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描写佛山祖庙的文案

【第1句】:赞美佛山的句子

佛山古称季华乡。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

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

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第2句】:关于佛山祖庙东华里的作文资料,急~

禅城区副区长黄喜忠表示,首期交地意味着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工程进入了新的建设阶段。禅城区政府将继续加大动迁进度,加快交地步伐,按计划按目标平稳有序地推进祖庙东华里片区的改造工作。

瑞安房地产公司执行董事李进港表示,东华里片区的改造工程预计会在9月份正式动工,并将最先动工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和一个商场。他还透露,“岭南天地”项目的建设规划还处于审批阶段,一旦审批通过,将会向公众正式公布。据介绍,瑞安公司将优先对片区内的22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项目实施保护,并对周边历史风貌加强维护。

二期土地或下月底交接

据介绍,首块交付的土地内原有住户1008户,商铺21户,所有房屋都已签订了补偿合同。除保留83间文物和相关有佛山历史文化特色的旧建筑外,所有设计地块均已拆除完毕。

另悉,祖庙东华里片区二期土地将在8月底进行交接,总面积约 【第5句】:33公顷,被拆迁户1153户,计划8月底前完成拆除,目前正按计划推进。而所有涉及该地块的住户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合同的签订。据了解,禅城区政府将按动迁进度分期将其它土地交付给瑞安公司使用,整个地块将在2010年6月30日前全部交付完毕。

据介绍,二期拆迁范围东到福贤路、北到教善坊、南到隔塘大街、西到文明里麒麟社,总面积约 【第5句】:33公顷,片区内中被拆迁户1153户。二期拆迁范围内有嫁娶屋、简照南佛堂、黄祥华如意油祖铺三个市级文保单位。文保单位周边将不会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房屋拆除。

改造工程整体推进顺利

据了解,从2007年11月动迁至今,已有占片区总居住户数的95%以上的8800户住户签定了合同,其中公房完成 【第99句】:3%,私产房完成95%。同时,安置房建设方面已完成安置房选房顺序号的抽签,佛山公园西侧和丝绸大街安置房基础施工基本完成,普君南地块也进入实质的动迁阶段。另据了解,《佛山市祖庙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日前也顺利通过了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审议。

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文物保护问题,有负责人表示,在拆迁过程中已对1000套(件)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建筑装饰构建进行了拆卸保护工作,对简氏别墅、龙堂诗社、李众胜族谱等历史文物进行了修旧如旧的前期保护。目前,整个项目已逐步形成了文化、执法、规划、公安等多方联动的全方位文物保护机制。

【第3句】:关于文明佛山短语短句

【第1句】: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建设文明城市

【第2句】: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第3句】: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文明素质

【第4句】: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第5句】: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第6句】:一言一行总关情,携手共创文明城

【第7句】: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第8句】: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热心公益事业

【第9句】:爱心是生活明媚的阳光,文明是人生温馨的春风

【第10句】:讲文明,小处处处不随便;树形象,大家家家是窗口

【第11句】:塑窗口形象,树行业新风

【第12句】: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第13句】:我文明,佛山文明;我诚信,佛山诚信;我美丽,佛山美丽

【第14句】: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第15句】:创建文明城市——渴望你的参与

【第16句】:文明城市——你我共同的家园

【第17句】: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细微处显露您的品格

【第18句】:文明的言行能够提升您的个人品质

【第19句】:给自己面子: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迈好每一步: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

【第20句】:心中有德,言行文明;胸中有法,幸福安宁

【第21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22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第23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24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第25句】: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26句】:新时期佛山人精神:敢为人先 崇文务实 通济和谐

【第27句】:献出你的爱心 共创温馨家园

【第28句】:守法交通 文明出行 用实际行动支持“创文”

【第29句】:擦亮服务窗口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第30句】:倡导文明新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31句】:文明从脚下起步 创建自你我做起

【第32句】:家家争做文明家庭 人人参与创建活动

【第33句】:从我做起 告别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尚

【第34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 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 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第35句】:文明用语从我说起 文明举止从我做起

【第36句】:言行有礼仪 举止有规范

【第37句】:文明礼让 平安出行

【第38句】: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 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

【第39句】:你让我让 心情舒畅

【第40句】:倡导排队 倡导礼让 倡导文明 共建秩序 共建效率 共创和谐

【第41句】:未成年人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第42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第43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责任在成年人、在全社会

【第44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精神文明再放异彩

【第45句】:佛山明天美好的前景在于今天未成年人的素质

【第46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第47句】: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和谐文明佛山

【第48句】: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创建繁荣和谐文明城市

【第49句】:关爱未成年人重在行动,培育合格接班人重在行动

【第50句】:创文多给力,佛山更幸福

【第51句】:手牵手共建智慧城,心连心同做文明人

【第52句】:共创智慧之都,齐建文明城市!

【第53句】:同创文明智慧佛山,共建富裕幸福家园

【第4句】:有关佛山祖庙的人物

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

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

原建筑已于元末焚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

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

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

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 万福台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

牌坊北侧是锦香池。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征。

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砖雕、灰雕和陶塑。

其中的陶塑最是引人注目。东侧陶塑十一形象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日神;西侧陶塑是一美丽的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

锦香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金漆木雕花柱,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

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5米,全厂31。

6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璧"字款。这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使建筑物更显得高大壮观,富丽堂皇。

跨过三门,即位前有香亭的前殿。殿中供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金夹紵造像。

值得专的是殿中陈放的金漆木雕大神像,它是祖庙殿堂里重要的陈放。神像正面分上下两层,上层雕刻内容是"李元霸伏龙驹"的场面。

整个金漆木雕的下层最为精彩。画面中的李元霸暗指鸦片战争后加入反清义军的粤剧演员李文茂。

是雕刻的众多人物手中,高举着写有"李"字的旗帜,这字实际也是暗指参加义军的李氏。广东民间把"龙驹"比作"红鬃烈马",把洋人特别是英国人叫"红毛鬼"。

所以"伏龙驹"就是驯服"红毛鬼"的比喻。尤奇妙的是,这幅表现古装戏剧的画面中,竟然混着几个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洋人。

他们或被打翻在地,或跪地求饶,丑态百出。充满了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

据说这幅构思绝妙的金漆木雕,是光绪年间黄广花圈假冒死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 前殿北面即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大殿,这是祖庙中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建筑,地方宗祠活动就是在这里进行。

大殿正中供奉一尊北帝铜铸造像,铜像重约2。5吨。

这尊北帝像端坐在神龛内,慈眉善目,五屡长髯飘在胸前,服饰华贵,赤裸双足。铜像的头光、西部及手足全部贴金,整尊神像金光灿烂,是佛山古代工匠卓越铸造技术的体现。

大殿北侧的庆真楼建于景嘉庆元年(1796年),是祖庙建筑群中最晚的建筑物,楼为二层。相传这里曾是佛山最高的地方,属佛山十景之一,登上庆真楼可以饱览祖庙和佛山的全景。

今天的祖庙以是佛山市博物馆所在地,大门坐东朝西,穿过林木繁盛、花香鸟语的庭院,走进端肃门,便可置身于祖庙古老的殿堂中。中外游客熙来攘往,这座民间工艺之宫已焕发出来青春的异彩。

【第5句】:关于广东佛山祖庙的灵应牌坊有何动人的传说

万福台的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的灵应牌坊,这可是一座 由皇帝亲自敕封建造,并亲自题字的牌坊,所以建造得格外讲 究,壮丽异常。

皇帝为什么要在这祖庙里建一座牌楼呢?就是我 前面给大家讲的那个有人攻佛山,众人在这北帝神前祷求神示, 最后打胜仗的故事啦!可能有人要问“什么人攻佛山,这么厉 害? ”其实这是一次农民起义,是广东南海县人黄萧养所发起的, 但最后被明政府给镇压了。明皇帝认为佛山的北帝在这次打仗 中也立了功,于是封它的祠堂为“灵应祠”,并起了这座牌楼,坊 额就是景泰皇帝所题。

【第6句】:广东佛山祖庙表达了怎样的爱国思想

祖庙是我们佛山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的许多艺术作品饱含了鸦片战争后佛山手工艺人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懑。

大家再仔细看,这幅表现古装戏剧的画面中,在那刀枪剑戟的热闹场面里,居然有几个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洋人,他们或被打翻在地,或跪拜献表,丑态百出,充满了广东人民对佼略者的憎恨,神案两侧,还刻有高浮雕洋人侏儒托瓶,形象丑陋。清朝咸丰年间佛山手工业工人陈开和粤剧艺人李文茂领导起义。

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号召,佛山手工业工人和粤剧艺人都纷纷相应。这些浮雕就是光绪年间工匠黄广花冒死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

【第7句】:佛山祖庙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佛山祖庙

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之所以称为祖庙,据载是因为“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的缘故。明初重建祖庙时,规模“不过数楹”,此后随着佛山城镇经济的日渐发展,祖庙不断扩建,至清代初年,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并完好保存至今。 1962 年划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山市博物馆管理。

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米,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

作为众庙之首,在清代建立地方行政机构之前,佛山祖庙曾长期用作处理地方事务的议事场所,异於一般神庙。它的建筑乃至装饰、陈设,全部由各行业捐奉而成,且大多是本地生产。佛山历史上著名的铸造、制陶手工业,其产品在祖庙有典型的表现。建筑的精巧瑰丽也反映着古代佛山的繁华。它是佛山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因此,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祖庙的建筑装修琳琅满目,丰富多采。如瓦脊上的石湾陶瓷、墙壁上的 砖雕、灰塑、嵌瓷和殿堂里的木雕、石刻以及锦香池中雄踞水面的龟蛇大石 雕等等,题材十分广泛。所塑造的各种故事人物、鸟兽花卉等,大都构思新奇,刻划细致,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灵应牌坊是祖庙的重要建筑物,建于明景泰二年( 1451 年),正值明景泰帝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之时,施工格外讲究,壮丽异常。清代以前,牌坊曾是祖庙的第一道建筑,坊前有广场。进入祖庙时,先经牌坊,过锦香池桥(今无),登石级而后入三门。清以后增建了戏台、廊庑,牌坊才失去了门楼的作用。牌坊建于两座高0.8米、长 【第4句】:9米、宽 【第3句】:8米的白色花岗岩台基上,为三楼三层式。明间宽5米,次间宽 【第2句】:1米,通高 【第11句】:4米。第一层为歇山顶,第 【第2句】:三层为庑殿顶,檐、柱间大量施用斗拱,飞檐叠翠,层出不穷。其下用十二根柱子承托,左右各六根柱子,中间为木柱,外沿为石柱。由于是独立的单体建筑,除要承载牌坊的净重外,尚须抵抗骤然而至的强风造成的挠曲力,故设计严格,结构精密,1976年曾受十二级阵风吹袭而安然无恙。

万福台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1685年),距今已有 350多年的历史。万福台是演戏观赏用的,看台两旁设有包厢,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目前保存得完好的古戏台。建筑为歇山顶,不用斗拱,面宽三开间,通长 【第12句】:73米,进深二开间, 【第11句】:78米,分前后台;中间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开,前后台各占一开间。隔板有四个门,分别供演员及工作人员出入。前台演戏,后台化妆。前台三门敞开,演戏在明间,奏乐在次间。台高 【第2句】:07米。台前有广阔的石铺空地容纳观众。空地东西各有廊,为卷棚顶二层建筑,当时供士绅富户观剧之用。

佛山市博物馆为推动粤剧文化的发展,近期对万福台进行了重新加固和复原,并按明清史料记载使万福台两廊的包厢恢复其本来面目。到万福台参观的游客,可一边观看精彩的粤曲表演,一边品茗闲谈,在欣赏粤剧曲艺的同时,更可欣赏粤剧发源地和华南古戏台的典雅风采,领略中国四大名镇佛山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1022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