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搞笑的句子

深入人心的搞笑歇后语,保证你看了还想看!

【歇后语第1句】:爸爸被选为村上的调解主任。妈妈对他说:“这干部难当,有时还受气挨骂,你不如让给别人当,咱不进刺架,不惹刺挂。”(河南·沁阳)

【歇后语第2句】:【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善良容易被人看成软弱,受欺 侮。浩然《艳阳天》:“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不给他们一 点厉害,总觉着我们光宽大,不严惩!”

【歇后语第3句】:【夹着尾巴】(惯)1形容狼狈逃跑的样子。2比喻隐瞒错误。3形容隐藏张狂本性。

【歇后语第4句】:见了王母娘娘叫大姑——攀高亲

【歇后语第5句】:【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指经商发财。电视剧:“中国入说: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要发财,就得做生意。”

【歇后语第6句】:【手比脚丫子还笨】(惯)形容人的手非常笨拙,干不了细活。 也作“手都比脚丫子笨”。

【歇后语第7句】:【我有黄金千万两,不因亲者却来亲】(谚)指只要有了大量的金钱,无亲无故的人也会来攀亲结故。

【歇后语第8句】:我村一家的东西被偷了,爷爷说:“这真是马有转缰之病,人有旦夕祸福!”(河南·滑县)

【歇后语第9句】:哈巴狗戴牛铃啥巴狗戴铃铛——假充大牲口;快活的狗腿子

【歇后语第10句】:【当红娘】(惯)红娘:《西厢记》中的人物,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婚姻。指为男女婚姻或其他事情的当事双方牵线搭桥。

【歇后语第11句】:【知恩不报,非为人也】(谚)指只有知恩图报,才算是有良心讲道义的人。 也作“知恩不报恩,枉为世上人”。

【歇后语第12句】:戈壁滩上的石头——明摆的

【歇后语第13句】:【十耕萝卜九耕麻】(谚)指农历十月宜耕萝卜地,九月宜耕麻地。

【歇后语第14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谚)冰冻到三尺厚,绝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比喻事物的形成,有着长时间的渐变过程,绝非偶然。

【歇后语第15句】:【跟着铁匠会打钉,跟着木匠会拉锯】跟什么职业的人在一 起,就学习什么技能。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呀, 跟着铁匠会打钉儿,跟着木匠会拉锯。你一个黄花闺女,跟 他这种人凑合啥!”

【歇后语第16句】:【真穷好过,假富难当】(谚)指真正的穷日子还容易度过,咬紧牙关就是了;冒充富人家却很难做到,因为富家的高档次生活离开钱财是无法安排的。

【歇后语第17句】:【 蝎子尾巴,有毒】也不多指危害有限,不可怕。柳青《创业 史》:“那白占魁再过二十年还是个普通社员。蝎子的尾巴, 有点毒水,也不多!”

【歇后语第18句】:【拔草去寻蛇】释义:比喻存心寻找差错。例句:思量拔草去寻蛇,这回却没蛇儿弄。平常家里没风波,总有良平也无用。

【歇后语第19句】:【开绿灯】释义:交通信号中,绿灯表示准许通行。比喻让通过。例句:有人反对,认为小说已经“过时”,有人认为作者没有给读者指路,作品有缺点。争论不休之后,终于给小说开了绿灯。

【歇后语第20句】:【留后手】(惯)指为避免以后发生困难而采取留有余地的措施。

【歇后语第21句】:草帽当钹打——没有音

【歇后语第22句】:【 乌云遮不住太阳】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叶辛 《蹉跎岁月》:“还是想开点,走着瞧吧,连天阴雨有个睛,乌 云还能永远遮住太阳?”

【歇后语第23句】:我和奶奶一块儿下地,奶奶是哪儿平走哪儿,我是哪儿不平走哪儿。奶奶说我是专走鬼不下蛋的地方。(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24句】:【是个老虎不吃人——坏了名色在那里】见“老虎不吃人——只是坏了名色”。

【歇后语第25句】:猫哭耗子——假慈悲

【歇后语第26句】:【婆娘做鞋——一针一线往前锥】(歇)锥:谐“追”。指一点一点地深入追问。

【歇后语第27句】:【 老天爷有眼】老天爷有眼看得清楚,谓人世间的善恶会 有报应。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老天爷若有眼,他应当 保佑这一对好孩子,让他们完成婚配才是。”

【歇后语第28句】:【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谚)驷马:四匹马所拉的车。说出一句话,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指话一说出口,就难以收回。 也作一言既出,如白染皂。皂:黑色。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一言驷马追不到。

【歇后语第29句】:【蝎子放屁——毒气大】(歇)毒气:本指有毒的气体,转指毒辣的手段。形容人非常狠毒。

【歇后语第30句】:【不骑马,不摔跤;不打水,不掉筲】(谚)筲(sha。):水桶。指不骑马就不会从马背上摔下来,不打水就不会把桶掉到水里。指凡干事情总不免会出差错。

【歇后语第31句】:【前车覆,后车诫】(谚)覆:翻倒,倾覆。指前边的车翻倒了,后边的车就要引以为戒。比喻前人失败了,后人就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也作前车既覆,后车当戒。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歇后语第32句】:小红傍晚放学回家,发现自己家的老母鸡还没回窝,着急地要出门去找。奶奶安慰她说:“不用急,俗话说‘狗记千,猫记万,老母鸡能记二里半’,它自己会回家来的。”(河南·淮阳)

【歇后语第33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设苦肉计,打黄盖, 使他假装投降曹操。借指做事一方受损,出于自愿。或说: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类似的:愿挨的嘴巴不疼。老舍 《骆驼祥子》:“有急等用钱的,有愿借出去的,周瑜打黄盖, 愿打愿挨!”

【歇后语第34句】:我有一双白嫩嫩的小手,姥姥却说我长了一双拙手,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姥姥打趣说:“你的指头是荷包指,俗话说‘尖指能,圆指巧,荷包指头拙到老’。”我才不信呢?(河北·任丘)

【歇后语第35句】:闭口葫芦——肚里空

【歇后语第36句】:老天爷不下雨——靠自浇(觉)

【歇后语第37句】:【大炮不靠吹,火车不靠推】释义:比喻说大话、吹牛皮没有用。例句:大炮不靠吹,火车不靠推。不能光凭嘴皮硬,真要动手,看你敢不敢!

【歇后语第38句】:旱苗得甘露——及时雨

【歇后语第39句】:【骄子不孝】(谚)指在骄奢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子弟,不会孝敬父母。

【歇后语第40句】:【背黑锅】释义:比喻代人受过,通常指受冤枉。例句:王立言:“都不准走!事情必须弄清楚,不能教全家的人都背__£黑锅!”

【歇后语第41句】:【 发一回水,澄一层泥】大水过后,沉淀的泥土可以肥田。 比喻经过事变,会增长见识。刘彦林《春风得意》:“发一回 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次智。我相信大家都会认真 地去思考,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歇后语第42句】:【虎死皮还在】释义:比喻虽然垮台,威风还在。例句:诺阿浦木梭,“虎死皮还在”,怎么这样说,不说以前你们有过部落联盟,现在单说你们的亲戚关系,你想想,你的三家亲戚垮了,你阿侯家会有好结果?

【歇后语第43句】:电灯泡上点香烟——其实不然(燃)

【歇后语第44句】:【只开花,不结果】指形势很好,结果不佳。电视新闻 (2002,6,22):“创造了很多进球机会,但多是只开花不结果。”

【歇后语第45句】:【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谚)英雄好汉能保住周围村庄的安定,一条好狗会护住周围邻居不遭偷盗。指是好男儿就要做好一方的保护神。 也作“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

【歇后语第46句】:【不撞南墙不回头】我国房屋建筑以坐北朝南为最佳方 位,出门向南,故说“南墙”。遇到挫折,碰了壁,才会醒悟。 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看他那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样 子,再劝说下去亦是无济于事的。”

【歇后语第47句】:【花木瓜——外看好】(歇)花木瓜:即木瓜,果实成熟时呈橘黄色,味道很涩,不供食用。宋代以宣城花木瓜最有名,相传宣城人刻花纸粘于木瓜上,成熟后以果面花纹供玩赏。本指花木瓜外表好看而无实际用处,转指人徒有其表。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48句】:【店家不打隔夜钱,船家不赊过河钱】(谚)店家:旅店店主。船家:驾船摆渡的船主。指住店的要先交店钱,坐船的要先交船钱;店家和船家不赊账。

【歇后语第49句】:【锥子剃头——一个师傅一个做法】(歇)剃头不能用锥子。指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做法。

【歇后语第50句】:兔儿的眼睛——红仁(人)儿

【歇后语第51句】:【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歇后语第52句】: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歇后语第53句】:【耳朵软】(惯)指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相信别人的话。 也作耳根子软。 耳朵是棉花做的。 耳皮软。

【歇后语第54句】:【天上一拳,地下一脚】(惯)形容说话东拉西扯或做事没有条理。

【歇后语第55句】:【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释义:求别人很不容易。例句:回去,是的,现在就是路费问题了。怎么张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她跟谁提头呢?表姑?表姑父?根本不行。

【歇后语第56句】:吃米饭拣谷子——挑剔

【歇后语第57句】:【宁死一咳,不死一该】(谚)咳:叹词,表示可惜。该:活该,认为该当如此。指人死有两种结局:好人死了人们表示惋惜,坏人死了人们认为活该。人们应该争取前者,避免后者。

【歇后语第58句】:鲤鱼跳龙门——碰时运,身价百倍

【歇后语第59句】:【风匣板修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歇)风匣:风箱。气:本指气体,转指欺负、欺压。指接连受气。

【歇后语第60句】:姑姑来我们家,我想留她多住几天。爷爷听了说:“亲戚常转,不能常站。”(甘肃·临泽)

【歇后语第61句】:【气可鼓不可泄】释义:只可鼓励,不可泄气。例句:濮阳荪扬起眉毛,拔高嗓门说:“气可鼓不可泄!智珠呀,实跟你说吧,只要明儿个晚上他们到了‘萃华楼’,你就看我的吧……”

【歇后语第62句】:老母猪拱地——嘴巴硬

【歇后语第63句】:【八个麻雀抬轿,担当不起】释义:比喻没有资格或没有力量承担。例句:凡人遇患小疾,岂敢惊动妙手神医?八个麻雀抬轿,担当不起!算了,我知道你是在警告我哩。

【歇后语第64句】:【撒了芝麻捡个西瓜】见“丢了芝麻,捡了西瓜”。

【歇后语第65句】:【三请诸葛亮】刘备请诸葛亮出来辅佐他,曾三次到他的 住处(茅庐)拜访。事见《三国演义》。借指难请,或礼贤下 士。成语:三顾茅庐。张孟良《儿女风尘记》:“就是说讨账 比刘备三请诸葛亮还难!我要了多少次了,也没讨出个铜 子来呀!”

【歇后语第66句】:【拿得起,放得下】(惯)1指人有本领、有技能。2指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3指处理问题果断、灵活,有能力承担,也舍得放弃。

【歇后语第67句】:【药方】“药方”是为治病而组合起来的写着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加用法的纸张。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治病拿药就得找大夫开“药方”。那么,它为什么叫“药方”呢?这得从古代的书写材料说起。中国古代有一部书《仪礼·聘礼》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这里的“名”指文字,“策”是册的通假字。“方”是“牍”的别名,是长方形的木板。这句话是说,如果文字长达百字以上就用简册书写;如果不到百字,就用方(木牍)来书写。由于药方一般不超过一百个字,用一块木牍很方便(汉代出土的木牍,大约一尺左右,宽度一般为三到十厘米),所以,医生看病开药方,一剂药也可以用一块牍写完。甘肃省武威汉墓中就有把药方写在木牍上的实例。据专家考证,“药方”之所以叫“方”,正是因为古代习惯把它写在木牍上,因为木牍又叫“方”,“药方”之名由此而来。

【歇后语第68句】:【一回见面二回熟】(谚)头次见面是陌生人,二次相见就是熟人了。 指人们的社会交往,由生到熟,很容易交上朋友。 也作一次相交,二次相熟。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

【歇后语第69句】:【小姐身子丫环命】(惯)丫环:婢女,也作丫鬟。指女子身体娇弱或容貌美丽,却命运不济,要吃苦受累。 也作小姐胚子丫鬟命。 小姐眉眼丫鬟身。眉眼:容貌。

【歇后语第70句】:李大爷去年种药材赔了八百元。今年改种西瓜,不想一场大雨,碗大的西瓜都保不住了。李大爷叹息道:“人不走运,盐罐里生蛆,放个屁也会砸烂脚后跟。”(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71句】:【无事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见“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歇后语第72句】:【大意失荆州】“大意失荆州”形容一个人因小的疏忽而造成巨大损失。这个俗语来源于三国时期关羽丧失荆州的史实和《三国演义》文学作品。赤壁之战后,吴蜀两国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但荆州既是蜀汉的重要战略要地,更是孙吴免遭魏、蜀双重威胁的国家生命线。孙吴为了要回荆州,无所不用其极,包括使用美人计;刘备为了保住荆州,派出蜀汉第一名将关羽镇守荆州,可见荆州的重要性。然而,关羽骄傲自满,从不把孙权放在眼里,才为“大意失荆州”埋下了伏笔。起先,“权遣使为子索羽女”,本义是想通过联姻巩固联盟,也有讨好关羽之意。但“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搞得孙权灰头土脸下不了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向曹军发动大规模的襄樊战役,斩庞德,掳于禁,军威所及,长安为之动摇,更不把孙权放在眼里。关羽曾说:“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孙权)邪!”孙权乃转而与曹魏密谋,联合夹击关羽。孙吴大将吕蒙用计,自称染病,换小将陆逊代之。关羽不知是计,更不把陆逊放在眼里,放弃了警惕,在吕蒙偷袭下,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不是一时大意,而是长期大意的结果。由此,“大意失荆州”常被人们引以为戒。

【歇后语第73句】:【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谚)一枝花扮不成春天,一株树形不成树林。比喻个体的作用毕竟有限。

【歇后语第74句】:【到了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释义:荠菜:一种野菜,一年或多年生,可吃。灵丹:灵验有效的药。农历三月三日以后,荠菜可以用来治病。例句:用荠菜还可以治疗痢疾、肠炎、肾炎、水肿等疾病。所以民间有谚语说:“到了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

【歇后语第75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费极大的精力。台湾吴浊流《波茨 坦科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乙科长,但在意外的地 方,又受到阻碍。”

【歇后语第76句】:【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指困难的时候,能够看出人的 品质。王蒙《失态的季节》:“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同样 的逻辑也适用于兄弟姐妹。”

【歇后语第77句】:晚饭后,妈妈从外边走进屋说:“前院老张家那小子刚才让公安局抓走了!”奶奶意味深长地说:“脚上的泡,自个走的。”(黑龙江·哈尔滨)

【歇后语第78句】:【乌鸦彩凤不同栖】(谚)比喻志趣高雅的君子,绝不会和低三下四的小人混在一起。

【歇后语第79句】:【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谚)江山:江河山川。禀性:也作秉性,先天秉赋的性格。指江山的面貌容易改变,人的本性却难改。 也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难移。

【歇后语第80句】:【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惯)形容人因生气而脸色非常难看。 也作鼻子不是鼻子,脸子不是脸子。 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

【歇后语第81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语是指忧患使人勤奋、警觉,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常用来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于民于国同理。此典出自《孟子·告子下》:“人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战国时期的孟子经常到各国游说,用事实劝谏那些国君:传说中的虞舜曾当过农民。春秋时的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人,有的被囚禁,有的隐居海滨,有的靠放牛度日。经过这些磨炼,他们后来都担当了重要职务并成为很有成就的人。孟子指出:一个国家,如果经常处在安乐之中,在外没有敌人来犯的忧虑,国法又不严,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很快就会灭亡。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了孟子的论断是正确的。

【歇后语第82句】:【仁不统兵,义不聚财】见“慈不掌兵,义不主财”。

【歇后语第83句】:【 方的不来来圆的】变换手法。菡子《纠纷》:“你别看楼志 清就这么‘熊’掉了,他的鬼点子可多呢!方的不来来圆的, 硬的不来来软的。”

【歇后语第84句】:我真羡慕姐姐那高挑挑的个子,就天天锻炼。爸爸却给我泼冷水:“你是天生的矮身材,再练也不行,黄鳝哪能扯得跟蛇一样长呢?”妈妈说:“别听他瞎说。”(四川·蓬溪)

【歇后语第85句】:【一日不书,百事荒芜】(谚)荒芜:荒废。本指朝廷大事一天不记录,以后很多事就无法考证。也泛指凡紧要的事都必须笔记下来,不可中断。

【歇后语第86句】:【耍骨头】(惯)1指故意调皮捣蛋。 2指开玩笑。3指表示亲热。

【歇后语第87句】:【屎壳郎跟着屁轰轰】(惯)斥责人跟着坏人瞎起哄。 也作“屎壳螂跟着屁嗡嗡”。

【歇后语第88句】:一把火烧不开水,一只手捂不住天。

【歇后语第89句】:【打旗号】(惯)旗号:旧时标明军队名称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比喻某种名义。指假借某种名义。

【歇后语第90句】:【靴里无袜自得知】(谚)光脚穿上靴子,别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瞒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无法瞒过良心。

【歇后语第91句】:【井里蛤蟆没见过多大的天】谓知识少,见识浅,眼光短。 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清代《醒世姻缘传》:“所以连青 州府城门也没得出来走一步,真是井底蛤蟆没见什么天 日。”

【歇后语第92句】:【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惯)比喻自己找死。

【歇后语第93句】:【记性好不如烂笔头】应重视作笔记,作笔记可以帮助记 忆。语文图书:“俗话说:记性好不如烂笔头。搜集材料,写 作笔记,是很有必要的。”

【歇后语第94句】:【唱白脸】(惯)白脸:中国传统戏曲中奸臣的脸谱,象征奸诈,泛指反面人物。比喻在矛盾和争斗中充当强硬、蛮横的角色。

【歇后语第95句】:两星期前,我得了感冒,还引起了胃病,医生嘱咐我不要吃油腻和生冷的食物。可这天放学回家,我看到桌子上有两根肉肠,抓起来就吃。爷爷看见了说:“吃药不忌嘴,医生跑断腿。”(山西·大同)

【歇后语第96句】:【鸡吃叫,鱼吃跳】释义:吃鸡吃鱼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尝到了活学活用、活鸡活鱼的甜头。俗话讲,“鸡吃叫,鱼吃跳”呢。

【歇后语第97句】: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河沿上栽树。傍晚,望着栽好的一排排杨树,爸爸深情地说:“一堵防风墙,十年丰收粮啊!”(江苏·新沂)

【歇后语第98句】:看对象;不入耳;充耳不闻;一窍不通

【歇后语第99句】:大象的鼻子一能屈能伸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oxiaojuzi/show-41423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