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安回民街的优美文案
写西安回民街周记和作文
到西安不去回民街绝对是最大的损失,这损失甚至胜过不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感受中国三千年的历史,不去秦岭感受大自然的雄伟迤逦。
回民街的诱惑,在于让每一个人味蕾的迷离。
美食,有时更胜于美景
回民街的主题 回民街在哪里
随意问一个西安人,没有人不知道回民街在何地。
从钟楼地下通道的西北角出,西向100米,再由鼓楼转而向北,一条青石板小街便呈现在了眼前。
一眼望去,古朴的仿古建筑在这条几百米的街道上延伸开去,两旁的小店闪烁着各种招牌,人群占据了整个街道,熙熙攘攘地挪动。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香味,这才是这里的主题。
人们常说的回民街就是这条被称作北院门的小街道了。
街道上的居民均为世代居住于此的回族,而其制作的各色小吃,则是完全以西安本土的小吃样式融合回族风味而成,肉夹馍、羊肉泡馍、炒凉粉、羊肉串、灌汤包……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清单可以罗列,因而仅仅是这数条街,游览,确实需要事前详细了解各种“攻略”。
尽管是以面食为主的西安,小吃的种类已经远远不是这一条数百米长的北院门小街道可以承载。
更为广义的回民街,包含了北院门、大皮院、化觉巷、西羊市这四条最为拥挤的美食聚集地。
尽管最著名的小吃总是占据了最好的地段,一如北院门楼砌得最高的灌汤包,但如果你错过其它几条小巷,你一样会错过事后得知会让你懊悔的美食,在化觉巷随街摆放的柿子饼就是其中一例。
然而,美味自在民间的西安古城之中,即使是这四条街道最集中的汇聚了西安最好的小吃,在其余的地段依旧有遗珠存在。
洒金桥的胡麻汤就是绝对不该错过的另一地方风味小食。
因而回民街就不仅仅是一条街道或者数条街道的地名。
西大街以北,莲湖路以南,东起北大街,西抵城墙这一片回民聚集区,因着各种回民风味美食的存在,每一处也均可称做回民街。
在西安城这一方区域,有美食处,即是回民街。
味蕾的幸福 味蕾,为人类掌管着各种味道的摄取。
味道是这些细胞唯一的感知对象,食物是这些细胞唯一的接触主题。
每一种美食,都让每一组味蕾兴奋一次;每一次兴奋,都化成一种美好的记忆永久留存。
而回民街,无疑是让味蕾整体兴奋之地。
回民街的小吃,种类多,味道美,其对味蕾的功效一如其身处小巷一般让人迷离。
古城的美食多为各家手工制作,更多已经历经数代,成名之作都是百年积淀的结晶。
品尝美食,品尝的更是几十年上百年西安民间的饮食文化,而在黄土地上诞生的这一饮食文化,竟也如此之丰富多彩。
游行于回民街,于是你舌尖的味蕾就开始在各种味道和口感之间不断更新记忆。
时而酥软鲜嫩,时而味重膻腥,时而鲜辣酸沥,又或者冰凉爽口,各种感觉轮番上阵,遍布舌头的味蕾一如进入了一片五颜六色的花园,只要不断承受最终结果的肚子还能承受,味蕾就能享尽人间为它们准备的唯一“恋情”。
羊肉泡馍已经名声远播,被称为西安饮食的代表;灌汤包几十年来吸引了各地名人;而柿子饼依旧只能在出锅的那一会才能品味到其味道之极致,依旧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碧玉;红红酸菜炒米的崛起,让很多年轻人流连不去。
各种接踵而来的味道一如各色不同的美景,味蕾在半日之内可以度过一生难得的幸福时光。
然而,美景太多,色彩太繁,一如御花园中的眼睛,迷离成为一种面对繁多后幸福的“苦恼”。
而一切的美食之后,一瓶冰峰依旧是味蕾在西安这几十年最传统最坚持的栖息。
美食各有自己的品味 去回民街吃东西是需要寻觅的。
尽管几条主街均不过数百米之长;尽管每一种美食都用自己的身姿气味努力吸引着每一位路过的游人;尽管每家店的招牌或大或亮,一如各种叫卖声一般极力地推荐着自己的珍藏,但去回民街品尝自己最喜欢的小吃,一定是需要寻觅的。
回民街小吃之丰富,已经不仅仅是面食米食就可以涵盖。
各色的面点之外,辅以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样式,各色的佐菜,已然形态百异。
而各家传统的制作方法,使得同一种食品也有了各家的风味,同是肉夹馍,夹羊肉还是夹牛肉就已然不同,佐以何物吃又有了分别。
因而,在网络上,网友才编写出那么多吃遍回民街的攻略,而在这千百种攻略中,在一家店一口气吃饱是逛回民街的最大忌,但即便如此,要吃遍回民街,真不知你要来几次。
各种诱人的美食集中散落在这狭小的街区,远方闻名而来的人拥挤在每一个空间,摩肩接踵之间,在人群中的你,会被街边哪一处美食诱惑而停留不去
美食也各有自己的品味,一如美人之春花秋月,需要你自己去遴选。
在回民街品味美食一如人生的一场恋爱,寻觅是必然的主题。
然而这耐人的寻觅过程又是那么美妙而新奇。
“美人们”藏于小巷,你需要移步慢慢寻觅。
四处弥漫的各种味道让你流连于此,又想举步向前,踌躇之时,你可能又被另一种香味吸引。
一家宽敞的大店,为你准备的也许是早已闻名全国的“大家闺秀”,而也许在密集的人群中不经意的一次驻足,你又会在街边发现让你倾心的一种“小家碧玉”。
在各色“美人”之间来回串行,看过这家,品过那家,虽然是赞叹了又赞叹,惊喜后再惊喜,但你的心确总是被未知所吸引,脚步不愿停留,尽管腹中早已殷实如山,但却依然要前行,哪怕仅仅是为了远远的一览“倩影”。
在美食面前,每个人都会发现,原来,自己竟然是那么“花心”。
味蕾已经迷失,心也已然迷失。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钟鼓楼广场鼓楼以北
西安的回民街简介
介绍: 回民西安回族的聚集区,多条道路的,不是一条特道路。
概况: 从西安市中心向西100多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
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两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
西安著名的北院门“小吃一条街”、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的三大城隍庙之一西安城隍庙都在区内,以回族和汉族为主的多个民族在此居住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回民街指的是北院门,化觉巷,西羊市,大皮院四条街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院门这条街了。
到了西安的中外游客一般都不会错过回民街,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
西安北院门是回民聚集区的一条重要街道,长度大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为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的喜爱。
回民街在西安,绝对是一个标志性的地点。
纵横四条街道,基本上提供了西安多部分回族的美食,如:牛羊肉泡馍、灌汤包、清真水饺、酸菜炒米、烤牛羊肉、各类点心及精美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来西安旅游的朋友绝不会错过这样一条街道,既大大满足了自己的食欲又增添了许多旅游的乐趣。
这里很奇怪,紧挨着钟楼闹市的西大街上的建筑非常低矮陈旧,没有一家大型的购物场所,甚至还有很多临时建筑。
而且一过西安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迎面而来的西大街马上变得萧条多了。
广济街是一条有着一个高高的牌楼的街道,走进去,里面却很繁华--这是一种迥异于东大街和钟鼓楼广场的繁华,或者,说它很热闹会更合适一些。
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
据说有108家粮行,有宰牛、宰鸭、宰驴的数10位,无论是不是赶集,都热闹非凡。
现在,矮矮的民居屋顶,如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却又那么触手可及:触到的是木板里遗留的草根气质,但那种人声鼎沸的鼎盛场面,早就无法企及。
这条街的历史也已经很久了,据说,原来国外的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现在的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
他们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汉人占主流的社会中,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们的血液中还保留着精明商人和贵族的遗传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这里就曾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回民的先民--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
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
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广元寺等众多文化遗迹。
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回民街在鼓楼的边上,街的北头是一座厚重的城墙和它斑驳的拱门。
大块大块城砖似乎暗示着西北人的豪放不羁,总是使人联想到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侠气。
来回民街就是吃的。
回民街不常,短短的也就500米左右,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
大多数的店家门口总是能见到几个带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着烤着的牛羊肉串,阵阵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迟步留连,然后决定进去大爽一把,以饱口福。
回民街上的店门面都不大,外边看起来总使人联想到上海吴江路上的小餐店,可是当你一踏进店门就会知道自己估算错了,窄窄的两扇门面之后竟然有着礼堂般的大堂,两个字:大气。
经营这些餐馆店铺的几乎都是回民朋友。
清真小吃可以说是西安小吃的代表。
比如平娃烤肉、贾三灌汤包子、红红炒米、特别特、西北楼、金家砂锅等有名的餐馆。
到过西安北院门的朋友都有胃口太好但胃太小的感觉。
有人说,陕西的小吃不小,可以和八大菜系的大餐媲美。
从 公元十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回民开始在这里不断聚居、繁衍、扩展,他们环清真寺而居,逐渐形成了以回民生活为主,具有独特建筑、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第1句】: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
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著名的贾三灌汤包子店就在其中。
40余棵古树点缀其间,再加上不远处的钟、鼓楼,令人仿佛步入了历史的深处。
这里曾经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后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区域。
汉、唐时代以来西域商人、学者、使节及其后民留下的诸多文化遗产,成为改造工程的重点保护对象。
回民街区是一块面积约【第1句】:8平方公里的区域。
由于街区处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近年来,街区内的传统建筑不断被拆毁,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民居大多也年久失修。
许多院落没有上下水系统,生活十分不便。
再加上许多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增加营业面积,自建房屋活动频繁,这些自建房屋多为2--5层楼房,施工简单粗糙,不仅没有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反而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环境和景观。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回族群众的宗教、日常生活,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西安市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对历史街区内的部分街道进行改造。
1997年,挪威首相和当时的国家主席***同志签定了一个中、挪合作的协议,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保护。
由挪威出资500万元,国家科委和西安市、省上给一定的配套资助和支持,共同启动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
荣获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125号院落就是这次中、挪合作保护、维修的成果。
这是一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准的小四合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
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
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
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是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的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里边有传统的伊斯兰的小食品、还有他们传统工艺的餐厅、旅游产品、有旅游景点。
大清真寺经过整修维护、周围的环境经过改善以后,将会更好的起到旅游示范作用。
传统的四合院将更加体现回、汉交融的建筑特色。
它的绿地面积、它的公用面积、它的宗教活动面积将得到扩充,要满足每一个当地居民的生活、宗教活动和他的工作、出行的要求,以及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
但又保留了古老传统街区的面貌。
经过改善的宗教活动(场所)就更具完善性。
使这个区域从生活质量、从城市总体功能的配合、基础设施的容量都能得到满足,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又体现出我们古城的古老风貌。
西安回民街吃喝大全 我们常说的回民街其实是叫北院门,就是小吃最多的正街。
这条街北边的门正对着西安市政府。
南边的门就是鼓楼的那个门。
一般大家逛完钟楼就都从这个门进回民街。
从鼓楼下面的门进去,你就会看到满满一条街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
但不要着急进店。
如果想要多吃,吃全种类,就不要进一家店三下五除二的点菜。
首先,在门口会有很多小摊位买一种叫做“镜糕”的小食品。
有很多口味:玫瑰;蓝莓;巧克力;草莓;花生;豆沙等等。
(以前是一个1块钱,昨天去的时候,发现涨价了,1块5一个)可以买来尝尝,也算是给后面吃的东西垫底,因为这条街上的吃的东西都比较腻。
你可以拿着镜糕边吃边走看看接下来要吃什么东西。
呵呵。
在往里面就有烤羊腿,烤羊排,烤羊肉,烤牛肉,烤牛筋,涮牛肚这些。
当地人吃辣很重,(不包括我,呵呵。
)同样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告诉店家多放辣椒,吃起来会很过瘾。
我本人是觉得筋比肉好吃,涮牛肚比烤肉好吃。
当然只是个人口味了。
因为我不吃辣,所以都会提前打招呼不要当辣椒。
不吃辣的朋友可得记住了。
一定要提前告诉店家。
下来你会看到一个叫“麻酱凉皮”的东西。
也许你知道凉皮,但是回民街却全都是麻酱凉皮。
你会问区别在哪里呢
西安的凉皮分为米皮和面皮。
都是用调味汁加上黄瓜丝,豆芽和面筋(面皮有,米皮没有)等调拌而成。
当然,近几年炒凉皮也诞生了,顾名思义就是炒出来的凉皮。
而这个麻酱凉皮就不一样了。
它是在凉皮上面放了特制的酱,就可以直接吃了。
味道和平常的还不太一样。
可以尝试一下。
然后就是砂锅,这个我觉得很多城市都有吧。
如果不是很喜欢吃的话,还是不要吃了,留着肚子吃后面的美食吧。
街口有几家“西北楼”,“一分利”之类的店都有这些。
但是没有必要去里面吃。
在快到中间的时候,会看到有“韭饼”,“柿子饼”“江米糕”这类的小吃。
“韭饼”口味咸,像平常吃的菜盒子;“柿子饼”口味甜。
有多种口味选择,个人建议买一个尝尝。
(我常常会在选择口味上纠结很久。
。
)“江米糕”我到目前还没有吃过,因为看起来不怎么吸引我的食欲。
呵呵。
到了这里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家“红红酸菜炒米”,这是我推荐的第一家店,再往里走你会看到一家“伟伟酸菜炒米”,但是,红红家的生意最好,我中学时常去吃。
当时是4块5一份,现在应该涨价了。
但不会很贵。
有酸菜肉丝炒米,鸡蛋炒米等。
想尝的话和朋友共买一份尝尝。
下面要推荐的是腊牛肉和腊羊肉。
这是回民街一大特色之一。
具体怎么做的我不清楚,人家那可是祖传的秘密。
总之就是很好吃。
而且适合旅游的朋友带回家给亲戚朋友。
现吃的话,就买一个腊牛肉夹馍。
一个5块左右。
带回家的话就称斤买,一斤现在涨到30块钱左右。
每到过年的时候,买腊牛肉的人都会排到几百米开外。
排了好几天队买不到,那是常事。
我印象中“贾永信”家的腊牛肉是最老的牌子了,但这几年大家都说“老铁家”的最正。
不过价格都一样,看大家自己的选择了。
再往里走就到了重点推荐了。
“贾三灌汤包子店”这是一家百年老店。
(__|||其实回民街上百年的店不再少数。
)只要是来西安的明星,是必来这家店的。
他们家的特色除了灌汤包之外就是八宝粥。
灌汤包有牛肉,羊肉,还有素的。
一笼10个,以前6块,现在是8块。
八宝粥一碗3块。
赞的没话说。
怕肚子不够,包子都可以不吃,这个粥可得喝阿
哈哈。
说点题外话,这家店的生意是整条街上最火的,所以人多。
客流量大,贵重物品可得看好了。
正街上还有很多其他店,我认为值得吃的,就是以上推荐的。
接下来,在贾三包子对面,你会看到另一条街,叫“西羊市”。
这里面小吃也很多。
我重点推荐的是“甑糕”。
哈哈,最开始不是有个叫“镜糕”的东西吗
这两个可大不一样。
早年,当地西安人的早饭之一就有甑糕。
我对它也是情有独钟。
爱到不行。
我很早就听说“西羊市”门口有个老人卖甑糕,超火。
但是,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以为是别人的吹嘘。
但上周六无意间却被我逮到了,哈哈哈
当时是中午不到12点,已经快卖完了,我问老人家,他是不是只有周六才出来。
他说,一年365天都出来的,但是一天只做一锅,卖完他就回家了。
当时我肚子很撑,就买了3块钱的。
但是刚走了50米又想碰到他一次不容易,就回去想再买一份拿回家,但是,就那不到3分钟的时间,他就已经不见了。
__|||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
西羊市里面有一家羊肉泡馍是要推荐的。
叫“老米家泡馍”。
门头很不显眼,很普通。
里面的条件也差了点。
但是味道觉得是最正宗的。
也许说到泡馍,外地朋友都觉得“老孙家”和“同盛祥”最有名。
我自己也是孙悟空的后代,说道这个我也深感愧疚阿。
老孙家这两年,服务态度和味道都差了好多。
所以,大家要吃的话还是选择味道正宗的吧。
老米家还便宜点。
一份10多块。
老孙家和同盛祥差不多要20-30块。
不过,要是招待客人,想要环境好,还是去同盛祥或老孙家吧。
出了西羊市。
再顺着北院门走。
(也就是回民街正街)走到回民街北门的时候,往左拐,有一条街叫“大皮院”。
这里面推荐两家:“高家烤肉”和“定家小酥肉”。
高家烤肉在大皮院里的一个小巷子里,比较隐蔽不好找。
最好晚上去,白天不卖的。
定家小酥肉也是指定时间才有的买,好像到下午5点就关门了。
人们常常是排长队等待。
我能想到的差不多就这些了。
要一顿吃完以上推荐的,是有点难度。
所以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的好。
不然会出来撑到走不动。
。
。
PS,另外关于肉夹馍,我还想跟大家说说。
肉夹馍有两种:一种是腊汁肉夹馍。
好吃
好吃
推荐的老字号是樊记肉夹馍。
(近几年也出现了王恒肉夹馍。
但我没有尝过。
)这个里面夹的是大肉,所以在回民街你是绝对买不到的。
腊汁肉夹馍是要和凉皮搭配着吃的。
凉拌的那种,不是回民街的麻酱凉皮。
在卖肉夹馍的店里就有。
另一种就是上面说过的回民街的腊牛肉夹馍。
这个腊牛肉夹馍是要搭配回民的肉丸糊辣汤吃的。
要是搞混了,味道可不怎么样啊~呵呵~
描写西安城墙的诗句描:描写西安城请的诗句
七律 登西安古城墙有怀漫步旧城豪气扬,万千故事激胸膛。
文王拜相兴西伯,武帝拓边开北疆。
后汉纷争堙百战,大唐鼎盛冠诸邦。
荣衰自古皆循律,赢得民心国运长。
去西安的话,回民街有什么口碑好的小店可以分享一下吗
老乌家小炒,老米家泡馍,小酥肉,麻乃混沌,贾三包子,饺子王(貌似),东南亚镜糕,八宝稀饭(忘记名字了~~~揍是那家卖锅贴的)、还有隔壁不远的米线......
西安回民街的英语表达
正宗的说法叫Muslim"s Quarter.我的外国同事都叫这个
西安的回民街晚上一般营业到几点
每家都是自己家的生意,大部分10点以后就关门了,不过很多点都到凌晨,甚至通宵的都有。
去西安旅游,想要天天吃在回民街,住在哪比较好
如果距离钟楼太近可能费用太高,你可以适当的考虑在钟楼周边的酒店下榻,很多..北店 西安新城区尚朴路27号 ¥119起 7天连锁酒店店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49号 ¥137起 店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社会路1号 ¥200起 西安钟楼出差旅游芳庭公寓 陕西省西华门政府西100米 ¥115起 西安e家快捷酒店公寓 西安市北大街一号C座 ¥138起 西安市碑林区北大街一号(钟楼邮政大楼北侧) ¥135起
回民街有什么好玩的
也被称为古玩街,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等数条街道组成。
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
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
回坊的主要街道以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餐饮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
这一区域有、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等众多文化遗迹。
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现在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
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
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
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
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
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