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车家号火爆的心灵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十善业道经》

【佛语禅语第2句】:轻倚岁月,浅读流年。静许,一份禅意,人生安暖;一份清浅,时光无恙。拾一抹岁月静好,种一份懂得,光阴漫过秋日,收获一朵嫣然于心中,诉一段心语与禅,让一纸素念随风随雨,散落一城心语悠悠,心意遥遥。光阴如此静美,恬淡,甚好。

【佛语禅语第3句】:烦恼由心产生,世间烦恼本是庸人自扰。一个人如果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生妄念,又何来烦恼呢?

【佛语禅语第4句】:如果不珍惜手中拥有的而总期待尚未到手的,怎么能够幸福?细心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珍爱你的爱人,把握住看似寻常但却实实在在的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那样能心情舒畅、愉快幸福!。

【佛语禅语第5句】:我宁愿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佛语禅语第6句】: 多数时候,我们非常懵懂,看似明白,原本痴愚,并不十分 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所为何来,什么样的求索于自己有实际的意义, 什么样的追寻其实不过梦幻。或许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又总是时时感到某种空缺需要填补。我们忙碌,却常懒散;我们赶 路,往往南辕北辙。人生就这般左右为难。

【佛语禅语第7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梁)傅翕《传灯录》卷二十七

【佛语禅语第8句】:世间熙攘喧嚣,因此世人心生浮躁。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静,不时从热闹的俗世中退回来,调和内心,就能在纷扰中安顿自己。

【佛语禅语第9句】: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习、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10句】:从古至今,凡夫俗子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求金银财宝和名闻利养,最终却没有一个人是满足于荣华富贵而死亡的。因为心的力量是无限的,欲望也是没有限制的,因此对于物质的贪欲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佛语禅语第11句】:腰缠万贯是世人所渴望之美事,然而禅之证悟,非为美事之满足,而是 美丑无拘,生命进入绝对之自由境界。无论是权臣还是巨贾,往往求权 求利,反为权利所困,不能“使得十二时”,终究是个轮回生死的凡夫。

【佛语禅语第12句】:大乘信为父,般若以为母,禅胎大悲乳,诸佛如贵子。《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

【佛语禅语第13句】: 执著,听起来是一个人的优点,然而,它也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执 著,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顽固不化,就是死钻牛角尖。

【佛语禅语第14句】:佛说:一切闻听过佛法的人,一切众生,有适宜制定戒律的也有不适宜的。我知道一切众生的心理活动及相关行为,对没有作下罪业的心行,我就不制定戒律;对已经作下罪业的心行,我就制定戒律,我如果按这样的标准去做,世人就不会非议我的做法。

【佛语禅语第15句】:我们本来都是一颗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了社会磨炼之后,我们才变得 圆滑了,人生路也顺利了,可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反省的时候,我们却会悲哀 地发现,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

【佛语禅语第16句】:别说谁是我的敌人,别说谁对我不友好,不友好也不要声张,一声张就造成裂痕。(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17句】:毗卢以普贤为身,普贤以众生为身。若以众生为心,是为荷担如来正法矣。(明)憨山《示玄津壑公》

【佛语禅语第18句】:意识的有序化就是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要摆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按照禅院理念,就是要知道自己目前所在的坐标系与坐标点,要明白自己人生与生命的发展方向,否则,我们的意识是紊乱的,我们的头脑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家认为,一切苦痛境界都是助道的因缘,修行的路上如果只有顺境没有苦痛,那么自生光明也无所启发,这也正是一切苦痛的价值所在。

【佛语禅语第20句】: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认为觉悟正道只是少数特权者的专利,这是违背佛的本意的。有尊卑贵贱念头的人,永不能成为悟者。佛的宗旨是使人觉悟,解脱俗世的痛苦。屠夫也罢,显贵也罢,聪明人也罢,愚钝人也罢,佛视之皆平等。所以玄素禅师愉快地接受屠夫的邀请到屠夫家做客。

【佛语禅语第21句】: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大般若经》卷三七三,无相无得品

【佛语禅语第22句】:空性随应说,不应演非处,若演于非处,甘露即为毒。《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微密品第八

【佛语禅语第23句】: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增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24句】:一块顽石,被一滴小水滴经年累月地滴落在同一个地方,到最后,那看 起来最无力的力量却可以把最有力的顽石滴穿!你能因此说小水滴就比顽石 有力吗?不能。然而事实是,顽石确实被滴穿了,原因就在于水滴的锲而不 舍、持之以恒。

【佛语禅语第25句】:甲乙二人于交叉路口相撞。甲说:“我正直道直行,乙突然从斜边道岔出,是乙不对。”乙同样说:“我正直道直行,甲突然从斜边道岔出,是甲不对。”以自为正,以他为邪,世人大抵如此。

【佛语禅语第26句】:在利益有情的过程中,纵是遇到恶劣的众生损害了我们的利益,也还应将自身所修之善回向众生,是菩萨行。一妙峰法师

【佛语禅语第27句】:【清雅基地】【禅理即心理】行于世,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当知人,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当敬人,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当让人,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佛语禅语第28句】:生命的过程,追寻的意义远大过得到的意义,因为追寻是漫长体验的过程,而得到只是瞬间的结果。所以,关注每一个当下的快乐,比关注最后的结果更让人幸福。只有在追寻中仔细地体味每一次付出的艰辛,才能真正珍惜最后的获得。

【佛语禅语第29句】:不想尝试第二次失败的人,有一个绝招,那就是一败到底,向整个世界,每一个人、花、草、事物,高举双手投降;从此溜单,走向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30句】:【佛心禅语】 佛家讲:善有善报,并非是唯心的因果报应之说。多行善事,或许别 人不会报答你的善举,但至少不会给你带来祸端。

【佛语禅语第31句】:道不远,性海非遥。但自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此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也。——《慧思大师》

【佛语禅语第32句】:宴安怠惰,不可学道;顾是惜非,不可谋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舍动求静,不可养道;弃教参禅,不可得道;依文解义,不可会道;欲速喜近,不可悟道;……将就苟且,不可修道;得少为足,不可证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佛语禅语第33句】: 不要与黑暗纠缠,学会摒弃它!当你精疲力尽 地回过头来,朝霞正对你微笑。没有不能战胜的黑暗, 只要你心中还有阳光;没有不能战胜的邪恶,只要你心 中还有善良;没有不能战胜的绝望,只要你心中还有希 望。在这个凉风习习的夏日清晨,请你记住,一次勇敢 的摒弃,抵得上对黑暗的无数次诅咒。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 低调做人虽然看似平淡,但它其实是一种高深的处世谋略。一个人应 该保持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你保持一颗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 界的事物所左右,才能够保持冷静,才能够务实,这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 最起码的前提。

【佛语禅语第35句】: 早晨最无私,你若需要,她必然给予;早晨最公平,普惠众 生,她没有分别;早晨最宽容,你的缺席,她从不抱怨。早晨就在那 里,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拥有,倘若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仅是早晨本 身,重要的是,错过了向早晨学习的机会。

【佛语禅语第36句】: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37句】:世尊告日: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品

【佛语禅语第38句】:山川秀丽的林泉一旦过于留恋,就会把幽境胜景变成庸俗喧嚣的闹区;琴棋书画本来是骚人墨客的一种高雅趣味,可是一产生贪恋的念头,就会把风雅的事变得俗不可耐。一个人快乐与否,关键取决于心灵的态度。只要心地纯洁,灵魂无纷扰,即使置身人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也能建立自己内心快乐的仙境。

【佛语禅语第39句】:春雨与春云,资生万物新。青苍山点点,碧绿草匀匀。雨霁长空静,云收一色真。报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陈。——汾阳禅师

【佛语禅语第40句】: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所以大多数男人爱温柔贤淑的女人,需要女人的阴柔来与自身的阳性场态相生相合。男人一般不会爱上比自己强势的女人,所以一个强势的男人越有本事,他处的地势越高,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因为这世间处于弱势的女人毕竟占多数。

【佛语禅语第41句】:生死在片刻间,成功在片刻间,失败同样也在片刻间。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当下一念不放过。

【佛语禅语第42句】:其实人生真正的快乐,是在于关爱他人。一旦我们一开始为其他人着想,把关心的对象从自己转换为他人的时候,一念为善,内心顿时就会放下自我,就会解脱分别心的束缚,真正懂得运用禅的智慧来过日子的人,才是智者;我们要找找的那片净土不在身外,就在我们的内心里,就在我们的方寸间。

【佛语禅语第43句】: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在佛法的世界里,善乃是一切生命的本质。一花一世界,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以爱心为本,以慈悲为怀,将德与善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佛语禅语第44句】: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 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我们要时时反问自己,对境是否心还粘着?是 否真的识得本来?假如对境为妄想所左右,产生爱憎取舍之心,那就生死不 了,就须深自惭愧内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

【佛语禅语第45句】:佛言:夫为道者,譬如持炬火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犹在。学道见谛,愚痴都灭,得无不见。《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46句】:棉花是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知道人生真正的滋味是什么。

【佛语禅语第47句】:当一个人能量旺盛,处于阳性气场时,感召的自然都是吉祥的物象;反之,当一个人能量虚弱,处于阴性气场时,感召的也都是不祥之物。

【佛语禅语第48句】:生活的禅法,在于调整与规范做人做事的态度,不迷信,不盲从,一切事物,物来则应,事去不送,凡事宽宥存余地,只是随缘送年华。矫情,烦恼重,宽恕,智慧增。

【佛语禅语第49句】:【佛与石对话】:台阶上的青石问佛像:同是石头,为什么你受膜拜,我被蹂躏?佛像答:你成为台阶只挨了四刀,我成为佛像受了千百刀。人们拜的是我的苦难与修行。经历与挫折都是对自己的修炼,也是被人尊敬的缘故。

【佛语禅语第50句】: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这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努力做到的。一个人只有心存善念,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佛语禅语第51句】: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 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 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

【佛语禅语第52句】: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实则一室之中,妇稚臧获,其长处皆有己所不及者,无在不可取为师资也。(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53句】: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然,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语禅语第54句】:在黑暗中为回家的人奉献一丝光明,你是在布施温暖,工作上你也许要为同事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那么你给他布施了轻松,如果你擅长夸奖别人,很好你布施了他自信,当有人沮丧的时候,你用心的安慰,你布施了理解。

【佛语禅语第55句】:优填王担任施主。佛陀于身之两旁化出两座高巍宝山,美妙庄严,众宝杂合,光辉耀眼,山中花果繁茂,发出微妙香味。一个山顶有成熟的粳米,美味可口,想吃的人就去吃,众皆获得饱满;另一山顶长出肥美的芳草,牛羊吃了心满意足。佛陀为众生开演甚深微妙法,得果生天者无数。

【佛语禅语第56句】:正确对待环境,才能不为外物所动;正确对待内心,才能体味快乐境界。或许我们会像这位比丘一样寂寥,这时请记住,我们的自心便是那大慈大悲的,佛陀。

【佛语禅语第57句】:我们以“八心”来孝敬父母,回报恩德。“八心”是:一,经常问候,给父母舒心;二,少说多做,给父母省心;三,诚实守信,给父母放心;四,勤奋上进,给父母开心;五,虚心好学,给父母称心;六,宽容豁达,给父母顺心;七,诚实坦荡,给父母真心;八,持之以恒,给父母安心。

【佛语禅语第58句】: 平等待人,才能获得好人缘 在交往中应自尊而不骄傲,尊重别人而不谄媚;批评别人以精诚相 待、忠言诱导;受人批评应虚心诚恳,即使对方有所偏颇,也不耿耿 于怀。

【佛语禅语第59句】: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印光法师文钞·与昊璧华书》

【佛语禅语第60句】:【天天禅语】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说,犹如美丽的花朵,给众生带来快乐;胜义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丰满的果实,自己成就圆满。

【佛语禅语第61句】:而此菩提,非以住得,非不住得。何以故?以彼法性不离无生,非曾有非当有,亦非可坏,是故无得。《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

【佛语禅语第62句】:真如唯是修所成境。正智,是修所成,是三种境。(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二

【佛语禅语第63句】:不与父母争,不与兄妹斗,只愿家庭与睦。做人的道德与为人的品格,是从善待自己的家人一开始做起。

【佛语禅语第64句】:佛门本是清修之地,跟贪欲作斗争,是修行的第一要诀,但佛门弟子为了争一个正统地位,仍免不了争斗,至于其他以趋利为目标的行业,更是如此。假设没有足够强大的信念、决心和意志力,很难坚持到底。只有那些下定决心、不畏前境、持之以恒的人,才能功德圆满,修成正果。

【佛语禅语第65句】: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来讲,他的过错都非常少,因为他会时 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 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 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佛语禅语第66句】:人生无常。物理有成、住、坏、空;心理有生、住、异、灭;生理有生、老、病、死。这些道理我们若能透彻,就不会在人与人之间计较;不在人我是非中计较,自然能专心于道,不会在现实的人生中随意起心动念!

【佛语禅语第67句】:随缘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以平常之心看待。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 活,真正地回归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无人而不自得。

【佛语禅语第68句】: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佛语禅语第69句】:此众护法亦得生,法将欲灭为已住,必生极乐千叶花,相好庄严为佛子。既得生彼供正觉,庄严王劫无荆棘。于彼得成最上道,执持正法及天人。彼佛国土无魔事,无恶业报无胎生。时有无量菩萨集,又无声闻缘觉名。《如来智印经》

【佛语禅语第70句】: 根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文化的琼浆 玉液,仿佛一壶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佛语禅语第71句】: 不要自卑,也不要太狂妄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 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72句】:信佛不是要求财势名利,而是要使人人对自己有信心,培养毅力,发挥勇气,训练自己庄敬自强,不依赖他人。

【佛语禅语第73句】:世间人要想得个功名,尚需十年寒窗、忍辱负重,若要明心见性、成佛作祖, 更非易事。参禅,在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前,再大的阻碍再大的诱惑 都要克服、斩断,己心不明,力不可竭。尤需自警的是,不要自封及第 状元,不要冒充开悟宗师,不老实用功,却走上祸己祸人之不归路。

【佛语禅语第74句】:此阴灭时,彼阴续生,如灯生暗灭,暗灭灯生。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狮子吼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75句】: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生活中,一次次的受挫、碰壁后,奋发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扼杀。你开始对失败惶恐不安,却又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豫、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

【佛语禅语第76句】:将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修佛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只是注重佛家的清规戒律,终日研修佛法,把生活与修佛截然分开,认为生活就是生活,修佛就是修佛。这些修佛者常常不能向身边受苦之人伸出援手,他们忘了,佛法的最大要义便是“普度众生”。

【佛语禅语第77句】: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一《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78句】:菩提心坚圊,说得咒悉地,余则修咒轨,所作皆无果。由略想诸法,一切皆无性,定得菩提心,非唯余能得。《不动明王经》

【佛语禅语第79句】: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我们又何必太认真呢?我们赤条条地来到世上,最终也将赤条条地离去,既然这样,不妨把一切不幸都看成一种难得的体验,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们应该为能在有生之年体验末日而感到幸运。

【佛语禅语第80句】:当今世界比过去更苦难!看人心就能看出世界的灾难,这是天人感应!当下流行什么风靡什么就昭示预言着什么,如“老鼠爱大米”

【佛语禅语第81句】:通俗地讲,气场就是一个人的气质,表现为权威性、魅力、风度、影响力等,是一个人身、心、灵所散发出来的能量圈。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看上去很有气场,某某人很有气质、很有煽动性、比较有魅力,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气场能量对外释放的一种结果,它们都是气场的一部分。

【佛语禅语第82句】:【第10句】:染净因果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日: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佛语禅语第83句】: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有能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84句】:想象你的成功,当你想象自己会成功时,就会增强信心,并想方设法地获得成功。

【佛语禅语第85句】:【天天禅语】包容:水遇到阻挡物并不会争锋相对,而是绕道而流,包容与宽恕的人就像水一样,既不计较,也不争论。以善巧智慧,不伤害众生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86句】: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寿以尽,舍故当受新。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佛语禅语第87句】: 寝前一省 有些人注定要被错过,不是他错过你,就是你错过他;有些 事注定要被经历,不在此处经历,必在彼处经历。人生这么短,注定 的人和事却这么多,生命因此不堪重负,灵魂因此常常寂寞。与其被 注定所牵,失去人生的快乐,不如跟注定讲和,获得生命的达观。

【佛语禅语第88句】:想圆满慈悲、成就智慧,开展济世与引导人群的力量,必须先从调和自己的身心做起。

【佛语禅语第89句】:行亦禅,坐亦禅,春来任他百花开,秋去随他黄叶散;坐亦禅,行亦禅,无穷般若心自在,清净自有菩提伴。

【佛语禅语第90句】:世间之美好皆因相信感召而来,尤其奇迹的到来,更是相信的产物。相信即相应。相信是一种能量!当我们的能量还未达到和某一个人某一个事物相同频率,不能相应时,告诉你一个诀窍:回归零态,回归婴儿!只需静下心来什么都不用去想,放下所有的经验还有得失,全然的相应就够了,就这么简单!相信即天堂。

【佛语禅语第91句】:当我们生气时,最重要的是灭掉内心的火,而不是去和对方吵架,让火越烧越猛,最后还殃及自身。

【佛语禅语第92句】:自然界给人类的惩罚是如此直接,如果你过度利用,违悖自然规律,它就会施以颜色。人类的阴阳失衡,自然的阴阳失衡,都将以各种形式还击给我们。

【佛语禅语第93句】:若学诸三昧,是动非是禅。心随境界生,云何名为定?(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

【佛语禅语第94句】: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自己努力过了,对得起那份心血,也 就罢了。对生活不能太挑剔,它给了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就像过日子 少不了一日三餐,咸淡恰恰合适的时候是很少的。

【佛语禅语第95句】:牢。——《佛陀的格言》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96句】:从心底深处畏惧生死轮回,此信坚固,为不可缺少之法。(宋)冈波巴《宝鬘集》

【佛语禅语第97句】:智与愚,无有极处,智者只是相对的智者,愚人只是相对的愚人。假设一定要给个定义的话,可以这么说:愚蠢是自以为已经足够聪明,智慧是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

【佛语禅语第98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入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佛语禅语第99句】:戒律中罪虽复微细,忏悔则清净。犯十善戒虽复忏悔,三恶道罪不除。(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四十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5666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