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发布平台-饰品软文-软文发布平台-佛语软文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人间现实的生活就是灵性的训练中心,训练到任何东西都难不倒你,很难放下的也统统放下,我告诉你,你已经接近佛菩萨的境界了。
【佛语禅语第2句】:【佛语悟道】有人问长老:“学生想认识佛,请告诉我什么是佛?”长老回答:“你这样很象是骑在牛背上找牛。”
【佛语禅语第3句】:没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没有什么黑暗可以永远。没有什么错误可以让历史低头。一切过往,都是时间的玩偶。原谅吧,自己的,别人的,历史的,现在的。
【佛语禅语第4句】: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佛语禅语第5句】:吹捧要经得起,压制要受得住。人生不会总如意,人生亦不会总不如意。得失、荣辱基本上保持能量守恒。
【佛语禅语第6句】:怕什么就会想到什么,信什么就会听到什么,让我们恐惧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佛语禅语第7句】:世事无常,世事风险,谁愿逞能做主,谁就要甘冒风险;不逞能,不做主,最安全。
【佛语禅语第8句】:醒觉的一念间,就如烛光照亮禅房的瞬间,所有的黑暗和污浊都被一扫而光,只剩下满目佛光摇曳,光明与温暖早已等待有缘人很久。
【佛语禅语第9句】:【禅语人生】压力其实并不都那么可怕,如果换个视角,压力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利益。
【佛语禅语第10句】:【圣经句子】199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16:16)
【佛语禅语第11句】: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连“我”都不存在,又何苦执著?放下,忘记,抛却,才是悟到空的途径。
【佛语禅语第12句】:【禅语人生】我们时时刻刻要想着“把一切的利益与好处给予别人,把一切的损失与失败由自己承担”。
【佛语禅语第13句】:快乐没有统一标准,更没有可比性,但共同点是能使肉体和精神上的每一部分敏感活跃,所以,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会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满足。
【佛语禅语第14句】: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佛语禅语第15句】: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雪覆孤峰峰不白,雨滋石笋笋须生。”——《洛浦元安禅师》
【佛语禅语第16句】:你若觉悟,就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宣化上人
【佛语禅语第17句】:【圣经句子】75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诗119:9)
【佛语禅语第18句】:学佛须先了解无常的道理,如能了彻此理,才能来去自在,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迈向光明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生命是怀着爱意向这个世界和其它人敞开自己的一个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将自己推向浩瀚的大我。
【佛语禅语第20句】: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21句】:问:“何为不思议?”答:“心不思,口不议。心不思,心如,心离系缚,心得解脱。口不议,色如,色离系缚,色得解脱。”——《大乘无生方便门》
【佛语禅语第22句】:【佛语悟道】由地、水、火、风四者不调引起的痛苦,作用于人身,叫做“身病”;由贪、嗔、痴三者引起的烦恼作用于人心,叫做“心痛”。
【佛语禅语第23句】:所归依者,谓唯灭谛爱尽涅槃。或复有谓:归依僧者,归依四姓出家之僧,今显此僧威仪形相,皆是有漏,非所归依,所归依者,谓成僧伽学无学法。《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
【佛语禅语第24句】: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多众人,不问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像法决疑经》
【佛语禅语第25句】:心若能清明自在,不管任何境遇,都可以保持平静、稳定、自主、自在的心境。
【佛语禅语第26句】:【禅语人生】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27句】:佛说:“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人性最大的缺点也正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小和尚一愣,回答说:“小强听不懂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是猴。可师弟他们是人,他们不应该听不懂我说的道理。”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惜力慎言,心领神会;惜财爱物,法界悠悲;惜福发心,同伴慈悲。
【佛语禅语第30句】:【圣经句子】87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佛语禅语第31句】: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佛语禅语第32句】:“自我的行为”是指血气、体力非常强健的人,却不能善用强健的身体发挥功能,做利益人群的事业,反而为非作歹,让父母伤心。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一个有功德的人不会破坏真理,因为真理能让人转凡成圣,而且,这真理人人都本来具足。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家关于善良的禅语】人生幸福的简单原则:【佛语禅语第1句】:心中无恨;【佛语禅语第2句】:脑中无忧;【佛语禅语第3句】:生活简单;【佛语禅语第4句】:多些付出;【佛语禅语第5句】:少些期待。
【佛语禅语第35句】:妙语是理解的精华,理解的知识是禅定的精华;一个粗疏懈怠的人,他的理解力和知识都不会增长。《经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经》
【佛语禅语第36句】:做人固然不应将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自轻己灵。即使自己只是一颗小螺丝钉,也要注意有没有锁上、锁紧,以便充分发挥功能。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倘若你施舍给他人的,是个生命永恒向上发展的智慧,这才有根本性救助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佛语禅语第40句】:人在倒霉时,往往是因为自己体内收集的浊气太多所致,太多负面的能量存储在体内,就好似被病毒侵袭的电脑,侵蚀久了,就会瘫痪,就会发生麻烦事。
【佛语禅语第41句】:即使是正确的决定,也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才是正确的,到了下一个阶段,要依据形势作更有利的选择,否则,死抱着最初的决定不放,就是无谓的固执了。
【佛语禅语第42句】:【圣经句子】55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6)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路必须去走,方能到达,事必须去做,才能完成,而苦则必须去受,才可消除。
【佛语禅语第44句】:低调做人,不是指低声下气,奴颜婢膝,而是指要始终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分子,使自身融入到大众中去,融人到社会中去,不追名逐利,不自命不凡,为人处世不张扬。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第90句】: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心禅语】《和平年代》里的话: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佛语禅语第47句】:彼无智慧人,行于畜生法,驰趣于女色,犹猪乐粪秽。《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
【佛语禅语第48句】: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49句】:【禅语人生】真正了解痛苦和痛苦之因的人很好,他很容易生起出离心和大悲心。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人类所作所为与幸福人生背道而驰,所以尽管人们拼命追求幸福,但却总是得不到人生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51句】: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佛语禅语第54句】:我知道,我只向往这世间一点点的好,我便是那尘埃里的花,可以开的芬芳。雪小禅《无爱不欢》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不知事情原委,只是茫然看着的人,或不知自己站立何处的人,是可悲的。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等我嫁给北京女孩时,你就不要再来找我了。可见,在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光女的拜金,男的也很现实呀。
【佛语禅语第57句】:名利之不宜得者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耐之,苦定回甘。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禅定的真正意义是保持觉醒,而不是闭着眼睛什么都不想。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外在的和平要以内在心灵的和平为前提,而内在的和平要从把握好我们的当下一念开始。
【佛语禅语第60句】:发心容易,恒心难持;光说不练,无法体悟真理,实践道法。惟有学佛如初,始能证悟成佛。
【佛语禅语第61句】:禅是微笑,不是愁眉苦脸。虽然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是愁眉苦脸也不等于就能解决生死问题。要解决生死问题,还是得从容面对。
【佛语禅语第62句】: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华严经》卷十三,须弥顶上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63句】:要拾回“人性本善”的清净心性,折服刚强、顽劣的众生心,唯有以佛教智慧的教育及人事的锤炼,才能真正除恶存善,成为人格完美之人。
【佛语禅语第64句】:【佛心禅语】不要故意揭别人的“伤疤”,揭人旧伤疤,伤人又害己,善解人意的人会得到别人的爱,不要抓住“历史问题”不放手。
【佛语禅语第65句】:【佛心禅语】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66句】:【禅心佛语】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后悔药。意志决定你的成功,进取决定你的未来。
【佛语禅语第67句】:【佛语悟道】作恶得祸,造福得福,这就像发出的声音有回音一样,又像影子跟随形体始终不离一样,从来都不存在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坏事不得恶报的事情。
【佛语禅语第68句】:地到天涯我作边,山逢绝处我为顶。要学松柏千年绿,莫作桃花一时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佛语禅语第69句】:【圣经句子】366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9)
【佛语禅语第70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能止恶行善、利益人群、造福大众,即是真正智者的表现。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需要,需要的人越多,价值就越大。人生越尊重客观规律,越能超越自我,越能超越自我价值就越大。
【佛语禅语第72句】:【禅语人生】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心要懂理,也要参透这些哲理,使有方向可依。明其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之,即是幸福前奏。
【佛语禅语第74句】:【禅语人生】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佛语禅语第75句】:【佛语摘抄精选】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咸从多食而起。(《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
【佛语禅语第76句】:【禅语人生】欲望的目的是获得满足,我们如果被它控制了,那目的就永远无法达成,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佛语禅语第77句】:我们常常会怀恋儿时的快乐时光,并非儿时没有烦恼,而是儿时的我们把一切的一切都看得那么淡然,根本没把烦恼放在心上。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但“天经地义”在当下却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和大众认知。法律的漏洞和寺院法人地位的缺失为挟佛敛财者提供了机会。
【佛语禅语第79句】:【禅语人生】因缘不破,因为因缘是有为法,有为法破了,无为也破,无为有为真破了,叫归入断灭,所以它不破因。
【佛语禅语第80句】:也许有的事情、有的人还是不尽如人意,但如果懂得包容,我们自己的心情会轻松很多。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佛语禅语第81句】:【圣经句子】228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1)
【佛语禅语第82句】:当你开始真正爱自己,你就能明白,你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由此你得以平静。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你会流泪,并不代表真的慈悲;我会微笑,并不代表一切都好。
【佛语禅语第84句】:以和气迎人,则乖渗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佛语禅语第85句】:【经典佛语】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辩,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佛语禅语第86句】:不要因贪求清闲,而希求减轻责任;应该增强自己的力量,担当更重大的责任。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当内心生起苦恼时,我们不会抓到苦恼;当内心追求快乐时,我们会知道这不是正思惟,知道今天的快乐是明天的苦恼。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心禅语】做一件事情,只有最初五分钟热情的,叫失败者;最后五分钟仍有热情的,叫成功者。
【佛语禅语第89句】:【禅语人生】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去欣赏:那珠穆朗玛峰上白云自由飘荡,那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小草从容生长,那南极的企鹅酷寒中洁净,那太平洋里的卵石翻滚中坚硬而且坚强。
【佛语禅语第90句】:凡事由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经沧桑悟然。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为人在世,一个“笑”字。笑对名誉,不争;笑对邪财,不取;笑对生活,不求;笑对波折,不恼;笑对权贵;不卑;笑对人生,无拘;笑对得失,无忧。
【佛语禅语第92句】: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信解圆通,方为行本。——《涅槃经》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当我们被流言中伤的时候,首选必须先冷静下来,反观自己,如果它具有真实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摒除恩怨、闭门思过,并且鼓起勇气重新做人。
【佛语禅语第94句】:盲目陷情爱,必被欲网覆,被魔罗擒捉,如鱼被筌捕。《即兴自说·贪欲经二》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师让他伸出左手并指给他看:这条横线叫爱情线,斜线叫事业线,这条竖线是生命线。然后禅师请他将手握紧问到:这几根线在哪里?
【佛语禅语第96句】:于佛法中,初发菩提一切智心,生如来家,为法王子,即为一切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四十华严”卷三十六
【佛语禅语第97句】:痛苦:人生八大苦中,以“病”苦为最。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之外,还会导致精神上的折磨;身心疾苦,令人日夜难安。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读书、做人、做事、修炼是人生的四歩路,无论哪一歩路都离不开育德,读书者要明徳,做人者要立徳,做事者要合徳,修炼者要培徳。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真实的是原本的(本性具足),原本的即是最初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5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