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文案-佛语禅心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演讲当天,学校的老师开车来接他,他问学校的老师说:“请问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佛语禅语第2句】:诸有勇猛施头目,身体血肉无所惜,妻妾国财及男女,此名檀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佛语禅语第3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融入自然,放松自己,修行就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虽然,生活的本质就是沉重和庸碌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欣赏美好事物,寻找生活的乐趣。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人生或许就是相对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正如那些表面与内心的背道而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息息相通的。正是因为依存才有矛盾,而矛盾的本身正是证实了依存的表象。
【佛语禅语第5句】:【禅语人生】只要你确信你绝对不会那样死,确信你绝对不会活着很难受,你就会很安心地活着,这便是信念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6句】:心有八种,或复有九,与无明俱,为世间因。世间悉是心心法现,是心心法及以诸根,生灭流转,为无明等之所变异。其根本心,坚固不动。《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
【佛语禅语第7句】:【佛家禅语】世上唯一能给我们带来长久快乐的事,就是内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论高官厚禄,还是家财万贯,都无法保持永恒长久的快乐。就是我们追求精神解脱的充分理由。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有失不戒,有益不劝,玩物丧志,人生之患。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都是奴隶。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惚兮恍兮悟兮”历时有久;渐行渐明,终化解沉疴。化解沉疴。脱胎换骨于全新的我,全新的我。
【佛语禅语第10句】:现在的教育普及,有太多进修的机会与场所,学习必须有方向,并且慎重选择教导者。择师在于自己的意愿与志向,既然想求师长传授毕生所学,则一定要必恭必敬、全神贯注、认真努力地学习。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红尘走过,总想在喧闹中寻找什么,于是,芸芸众生开始了执着的人生追求和不停的思考。
【佛语禅语第12句】:譬如有目者,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菩提心是一切法之精华,我们的修学一旦失去了菩提心,即便对其他法门有多么了解,从事的善行有多么广大,想要成办解脱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呈现菩提心。
【佛语禅语第14句】:心虽成二分,而心无二相,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触,而心不自见,其事亦如是。《大乘入楞伽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15句】:世间多少人事物,无时不在生灭变异中,不论物质、精神现象,或有形无形、有所求的爱,没有一项是永恒的,唯有佛菩萨清净透彻的爱,能够永久存在。
【佛语禅语第16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认、敢于面对、敢于担当。人生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弥陀不离众生心,是三无差别;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全收。微尘刹海,十际古今,一印顿圆,了无余法。
【佛语禅语第18句】:物理能量从本质上也是灵性能量的一种表现。能量看不见,但却在宇宙间默默地作用着,生命的能量也是如此。人生的一切得失祸福,只不过是生命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进行转换的一种现象。
【佛语禅语第19句】:【禅语人生】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种安心之法,先把身体坐直,轻轻靠着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着放松。
【佛语禅语第20句】:【禅心佛语】世上最艰难的事莫过于坦承过错。可是又没有一件事比得上坦然认错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佛语禅语第21句】:一般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人抱着我执或自我中心的意识,一心追寻占有,既得不到清闲,也失去生活的快乐。结果,带来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心禅语】※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佛语禅语第23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一杯茶在手,品人生的收放适度,品岁月的春华秋实,身心安静,自然融合,即不与世隔绝,又要安守本分,悲欢量力,适可有度。
【佛语禅语第24句】:立身要高于人,处世要知退让。世人多半为追究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见者,则能保持超然的态度,以行道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污染,就要有高于别人的见识。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佛陀谆谆告诫后人:在所有的财产中,知足少欲是最为殊胜的,所以应该恒常知足少欲。知足的人即使没有财产,也是真正的富翁,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
【佛语禅语第26句】:佛说:一切言语都虚假不实。为什么说一切言语都虚假不实?前面讲了,“一切念皆是邪念”,人的言语必然是表达内心的某种想法、某个观点,既然内心所思所想都是邪念,言语自然带着毛病。
【佛语禅语第27句】:名利就像一只皮箱,在我们用它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为了名利终其一生,即使置身山间的快乐仙境,也会使精神堕入痛苦深渊。
【佛语禅语第28句】:见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彼瞋自然灭,不烦刀杖力。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别译杂阿含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身体力行,躬行实践,不是叫旁人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是要自己实实在在去做去。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清明时节来扫墓,中华民族重孝道;清明节时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谐;缅怀先贤学感恩,孝敬亲贤世代传;踏青出游亲自然,感念春天新气象。
【佛语禅语第31句】: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六祖坛经·般若品》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佛法讲真空,一物也无;讲妙有,万行具足。这就是最实际的、活生生的辩证法。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生活中,我们能随着天气的冷热而增减着衣服,但我们很难伴随着冷热调整自己的心情。。
【佛语禅语第34句】:学道之士,如鸡抱卵,须是暖气相接方可生成。或中间间隔,暖气不接,便抱十年,终不得生。——《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你如果不改变自己,你十年前修行到二十年后都一样,因为你从你的心流露出来的,都是无明的种子。
【佛语禅语第36句】:【禅语人生】在这里,人的心,像水一样清,像天一样广,像风一样轻,能透视到心灵的深处。心的旅行,由此开始。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感悟】知足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不知足,即使你拥有了令人羡慕的一切,也感受不到幸福是什么滋味。人生就是这样,幸福从来都不会跟你所拥有的财富成正比,幸福只会悄悄地在知足者心间蔓延。
【佛语禅语第38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位,而是仁爱。“仁爱”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感动,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能够常怀一颗仁爱之心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
【佛语禅语第39句】:生活中最佳的心态就是能随遇而安、平和忍让。不要计较眼前得失功过,要经常在错误中纠正自己、在幸福中感谢他人、在知足中怡然自乐、在奉献中甘愿付出。
【佛语禅语第40句】:【佛禅语】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变数,所以无论多么成功或顺利的时候,也别以为结果一定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别抱百分百的希望;也正因为生活中的变数,多么不顺利或艰辛的时候,也别不抱希望。
【佛语禅语第41句】:【圣经句子】352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林后4:7)
【佛语禅语第42句】:要放得下爱欲之心并不困难,只是因为智慧、毅力、勇气不够,患得患失的心理太重。因此,即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中放下,却仍无法解脱。
【佛语禅语第43句】:要寻找完美的世界,须从内心去寻找。其中之一是“独立”,是情感的独立,不依赖别人的认同。——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44句】:【经典佛语】爱心是一条宽阔的道路,引你走到黎明;爱心是黎明,开启黑暗眼睛;爱心是眼睛,照亮迷茫心灵......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有些人把一些巨额款项占为己有,我们却不去起诉他们;另外一些人因为走投无路,偷了几张钞票,我们就把他们的手铐起来,拖进监狱里头。
【佛语禅语第46句】:忽然之间,大家都变成了思考者。生活是让人尖刻的东西。谦虚但不自卑,自信但不自大,自由但不放纵,人一生很难到这三点。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心禅语】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心打开,不让任何的外在条件来打扰我们,那么一切的烦恼与痛苦,也都不存在了。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谦虚固然好,但谦虚过度,就是懦弱。因此,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要知道何时应该谦虚、何时应该张扬,从而灵活应对,游刃有余,促使自己快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巅峰。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每一件缺憾都有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总能找到可行的办法。他们所用的法宝,便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理查德·耶茨: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佛语禅语第51句】:人生的苦恼来自人的贪心、嗔怒心。我们平时修福修善就像在造林一样,从埋下种子、发芽,到茁长成一片树林,其间若贪瞋心一起,就如同一把火,会将过去所培养的慈悲心行完全烧光。
【佛语禅语第52句】:【禅语人生】有时遇到喜欢论斤计两的客人,优婆掬提对客人起憎恶和不欢喜心时,他就放一粒黑豆。一天下来,黑豆的数量比白豆多,优婆掬提随即提醒自己要加紧努力,照顾好自己的心。
【佛语禅语第53句】: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遇,熏染了无数重逢。
【佛语禅语第54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著在本身的领域当中,忘却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自己特殊的一面,永远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别人,更不要用我们的想法去评价别人。
【佛语禅语第55句】:学会宽容,便是真的领悟了生命的内涵,便能站到比别人更高的位置,看问题和处理事来也会比别人更加透彻有效。
【佛语禅语第56句】:【哲理禅语】我们不管是做一件事,还是修一个法,最好能善始善终,不要像蝌蚪一样头大尾小;也不要开头、结尾只做个仪式,中间过程如何却毫不关心,就像蚂蚁一样头尾大、腰很细。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家经典禅语文案】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的思想、广大的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禅不容许产生分别心,真正的禅师自己无心地自然行动。即不执着于理、不执着于物,才是真正的禅之体验。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人生】一半馨香,一半薄凉,一城秋色,一抹斜阳,一路希望,将所有的收获装入我的行囊。手握人间烟火,心素如简静默如莲,坦然地接受稍纵即逝的美好光阴,笑对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佛语禅语第60句】:要用妈妈的心、父母的爱,施于大地众生。将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照顾;把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来恭敬。如此对待社会大众,付出真诚的爱心,对子女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佛语禅语第61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得更好一点?但人生旅途上毕竟有太多坎坷,岂能事事顺心如愿?淡泊名利,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安安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
【佛语禅语第62句】:当知一切有情,皆由自业,业为伴侣,业为生门,业为眷属,业为依趣,业能分定一切有情下中上品。《本事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63句】: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的过生活。——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64句】: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功德无量”。
【佛语禅语第65句】:扬善惩恶,虽是老幼皆知极为平常的道理,但80岁老翁历经年久,也未必能做到。对身为地方长官的白居易来说,知道这个道理尤为重要。
【佛语禅语第66句】:【禅语人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当凤凰佛教提出希望与寺内法师直接沟通时,一位女性负责人称没有法师的电话,另一位负责人李某则称“法师病了,这两天联系不到”。
【佛语禅语第68句】:【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生活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不要轻易地将情绪表现出来,因为你不是那个天真的孩子了,你得坚强,将现实看透,这是生存的法则。是呀,生活就是一杯茶,慢慢品,慢慢回味。
【佛语禅语第69句】:有记者问科比:“科比,你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问记者:“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记者摇摇头。科比:“我知道每一天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
【佛语禅语第70句】:【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听好了,人都会有讨厌的、烦恼的、在意的事,不要去想它们。这种事只要一思考,就会变得更严重。如果只是放在心上,就不会那么沉重,用脑袋去想的话就完了。
【佛语禅语第71句】: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一些过往,可以浅印在心头;一些遗忘,可以飘散在风中。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人生也许会经过隧道,但不要被隧道一时的黑暗所挫败,因为我们总会和光明相遇。
【佛语禅语第73句】:【佛心禅语】禅师示:“友分四种:一如花,艳时盈怀,萎时丢弃。二如秤,与物重则头低,与物轻则头仰。三如山,可借之登高望远,送翠成荫。四如地,一粒种百粒收,默默承担。”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心性调柔了,一切自然就顺于慈悲而行。当我们生起一念利他的慈悲心时,就像点起一盏心灯,不仅照亮我们自己,也将温暖照亮世界。
【佛语禅语第75句】:朝山的意义,除了身心虔诚、忍辱精进之外,最重要的是折除“我慢幢”,降伏嗔恚心。凡夫有贪、嗔、痴、慢、疑的心理病,每个人都有自高我慢心,拜山要三步一拜,即在藉此以折除我慢心。
【佛语禅语第76句】:见处透脱,闻处精明。一念返本还源,即具顶门三眼。万里更无纤翳,千圣齐立下风。坐断报化佛头,直得壁立千仞。——《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苏珊·桑塔格:阳刚男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他有点女性化的东西;而娇柔女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她有一点男子气概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78句】:青年人要在现实中把握理想。现在的年轻人多半理想多于现实,而生活正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艺术,所以应该将二者合理调和。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如果不去在意邻人们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节省下来的时间一定很可观。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炼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
【佛语禅语第81句】:【佛心禅语】智慧与烦恼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佛语禅语第82句】:【禅语励志感悟人生句子】恒秋:很多佛友问念佛去西方,西方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这里说的西方,不在东南西北,而在心底。不必疑惑,只管念去,了了分明,当下即是。
【佛语禅语第83句】:好人总是被自己的好呵护着,坏人总是被自己的坏伤害着,小人总是被自己的小禁锢着,愚人总是被自己的愚戏弄着,谁说人间没有报应?报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佛语禅语第84句】:言语道断,文字性空,到这里可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潜人还会幺?——《黄龙慧南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85句】: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问;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归宗芝庵禅师)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不误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坛经》
【佛语禅语第87句】:茶也好,禅也好,应归于一处,原本茶之事,最重为德,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德清自然茶纯。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听的人一定要把成见扫除,只当一个一点知识也没有的人,这样子接受,才能接受到真正的原来的意思,否则的话,你接受的东西都是经过你自己的主观改变过了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89句】:【禅语人生】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佛语禅语第90句】:看似精明的愚者,是天下最愚蠢的人,这些人原本是一块废铁,不过表面镀了一层薄薄的金;看似愚笨的智者,是天下最聪慧的人,这些人总是神光内敛,破衣烂衫中包裹其实都是真金。
【佛语禅语第91句】:如负少物者,度水则不没,少恶业之人,上升不下沉。如鸟翅坚牢,行空无障碍,持戒坚固者,则生于天中。《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道场,那么敌人就是来破坏我们道场的人。慈悲不起敌人,每个人都是来度自己的,有了这些度客,我们才会安然地在世上行走。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要多多思维业力因果,业力因果是真实不虚的,不会造假的,如果能够明白了解业力因果理论,当我们内心有强烈期望的时候,非常痛苦的时候,都是有一些帮助的。
【佛语禅语第95句】:我们要行无相布施,不要执着于有相布施;布施功德的大小,并不是从形式上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布施愿心之大小决定的。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想念怎么这么不公平,你有那么多人可以想,而我却只有你这一个可以想。
【佛语禅语第97句】: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舍弃,就会执著于外物,就会在做事的时候分心,在达到目标的路上绕弯子。不舍得放弃也就是拒绝简单的生活,这样只会令人不堪重负,心力交瘁。
【佛语禅语第98句】: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一滴水里折射出一片海洋,一件细微的东西里隐藏着博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隐藏着大智慧。只要你的慧眼足够明亮,坐观一尘一滴,便足以洞察宇宙人生的真谛。
【佛语禅语第99句】:【用智慧和赞美的眼看世界】不要用贪婪、嗔怒、愚痴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双眼。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5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