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书文案总有一句话适合你!
【佛语禅语第1句】:人们除了迷惑,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缺点,而凡夫之人又有谁不迷呢?所以觉悟自己最当紧,没有必要做别人生活的导演。
【佛语禅语第2句】:【倾述林劝世贤言★欢度晚年】 进退从容百事让, 原来退步是向前; 谈古论今舒己见, 一日三顿不饱餐。 平淡人生心地宽, 无灾没病即神仙; 日常生活自料理, 别为儿孙添负担。
【佛语禅语第3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千年经典】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为己谋。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佛语禅语第4句】:【倾述林万世贤言★道德】 灭去心头火,清泰换新天。是非终可辩,不听也坦然。富忧贵有险,贫安贱清闲。 远亲不如邻,交友看心善。同事要相帮,协力把事办。守法天天乐,睡觉心也安。
【佛语禅语第5句】:宽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佛语禅语第6句】:点火者明,近火者暖,玩火者焚。恶性,往往认贼作父;善心,则可以化敌为友。心如水,而性则可能是盐、是糖、是茶、是咖啡¨¨¨这样,心境不同时,心性也会异样。佛性则是人性的慧根。
【佛语禅语第7句】:【倾述林经典贤言★一笔勾】 织锦藏头,针指工夫巧且优。花样随时候,做出如生 就。噤,剪翠把春留,天生妙手。死后归空,色色成虚 谬。因此上,把刺绣桃花一笔勾。
【佛语禅语第8句】:【劝孝歌】二 坟茔修好时常看,莫教风水有伤残。假若坟墓有缺陷,破甲伤丁不产男。 丁兰刻木真有显,王衰行孝跪坟前。人有诚心天有感,善事父母能格天。
【佛语禅语第9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千年经典】 有有无无且耐烦,劳劳禄禄几时闲。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古古今今多变换,贫贫富富有循环。将将就就随时过,苦苦甜甜命一般。
【佛语禅语第10句】:【倾述林修心★宽心谣】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居室好歹不高攀,大也身安,小也身安;
【佛语禅语第11句】:【家风家训家规】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四处游玩,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佛语禅语第12句】:【百病百药 之 百药】 空车助载是一药,直谏忠信是一药 。 喜人有德是一药,赴与穷乏是一药 。 代老负担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 慈人悯念是一药,好称人善是一药 。
【佛语禅语第13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佛语禅语第14句】:【罗状元醒世诗其6】要无烦恼要无愁,本分随缘莫强求。无益诺言休著口,非干己事少当头。人间富贵花间露,纸上功名水上沤。看破世情天理处,人生何用苦营谋。
【佛语禅语第15句】:【劝孝歌】 饭熟娘吃儿又喊,丢碗把儿抱胸前。待儿吃饱娘端碗,娘吃冷饭心不安。 倘若无乳儿啼唤,寻觅乳母不惜钱。或喂米羹或嚼饭,或求邻舍讨乳餐。
【佛语禅语第16句】:地到天涯我作边,山逢绝处我为顶。要学松柏千年绿,莫作桃花一时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佛语禅语第17句】:【家风家训家规】 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对家庭来说并不是福气。
【佛语禅语第18句】:【倾述林劝世贤言★道教警言】 若向君子来问路, 给你指条光明道; 天地乾坤壶中有, 阴阳五行自然现。 定你吉凶和祸福, 但靠造化来改变; 人生和谐平凡好, 贪求荣华生烦恼。
【佛语禅语第19句】:【倾述林万千经典★口福歌】 人生尽有福,理当应知足,思量事累苦,闲静便是福。 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疾厄苦,健康便是福。
【佛语禅语第20句】:【倾述林文案★劝世贤言】 为人心诚办事忠,普天之下礼仪同。奸狡会走断头路,欺诈之人天不容。 闲是闲非莫要管,渴饮清泉闷饮茶。买卖全凭算计深,斗称公乎要本心。
【佛语禅语第21句】:【石天基莫愁诗】 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场扯淡没来由。 当年楚汉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佛语禅语第22句】:【宋、黄庭坚戒杀诗】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驱。 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佛语禅语第23句】:【邵康节养生诗】 闲居慎勿说无妨,才说无妨便有妨, 争先径路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 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辄为殃, 与其病后须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佛语禅语第24句】:每个人家庭、阅历、教育不同,在某个时空点上如何想、说、做都是很自然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对错是非,只有觉悟高低。
【佛语禅语第25句】:【罗状元醒世诗其11】自古为人欲见机,见机终久得便宜。事非干己皆休惹,理若亏心切莫为。得胜胜中饶一著,因乖乖里放些痴。聪明漫把聪明使,来日阴晴未可知。
【佛语禅语第26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处世歌】 贫苦之人常接济, 直语相劝也是功。 富贵再贪变渺小, 吝啬挥霍都是病。 救人危难德无量, 落井下石天不应。 施而无求真君子, 受人恩惠报终生。
【佛语禅语第27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处世歌】 长中有短短有长, 规矩方圆各不同。 取长补短成长路, 上下左右都要敬。 妒是无名惹祸火, 容乃避灾大福星。 荣字旁边辱跟随, 贫贱背后富根生。
【佛语禅语第28句】:【百病百药 之 百药】 见贤自省是一药,不自彰显是一药 。 推功引苦是一药,不自伐善是一药 。 不掩人功是一药,劳苦不恨是一药 。 怀实信厚是一药,覆蔽阴恶是一药 。
【佛语禅语第29句】:恩宜自淡而浓,先浓而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而后严者,人怨其酷。
【佛语禅语第30句】:劝君莫做独醒人,烂醉花问应有数。不是情长不送礼,不是熟人不招呼。有仇义解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物必腐而后虫生,人必疑而后谗入。
【佛语禅语第31句】:【千古奇文-圣贤经】二 石崇富豪不能忍,万贯家业一笔销。奉劝君家想一想,哪个不忍能长活。 当今皇上也要忍,十万江山坐的牢。朝郎驸马也要忍,金枝玉叶陪伴着。
【佛语禅语第32句】:【百病百药 之 百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易老少是一病 。 恶态丑对是一病,刚愎自用是一病 。 好喜嗜笑是一病,喜禁因人是一病 。 诡谲谀谄是一病,嗜酒怀诈是一病 。
【佛语禅语第33句】:【感悟人生五字经】 得意不自傲,逆境忍让谦。温顺父母意,不作杵逆男。 夫妇互敬爱,对人心莫偏。娇子如杀子,要记金石言。 教子走正道,勿使游手闲。晚辈婚姻事,重德休高攀。
【佛语禅语第34句】:【倾述林修心★心静自然凉】 沧海桑田数千年, 世事人生多变迁。 有人辞官归故乡, 有人星夜赶科场。 有人热衷名和利, 有人已觉很平常。 有人富贵有人穷, 白浪红尘两茫茫。
【佛语禅语第35句】:【寒山大士戒杀诗】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 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地藏, 彼此莫相吃,莲花生沸汤。
【佛语禅语第36句】:【倾述林经典贤言★一笔勾】 早上妆楼,先把青丝理不休。梳掠香风透,前后分三 绺。噤,鸦鬓黑油油,端的蓬松,色老发衰,美貌终成 丑。因此上,把雾髻云鬟一笔勾。
【佛语禅语第37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千年经典】 看破红尘待如何,犹如新燕补旧窝。到头辛苦还辛苦,一世逐波枉逐波。积万黄金空白首,争名夺利尽虚浮。万般算起浑如梦,何不回头念弥陀。
【佛语禅语第38句】:【消气歌】 气下病,劝君遇,生活琐,受到委,穷困潦,名利无,得意莫,待人处,碰见困,岂能到,他人气我我不气;身心健康是福气。
【佛语禅语第39句】:【千古奇文劝孝歌2】 白昼儿睡把事办,或织布来或缝衫,儿醒连忙丢针线,解衣喂乳哄儿眠。 晚间儿睡把灯点,或做鞋袜或纺棉,出入常把娘来唤,呼爹叫娘亲喜欢。
【佛语禅语第40句】:【《赞骂歌》】骂得好!骂的妙!黄金千两买不到,不但不损我毫毛,功德从此日日高。
【佛语禅语第41句】:难束我时强束我,得饶人处且饶人。善为至上一生乐,心作良田百年耘。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累仁积德根基厚,对空望衡心境真。
【佛语禅语第42句】:纵使有钱难买命,须知无药可疗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幸灾乐祸不足取,替人分忧是真君。天旱莫望疙瘩云,人穷少登亲戚门。
【佛语禅语第43句】:【善恶果报】戒律精严是命脉,魔考不退莲花香。世物珠宝不为奇,访师学法悟玄机。口中吃的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弃尘淡世观自在,脱离人间是非窠。
【佛语禅语第44句】:【千古奇文劝孝歌5】 逆子逆妇狼心胆,天地不容人憎嫌,法律定得甚明显,若犯王法不容宽。 驾母拟绞殴者斩,杀者凌耻九族怜,王法逃脱天地显,雷击煎熬下刀山。
【佛语禅语第45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千年经典】 堪叹人心毒似蛇,谁知天道转如车。去年妄取东邻物,今日还归北舍家。分外钱财汤泼雪,骗来田地水堆沙。若将狡谲为生计,恰似朝开暮落花 。
【佛语禅语第46句】:【国学经典《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佛语禅语第47句】:【劝世文】 妇人口舌要提防,枕边是非起祸殃。苦尽甘来是古训,莫为偷闲误自身。 姑嫂不和家必败,公婆恼怒暗伤心。克勤克俭是美德,懒惰成性人唾弃。
【佛语禅语第48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千年经典】 衣食无亏便好休,人生世上似蜉蝣。石崇不享千年富,韩信空成十大谋。花落三春莺带恨,菊开九月暗含愁。山林幽静多清乐,何必荣封万户侯。
【佛语禅语第49句】:【倾述林劝世贤言★劝善文】 慧空神智清,恭敬步从容。饮酒不饮醉,免入说争怂。 清醒有点醉,人生才满盈。礼别众亲朋,回家路记清。 行坐要懂礼,语谦道人生。处事讲孝廉,争取当圣贤。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