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文案越早知道越好!
【佛语禅语第1句】:身处世俗的我们,以清淡持之,少一些执念,多一份禅心;凡尘中的我们,即便披着华丽的羽衣,也永远飞不出茫茫默认。
【佛语禅语第2句】:问:怎样才是正确的修行?答案是:以智慧去净化H己,以慈悲去感化他人,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佛语禅语第4句】:房屋,只要把根基保养好,就不怕倾倒;树木,只要把树根保养好,就不至于枯萎。我们如能善自珍重,就不怕任何寒流侵袭了。
【佛语禅语第5句】:真正的布施,除了无欲无求外,还要有一分感恩心。布施,并不是要求得到对方的感谢,而是要以感恩心感谢对方让我们有付出的机会。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其实,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心境,快乐就是简单,快乐就是知足,快乐就是随意。
【佛语禅语第7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炼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入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佛语禅语第8句】:【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佛语禅语第9句】:【佛心禅语】自己打败自己的失败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成败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健康和气质,健康铸就人生的变量,气质成就人生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10句】:真正的禅,是纯阳性的,绝不透过想阴的意识思维,比如敲钟,敲了就响,并非是敲后,想一想才响。——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这生当中,时时刻刻我对人生的看法、想法、态度、行为,就决定了我这生当中的命运。
【佛语禅语第12句】:听好了,人都会有讨厌的、烦恼的、在意的事,不要去想它们。这种事只要一思考,就会变得更严重。如果只是放在心上,就不会那么沉重,用脑袋去想的话就完了。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佛语禅语第14句】: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放不下手中的“筷子”,放不下手中的权力、金钱和美色,而活活地给“撑死”啊!
【佛语禅语第15句】:普贤法身遍一切,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金刚顶经》
【佛语禅语第16句】: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每个消息都当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当成财富,就能把每个日子当成好日子过。
【佛语禅语第17句】:没有饥饿感的人,再怎样教他吃饭,吃对于他都是一件难事;不知轮回可怕的人,念佛对他也实在是一件难事。
【佛语禅语第18句】:“随缘”是随顺当前的环境,但决不是随便行事,苟且偷安。做人不但要有“随缘”的性格,更要秉持“不变”的操守,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自利利他的良方。
【佛语禅语第19句】: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问:坐得太久,我这边痛,那边也痛,不知道怎么办?答:咬着牙挺着,你要拿出一点志气来。你痛一点就打败仗,那怎么可以?
【佛语禅语第21句】:大心菩提心,诸心中最上,解脱一切缚,具足诸功德。《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勤授长者会
【佛语禅语第22句】: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没有常住不灭的。若能够有这种心理准备,则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会觉得很平常而能淡然处之。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佛法说我们的嗔有好多种,有些人是对人起嗔心、有些人对事起嗔心,就看他的嗔心有多重。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对修行者而言,祈求是非常重要的功课。祈求,就是把自己内心的善愿向佛菩萨报告,这是培养向上仰望的心、皈依心,是打开自心向佛菩萨的通道。
【佛语禅语第25句】:【经典佛语】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陀遗教)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人需要锻炼,需要有意识地找一点苦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有利于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困难。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者亏损道义,是故圣人设化,以淡交为资粮。
【佛语禅语第29句】:【圣经句子】366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9)
【佛语禅语第30句】:【佛善良禅语】事情看透,就明白该如何进行;人情看透,就明白该如何相处;事情看破,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就不想做人了。所以,只要用点心,其余只是接受。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不要拖延、不要猜测、不要迟疑,当有机会、有冲动、有内在灵感推动的时候,行动吧。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心禅语】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取必然,顺其自然。
【佛语禅语第34句】:不要在无明烦恼以外再去找菩提涅槃。当下觉悟、当下寂灭无明烦恼,就是菩提涅槃。
【佛语禅语第35句】:【佛心禅语】把石头丢进大河,河水并不受到影响,有信仰的人,若因别人的恶评而心乱,他就不是大河,而只是水塘。
【佛语禅语第36句】:发脾气非常简单,要控制脾气就不容易了,这是人的通病。我们要用慈悲来制止暴躁易怒的心灵。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今天自己不太好,是过去别人对我们太好。要想未来变得更好,就不要奢求别人对自己太好。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生命的延续不是一成不变,命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和行为。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当人们找到了回家的路,认识到路标之后,一定会竭尽全力、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去告诉失散的家人,呼唤着流浪的旅人。
【佛语禅语第41句】:爱的诠释:爱人与被爱都是幸福的。但是这份爱必须“清净无杂染”,付出者毫无所求,接受者也不贪恋;爱得无烦恼,彼此都很愉悦自在。
【佛语禅语第42句】: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佛语禅语第43句】:【禅语人生】有时候,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去说该说的话,去做该做的事。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总之,我们可以不追求大福大贵、大红大紫,但是我们要追求有尊严、受尊重的活着。只要我们能心情愉悦的度过每一天,才不枉自己到世上来周游这一圈。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今日佛教不是没有道场,是没有人才。有道何怕无场?有场未必有道。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佛语禅语第47句】:【圣经句子】92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15:1)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人生】一般人常喜欢指责和批评别人,而疏于检讨反省自己,如果能够自己经常反省,就会改过迁善,就能多积功德,就能事业大成。
【佛语禅语第49句】:正确对待环境,才能不为外物所动;正确对待内心,才能体味快乐境界。或许我们会像这位比丘一样寂寥,这时请记住,我们的自心便是那大慈大悲的,佛陀。
【佛语禅语第50句】:不管何时,何地,何境,保持一颗宁静的心都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静是一种品格,可以沉淀浮躁。静是一种智慧,能感悟生命的大慈大悲。
【佛语禅语第51句】:在生活中,我们因为心中的杂念太多,往往会迷失了自己。在心中保持一份澄清,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我们才能去除烦恼,找到真正清净的自己。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财富有聚有散,权势有起必有落,可成为功德资粮,也可成为地狱种子,人身有生必有死,只要经历了就应该成长(超越),否则就是堕落。
【佛语禅语第53句】:【学习圣人心胸】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心胸,心境才能超脱;否则尽管信仰虔诚、礼敬拜佛,终究还是会堕入魔道。
【佛语禅语第54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佛语禅语第55句】:学佛要拭掉愚昧欲染、无明痴迷;且应启发慈悲喜舍之善念,发挥自我的智慧与良能。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佛语禅语第57句】:【圣经句子】504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当我们活在当下的那一刻,才能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当我们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心禅语】做个有道德的人并不难,只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一天、半天、一小时、一分钟…甚至就一秒钟,只要持之以恒去做有道德的事,终将会成为个有道德的人。
【佛语禅语第62句】:学佛是尽本分,在什么岗位就做什么事,不要将人间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处在人间。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佛语禅语第64句】:【禅语人生】一个家庭去影响另外一个、两个、十个、百个、千个最后会让整个社会变得比较好。
【佛语禅语第65句】:不怒胜瞋恚,不善以善伏;惠施伏悭贪,真言坏妄语。不骂亦不虐,常住贤圣心。《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1经
【佛语禅语第66句】:我听过最好听的一句情话:你瘦的时候住进我心里,后来胖了,便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做事,要做好事,好好做事,做有益之事;做人,要做好人,好好做人,做优秀之人。做事,工作上求勤奋,结果上求卓越;做人,信仰上求高尚,行为上求自律。
【佛语禅语第68句】:能力有限不要紧,努力将有限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利益他人、利益社会,生命便有意义,人生也不失精彩。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上司部属、父子婆媳,不去计较一定要对方恭敬顺从,用关怀的心,服务别人的观念,彼此就能水乳交融。
【佛语禅语第70句】:【佛心禅语】懂得说话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去选择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毫无顾忌,口不择言地什么话都说,什么话都敢说。
【佛语禅语第71句】:【禅语人生】一个人自己做事若太不小心,最好就不要怪别人,埋怨别人。
【佛语禅语第72句】:“两舌”指立于两者之间拨弄是非,离间两者,令起斗争。有的人两舌是为了达到挑拨离间的目的,这不但是口舌的过错,更是心中有恶念。
【佛语禅语第73句】: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人,心中没有圣道色彩的偶像。我们在慧净法师身上所见的,是弥陀的光明。
【佛语禅语第74句】: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或淡或雅,花总在绽放;或盈或缺,月总在天上;或高兴或痛苦,日子总是在过;或期盼或失望,希望总在眼前;或见或不见,朋友永在心间。
【佛语禅语第76句】:尽管无法背弃的宿命,会演绎出无法预料的结局。我们无法用平凡来与之抗争,任凭故事浮沉几度,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从浪涛中,平静地走出来。(白落梅)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心禅语】不要以为只有诵经拜佛行香坐禅才是修行,修行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刻,体现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祖师们说得好啊,运水搬柴无不是道哇。
【佛语禅语第78句】: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楞伽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每个人都难免有以牙还牙的心理,被打了一下,就想回打三下。本来是有解决之道,却由于彼此燃烧着憎恨之火,相互伤害,终于导致两方的挫败与灭亡。
【佛语禅语第80句】:紧铺纸,慢研墨,兴来五彩凌空泼。纵横张驰开乾坤,参差枯润立山河。玉皇非他,盘古是我,忌什么?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佛教最反对愁惨、苦恼、悔罪、郁闷等心理状态,认为这些都是体证真理的障碍。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老和尚叹了口气说:“你虽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坚固。感动时就发大愿,却又很快退失道心。这样进进退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呢?”
【佛语禅语第83句】: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就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赵州禅师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人的痛苦大都来自自己那颗永远不满足的贪欲之心,与怨恨我们、仇视我们的敌人相比,自己那颗贪欲之心才是最大的敌人。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世人辛苦地活着,万有千般,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但由于错认自己,把妄想当成真实,所以徒劳地循环于暂成终败之中。
【佛语禅语第86句】:【禅心佛语】快乐: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最大安乐。
【佛语禅语第87句】:做人要饮水思源。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为人处事要达到善的境界,先要从回报父母做起。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竞争是为了不争,竞争是暂时的一种动力;真正做到不争而能不懈努力,即已达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静的境界了。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赶快以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来安心吧。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沟通的三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
【佛语禅语第91句】:人生好比登山,越到高处越艰难,真正的对手其实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或者是,最大的对手是自己的智能、体能、才能极限。突破了极限,无论成为第几,你都是英雄。
【佛语禅语第92句】:【圣经句子】12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出20:7)
【佛语禅语第93句】:我现在为心中有恨的人们开一帖药方,这帖药方可以解开恨与怨的心结,那就是——“感恩药”。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忌浮,忌燥,非己勿争,属己切珍。充己,补智,多读少怨,多听少念。
【佛语禅语第95句】:【禅语人生】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检讨他自己。
【佛语禅语第96句】: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如果一个人,能善待别人的过失,给予他人理解和自尊,帮他人恢复自信与坚强,那么,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佛语禅语第98句】:每个人如果都心存一念——为善,将会得到无上的快乐。看到那么多贫困孤老的众生,去帮助他、拯救他,却从未想过回报的代价;这种不求回报的心,就是最大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对佛教徒来说,所谓的佛性,或说觉醒的能力,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是毫无二致的。所以两性就本质上而言,是完全平等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19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