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禅语文案让人一眼就惊艳!
【佛语禅语第1句】: 佛语有云:“种因得因,种果得果,循环相生。”人不能产生报复的情 感,一旦产生报复的情感,我们的人生也将走到尽头。佛让我们以慈悲待 人,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一定要放下,才 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2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苦苦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不知认真做事、老实做人才能开开心心地生活。
【佛语禅语第3句】:要听贤德的人说的话,而不是听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说的话。关系亲密,但无智慧,有私心,虽然维护我们,往往藏有损害;听圣贤的话,绝不会有损害。听到赞叹要警觉不受,受之即消福;听到贬损要欢喜承受,受之能避灾。
【佛语禅语第4句】: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5句】:道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不得不知。”悟日:“向上更有转处否?”师日:“心空不碍白云飞。”一《石头希迁禅师》
【佛语禅语第6句】: 能够正视自己的人,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从而才有更严格的要求与更 高的追求,人生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佛语禅语第7句】: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的过生活。——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8句】:真正的痛苦可以使人冷静,使人深邃,使人清朗。一个人的美丽并不是容颜,而是心灵,更是那份在经历风雨坎坷磨砺后的坚强。所以,优雅并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种阅历。淡然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沉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永远都不会老,老去的只是容颜,时间会让一颗灵魂,变得越来越动人。
【佛语禅语第9句】:我在孤独时,酝酿出几许静谧的禅意,终于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天空,也可以那么蓝,那么纯净。终于领悟这种孤独的享受,也是许多世人一生达不到的意境。
【佛语禅语第10句】:临风回荡,夜在浅浅墨香里撒落一纸惆怅。窗纱下有一张舒适的床,那把吉他躺在床上,床头还有一支紫竹长箫。一盏台灯佛光袅袅,将我的世界照进禅境深处。我静坐菩提书案,试着不染尘埃,仿佛这一刻看破红尘,修成正果,静侯晨钟磐若,将我皈依如来。
【佛语禅语第11句】: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杂阿含经》卷八,第203经
【佛语禅语第12句】:菩提实性是心实性,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13句】:风过叶蔬,云逝难找,世事如是纷沓往复,许多物情也便于这无息年岁里,漫然地被撕裂得支离破碎,不堪回首。但众生万相,各有其貌,就如这人间百态,当中总携带着许多不可言说难以参透的玄机。然,也许正是这些禅索,才让人们更为灵动而又热爱着生命地探找下去。
【佛语禅语第14句】:微命如虫蚁,虽然愚痴,并不骄慢。人不仅愚痴,而且骄慢,骄慢到他自以为可以和诸佛对等说话,可以判断真理是非。这样,人的罪比虫蚁更重。
【佛语禅语第15句】:细细想来,人生苦难几多,失败寻常,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多数人注定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凡草。然而,即使是一棵草也可以向往天空,只要它明了自己的根扎于厚实的大地,并对此心怀诚恳的感激。
【佛语禅语第16句】: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17句】: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却是他的整个世界。你要相信,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另外的一半在等待着你的团圆,所以你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谁会爱上你的笑容。这不是奇迹,只要你相信就一定会有。相信我!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还没有出现,那是因为你的心门还没有打开!
【佛语禅语第18句】: 除了自己,别人不可能给你烦恼 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佛语禅语第19句】: 一个内心忧郁又孤寂的人面对打击,似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反击 中保护自尊。
【佛语禅语第20句】:七老八十,身体老迈,不堪驱使,只念一句佛,说得过去。年纪尚轻,以一句佛为幌子,打着念佛的旗号偷懒,说不过去。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第1句】: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第2句】: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第3句】: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第4句】: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第5句】: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第6句】: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佛语禅语第22句】:不管路有多远、自己能力有多少,都能随分随力尽量去达成目标,此即“毅力”。
【佛语禅语第23句】:宁可心灵脑笨,不可脑灵心笨。脑笨心灵的人,谦卑柔软,人见人爱。脑灵心笨的人,骄慢刚强,人见人离。
【佛语禅语第24句】: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任何人都没有骄傲的资本。如果得意自己,炫耀自己,那是无知的体现。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永远无法成就完美的自己。
【佛语禅语第25句】: 愤怒容易坏事,还容易伤身,人在强烈愤怒时,恶劣情绪会致使内分 泌发生强烈变化,这些大量的激素或其他化学物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 害,会产生疾病,还有不少人在盛怒之下一命呜呼。
【佛语禅语第26句】:世事冗如麻,空门路转赊。青松林下客,几个得归家?共唱胡笳曲,分开五叶花。幸逢诸道友,同上白牛车。——《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27句】:以有限的人生面对无限的世界,非“言语”所能“道断”;尤其潜心向道者,真正的说法、传道,如果只靠语言、文字,“道”即断了!真道须心会意解、躬身实践,不能徒靠文字或语言来传达。
【佛语禅语第28句】:扬善惩恶,虽是老幼皆知极为平常的道理,但80岁老翁历经年久,也未必能做到。对身为地方长官的白居易来说,知道这个道理尤为重要。
【佛语禅语第29句】:人生好比爬坡。要找一个上好的目标,以短暂的人生朝这个目标迈进,中途不能懈怠。因为上坡时一旦松懈,就会倒退;也不能把目标设在峰顶上,因为一山比一山高。要选择最佳、最适当的峰顶勇往直前,日积月累,最后功德成就才会大。
【佛语禅语第30句】: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观普贤菩萨行经》
【佛语禅语第31句】:很多人嘴上喊归命,心中却不敢,不愿把自己交到弥陀手中,他们怕这样不安全,觉得前途命运还是捏在自己手中更安全可靠。他们在向弥陀做着交易,只拿出一部分他们自以为好的,能卖出价钱的“善行”,向弥陀兜售说:“这样可以了吧,请按我修行的赏价,把往生给我吧!”
【佛语禅语第32句】:佛说:不要亲近恶知识,也不要跟愚者共事,应当亲近善知识和人中最优秀者。人性本无恶,模仿、亲近恶知识,时间长了必然种下恶根,看不见的危害直至终生。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绽放生活之体。——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34句】:【天天禅语】当有人诽谤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沮丧,因为喜欢你的人,仍然赞美你;当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不喜欢你的人,仍然诽谤你。
【佛语禅语第35句】: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佛语禅语第36句】:多服毒药能令人死,少服毒药亦令人死,菇刍当知:若多犯罪,即生恶趣,若少犯罪,亦生恶趣。菩萨如是思惟时,惊怖违犯。《大乘宝雨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37句】:【领袖人物】 如果你能为他人的利益而站起来呼吁,如果你能把握机遇,如果你能 保持健康的身体,并且具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胆量,你就可能是一位领 袖型的人物。
【佛语禅语第38句】:爱欲为疮疣,蛆蝇诸恶觉,及诸贪嗜心,皆悉从意生。钻凿士夫心,以求华名利。《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2经
【佛语禅语第39句】: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古印度)弥勒《辨中边论》卷中
【佛语禅语第40句】:因为你的与众不同,因为你的特别,有时候你得习惯孤独。有时候,一个建议你离开的人,可能是最爱你的。真正的幸福就在你身边,在你的心里。在浮躁的生活里,我们或者大喜,或者大悲。禅去教我们用一颗平常心,不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那乃是生活的必然,看淡了看简单了,人生就没有如此多的烦恼。
【佛语禅语第41句】:眼色等不名为缚,贪喜为缚,破贪喜故心得正解脱,正解脱心能人泥洹。(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42句】: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你根本不可能凭懊恼一下子就消除懊恼、解脱烦 恼的。再加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所以应该做的是尽量少把精力用在对过去 发生的事的反思中,放下,就可以轻松,就能继续前行。
【佛语禅语第43句】:【天天禅语】因陀婆弥王作殊胜施主。佛陀于当日示现神变,在宝池四方,每方出现八条渠道,水从外绕流,注入池中。水流发出清妙的声音,发出五根、五力、三十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清净解脱、六种神通、六般若波罗密多,大慈大悲等各种法音。一切人等闻此法音,都能知晓并领会于心,由此发心求取佛果。
【佛语禅语第44句】:世上最难办的事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善良而有智慧的人,世上最难缠的人只是自己,认认真真把自己做好,世上就少有难题了!
【佛语禅语第45句】: 宣化上人开示:“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这颗心,一念的 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那么我们成佛和下地狱, 都是在这~念里面分别,所以我们对这个心,时时刻刻都要管着它,不要 叫它生出一些狂心野性、痴心妄想。”
【佛语禅语第46句】:【凡夫知见】凡夫认为自己就是道,合于我者即是,不合我者即非。不是以佛知见为自知见,而是以自知见为佛法知见。对于这样的众生,菩萨来化,必现凡夫之身,不然即令尊贵的佛法自取其辱,众生于菩萨、圣人无敬信故。如帝王大人,于无敬人前不露身份,既不失尊严,也免使小民有罪。
【佛语禅语第47句】:西藏伟大的智者更顿曲派曾说:“没有腿脚的蚯蚓为寻找快乐而漂泊,没有眼睛的蚂蚁也为追求安宁而游荡,总而言之,所有一切众生都为获得快乐而生存。”我们怎么可以只关怀人类而伤害脆弱的其他生命呢?一切众生都有与人类共享地球资源的权力,更何况是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存的权力呢!
【佛语禅语第48句】:好多人一辈子,不是在伺候哪个上司,也不是在伺候自己,而是在伺候欲望。没有谁能真正意义上束缚你,控制你,但欲望能。欲望得寸进尺,你只好方寸渐乱。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想一步登天的事太多了。车马欢腾的尘世,叫热闹;人心浮躁的世界,叫喧嚣。热闹与喧嚣隔着的,恐怕就是鼓荡着欲望的人心吧。
【佛语禅语第49句】: 看到别人的善行,我发自内心地欣喜;看到别人的恶行,我 打心眼里厌恶。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会在不自觉间传扬人家的善 行,但对人家的恶行,却没有鞭挞和阻止的勇气。我总是相信感化的 力量,认为这个世界上善如果得到张扬,恶就会少一些。善的能量越 大,恶的能量就越少,这是一种能量守恒。
【佛语禅语第50句】: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要怨天尤人,先从自身找原因,将那些失败的惨痛教训写在纸上,天天告诫自己:如果我们不彻底从心底改变,我们还会失败,还会跌倒,还会被人唾弃。因为你不能奢望这个世界会因为要迎合我们而有任何改变。
【佛语禅语第51句】:学佛不是为了追求一个“佛”的名头,不是为了显示跟凡人的差别,学佛的目的,无非是一点点清除自己的动物性,把人做得更像人。
【佛语禅语第52句】: 知足长乐,不知足常怨 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 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 了自苦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53句】: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后悔是一个人做了错事之后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后悔过度,就会变成一种心理负担。对生活计较太多,就会深陷后悔的阴影之中。
【佛语禅语第54句】:人间好话,要如海绵遇水般牢牢吸住;世间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坚固,水过则干。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 爱别人就等于是爱自己,施恩于别人就等于把恩惠留给了自己。古代 哲人曾经说:“喜爱人们的人,人们也常常喜爱他。恭敬人们的人,人们 也始终恭敬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佛语禅语第56句】:真正的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一脸佛气,他往往就是最平凡普通的一位。因为平凡是佛,众生本平凡,皆可成佛。修行之人,要有这样的自信。
【佛语禅语第57句】: 有些人看起来口齿笨拙,其实是在隐藏自己的才干,遇事却往往成竹 在胸,计谋过人。过去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大人有大量,这大量 也包括深藏不露,胸中自有百万雄兵,能藏得住秘密,不会显山露水。
【佛语禅语第58句】: 初中时学化学,老师教我们怎么配平,由此我懂得了一个道 理:化学变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 数相等。想到母亲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恍然有悟: 生活和人生不也是一种配平吗,基于此,面对生活的逆境我从未绝 望;处在人生的顺境,我从不敢沾沾自喜。
【佛语禅语第59句】:大气是一种态度,孔子见齐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没有神,见贤思齐,而不是惧贤,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佛语禅语第60句】:人生于天地间当行得正,走得直。坏事不能做,做了会后悔;好事要赶快做,不做也会后悔。每个人都要凭良心做事,要将善行、清白留给世人,千万不要把遗憾、懊悔留在人间。
【佛语禅语第61句】:自我净化的同时,奉献无私的爱心,是人生中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事。寂天菩萨说:“我愿把我的身体、财富以及过去、现在、未来所积累的一切功德毫无吝啬地用于为众生牟利的事情上。由于奉献给了众生,因而获得涅槃的成就,从而使你的心也达到寂静。在所有的奉献中唯有为众生利益奉献是最神圣的。”
【佛语禅语第62句】:小善也可渐积为大善。如果心怀善意,言行谨慎、友善、礼貌,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带来一件件好事。好事日益积累,也会从量变到质变,带来数不清的福缘。
【佛语禅语第63句】: 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该给予它正确的认识,给予它充分的理 解,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 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自责、懊恼, 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于事无补。
【佛语禅语第64句】:世尊上雪山,有谁为之说。仗此无情剑,便把青丝截。四相本来空,万法一无得。解脱内外著,生死从兹歇。一虚云和尚
【佛语禅语第65句】: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就需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因为拥有全部并非就能快乐。有了快乐的心情,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
【佛语禅语第66句】:环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一个人,而且是根本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尽量创造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小环境,如小的家居佛堂。我们心里有了山门、围墙、大殿、本尊,也才必然会外在地显现出来——外境乃内心的显现。
【佛语禅语第67句】:面对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现自己的友好、热情,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自信、教养,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对方心灵中投射下一束温暖的阳光。
【佛语禅语第68句】: 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赶早集,黎明动身,一路磕磕绊绊。寂 静的乡道上,父亲因为跳着沉重担子,我则为赶上父亲的脚步,两人 都有点气喘吁吁。我一遍遍地问:天什么时候才亮呀,父亲一遍遍地 答:一直朝前走,走着走着天就亮了。父亲的这句话至今一直是我人 生路上的明灯。
【佛语禅语第69句】:(六)中道懂得两极,理解中间,而不执着。《经集》第五品,第三章《提舍弥勒问》
【佛语禅语第70句】: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会多一分希望,你的一个甜美的微笑,你曾经扶助他人的一双温暖的手;你付出的关怀洒出的爱,哪怕只有萤火虫一般微弱的光亮,也会温暖一颗孤寂的心灵。
【佛语禅语第71句】: 观点可以不同,朋友还要照做。如果观点是正确的,你的朋 友迟早会认同;如果观点是错误的,你的朋友会帮你早日纠正。一言 不合就分道扬镳的朋友,要么是假朋友,要么是气量狭窄的朋友,这 种朋友即使观点的大方向一致,迟早也会成为陌路。
【佛语禅语第72句】: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昨时长芦江上,而今普照光中。衲僧家,不可以静躁则,不可以去来求。步步不将来,心心无处所。直得正不立玄,偏不涉事,处处无渗漏,密密常现前始得。一《宏智禅师广录》
【佛语禅语第73句】:意外,是另一种美丽,坦然地面对,坚强地撑起,因为下一个路口也许就是奇迹,因为苦难的尽头,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开启!
【佛语禅语第74句】: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佛语禅语第75句】:若起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人不二法门。《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
【佛语禅语第76句】:春日青山里,春事尽皆春。春光照春水,春气结春云。春客春情动,春诗春更新。唯有识春人,万劫原一春。——《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文案》
【佛语禅语第77句】: 一日,一作家山中访狐。狐日:陪聊一百,陪宿三百。作家 问蒲先生时的行情,狐嗤日:如今不若蒲先生当年,普天下一大市场 耳,实无免费午餐。作家默然。狐复日:当今之世,虽清风无钱不能 买,何况灵狐?行者言:《聊斋》既成绝唱,岂可怪乎?
【佛语禅语第78句】:谁是佛,谁不是佛,不能只从外表判定。穿百衲衣者,不一定是真和尚。不穿百衲衣者也未必就不是真觉者。同样,谁是对,谁是错,也不能仅凭一面之词。
【佛语禅语第79句】:当在和平年代,大多数人还算是丰衣足食之时,人心的不安便只能说明这个地球在发生质的变化。物质的丰裕终究掩盖不住内心的虚浮,人类正用我们虽然微小却又能毁灭世界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
【佛语禅语第80句】:托风捎去天涯的问候,在季节的转角做了最后的告别。一帧清宁里,谁会收到,谁会捡起,谁又会把它丢在风里,已无需知晓。念已成禅,绿萝打湿衣襟,依旧葱茏着生长。
【佛语禅语第81句】:一切因缘所生,变化无常,索性把“我”放下,把环境忘记,把无常当作常态,自在与快乐将会紧随身后。
【佛语禅语第82句】: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人,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楞严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83句】: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佛语禅语第84句】: 怒气犹如藏在人体中的一桶烈性炸药,随时都可能酿成大祸。炸掉的 既可能是自己的身体,也可能是自己的事业,甚至是自己最高贵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85句】: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浮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
【佛语禅语第86句】: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风霜可以刻画容颜,岁月会老去,永不老却的是心中的爱与温暖。静夜,我沉醉在流年里,听一曲云水禅心,捻一抹心香,携一抹阳光将心开成一朵莲花。惟愿人长久,爱永恒,情永远,岁月静好。
【佛语禅语第87句】: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障无碍,如焰如化。《金光明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88句】:大乘信为父,般若以为母,禅胎大悲乳,诸佛如贵子。《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
【佛语禅语第89句】: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圆觉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90句】:时不待人,忽然一日眼光落地,到前头将什么抵拟?莫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汝掠虚说大话处。——《云门文偃禅师》
【佛语禅语第91句】:很多人以为具有“神足通”的人,能日行十万八千里,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师言:“真正的神足通,是世间的路条条皆走得通。只要我们秉持光明正大的心,抱持诚正态度待人接物,则天下无难事!天下无难事,当然也就条条道路皆行得通。”
【佛语禅语第92句】:以应萨婆若心,自具足忍辱,亦教他行忍辱,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羼提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佛语禅语第93句】: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幸福人群里,我们有什么理由抖擞出这些个本算不上什么烦恼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呢?
【佛语禅语第94句】:当自炽然,炽然于法,勿他炽然;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佛言
【佛语禅语第95句】: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六祖坛经·忏悔品》
【佛语禅语第96句】:人生的旅途中,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诱惑在等待着我们,使我们举步维艰。越是目标远大的人,面临的诱惑也越多,因诱惑而丧失自我的人,说到底,是因为不够坚定,或者只注重眼前的享受,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诱惑将人套住,让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佛语禅语第97句】:既已走上修行路,不可做增上慢人,谤般若人,大妄语人,要做续佛慧 命之人。真参实证,荷担如来家业。
【佛语禅语第98句】: 光明,希望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也最稀缺的元素,缺或不缺, 全看你是否良善。
【佛语禅语第99句】:真正的慈悲不只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去宽恕、爱护你的仇敌;真正的智慧不仅是头脑的聪明,而是用宽厚的胸怀来面对一切祸福,是一种爱人如己的智慧。真正做到了以慈悲心爱众生、以智慧心对自己、以慈悲去包容、以理智去面对、以贵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不会再有敌人,也不会再有烦恼。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07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