行唐)

【谚语俗语第9句】:【这儿说,这儿了】说过就算完,不必再传话。浩然《山水 情》:“咱们这儿说,这儿了,别传,免得越传越玄,影响不 好。”

【谚语俗语第10句】:十两瓶子装一斤——正好

【谚语俗语第11句】:白娘子哭断桥——想起旧情

【谚语俗语第12句】:【口服心不服】(惯)指虽然嘴上认了输,心里却不服气。

【谚语俗语第13句】:山寨的小喜鹊——叫得欢

【谚语俗语第14句】:草帽破了顶——露头

【谚语俗语第15句】:【丈夫】“丈夫”指女子的配偶。最初,“丈夫”是用来称成年男子的。《谷梁传·文公二十年》日:“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说文》在“夫”下释“丈夫”,谓“周朝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日丈夫。”古时称男性为“丈夫”,有时还有气度不凡的意思,犹言“大丈夫”。如“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至于“丈夫”转义成为女子配偶之称,则源于我国一些部落的抢婚陋习。在这些部落里,女子选择夫婿,以一定的高度为主要条件,一般以身高一丈(那时一丈相当于今天七尺)为标准。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据此,女子称其所嫁男子为“丈夫”。随着时代的变迁,部落融合,“丈夫”这一称谓相沿至今,而“抢婚”则变成了有的少数民族的嬉闹婚俗。

【谚语俗语第16句】:【赔本赚吆喝】(惯)吆喝:叫卖。 做生意折了本,只赚得几声吆喝,白忙碌一场。比喻吃了亏又受了累,什么也没得到。

【谚语俗语第17句】:【狗揽三堆屎】贪多务得,把住不放。清代《醒世姻缘传》: “你若不茁茁实实的说与他,狗揽三堆屎,有了和尚他还有 寺哩!什么是看长的人!”

【谚语俗语第18句】:水面上看人——看倒了

【谚语俗语第19句】:【麦子上场,小孩儿没娘】(谚)割倒的麦子堆到场里,急摊急碾,妇女们都忙着麦场上的事,小孩儿也就没娘照料。指麦子上场,是收麦过程中最紧张、最忙迫的时候。

【谚语俗语第20句】:冷炉打铁——不成

【谚语俗语第21句】:【豆芽不可做柱,丫头不可做主】释义:丫头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样。比喻女子担当不了大任。

【谚语俗语第22句】:山燕子嘴——瞎瞅瞅

【谚语俗语第23句】:【一头碰到南墙上】固执,没有回旋的余地。姚雪垠《李自 成》:“你不要生气,有话慢慢谈。不要一头碰到南墙上,把 事情弄得没有转弯余地。”

【谚语俗语第24句】:【豆子不榨不出油,石头不砸不裂缝】(谚)指豆子要压榨才能出油,石头要猛砸才能开裂。比喻对罪犯不施加压力,就很难使他交代罪行,老实认罪。

【谚语俗语第25句】:穿着孝衣拜天地——悲喜交加;又悲又喜

【谚语俗语第26句】:夜饭太晚了,小红有点不高兴。妈妈说:“夜饭夜饭,吃到鸭子下蛋。”(注:鸭子是黎明前下蛋。)(江苏·南通)

【谚语俗语第27句】:【人心不足蛇吞象】(谚)指人的贪心永远不会满足,得寸进尺,不断膨胀,就像小小的蛇也想吞下大象一样。 也作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人心不足蛇吞象,得了锅台想上炕。

【谚语俗语第28句】:【打死老虎】(惯)比喻打击已经失势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谚语俗语第29句】:【骑着驴骡思骏马】(谚)骑上驴和骡子,可以代步,还想着骑骏马可以更快更风光。指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

【谚语俗语第30句】:【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尊】(谚)道行高,龙虎也会被降伏;品德好,鬼神也会对之尊敬。指品德高尚的人,能得到人们普遍的敬重。

【谚语俗语第31句】:【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安身,无处效劳。成语:走投无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闪得有家难奔,有国难 投,如何是好?”

【谚语俗语第32句】:【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谚)天君:心。指人只要心神安宁,身体各部分机能就会各得其所。也借指主事人从容镇定,属下便不会慌乱。

【谚语俗语第33句】:城楼上的卫兵——高守(手)

【谚语俗语第34句】:【咬菜根】(惯)比喻过清苦的日子。

【谚语俗语第35句】:【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谚)火心要架空,才能烧出旺火;人心要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指为人处世,最忌浮滑,应以诚信为本。 也作火要虚,人要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谚语俗语第36句】:天黑了,全家人还在地里忙着。妈妈感叹地说:“忙人无黑路啊!”(安徽·枞阳)

【谚语俗语第37句】:数九寒天,妈妈在打扫院子。我倚着门框问:“妈妈,你不冷啊?”妈妈说:“傻丫头,不冷。冻死闲人,饿死馋人。”(河北·青县)

【谚语俗语第38句】:【家无二主】(谚)指家庭不论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个群体只能由一人做首领,不能乱当家。 也作“家无二主,国无二王”。

【谚语俗语第39句】:【说死莲花还有藕】释义:莲花死了还有藕存在。比喻根本是不会动摇的。“还有藕”又作“一枝藕”。例句:还有没有?八盘四碗尽管端出来,我余家富吃得了呢,嗨嗨,你说,说死莲花还有藕。

【谚语俗语第40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释义:平时要注意节约,要有积蓄,有钱也不可挥霍浪费。“莫待无时思有时”又作“莫到无时盼有时”。例句:倘惜福君子于乡党中不时开导,毋得奢华,备留余地,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谚语俗语第41句】:【蒋干保曹操——各为其主】(歇)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曹操手下幕宾,赤壁之战时,曾渡江到东吴,劝说旧友周瑜归降,想借此立功报效曹操,结果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指各自做事都为自己所效劳的主子。

【谚语俗语第42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谚)挺尸:谑称躺倒睡觉。板脂:皮下脂肪。吃过饭如果不睡一觉休息一下,人就长不起肉膘。指饭后睡觉休息,有益于身体强壮。

【谚语俗语第43句】:【 绝户生个败家子】谓要他和不要他,均不好办,无可奈 何。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他对刘中正就像是绝户头生了 个败家子,留着吧,不成器;去了吧,可就这一个。”

【谚语俗语第44句】:百货店里的买卖——挑挑拣拣

【谚语俗语第45句】:黄河向东流——百折不回

【谚语俗语第46句】:【狗咬狗,两嘴毛】释义:比喻争斗的双方都不好,是一路货色。“两嘴毛”又作“一嘴毛”。例句:另一个人说:“狗咬狗,两嘴毛,谁也不用说谁。穿子里边作满月,还不都是他妈婊子养哩。”

【谚语俗语第47句】:望远镜照太平洋——望无涯

【谚语俗语第48句】:放学回到家里,我总爱在妈妈面前说别的同学这点不如我,那点我比他强。妈妈教育我:“只见别人眉毛短,不见别人头发长,别人的优点多着哩!”(山西·平陆)

【谚语俗语第49句】:【打开场锣鼓】(惯)原指戏曲开场前敲一阵聚众锣鼓。比喻在进行某活动之前造声势。 也作“敲开场锣鼓”。

【谚语俗语第50句】:【元宝】“元宝”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古代的铜钱币名称。元宝之名首见于五代。据《文献通考·钱币》介绍:后晋石敬瑭时期铸造钱币,因其年号为“天福”,所以把新铸的钱币叫做“天福元宝”。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每逢改元,一般都要铸造新币,新币遂用新年号为“某某元宝”。这在《宋史·食货志下二·钱币》有记载:“初,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淳化改铸,又亲书‘淳化元宝’,作真、行、草三体。后改元更铸皆日‘元宝’,而冠以年号。”这是把铜钱称为“元宝”的来历。二说元朝忽必烈时期,以国库银子铸成银锭,作为货币流通,叫做“元宝”。这种元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元史·杨浞传》说到白银元宝的来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66年),朝廷建立总管全国财政的国用司,以杨浞为国用司员外郎,负责主持国库业务工作。他不仅是财务专家,也是个很细心的管理者。他发现国库白银在出入时,有偷拿零碎银子的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弊端,杨浞向朝廷建议把散碎白银熔化,以五十两铸为一锭,银锭上再铸“元宝”二字,意为元朝之宝,这样的大锭银子偷盗就不容易了。朝廷认为杨浞的建议有理,遂下令熔铸元宝。所铸元宝呈马鞍形状,两端圆弧,中间束腰。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元宝”实物。以上两种说法都能成立。五代“元宝”名称首次出现,是铜钱的称谓;元代“元宝”是白银铸造的实物元宝,这种元宝始于元代。

【谚语俗语第51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谚)人逼急了,就会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会跳过高墙。指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什么冒险事都做得出来。 也作人急悬梁,狗急跳墙。悬梁: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 人急烧香,狗急跳墙。 人急拼命.狗急跳墙。

【谚语俗语第52句】:【没事人一大堆遇事没有反映】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成 语:若无其事。清代《红楼梦》:“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来拿 我们小软儿出气呢?正经的,奶奶又装听不见,没事人一大 堆了。”

【谚语俗语第53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部分,看不到全体,看法片 面。相关的:只见其小,不见其大。张洁《沉重的翅膀》:“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只计一点,不计其余。”

【谚语俗语第54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惯)《三国演义》中描写:周瑜要火烧曹操战船,一切准备就绪,只因冬天没有东风,不能顺风势放火,因此而病。诸葛亮前来探病,索纸笔,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后来诸葛亮“借”来东风,烧了曹操战船,曹兵大败。比喻事前什么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必要条件。

【谚语俗语第55句】:【阎王好作,小鬼难当】指头领清闲,手下人劳累。老舍《我 这一辈子》:“巡警一天到晚在街面上,不论怎样抹稀泥,多 少能说会道,见机而作,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既不给官面 上惹麻烦,又让大家都过得去;真的假的吧,这总得算点本 事。而作警官的呢,就连这点本事似乎也不必有。阎王好 作,小鬼难当,诚然!”

【谚语俗语第56句】:【手无缚鸡之力】(惯)手上连捆鸡的力气也没有。指人没有一点儿力气。

【谚语俗语第57句】:【天子门下有贫亲】见“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

【谚语俗语第58句】:【舍命吃河豚】(惯)河豚:一种味道非常鲜美的鱼,有剧毒。l指拼出性命品尝河豚。2指为了得到美好的东西而不惜舍弃生命。

【谚语俗语第59句】:【棋局既开,终有了时】(谚)一盘棋既然已经开局,不管下的时间长短,总有了结的时候。比喻事情既然开始做,或迟或早总有个结果。

【谚语俗语第60句】:吃了剩饭想点子——光出馊主意

【谚语俗语第61句】:路不常走草成窝,坐立不直背变驼。

【谚语俗语第62句】:【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谚语俗语第63句】:大吊车吊蚂蚁——轻而易举

【谚语俗语第64句】:【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能够解决问题,有效果,才算好。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小梅想了半天,皱着眉头说: ‘唉,这个人,真拿他没办法!’双喜给她鼓劲儿,笑着说:‘能 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呢。”’

【谚语俗语第65句】:【大人不记小人过】指身份高的人肚量要大。相关的:大 人不和小人争。老舍《四世同堂》:“她居然停止了挑战,她 的理由是:大人不和小人争!她是所长,也就是大人!”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纠纷,或调和矛盾,和稀泥。成 语:息事宁人。老舍《四世同堂》:“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 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 无。”

【谚语俗语第66句】:【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谚)渊鱼:深水中的鱼。隐匿:瞒人的秘事。能看清深潭中的游鱼,不是吉祥的好事;能探知别人的隐私,定会招祸遭殃。指把聪明智慧用到窥探别人忌讳的暗事上,会招来不吉乃至祸殃。

【谚语俗语第67句】:天平上乱加砝码——不公平

【谚语俗语第68句】:老鹰拉小鸡——捧上天了;一提就走

【谚语俗语第69句】:【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歇)原为禅家语。传说羚羊夜宿时,角挂在树上,四肢不着地,使猎狗无从找到。形容诗艺精湛,无疵可寻。今也指人或物销声匿迹,无法寻找。 也作“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谚语俗语第70句】:【堤外损失堤内补】(谚)堤:沿海、河、湖等的防水建筑物。指农作物要是在堤外受到损害的,就要在堤内设法得到补偿。比喻在这方面失去的,就要在那方面补起来,不使总体亏损。 也作“堤内损失堤外补”。

【谚语俗语第71句】:【惯子不孝】(谚)娇惯的子女不会孝敬父母。指对下一代不能放任与纵容。

【谚语俗语第72句】:【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 释义:鬼拍手:指杨树。迷信认为,房前栽桑树,房后栽柳树,门口栽杨树,不吉利。例句:这村子里有家地主叫海南亭,他讨厌这两棵大杨树。因为过去有个J日说法:“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

【谚语俗语第73句】:【 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谓不打则已,打起来就很重。 明代《西游记》:“常言道: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你外公 手儿重重的,只怕你捱不起这一棒。”

【谚语俗语第74句】:【家丑不可外扬】(谚)家丑:家庭内部发生的见不得人的丑事。指家丑不要向外张扬。也泛指人们对于内部的丑事往往尽力遮掩,不向外界宣播。 也作家丑不可外谈。 家丑不可外传。

【谚语俗语第75句】:【开一道口子,毁一座堤坝】(谚)堤坝:防水拦水的建筑物。指堤坝上如果开了口,水就会冲溃整个堤坝。比喻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谚语俗语第76句】:【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惯)形容陷入困境,冤仇无处申诉,有理无处去讲,有难无人帮助。 也作喊天天不应,喊地地无灵。 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谚语俗语第77句】:【夹着尾巴做人】(惯)形容为人处世极为小心谨慎。

【谚语俗语第78句】:【百姓斗不过官,凡人斗不过仙】(谚)官员有权有势,仙人有法有术,一般人不是对手。旧指普通百姓地位低下,招惹不起有钱有势的人家。

【谚语俗语第79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谚语俗语第80句】:【有多大的笼子,养多大的鸟】释义:比喻要根据条件办事。例句:按说,应当有多大的笼子,养多大的鸟!可我……

【谚语俗语第81句】:【端人家的饭碗】释义:指给人家干活,吃人家饭。例句:这不,紧赶慢赶,一看你已早到,我咋能不急,端人家的饭碗呀。

【谚语俗语第82句】:咬口生姜喝口醋——历尽辛酸

【谚语俗语第83句】:【老将至而耄及之】(谚)耄:昏聩,糊涂。指人上了年纪,年老糊涂随着来了。

【谚语俗语第84句】:器乐合奏——大吹大擂

【谚语俗语第85句】:【气大不养神】(谚)火气太大的人,很难保养精神。指养生贵在心平气和,不动肝火。 也作气大不养人。 气大伤身。

【谚语俗语第86句】:【知情者不怪人,怪人者不知情】(谚)情:实情。知道了实情,就不会责怪对方;怪罪对方,往往是不知道实情。指对人的责怪,往往出于不知情。

【谚语俗语第87句】:我和奶奶一块儿下地,奶奶是哪儿平走哪儿,我是哪儿不平走哪儿。奶奶说我是专走鬼不下蛋的地方。(河南·南阳)

【谚语俗语第88句】:课堂上,陈老师听一个同学回答完问题后说:“你呀,懂是懂,就是满肚子蝴蝶飞不出来。”(广东·广州)

【谚语俗语第89句】:一个世纪才盘点——百年大计

【谚语俗语第90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谚)从善:顺从善道。从恶:顺从恶道。 指做善事就像登山一样艰难,作恶就像崩塌一样迅速。指学好难,走邪路易。

【谚语俗语第91句】:火把棍子当枪使——打不响

【谚语俗语第92句】:【放松一步,倒退千里】(谚)指逆水而上的拉船纤夫要是松了手,船就会倒退上千里。借指为人向善不易,一旦意志松懈,就会迅速倒退。

【谚语俗语第93句】:【临上轿再扎耳朵眼儿】(惯)比喻事到临头才仓促准备。 也作临时上轿穿耳朵。 上轿扎耳朵眼儿。

【谚语俗语第94句】:【刨树要搜根儿】(谚)要刨大树,先得从根部刨起。比喻要着手解也作刨树要寻根。 刨树要刨根。

【谚语俗语第95句】:【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释义: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不怕寅时下雨,但怕卯时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

【谚语俗语第96句】:【仇人相见,分外眼明】心里记着仇恨,故特别注意对方。 明,也说:红。古华《浮屠岭》:“冤家路窄。正是仇人相见, 分外眼红。田发青不由地捏紧了双拳,差点就扑了过去。”

【谚语俗语第97句】:【一不做,二不休】(谚)指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干到底。

【谚语俗语第98句】:【蛤蟆蝎子屎壳郎,各人觉着各人强】(谚)蛤蟆、蝎子和屎壳郎,全都是有毒或有害的昆虫,可它们各自还觉得它们了不起。比喻素质低劣的人往往还盲目自大。

【谚语俗语第99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41166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