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佛心禅语》-倾述林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生命都是一样的,再微小,它也是生命。你不尊重别的生命,他们一样会不尊重你。许多流行病是因为不尊重动物带来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2句】:【佛语摘抄精选】如饭一粒熟,余粒即可知。诸法亦复然,知一即知彼。(《密严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3句】:【经典佛语】“佛的法衣在身上总是不高不低、不松不紧,风吹过来时不能把法衣吹乱,灰尘也不会染到佛身上。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鼎州禅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去心中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且不必去管它,而人心里的落叶则是捡一片少一片;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靠自净内心的力量证悟解脱,如同常人依靠自己的呼吸;靠外在的力量加持,如同重病人依靠氧气筒。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遇到任何伤害和不公平,都不要让自己的内心陷入嗔恨中,因为那样只是产生对立,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嗔恨心只会加强对立冲突,嗔心是不能止息嗔心的,唯有慈悲接纳,才能化解嗔心。
【佛语禅语第7句】:【禅语人生】因此,只需稍加观察,我们便不难明白,佛说“轮回皆苦”并非对现实的否认,恰恰是对世间真相的如实描述。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好的领导要精满、气足、神旺。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当一个人忽略家人的时候,他忘了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佛语禅语第5句】:当一个人沟通障碍的时候,他忘了真诚倾听是一种习惯。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慈悲的行动算是个人心灵进化的一种活动,即使它是完全为了他人的成长所付诸的行动。
【佛语禅语第11句】: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12句】:学佛者一定要圆融人事道理,联系双方情谊,化解是非冲突,弘扬他人良好德性,不评论他人长短。
【佛语禅语第13句】:“黑”是污染的恶业,“白”是纯善的净业。我们既然要学佛,必定要消除暗昧不清净的心,向光明大道前进,亦即反黑归白、去暗投明、改过向善。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自己仍然保持恬静。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佛语禅语第16句】:法师对信众,最好不远不近。譬如地球距离太阳即是不近不远,所以适宜生存人居。过近则日光暴烈炙烤;过远则日照不足,阴冷酷寒:皆不宜生命生长。
【佛语禅语第17句】:【佛心禅语】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佛语禅语第18句】:如今用此做功夫,须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决不可犹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佛语禅语第19句】: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诗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当灯灭了,你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我相信人类的进步或衰败,有一大部分取决于教育家和老师,所以说这些人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宁可有理让无理,不可有理对无理。俗话说,君子不要和牛马斗力。我们要和“牛马”斗智,比涵养。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我们只有经常地反省自己,经常地检讨自己,努力才有方向。否则今天如此,悠悠忽忽,明天如此,忽忽悠悠,日往月来一生空过,转眼即是来生,徒生百年,乏善可陈,悔之晚矣。
【佛语禅语第24句】:【禅语人生】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微尘都是自己生命真相的显现,没有丝毫造作,全体即是,除此更无他物,所以你是孤独的。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道业也分为两种,一是慧业,一是福业,若能福慧双具,就是最理想的道业。道一定要以德来完成,要具备美善的德行则必定要下功夫。
【佛语禅语第26句】:这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所出生的大时代,生于动荡的时代,注定个人的荣辱富贵都显得微不足道。
【佛语禅语第27句】:【禅语人生】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笨呐。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
【佛语禅语第29句】:如是比量,即能及时反省。有错立刻改过,使恶念息灭;已做好事使其日日增长,善念速生。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我们不断地在追求真正关爱我们的人,可是,世上并没有这类的人存在,因为,大家大部份都只想到自己。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人生是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都要过;人生是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都要喝,人生是首无畏的歌,是高是低都要和。
【佛语禅语第33句】:【经典佛语】“不知老之将至”和“没有时间老”虽远隔千年,却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味道,这难道是佛法和儒学的惺惺相惜?而我更愿意称之为两种文化对于生命感悟的殊途同归。
【佛语禅语第34句】:而实际上,幸福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此时此刻你的意识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反馈。它不是通过比较得来,也不需要设定任何的时间地点等附加条件。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佛语禅语第36句】:【禅语人生】我们学佛就是学不恼害别人。故佛教徒要吃素,因为吃肉会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悟人生】时光总是无情的带走某些东西,然后让我们想念,或许生命的美好,就在于相遇与别离间留下的岁月的痕迹,那么如若遇见,别问是缘是劫,浅浅遇,深深藏,彼此安好,便是晴天。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简单两个字,渗着智慧,透着静好,是清水涤心的纯净;是心素如简的恬淡;是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单似禅。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第八叫“解脱魔业”。这个魔的业力都可以得到一种解脱。魔的业障可以解脱,那个魔他没有法子来障碍你。
【佛语禅语第40句】:譬如比丘,于四重禁法,若犯一事,非沙门,非释子,是人现身不得四沙门果。《摩诃般若经》卷二十,梦中不证品
【佛语禅语第41句】:【禅语人生】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是自然的选择。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佛语禅语第42句】:若见见世间,见则世间相,如实等无异,此名真见者。《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43句】:【禅语人生】无论什么时候打电话,拿起话筒的时候请微笑,因为对方能感觉到。再直的筷子,插进水里也是弯的,学会圆容。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爱心与善意,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即使小小的,默默的,不知不觉的。
【佛语禅语第45句】:忍而无忍忍就像搬石头压在草地上一样,地下的种子却依然存在,只是一时无法生长出地面而已。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当我们的心不再滋生问题时,会变得很清明。心的本性清净光明,平静祥和,包容万物,就算世上所有的垃圾都经过这个本心,也伤害不到它,没有任何事物能污损或伤害这颗心。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心禅语】智德禅师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因为这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幸福。”
【佛语禅语第48句】:善是禅的根本,学会用微笑迎接困境,学会用宽容包容残缺。不懂走路的技巧会摔跤。生活总是在我们最软弱的地方给我们重击,令我们成长。
【佛语禅语第49句】:【佛心禅语】“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学好,冤孽愈来找,欲把债务算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04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