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搞笑歇后语,好累好想哭!
【歇后语第1句】:萝卜地里栽大葱——想冒顶
【歇后语第2句】:【自搭梯子自下台】(惯)比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窘境。
【歇后语第3句】:【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惯)形容人足智多谋。
【歇后语第4句】:【见阎王】(惯)阎王:迷信指管地狱的神。指死亡。 也作见阎罗王。 见阎王爷。
【歇后语第5句】:【大虫恶杀不吃儿】(谚)恶杀:特别凶恶。指老虎纵然十分凶恶,也绝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歇后语第6句】:下雨出太阳——假睛(情);阴阴阳阳
【歇后语第7句】:【找台阶下】(惯)比喻寻找摆脱窘境的机会或借口。
【歇后语第8句】:【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谚)在家中一切事都好办,出门在外,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旧指出门在外,总不如在家方便。
【歇后语第9句】:【寺】佛寺遍及中国各地,它是中国佛教僧人聚居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如著名的“少林寺”、“法门寺”等。那么,“寺”是怎么来的呢?最初的“寺”并非佛教活动场所。寺,《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因此,“寺”原来并非指佛寺,而是一般的官署。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三府九寺”。 “寺”作为对佛教僧侣基本生活和活动场所的称呼,与鸿胪寺及其掌管的事务有关。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因为鸿胪寺是招待四方宾客的国家宾馆,非僧人久居之地,后来另建居所,取名“白马寺”。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第一座寺院,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名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歇后语第10句】:【水里捞月亮】见“井底捞明月”。
【歇后语第11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释义:不经历某种事情,就不能增长某方面的知识。说明实践能使人增长知识。例句:“小蹄子,你走罢!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质问着我了!”
【歇后语第12句】:【草膘料力水精神】释义:吃草能使牲口长膘,吃料能使牲口增力,喝水能使牲口存精神。例句:如果黑夜喂不好,牲口就要受伤,一夜要喂五六次,我有的工夫一次接一次,直喂到天亮才算。这吃草料饮水还有讲究,常言说:“草膘料力水精神”。
【歇后语第13句】:【风匣板修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歇)风匣:风箱。气:本指气体,转指欺负、欺压。指接连受气。
【歇后语第14句】:大姑娘相亲——羞羞答答
【歇后语第15句】:【三个老婆一台戏】(谚)老婆:也称婆娘、婆姨,我国北方对妻子的俗称,也泛指已婚妇女。指几个妇女聚集到一起,常常会嬉闹说笑,好比上演一台戏。 也作三个婆娘一台戏。 三个闺女一台戏。 三个婆姨一面锣,两个婆姨一面鼓。
【歇后语第16句】:【吃纣王俸禄,不说纣王无道】释义:纣王:商朝末代暴君。比喻从主子那里得到好处,不说主子的坏话。例句:“启翁,百姓倘能安居乐业,断然不会造反。许多人只是因为吃纣王俸禄,不肯说纣王无道,将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诛,而谁逼百姓造反倒不问了。”
【歇后语第17句】:【三行鼻涕两行泪】(惯)形容哭得很伤心。 也作三行鼻涕,两行眼泪。 三行鼻涕二串泪。
【歇后语第18句】:【掏心窝子】(惯)指说心里话,表达真实思想。
【歇后语第19句】:地头的韭菜——去了一茬又一茬
【歇后语第20句】:【年三十放炮仗——响到一块儿】(歇)响:谐“想”。指彼此或众人所想的都一个样。
【歇后语第21句】:船开才买票——错过时机
【歇后语第22句】:【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惯)指在争斗中只能勉强抵挡,没有能力还击。 也作只有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歇后语第23句】:【吃虱子留后腿】(惯)虱子:昆虫名,腹大,椭圆状,寄生于动物身上吸食血液。吃虱子还要留下后腿,下次再吃。形容人非常吝啬、小气。
【歇后语第24句】:【千口吃饭,主事一人】(谚)主事:主管事务。指一个群体里入员再多,出面主事的头领只能是一个。
【歇后语第25句】:【雨天的泥人儿都是晴天做就的】(谚)借指凡事都应预先筹划,提前行动。
【歇后语第26句】: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毛不拔
【歇后语第27句】:【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惯)主人的“请”字还未说出口,客人就连忙答应说“去”。指迫不及待地盼望别人邀请。
【歇后语第28句】:我和母亲挖地回来,我怕踩坏自家的庄稼苗儿,就走在别人家的地里。母亲生气地说:“东西地,南北馆儿,人人都有个偏心眼儿。我可不喜欢你这样,快出来!”(河南·西平)
【歇后语第29句】:锻炼不刻苦,纸上画老虎。
【歇后语第30句】:【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谚)要杀人,就要见到血,证明人已被杀死;要救人,就要救到底,使他完全摆脱困境。指做事必须彻底。 也作杀人杀个死,救人救个活。 杀人杀死,救人救活。
【歇后语第31句】:【有苗三分收】见“见苗三分收”。
【歇后语第32句】:【羊角葱靠南墙——越发老辣】(歇)羊角葱:葱的一种,茎部粗大,叶子长得像羊角,味辛辣。本指老而味辣,转指人老练狠毒。含讥讽或责骂意。
【歇后语第33句】:【胆量是斗出来的,志气是逼出来的】(谚)胆量是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志气是由逆境逼出来的。指人的胆量和志气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环境激励的结果。
【歇后语第34句】:【饮酒须饮大深瓯,戴花须戴大开头】(谚)瓯(。u):盆盂一类的器皿。大开头:盛开的花。喝酒就要尽情畅饮,戴花就要戴大红花。比喻做事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成绩。
【歇后语第35句】:【漏风信】见“露风声”。
【歇后语第36句】:【眼泪泡着心】(惯)比喻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伤。
【歇后语第37句】:兴时的狸猫欢似虎,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新疆·巴里坤)
【歇后语第38句】:【乱点鸳鸯谱】释义:不了解情况,瞎指挥。例句:“这是党委集体的意见,可不是我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歇后语第39句】:【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释义:脚面:脚背。膈应:厌烦。比喻人行为让人恶心、厌烦。“上脚面”又作“爬到脚背上”。例句:小莹一甩辫子冲了过去:“癞蝓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说完,唾了一口,扭头走了。
【歇后语第40句】:【没了王屠,连毛吃猪】(谚)王屠:姓王的屠夫。指没了王屠夫,就得吃没煺毛的猪肉。比喻缺了某个紧要人物,事情就办不成。 也作没有张屠夫,就吃连毛猪。 死了王屠,连毛吃猪。
【歇后语第41句】:六七月的石榴花——越开越火红
【歇后语第42句】:【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谚)比喻事情既然做了,做多做少无甚区别。也指反正费一番事,不如该做的放在一起做。
【歇后语第43句】:【秤砣虽小压千斤】释义:比喻人物虽小,作用很大。例句:“你原来没眼色,认不得人。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他们相貌空大无用……咱老孙小自小,斤节。”
【歇后语第44句】:凳子比桌子还高——没大没小
【歇后语第45句】:奶奶和一个远房的亲戚拉家常,问她家有几口人,她苦笑一下说:“我现在是头疼一家病,脚动大搬家啊!”(江苏·金湖)
【歇后语第46句】:横吹笛子竖吹箫。
【歇后语第47句】:【搅浑水】(惯)比喻故意把事情搞乱。 也作“搅混水”。
【歇后语第48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释义:沉迷于酒色的原因在子自己而不在于酒色。例句:又造百花楼一座,与玉堂春做卧房。随其科派,件件许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歇后语第49句】:【 不知道门朝哪边开】门的方向不知道,门内情况更不知 道。谓生疏,不了解情况,不熟悉业务。柳青《种谷记》:“活 了四十年,常常连吃饭的碗都不够每人一个,更不知学堂书 房的门是朝哪里开的了,而今办起工作,才知道不识字的难 处。”
【歇后语第50句】:【窗户纸——一点就透】(歇)指稍一指点就明白。
【歇后语第51句】:【呕心血】(惯)形容费尽心思,苦心思索。
【歇后语第52句】:【 长流水不断线】稳步持续发展。《小说月报》( 1980,7): “留点后路,长流水不断线,万一哪个月出点事,没有完成任 务,仍然可以发奖。”
【歇后语第53句】:【文不文,武不武】(惯)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形容人没有一点儿本事。 也作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 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捉刀。
【歇后语第54句】:【石榴裙】“拜倒在石榴裙下”是句大家都熟悉的俗语,多比喻男子对女子崇拜倾倒之意。那么,石榴裙是一条什么样的裙子,谁穿的裙子,居然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这其间又有什么故事呢?先说石榴裙。古代的女子穿裙,多喜欢红色,而当时染红色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人们把红裙称为“石榴裙”。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填词,这是石榴裙的早期文字记载。而在唐朝的时候,石榴裙是一种流行的服饰,深受广大女子的喜爱,从唐诗中可见一斑。如李白的诗中“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的“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还有杜审言的“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的“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的“不信比来长泪下,开箱验取石榴裙”……再说“拜倒在石榴裙下”。相传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当然也喜欢穿石榴裙。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中广种石榴。每逢石榴花开之时,这位风流天子便携带爱妃去赏花游玩,饮酒作乐。由于宠爱美人,天子不理朝政,疏于政务。但文武大臣谁也不敢指责皇上,他们只能迁怒杨贵妃,见了她,拒不行礼,杨贵妃很生气。这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并请爱妃献舞助兴。但见杨贵妃却将酒杯端起送到皇帝唇边,耳语道:“这些臣子对臣妾非常不恭敬,我不愿意为他们献舞。”唐明皇一听,爱妃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怎么行。于是下令,所有的文武百官,见了贵妃一定要下跪行礼,如果不这样做,就以欺君之罪严惩。所有的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得遵从。从此之后,只要一见到杨贵妃,莫不俯首叩拜。从此以后,“拜倒在石榴裙下”便流传开来,演绎成对女子崇拜倾倒之意,含有讽刺意味。
【歇后语第55句】:儿媳妇的肚皮——装孙子
【歇后语第56句】:【人怕伤心,树怕剥皮】(谚)指人不怕穷愁困苦,只怕心受创伤。 也作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人怕伤心,树怕挖根。
【歇后语第57句】:【惊蛰不冻,寒到芒种】释义: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日、6日或7日。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5日、6日或7日。惊蛰这一天如果不冷,寒冷的天气要持续到芒种。例句:惊蛰不冻,寒到芒种。记得惊蛰那天就不冷,天气反常,以后还有冷的呢。
【歇后语第58句】:【给空头支票】见“开空头支票”。
【歇后语第59句】:【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自责用人不当,痛心地将马谡斩首。 借指为了顾全大局,挽回失误,只好牺牲局部。尤凤伟《中 国一九五七》:“都知道袁是张多年的战友,张不念旧情挥泪 斩马谡。”
【歇后语第60句】:小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奶奶不是说它们“像蚂蚁爪子,钩钩巴巴的”,就是说它们“像老太太打太极拳,伸胳膊撩腿的”。(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61句】:【猫哭耗子假慈悲】伪装好人,假仁假义。刘云若《红杏出 墙记》:“你不用猫哭耗子假慈悲,有了男人还要什么姐姐。”
【歇后语第62句】:家雀变凤凰——越变越俏
【歇后语第63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钟】撞钟,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敷衍了事。谓不求上进,自甘落后。《北京日报》(1985,1, 14):“其实,见人受重奖眼红,也不全是什么坏毛病,至少比 那种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钟,见别人受重奖连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
【歇后语第64句】:【鹅蛋子——又圆又滑】(歇)本指鹅蛋外形圆、表面滑,转以形容人圆滑。
【歇后语第65句】:【若问黑心人,吃素道中寻】(谚)吃素:信佛的人不吃荤,只吃素。 如果要找心肠狠毒的人,就在那吃素念佛的人群中找。指越是表面上念佛向善的人,往往越是心黑手狠。 也作若要欺心人,吃素队里寻。 若要心凶人,念佛淘里寻。
【歇后语第66句】:吃多了安眠药——不省悟
【歇后语第67句】:【 恭敬不如从命】谦让不如服从,不必谦让。台湾朱秀娟 《女强人》:“我国有句成语,恭敬不如从命。但愿在很快的 将来,让我也有尽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歇后语第68句】:【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歇后语第69句】:【洒热血,抛头颅】见“抛头颅,洒热血”。
【歇后语第70句】:【炕上养虎,家中养盗】(惯)比喻养育与自己为敌的坏人。
【歇后语第71句】:【好虎难抵众犬】力量孤单,抵挡不住。或说:好虎抗不住 一群狼。成语:寡不敌众。张孟良《儿女风尘记》:“张天保 单骑战群兵,好虎难抵众犬,被疯狗似的差人打了出去。”
【歇后语第72句】:老鼠爬灯台——好上难下
【歇后语第73句】:鸡蛋换盐——两不见钱
【歇后语第74句】:小鼎锅想炖牛头——胃口太大
【歇后语第75句】:【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谚)皱眉:皱着眉头,有愧良心。切齿:咬牙切齿,十分痛恨。 指为人只要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世上就不会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也作“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歇后语第76句】:【病笃乱投医】(惯)笃:(病势)重。指病势危急时就毫无选择地乱请医生诊治。也借指事到紧急时就盲目向人求助。 也作“病急乱投医”。
【歇后语第77句】:【打盆说盆,打罐说罐】释义:比喻就事论事,不牵扯其他。例句:王距:“哎!咱们今天是打盆说盆,打罐说罐,可别往我身上钳火炭。”
【歇后语第78句】:【 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人太老实,不会说话。成语:寡 言少语。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他那个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问一句,答一句,别别扭扭, 不过很漂亮。”
【歇后语第79句】:阎王给小鬼拜年——弄颠倒了;颠倒着做
【歇后语第80句】:【人不亲土亲】(谚)土:乡土,故乡的土地。指本乡本土的乡亲有着天然亲情,即使彼此不多往来,故乡的情谊也会使他们亲热。 也作人不亲土亲,河不亲水亲。 人不亲土亲,心不热血热。
【歇后语第81句】: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自不量力
【歇后语第82句】:【一个媳妇,十个婆婆】(惯)一个媳妇被十个婆婆管着。形容上级领导太多。
【歇后语第83句】:爸爸经常叫妈妈做这事做那事,可自己什么也不做。妈妈说:“光说不做假把式,连说带做好把式。说到底,你还是假把式。”(四川·渠县)
【歇后语第84句】:【闺女是娘的连心肉】(谚)指女儿是母亲最贴心的人。
【歇后语第85句】:孩儿不离娘,瓜儿不离秧。
【歇后语第86句】:【蝈蝈儿多了显不出你叫,八哥儿多了显不出你俏】(谚)蝈蝈儿:昆虫,雄的前翅有发音器,叫声清脆。八哥儿:鸟名,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比喻人才多了,便显不出某一个人的出众才华。
【歇后语第87句】:鸡子啄米——乱点头
【歇后语第88句】:膏药贴嘴巴——难开口
【歇后语第89句】:【当官不打送礼的】做官的喜欢人巴结,也指不拒绝馈赠。 《人妖之间》:“但是俗话说得好,当官的不打送礼的呀。再 说,这都是那年月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呀。”
【歇后语第90句】:砍柴人下山——两头担薪(心)
【歇后语第91句】:【抓住笼头就是马】(惯)笼头:套在骡马等牲畜头上用来系缰绳的东西,用皮条或绳子做成。比喻不管合不合要求,有一个算一个。
【歇后语第92句】:麻雀打鼓——跳(调)皮
【歇后语第93句】:弟弟原来很调皮,常惹老师生气,可他改正后,老师还爱用老眼光看他。弟弟很生气,妈妈鼓励弟弟说:“孩子,树要锯开看,人要行动看。你要用实际行动来赢得老师的信任。”(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4句】:【只要桨花齐,不怕浪花急】(谚)桨花:用桨划船时溅起的水花。划船时只要大家动作一致,水浪再猛也不怕。比喻齐心协力,就能克服困难。
【歇后语第95句】:鸭子过河——随大流
【歇后语第96句】:【狼多肉少,神仙也苦恼】(谚)比喻人多物少,供不应求,事情很难办。
【歇后语第97句】:【偷来的钱易尽,买来的官易坏】(谚)指偷来的钱花着不心疼,容易花完;买下的官来路不正,容易败坏。
【歇后语第98句】:【 刮十二级台风】形容来势凶猛。黑雁男《十年动乱》:“在 史无前例的十二级台风的席卷之下,死的死了,倒的倒 了……”
【歇后语第99句】:病重不吃药——等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41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