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禅文案-经典佛语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上来所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就是这种道理,玆再来说几句补充话:如能真诚皈依三宝,也是可以离苦得乐。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人们不会在流动的水面上,去映照自己的形像,只有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才可看清自己的容颜,也只有平静才可平息躁动的心绪。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恒顺:水随顺不同的器皿显现为不同的形态,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修正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时以善的方法来引导,遇到恶人时以恶人接受的方式来度化。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面对人与境、人与事、人与心、人与人、关键是自己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一生能收获,就去种心理健康。
【佛语禅语第5句】:清慎勤三宇铭心,唯恐清而不明,慎而不决,勤而不能持久;情理法一官在手,须知情有可原,理有可恕,法有可以变通。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每次都和上海的雨不期而遇,仿佛这样的天更能提醒雨中的行者,人生的路需要心来走,心灵的路需要爱来相伴。
【佛语禅语第7句】:许多人生活得空虚、不快乐,是因为他们求得太多,求而不得,求得了又不满足。被欲求紧紧缠身,不得片刻安宁,又怎么能够活得简单自在呢?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能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没有比专事行乐的人更傻了,因为每一种超越正道的逸乐,都有如在骨头内燃烧着一把火,将他的生命实质当做燃料而烧掉。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鸡足山当地长期以来以旅游开发之名,行挟佛敛财之实所引发的必然抵制与抗争。
【佛语禅语第11句】:出家之孝,是割爱辞亲,识心达本,深入无为之理,直趋解脱要道,这是报亲恩的快捷方式,非但未来获益,现世也能受用。光阴易逝、慈恩难忘,有亲在堂就如活佛在世,应时时报恩,圆满学佛之功。
【佛语禅语第12句】:【佛心禅语】和尚只要做到专心,就会撞好钟。同样,我们只要用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难关。
【佛语禅语第13句】:【心灵禅语】人生就如沙漏,撒完了都回去不了。做人须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
【佛语禅语第14句】:帮助过别人什么,别搁在心里;亏欠过别人什么,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欠债一定要还钱。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它就会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它也不会再来。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所谓菩提心、大悲心,就是指彻底地实现了自我否定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无私无欲、悲智双运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17句】: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养一颗平常心。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时,就不会去较真,不会有不满,就如慧海禅师所说,「吃饭时不百般索取,睡觉时也不千般计较」,就能活得安心,活得快乐。
【佛语禅语第18句】: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实无所说。何以故?有所说者名有为法,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是故无说。《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婴儿行品
【佛语禅语第19句】:【佛言禅语】恒荣法师:人生本来就是五味杂陈,生活考验每一个人的毅力和坚持,能不能直面生命的痛苦,去接受,去改变,去勇敢,但一定不能软弱与逃避,幸福不会眷顾那些茫然的人,幸福需要一种自在与洒脱。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无名有两个帮凶,两个伙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食与色。一个食欲,一个色欲,这两个帮着无明做种种坏事。
【佛语禅语第21句】:修行就是一种忙碌。要忙出成果,忙出价值,就要如禅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为自己寻一个龙潭虎穴,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来做事,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佛语禅语第22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到的只是内心的映像怎样让你的世界变得美好起来?佛日: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一《维摩诘所说经》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要多多思维业力因果,业力因果是真实不虚的,不会造假的,如果能够明白了解业力因果理论,当我们内心有强烈期望的时候,非常痛苦的时候,都是有一些帮助的。
【佛语禅语第24句】:信念,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守自己的信念。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自处逆境,亦能帮助我们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我们鼓起生活的勇气。
【佛语禅语第25句】:何等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真实义品
【佛语禅语第26句】:如果生命是一树繁华,那么愿默守枝桠,随风尘起落;如果生命是一种浅淡,那么愿带着禅意,开出一朵青莲,默默释放纯情。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如果一个人失去自尊,便是失去了健康、独立的人格,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一个人不爱自己,自然也不可能爱他人和相信他人。这样自私冷酷的人,幸福也被雪藏。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烦恼与人生的关系,处处都在相互交织,相互存在,生命的认识,在于主观和客观的平衡,端正心态的主张,冷静清醒的面对那些虚妄和执着,让心地处于一种平和、安稳、规范。
【佛语禅语第30句】:【佛心禅语】妄念就是不真不实在的念头,虚妄不实在,尽打妄想。颠倒就是明知这是不对的,却偏要做,又狡辩说这个对。——宣化上人
【佛语禅语第31句】:可惜今天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达,都只是借着凡夫心,运用世智辩聪加以创造发展,并没有发挥清净的智慧,因此难免造成善少、恶多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傲慢心,是以己之长来较人之短。一个人再强,也有弱的地方;一个人再弱,也有强的地方,既要以平常心看待他人,也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如果自己真的处处优胜,那就需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帮助更多人成长。
【佛语禅语第33句】:人之靓丽,并非容颜,而是内心,心存善念,非靓也美,非富也贵;人之真诚,并非话语,而是纯洁,心灵纯洁,不语也真,不诉也纯。善恶仅是一念间,而这一念却是十万八千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佛语禅语第34句】:【禅语人生】一个圣者,他一样有感情,但是他这种感情是会入本性的的东西,也就是说,纯正因悟道而生起的慈悲心。
【佛语禅语第35句】:佛说:恶人听见有善人做善事,故意来扰乱,你要自己冷静,不要嗔恨和责骂。那个来扰乱你的人,不过是自找麻烦。
【佛语禅语第36句】:【禅语人生】修法者一定要把“行道过程”和“所证果位”区分清楚,依自己的根器及修法的能力而行持:所证见解广大如虚空,取舍因果细微如粉末。
【佛语禅语第37句】: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义之财不取;然而,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取之不竭、用之无尽的智慧法财。
【佛语禅语第38句】:静观人生之得失荣枯,举凡所见所闻,大都愁城过日,叫苦连天,能称心如意,逍遥自在者,真是罕之又罕。何以致此呢?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无论钱多钱少,无论日子是否艰难,只要得到的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失去的和自己的预想差不多,那么生活的每个阶段,每一刻都可以有一种平衡。幸福感也就由此而生。
【佛语禅语第40句】:不要小看一个微笑的力量,微笑是一种面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是一种改变命运的强大能量。时时微笑,就能让自己的人生时时保持快乐欢喜。
【佛语禅语第41句】:【佛心禅语】做人十忌:忌虚荣、忌懒惰、忌骄慢、忌暴戾、忌贪吝、忌私心、忌无信、忌邪执、忌不忠、忌说谎。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心禅语】做人不能把安逸看做生活的目的,无聊是人生最大折磨,谁要是觉得自己拥有无限的闲暇日子,说明他离开快乐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佛语禅语第43句】:平时,我们谈生论死,侃侃而谈似乎置生死于度外;平时,我们谈名利如浮尘,恨不得视之为粪土。但是当死亡的恐惧、浮名的诱惑摆在眼前时,我们是否还能够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从容对待呢?
【佛语禅语第44句】:太阳总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时间好比一位妙手成春的良医,心情是一种永恒,它相依相伴,一边让我们受伤,一边让我们学会坚强;生命,更是一种永恒,它无卑无微,在苦难时绽放美丽,在历练中彰显其存在其意义。
【佛语禅语第45句】:三根普被,是指佛法可以使上、中、下根机的人同沾法益。知识高的人,觉得佛法广博精深;知识中等的人,觉得佛法受用无穷;知识低的人,则会觉得佛法给了他依靠。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说也奇怪,那天晚上用药石(晚餐)的时候,“自在”一直没回来。隔天早上去找他,发现他被打死、丢在菜园里。你们看,为了争不到地盘,就自暴自弃地跑出去,横冲乱撞,落到这样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47句】:人活着,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有眼光。有了眼光,并相应确定应该为之努力的目的和目标,工作就会出现乐趣,这样才有希望最终成为一个事业和生活的成功者,生命就会丰富多彩。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人生四个无益:不孝父母,拜佛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贪淫好赌,勤俭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佛语禅语第49句】:当一个人真正的禅心未找到时,无名的妄心,确实不易预防。其实,世上真正达到禅心的实在是少数,所以对于自己心中的“贼”能识别、了解,会运用足矣。
【佛语禅语第50句】: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尊而归之矣。(宋)黄龙慧南禅师告王安石语《禅林宝训》卷一
【佛语禅语第51句】:“相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要抓住其有利的一面而尽量避免其不利的一面。最聪明的相争是对事不对人,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而不是打击、征服别人。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人生的要义,一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二是抵达遥远的终点;人生的秘诀,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人生的快乐,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他人超越不失志。
【佛语禅语第53句】: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就像每个人到股市买进卖出都是为了赚到钱,而不是为了血本无归。人生就是充满这么多不确定性——有的路,看上去很容易,很平坦,可一旦上了路,就是一条不归路。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自信看到是光明,疑惑看到是黑暗;自信看到是坦途,疑惑看到是困境。信必深信,行必力行,信而不深,犹如未信,行而无力,犹如未行。
【佛语禅语第55句】:知足的人生让我们感到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为凡尘中的各种牵累所左右,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境界,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不贪婪,不误解,不怀疑。
【佛语禅语第56句】:我们修禅定,就是要生长智慧,你有了定,就发智慧;发智慧就得到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就不会做愚痴的事情。——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57句】:【禅语人生】助朋友一臂之力。只要是善行好事,即使做起来不容易也要尽力去做,因为道义之交就应互相帮助,能“难做能做”,就可能与人建立起珍贵的友情。
【佛语禅语第58句】:人生数十年,不免生、老、病、死,除了身躯性命之外,还有永恒不灭的“慧命”。子女若能将父母赐予的血肉之躯,善加利用,造福众生、成就功德,则父母亦能得福报。
【佛语禅语第59句】:古人云:“静以修身,简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大道至简,大音稀声。简单做事,简单思考,简单为人,一生简单。才是真理。
【佛语禅语第60句】:【佛心禅语】爱是一种享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佛语禅语第62句】:生活中经过的故事,都是历练心地的因缘,所以要清醒地认识,不被经过的烦恼牵绊,坚守信念的平和,生活原本如此,不管发生什么故事,重点都在面对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
【佛语禅语第63句】:所以,很多人听到真理时会觉得不好受,因为每句都像针锋一样刺中他的心。但是如果不逃避,诚恳接受忠言之劝,且承认已做错的事,就能增长智慧善根。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王维的诗里有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生活的峰回路转,并不妨碍内心的沉静与恬淡,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随缘,用一种客观的心态去观察,认识人生的真相,潮来潮往,坐看云起。
【佛语禅语第65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佛语禅语第66句】:【佛语摘抄精选】见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性水。(《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佛语禅语第67句】:有二种精进:一动相,身心精勤;二灭一切戏论故,身心不动。菩萨虽勤行动精进,亦不离不动精进,不动精进不离般若波罗蜜。(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十一
【佛语禅语第68句】:有些人聪明但不智慧,有些人智慧但不聪明。如果太聪明,就很难接近智慧的境界。智慧,本身就略含一点拙朴,那是因为懂了浮世无常,我们要在聪明的路上走很久,才能略略接近智慧,而幸福一定跟智慧有关。
【佛语禅语第69句】:【生活禅语】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人生在世不必想方设法去争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帮助他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图报,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报德了。
【佛语禅语第70句】:【佛语摘抄精选】快马顾影,驰走不同;驽马加诸杖挫。若不自诫,要假他呵,反增触恼,益罪尤深也。(《法苑珠林》)
【佛语禅语第71句】:不惑到来,虽然也会有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的感喟,但更多的是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对生活也知道于懂得中更加珍惜,更是奇迹般地认识到天地万物都有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花叶叶总有禅意。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佛语禅语第73句】:人生的路,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命运的神秘,在于它的复杂性。一生之中,要邂逅无数人和事,你无法预知谁是你一生的归属,哪一桩是你一生的主宰。所以,不要低估任何一个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是人生的转折。
【佛语禅语第74句】:【禅语人生】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觉悟三大重点:第一叫做空,空。第二他会觉悟,有智慧的人会用无相的心,他不着相面对这个世间。第三叫做无愿,愿就是造作。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盲目的、没有节制的自由恰恰会给我们带来不自由,而对贪、嗔、痴的约束则体现出人类的智慧与觉性。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身观念处:即以「身体或身内」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身体只是身体,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佛语禅语第77句】:做人重要的是人格,人格内涵包括知、情、意。知是知觉、知识、智慧;情是情感、情绪、情操;意是意念、意识、意愿。自卑是人心灵上的一把锁,锁住了人生的勇敢,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不敢冒险。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恰恰是由曲线构成的。曲线的美在于自然。雄伟的山峦是曲线,滔滔的大江是曲线,皎洁的明月是曲线,人类的历史是曲线。
【佛语禅语第79句】:念佛参禅只是一种境界,如何改变人的一生命运,不仅是靠烧香、拜佛、等运气,更是要通过自己的慈悲言行和善心,来调整自己的心态,配合自身的努力奋斗。
【佛语禅语第80句】:然而“热心易发、恒心难持”,面对现实的人间世态,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令人感到灰心、失望,这是凡夫的通病。
【佛语禅语第81句】:【禅语人生】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当我们处在烦恼、痛苦当中,忽然碰到一张微笑的脸,自己愁眉深锁的脸就稍稍开朗,僵硬的肩膀也略为放松,顿时发现世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灰暗无光;原来微笑竟能为自己带来解脱、逍遥与自在。
【佛语禅语第83句】:【早安禅语】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烦恼从何来,幸福在哪里寻找,几乎没有真正幸福快乐的活过完整的一天。因为他们不是追忆过去,就是期许未来,烦恼重重,困惑不断,从来不知道活好当下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
【佛语禅语第84句】:禅修可以使我们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增进身体健康,祛除种种疾病,安定心灵精神,增长般若智慧,彻悟宇宙真理。
【佛语禅语第85句】: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内心,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爱与被爱都是一种感觉,陌陌红尘,缘与份谁也说不清,缘来了,份不在;份若在,却无缘。没有人会逃得了红尘一劫,因此,这世界上,才有了那么多的痴男怨女,才演绎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不误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坛经》
【佛语禅语第88句】:【禅语人生】欣赏是一种享享,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无论何时何地,你学会了欣赏,你便收获快乐,收获温馨。懂得欣赏,你的心空便永远阳光灿烂。
【佛语禅语第89句】:修行不能远离社会人群,不能逃避现实生活。我们要的是直面生活,要在生活当中提升自我、净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
【佛语禅语第90句】:一切严守本分,既要把本分事做到位,又不可逾越本分。做到位了,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超越了本分,不管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都会有消极的影响。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和神秀相比,慧能几乎没有参过什么禅,也没专门去悟过什么道,甚至没有像模像样地上过一次堂课,而且他根本就不是佛门弟子,只是一个处于试用期的打杂人员,但却被传以衣钵,成了六祖。
【佛语禅语第92句】:【心灵禅语】我们不妨拷问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不是给宽容留了三分天地,是不是给饶恕留了余地,面对自己的心,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内心的柔软,才能让心充满光明。修行,就是从烦恼中突围,能突围,烦恼就是彰显智慧的菩提。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生活真的很平淡的,但又是很真实的,在平淡与真实中,我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烦恼也有,欢笑也有,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走向衰老。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人最大的困难是认识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认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认不清自己,只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给了自己一个错觉。所以,不怕前路坎坷,只怕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佛语禅语第95句】: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洛克
【佛语禅语第96句】:【圣经句子】246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
【佛语禅语第97句】:【放下感情的禅语】花开花落,缘起缘灭。笑看花开是一种好心情,静赏花落是一种好境界。人生无尽的悲欢离合,也许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历练,才会在落花的那一刹那,从心底涌出千差万别的感受。在经历沧桑后,请笑看花开。
【佛语禅语第98句】:如有大石山,高广无缺坏,周遍四方来,磨榨此大地,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恶劫老病死,常磨榨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7经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一条戒——金钱戒,你想,今生今世我能持金钱戒。这条金钱戒为什么这么好?为什么这条我得反复地看呢?得看多长时间?我生生世世都得看这条戒。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5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