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悟人生
【佛语禅语第1句】:【佛语摘抄精选】此心时常浸润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他的情怀。(《宝鬓集》)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你的人生会跟你所设想的一样。“虽然这么说,可总有我无论都办不到的事情啊。”一旦你这么想,事实也就如此了。
【佛语禅语第3句】:让你到佛门来做事,来发心,不是佛要得你的好处,而是要把好处给你。为佛做事,不是佛占了我的好处,而是我得了佛的好处。
【佛语禅语第4句】:【禅语人生】遗忘那些尘世的云烟,抖落那些人间的恩怨。天高地远,绿水青山,如此宽阔的人间,把烦恼存在心里做甚。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但是周利盘特很喜欢在僧团修行,一听到哥哥要他离开僧团,他着急得哭了。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
【佛语禅语第7句】:【禅语人生】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要求完美的人总是陷入数落别人或挑剔自己之中,他无法随遇而安。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法者,正也。清净慈悲为正,心地无非为正,利他无我为正,无念无相为正。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慈善就在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关爱关心他人开始,言行上、身行上去关心有需要的人们,物质慈为基础,心灵慈善为解脱。让众生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佛语禅语第11句】:一步一个脚印,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明日才会有收获。好高骜远,总想着一步登天;是无法有所成就的。
【佛语禅语第12句】:善待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具有人的尊严和神圣,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享有人的资格与权利。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佛语禅语第14句】:【禅语人生】相爱——相契——相印,这就是人生走过的丰富历程,真知在禅境。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客人恍然大悟。生活中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懂得放下,便可释怀。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才华定律:才华就是把与人相同的聪明,用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佛语禅语第17句】:【禅语人生】我们应该正视顺境与逆境的客观存在。就如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一样。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热情带着觉照便不会迷失方向。风气带动作风,作风体现品质,品质体现品味。
【佛语禅语第19句】:人需要锻炼,需要有意识地找一点苦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有利于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困难。
【佛语禅语第20句】: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杂阿含经》卷十,第256经
【佛语禅语第21句】:没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没有什么黑暗可以永远。没有什么错误可以让历史低头。一切过往,都是时间的玩偶。原谅吧,自己的,别人的,历史的,现在的。
【佛语禅语第22句】: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丁夫,常一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禅师)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学一点智慧禅吧,看人看事明明白白,做人做事清清白白。
【佛语禅语第24句】:随在何处,念佛第一,好心情第二,好身体第三,其余任何重要之事皆在第【第4句】:第五。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学僧对禅师既不欢喜礼佛,也不礼祖的态度,感到十分不悦。禅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听了这四句话后,学僧恍然大悟。
【佛语禅语第26句】:心灵禅语:人生在世,常会接触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要借复杂的“人和事”来练心。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今天他来报怨,我们不起怨恨心,不起报复心,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没了,没事了。
【佛语禅语第28句】:可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说“错话”,就不可原谅了。所谓的错话是指:妄语——谎话;两舌——搬弄是非;绮语——无意义的花言巧语;还有恶口——粗暴的言语。
【佛语禅语第29句】:是福有二种相:能与乐,能与苦。如杂毒饭,食时美,欲消时苦,福亦如是。(古印度)提婆《百论》卷上,舍罪福品
【佛语禅语第30句】:菩萨精神:成就菩萨道必须具备菩萨的精神,知行合一,实践力行。何谓“菩萨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31句】:龟虫畏野干,藏六于壳内,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67经
【佛语禅语第32句】: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开启自己的智慧。有了智慧,轻重缓急都可以运筹帷幄。若没有智慧,做错很多抉择和判断,将影响往后的人生,人生愈走会愈沉重。
【佛语禅语第34句】:以智慧手安慰众生,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华严经》卷二十二,升兜率天宫品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自性本自淸静,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欲觅无上自性,须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融其性中取,否则别无二法。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如果你看了很多书,千万别告诉别人,告诉别人别人就会不断考你。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石屋禅师在外云游说法时,碰到了一位青年男子,畅谈之下,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两人一同投宿到一家旅店。
【佛语禅语第38句】:流俗知见,不可人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也许一分钟足以改变自己,这叫重生。也许一天足以颠覆自己,这叫改变。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陀。命是什么,就是人生过程。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因为对待果法方有因缘,因缘空;对待因缘方有果法,果法也空。
【佛语禅语第41句】:印光大师说:“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心禅语】我们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要一切无心。无心者无分别心、无嫉妒心、无好恶心、无取舍心,即三祖大师所讲:“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佛语禅语第43句】:学佛不是为了追求一个“佛”的名头,不是为了显示跟凡人的差别,学佛的目的,无非是一点点清除自己的动物性,把人做得更像人。
【佛语禅语第44句】:【佛语悟道】开始如果产生了做恶的念头,心里就会像乌云遮住了月亮一样;如果后来心里产生行善的念头,就会像火炬将黑暗驱散。
【佛语禅语第45句】:水所流经之地,一切洼坎坑穴先行填满,然后前行。德人所行,上善若水,一切利益就近所需,先以慈心令得满足,然后致远。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
【佛语禅语第47句】:一颗质朴的心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人生】永远不要认为别人的老公或老婆比自己的好,因为他们爱的并不是你。
【佛语禅语第49句】:【佛语悟道】人的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贪欲,如果能够灭除贪欲,痛苦就没有地方可以依托而存在了。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如果说我懂的道理比别人多一点,那是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别人多一点。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红尘芸芸,顿悟人世。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相约好,要一起同行的人,一起奔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地方离散。
【佛语禅语第52句】:于去来今佛所说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舍离,是故能令佛法僧种永不断绝。《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真正的福报是你有、过人的道徳品质、和超人的综合素质。道徳品质体现在危急时刻能担当事情、素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能善巧接人待物。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家禅语】老来有“三好”:经验丰富好、健康长寿好、走入社会当志工更好。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烦恼使人痛苦,觉醒令人快乐;执著使人束缚,放下令人解脱;无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证悟。
【佛语禅语第56句】:心中有爱,即使身处尴尬之地,也是天堂;心中有恨,即使身处福地,也满腔怨怼,哪会有幸福感可言?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这就是所谓的缘起。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古人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小一寸巧——我有时候强,有时候巧。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佛语禅语第60句】:有了智慧,你的想法、看法完全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哪里会有痛苦?当然快乐!所以苦的因是迷,乐的因是悟,是觉悟。——净空法师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法以守为贵,谏以诤为贵,怨以谅为贵,货以真为贵,价以实为贵。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这时候,同路的行人觉得纳闷,就上前问道:“你不是口渴吗?为什么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
【佛语禅语第63句】:【经典佛语】身体是向死神发愿暂借修学佛法利益众生而用的,不应该把太多的心思放在身体上,没有正确发挥身体的作用它会愤怒,不与你合作,不听你指挥,死神很快收回.
【佛语禅语第64句】:发挥本身的功能努力工作,以达到做人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即是“为工作而生活”;若是“为生活而工作”,则是无可奈何,因为不做就不能维持生计,所以不得不工作。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佛语禅语第66句】:【禅心佛语】很多很多的过分强调,不合时宜的强调:佛教的正法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就被无情地贱卖了。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如果注定要承受痛苦,那么就把痛苦当作是一种磨练,既然一切不可避免,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佛语禅语第68句】: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唐)洞山良价禅师《五灯会元》卷十三
【佛语禅语第69句】:【禅语人生】因为无知,因为短视,我只知道风会吹乱我的头发,只知道雨天出门要多带一把雨伞,却没想到比这暴虐1000倍的台风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是是非非终散去,烦恼不过一场雾,天地空空荡荡,人间依然悠悠。
【佛语禅语第71句】:内乐、涅槃乐,是乐不从五尘生。譬如石泉,水自中出,不从外来。心乐亦如是。(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
【佛语禅语第72句】: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我们不要在愤怒中回顾,在恐惧中前瞻,而要在清醒中环视。
【佛语禅语第74句】:【注重礼仪】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态。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我们既不必为眼前的欢愉而得意忘形,也不必为失去的美好而遗憾懊恼。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宽厚。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洞察:不要轻信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好事从心开始,坏事也是从心开始,转变我们的心念是转变外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关键。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古来得道之士,自己既充足,推己之余,应机接物,如明镜当台,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非着意也。若着意则有实法与人。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如果您经常抬头带着微笑,而且心中感谢老天,您是幸福的,因为大部分的人可以办到却不这么做。
【佛语禅语第83句】:是菩萨因般若波罗蜜,世间诸事,皆同实相,不见资生之事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小品般若经》卷六,阿惟越致品
【佛语禅语第84句】:【知难忍苦好处世】天下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地上有两苦:黄连苦,无钱更苦。世界有两险:江湖险,人心更险。人间有两薄:春冰薄,人情更薄。
【佛语禅语第85句】:生活在纷杂世间,要抵制住层出不穷的诱惑,就需要消减欲求,做到:【第1句】:对钱财不占不求。
【第2句】:对感情不执不舍。
【第3句】:对名声不拒不贪。
【第4句】:对欲求可收可放。
【佛语禅语第86句】:一般人稍有烦恼,就会说:“我今天情绪不好。”这就是凡夫,因理性薄弱,容易受情绪控制。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对于稳步向前的人,道路并不漫长;对于坚忍不拔的人,荣誉并不遥远。与其让生命生锈,不如让生命发光。
【佛语禅语第88句】:我们自懵懂无知而至体认世界,不论有心或无心之过错,皆须忏悔。忏悔则清净,清净则能去除烦恼。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心禅语】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断言,所谓:「多看则不偏,多听则不邪。」
【佛语禅语第90句】:当我们以正面心态去修行,即使做世间琐事,也会成为获得解脱的缘;当我们以负面心态去修行,即使行佛教事业,也会成为堕落恶趣的因。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对于习惯、欲望和情绪,控制它们不如领导它们;要做它们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或对手。这样既有战略高度,又不易出偏差。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佛语禅语第93句】: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
【佛语禅语第94句】: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得到。
【佛语禅语第95句】:人们寄希望于修行,希望在修行中得到解脱,而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
【佛语禅语第96句】: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知足,一个知足的人,他内心充满着安详与快乐,而一个不知足的人,他的内心则充满着埋怨与不安。——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97句】:【圣经句子】48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诗19:14)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宽容是春风,可以复苏尤物;宽容是阳光,可以消融猜疑与积怨。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就在沙土扔出去的那一瞬间,突然一阵风向婆罗门吹来,撒了他满头满脸,十分狼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5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