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束河优美文案

描写丽江的优美句子

谢了

丽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

居于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云岭山脉过渡的衔接地段,兼有两种以上地形特征。

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同时气候变化显著。

丽江历史悠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我国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

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的中转站。

两条古道既是中原至东南亚的南来北往的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

丽江是纳西族的家园,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同时还居住着白、彝、僳僳、普米族等少数民族。

丽江的文化以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

纳西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并延续保持下来的东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主要记载符号“东巴文”,共1400多个单字,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东巴经书、舞谱、绘画、祭祀仪式都充分展示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如画,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体,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

丽江,历史文化遗存众多。

较著名的有丽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国寺、普济寺、玉峰寺、指云寺、兴化寺、灵照寺及北岳庙、白沙古建筑群、三圣宫、龙泉寺……。

从中可见中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藏族文化的特征影响。

丽江同时荣戴国家级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桂冠。

景区内含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及众多的古建寺观;有海拔5596米雄秀的玉龙雪山;有世界著名的最深最险的虎跳峡;有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高山植被、丹霞地貌奇观为主的老君山、黎明等一带大面积的地质景观……。

此外,丽江还有以纳西族为主体,白、僳僳等十余种少数民族,奇异多采的民族风情和文化。

丽江,还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有“东方瑞士”的誉称。

总之,鲜活运转中的古城、特色鲜明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众多的历史遗存、雪山、水渠、草甸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所交织而成的这方热土,将受到人类的倍加爱护和永远的关注……。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34’至27°26’,东经99° 23’至100° 32’之间,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

【优美句子第32句】:9万人。

这里居住著纳西、栗栗、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

其中、纳西族【第18句】:4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的衔接地带,丽江的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周围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

丽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递降。

海拔最高点在玉龙山主峰扇子陡为3396米,最低海拔在金沙江河谷,为1219米,高差达4337米。

早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

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士等证 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丽江属秦国蜀郡,雨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蕃与南沼,宋时臣服大理国。

到元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

明代(公元1368—16644年),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公元 1911—1949年)设丽江县;1949年7月成立丽江县人民政府, 1961年4月改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古城座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 13世纪中叶),总面积

【优美句子第3句】:8平方公里。

旧设土司衙署于城南,周围建宫室苑囿。

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筑物。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叹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北为商业区,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呈经络状向四周延伸,临街均设商业铺面。

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现存文明坊、文庙、武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

位于城北的黑龙潭为古城主要水源。

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束、中、西三条文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挠户,穿场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

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

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

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研古城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人居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

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内蕴,为研究城市建筑史、民族发展史等提供了实贵的资料。

它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特征(一)丽江大研古城

【优美句子第1句】:历史沿革 (1)古城发展大事记 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袒忽必烈。

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井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 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 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政府, 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 2)城市建设者 宋末元初,由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兴建“大叶场”; 明代,丽江古城的建设主要由历代木氏知府主持进行。

明万历年间(公元1672年),知府木增兴建皇帝歙赐准建的“忠义坊”; 清代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铋按朝廷里制建流官府衙及府城。

纳西族民居则由居民根据家庭生产生活需要、经济条件和用地状况,自由灵活地安排建设。

( 3)城市功能和居民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的聚居地,是保存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区域政治及民族文化教育中心,滇藏贸易、中印贸易枢纽之作用。

目前,丽江古城内仍居住6269户居民,共25279人。

其中,纳西族16999人,占总人口的【第66句】:7%,有30%的居民仍在古城内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优美句子第2句】:特征( 1)选址 丽江古城以大江探峡、高山险关为依托,在城四周设关口防守,西北设塔城关,西设石门开,西南设九河关,东北设太子关,城南设邱塘开。

丽江大研古城的选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及黑龙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总体上座西北而朝束南,利用狮子山挡住了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

束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

( 2)街道广场 丽江大研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衍为中心,取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卫、新义街、光义街五条主要街道为经络的格局。

街道依 山傍水,空间时而 封闭,时而开朗,组成了一个通达全城的路网。

主街道的中心部位均留有广场,其中以四方街为最大。

四方街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

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

西恻是西河,东为中河。

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

这种独特的卫生设施,在国内外都属罕见。

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红色角砾岩(民间称为五花石)铺装而成,具有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的特点,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十分协调。

( 3)水系 黑龙潭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主要水源,以此为起点,清澈的流水通过线网状河道沟渠流经干家万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严整的水系,以满足全城消防、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a.河道: 位于象山麓的黑龙潭有数十个出水点,出水量为【第1句】:918至【第4句】:430立方米/秒,汇成潭面近4万平方米。

潭水由北向南流至双石桥下分成束河、中河、西河。

三股支流井进而分成无数细流,穿巷走户,入墙过屋,流遍全城。

古城的街道与河道密切结合,街景与水景相得益彰。

河道最宽处3至6米、最窄处不足1米。

b.泉潭: 大研古城之泉潭有黑龙潭、白马龙潭和义尚甘泽泉等。

白马龙潭位于狮子山南麓、古城西侧,又名狮乳泉,水面面积近百平方米,出水量O.023立方米/秒。

泉水甘洁清纯,从未枯竭。

甘泽泉位于古城柬面的金虹山麓,水面面积有几十平方米,出水量O.O1立方米/秒,水质十分纯净。

c.井: 大研古城内散布多处水井,井大多取“三眼井”形式。

“三眼井”即一井分三眼,三眼相连,依次为 :饮用水眼、洗菜用水眼和洗涤用水眼。

( 4)桥梁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

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

它们均建于明清时期,具建筑独特风格,使丽江古城成为一座桥城。

( 5)民居 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是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

它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本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a.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 民居建筑一般是高约

【优美句子第7句】:5米的两层木结构楼房,也有少数三层楼房,为穿斗式构架、垒士坏墙、瓦屋顶,设有外廊(即度子)。

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为平房、明楼、雨 步厦、骑度楼、蛮楼、闷楼、雨面厦等七大类。

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多进套院、多院组合等类型,其中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为典型。

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

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

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丽江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其它布局形式都是它们的变异、演化、发展和组合。

丽江民居的构架处理十分灵活,有悬山和在木构架主要受力部位,设有“勒马挂”、“地脚”、“穿枋”、“千斤”等具有拉结作用的构件,整个构架按百分之一的斜度使柱头往里倾斜、柱根部向外展开,增强了构架的稳定性。

在构架的联结节点部位,根据受力的情况,分别使用“两磴榫”、“大头榫”、“平插榫”,井设暗梢等柔性节点,以利于抗震。

下重(士垃)上轻(木板)的护墙体坚固实用。

丽江民居在体型组合及轮廊造型上纵横交错。

轮廊优美;外观的立面多为石砌勒脚,墙面抹灰,墙角镶砖,青瓦铺顶,色调和谐,外观朴素。

b.民居庭院中的局部特色: 丽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其重点是门楼、照壁、外廊、门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门楼的形式有砖拱式、木过梁平拱式及木构架式三种,砖拱式门楼多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滴水牌搂式样。

木过梁平拱式门楼则是以木过梁承托、外包簿砖的三滴水牌楼。

木构架式门楼多为双坡屋面,檐下用多层花板、花罩装饰。

民居照壁一般有三滴水、一字平式两种,内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装饰。

房屋的门窗均饰以木雕图案,如乌禽、花卉、琴棋书画、博石器皿等,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此外,对梁枋、往头、栏杆、柱础、勒脚、檐口、屋脊等木作、石作、瓦作部位也加以装饰。

如大过梁的梁头雕成兽头,俗称“狮子头”,往础亦雕成圆鼓形、瓶形等。

c.民居庭院设计: 古城民居的庭院采用鹅卵石、五花石等为原料铺装,图案根据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内容涉及花乌鱼虫、八赴阴阳、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手法古朴,布局严谨。

占地大、院落多的宅院,普遍由两坊一照壁、花台、水池等构成。

(二)大研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群

【优美句子第1句】:白沙民居建筑群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公里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有一个梯形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

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极具特色。

丽江纳西族有名的棒棒节也起源于此。

按传统习俗,正月二十日开大殿(白沙卫东侧,有护法堂等古建筑群)祭神。

当天丽江各民族都纷纷前来拜祭,集市贸易以木制品、竹编器具为主,应有尽有。

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大研古城的布局莫定了基础。

【优美句子第2句】:束河民居建筑群 束河民居建筑群在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

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

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

泉内水质清澈,游鱼可数,从泉中溢出的流水蜿蜓于街衢旁。

另外,青龙河从束河村中央穿过,建于明代的青龙桥横跨其上。

青龙桥高4米、宽

【优美句子第4句】:5米、长23米,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

桥束侧建有长32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卫。

其四周铺面林立,依水设卫,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样可以引水洗街。

束何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手工业而著称。

村中办有规模较大的束河中学,许多人以从事皮革加工和其它手工业为生,是著名的皮匠村,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

(三)丰富的民族文化

【优美句子第1句】:重要文物古迹: (1)明代丽江军民府与木家院: 明代丽江军民府府衙与木家院位于丽江大研古城西南,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艳年),府衙分布在一条286米长的东西轴线上 ,依次排列有金水桥、忠义坊、圆池、正殿、光碧楼、寿星楼、丹墀、一文亭、玉音楼、三清殿(玉泉间),直至狮山御园,一进数院,巍峨壮观。

府衙北侧建有一进三院住宅,俗称木家院。

丽江军民府衙于清咸丰、同治年间遭兵乱洗劫,现存一文亭、光碧楼、石牌坊狮子等。

( 2)玉泉明清建筑群 玉泉明清建筑群位于黑龙潭公园内,包括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福国寺五风楼:丽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明坊、石狮、一文亭、解脱林门楼、光碧楼、得月楼、龙神祠等,以五凤楼最富特色 福国寺五凤楼 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掸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 1601年), 1974年由芝山福国寺搬还至黑龙潭、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高二十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曼成二十四个飞檐,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见翼然飞角,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

全楼共有三十二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十二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实顶。

天花板上绘有太极图、飞天神王、龙风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 3)白沙宗教建筑群 包括琉璃殿、大实债宫、大定间、金刚殿、文昌宫。

其中琉璃殿和大实积宫于1965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己推荐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白沙壁画 白沙壁画分别分布在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间等白沙宗教建筑群中,绘制于明朝初期(13世纪初),现存44幅。

壁画内容以宣讲宗教教义为主,兼有明代纳西族社会生活内容,融合有佛教显宗、密宗及道教题材,在艺术风格上融合了汉文化传统技法和藏、纳西等少数民族绘画风格,用笔设色细腻流畅,色彩绚丽多姿,采用垒金、贴金等手法,更显得金壁辉煌;人物造型逼真,体态各异,个性突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其中以大责积宫内壁画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

最大的一幅《如来讲经图》高

【优美句子第3句】:67米,宽

【优美句子第4句】:98米,面积

【优美句子第18句】:29平方米。

【优美句子第2句】:神秘的纳西东巴文化 纳西族自远古时期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因其主要保存干纳西族宗教东巴教中而得名。

东巴文化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

( 1)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宇,属原始象形文字,共有1400个单宇,至今仍使用不衰,故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它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法国学者巴克在他出版于1913年的《麽些研究》中首次介绍了370个东巴文字。

美国学者洛克曾对东巴文字的收集研究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中国学者编著的《纳西象形文字谱》,《麽些象形文字字典》等,也都代表了东巴文字研究领域的高水平。

( 2)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一东巴经 东巴经是用东巴文字写成的经书。

现存约四万册。

其中不雷同的书目约一千多种,除中国外,美、英、法、日、德、加拿大,奥地利等国都有东巴经收藏,仅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骸的就多达四千多册。

“东巴”经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古代哲学思想、宗教民俗、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民族关系、文学艺术、语音文字诸方面的珍贵资料。

如东巴经中的《跳神舞蹈规程》、《祭什罗法仪跳规程》、《舞蹈来历》、《舞蹈的出处与来历》等是世界上唯一用象形文字写成的舞谱,现在还能按谱起舞。

( 2)东巴绘画: 东巴绘画,大体分为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三种,其中以卷轴书最负盛名。

“神路图”是东巴画中的代表,长约 14米,宽约30米,整幅画分为三段:表现天堂、人间、地狱,书面上共书有三百七十多个人、神、怫、鬼形象及七十多个奇禽怪兽,线条租犷,造型质朴而又生动悦目。

( 4)种类繁多的东巴祭祀仪式: 东巴教祭祀仪式共有五十多种。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祭天,祭视,祭风、求寿等。

( 5)众多的东巴法器:东巴法器计约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铜板铃),达古(皮手鼓),法刀。

东巴诵经时用作伴奏的乐器有 :“负负板柯”(白海螺、吹响器)、“板柯.(犁牛角号),“耳绍”(铜锣)等。

【优美句子第3句】:丽江古城周还宗教建筑 丽江古城周围还分布许多有特色的宗教建筑,这些宗教建筑包含汉传、藏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其中以五大寺和北岳庙为最著名。

申请加入世界名录的理由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

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

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理由a(Ⅴ)。

(一)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井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

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二)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

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三)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四)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

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

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 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民族文化。

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六)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

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岩格的控制和指导。

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井将继续创造下去。

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以上所述丽江古城是具有综合价值与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水久传世,井更好地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用几句话形容丽江古城的魅力,怎么说?

丽江是一个很悠闲,自由的地方了,这里可以让你忘记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丽江是一个高原姑苏城,小桥流水人家,同时也是一个艳遇之都。

怎样形容周庄的美

描写周庄的优美句子

【篇一:夜游周庄】十月六日爸爸带我到周庄住了一夜。

当晚霞披上树梢的时侯,我和爸爸坐的游船将我们送到了河道纵横,民宅依河而筑,依水成街的周庄古镇,这里有很多明、清朝代建造的小桥,最有名的当属国内仅存的楼桥--富安桥,和闻名中外的双桥了。

这里的民宅大部分也是明清建筑。

船过了富安桥又转了个弯,在水巷边的一个小酒店旁靠了岸,沿着高底不平且古老的石阶上来,便是店堂,店家是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微笑中带着生意人独有的谦和,他招呼我们在窗边的位置坐下,店里的摆设古朴而典雅,就餐的桌椅都是红木做的,也就更透出了江南水乡所特有的风韵,屋脊上吊着几盏小红灯笼,灯光显得有些昏暗,这可能就是大人们说的怀旧感吧。

窗外的水巷里的水在静静地流淌,远去的小船上,船工在吃力地摇着桨,想必他是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家去了。

店里的老板很会做生意,他介绍给我们的都是所谓周庄特色的菜肴,其中有道菜叫“三味圆”,是把炸好的面筋里塞进了鸡肉、虾仁和猪肉做好的馅,再用鸡汤煲熟,听说最最有名的菜还属那道“万三蹄膀”,虽说是酥烂不腻,但对我这个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甜咸不相宜呀

我觉得还是故乡的“虎皮肘子”更可口一些。

吃过饭,爸爸带我转过双桥,来到了沈厅,这是元明之际“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所建,宅院的房套很多,看得出当年的奢华,回廊里嵌着多幅紫铜的浮雕,它讲述了沈万三那传奇的一生。

桥从前门进,船由后门出。

丽江束河古镇旅游攻略

严格意义上来说,束河古镇是丽江古城的一部分。

到了丽江,这边地方不大,室内交通都还可以,散心,当然推荐到这边租辆自行车走走停停,十二月底清溪水库,可以取看看雪山远景,风景还是很可以的。

之后白沙也是要去一下的,感受一下几百年之前的壁画文化,原始的丽江村落。

散心,住在束河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安静。

给人一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感觉。

周边推荐,既然散心,真正人去得多的地方还是舍去吧,什么时候约上好几个朋友再去才有意思。

一个人推荐周围小的景点,一个是黎明,十二月底到丽江之后这边的天气还是很好的。

到时候去看看丹霞地貌还是很舒服的。

到黎明去玩一下攀岩。

也是放松心情的一种绝佳的方式。

一个就是玉龙雪山背后的宝山石头城了,原始的纳西村落。

金沙江边,比到丽江这边海拔低,温度要高一下。

感受一下金沙江在脚底流过的感觉。

就是激战电影里面,彭于晏最开始出现在的地方。

由于距离比较远。

所以现在去的人还是很不多的。

那边的人们还是很古朴的。

没有什么攻略这样一说。

随性就比较好的。

推荐的这两个地方都有车直达的。

到时候你如果真的要去的话,追问我给你说就可以了…………采纳一下嘎嘎

丽江游玩

大理丽江旅游,必须自助游,跟团绝对后悔~~丽江推荐景点:玉水寨和木府、束河古镇、大研古镇(丽江古城)玉水寨的水非常漂亮,偶去过一次,印象非常深刻木府就在丽江古城里,有的人说去过北京的故宫就没必要去木府,其实要想真正的了解丽江,木府是最好的地方。

现在木府还配备了免费导游,这些导游会很详细的介绍木府里的每个景点,包括丽江的历史、文化、生活等等~~~还可以看见古代的人行天桥哦,通常导游带着游览的时候可以不着急照相,等导游全部讲解完了,出木府还是必须按原路返回去,返回去的路上就可以慢慢拍照留念了~~~束河古镇和大研古镇那是丽江必须去的地方,丽江的精髓也蕴含在这两个古镇里了。

束河古镇好多包车的还有旅行社的会说自己去要花50元,不过偶至今未发现有收费的地方~~~其他景点像雪山呀、拉市海呀、黑龙潭呀等等,看个人喜好和季节了,丽江的景点有些是需要分时间的,比如拉市海,秋天去才可以看到候鸟哦~~~雨多雾大的时候,上了雪山也看不到什么~~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旅行团还有当地包车的去拉市海,就是直接把你带到马场那里,让你骑马游览,好多种套餐,最便宜的大概是120元1个小时,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可以看候鸟的季节,没有太多必要去,站在远处可以看得清拉市海的全貌的~~而且本人觉得骑马爬山很恐怖,而且马也很可怜~~所以偶们车的司机把偶们拉到那以后,偶就直接瞄了一眼大概就去束河古镇了~~~在丽江住宿的话,看个人喜好,大研古镇商业化较重,著名的“酒吧一条街”也在这。

如果喜好热闹的话,可以选择在大研古镇住;束河古镇因为开发比较晚,目前还是比较清静的。

束河古镇离很多景点也比较近一点(不过木府在大研古镇里哦)。

两个古镇里的客栈都是非常多的,如果想找个自己比较喜欢的,需要花上一点时间多看看,多逛逛,挑个带小院子的,旁边有流水的那种最惬意不过~~偶们去时住在大研古镇的六合客栈,位置还比较好找,新装修的,还比较干净~~~因为去的时候是淡季,房价不贵,问了很多家,都是在60-100元之间,吃小吃的时候,小吃摊老板说旺季的时候,房价普通的都是200以上,观景房至少能卖到400多~~真叫一个⊙﹏⊙b汗.建议还是挑淡季去,淡季一般是11月到次年的3月份,旺季去不仅价格高,到处都是人,就没有那种闲静的感觉了~~大理:最著名的当然是苍山和洱海啦~~~搭个游轮在洱海上漂一天,不过要注意,有的游轮会漂到某个小岛上,然后让你上去逛一逛~~~所以在选择游轮时一定要看清楚线路哦~~苍山的话,在洱海上漂的时候就能看了,不过如果想锻炼身体的话,可以选择爬山看洱海~~大理古城的话偶是觉得没有丽江古城好,个人喜好问题~~大理三塔建议不要花100多块钱进去,进去之后会很后悔~~其实就是三座塔,在景点外面,挑个好点的位置就能看到了~~~大理有个“天龙八部影视城”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感兴趣可以早点去,还能赶上开园仪式~~香格里拉那是一定要去的,据说去到那就知道天空就在眼前的感觉,非常舒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5837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