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佛语图片
【佛语禅语第1句】: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若只用财富供养,供养虽然丰盛,但如果不听从师教,就像用高价买了许多药物、却一颗也不吃一样,拜师的作用就一点也起不到。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宗门心法五要”共有五个部分,作为北海禅院最新确立的五要,全部都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佛语禅语第4句】: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5句】:一时失败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担忧;有时候,不曾有过挣扎的考验,付出的代价更大。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行走于世,如果你不能忍一时之痛,甚至人身的攻击或侮辱,那么你的痛苦将是长久的。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感悟】妙善禅师将身体看做大的粪桶,加个小的粪桶,也不稀奇。这种认识正是他高尚的忍辱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现。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夫父子、夫妇、兄弟、家室、知识、奴婢有五因缘。何谓为五?一曰怨家,二曰债主,三曰偿债,四曰本愿,五曰真友。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读书要去实践,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妨碍你多读书,但一定要实践。
【佛语禅语第11句】: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沉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12句】:世俗人常常会彼此争执,以为“我是他非”而据理力争,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道理比对方充足,于是互相争斗不已。为了私我而竞争,这就是一般凡夫。
【佛语禅语第13句】:【佛心禅语】变化和生灭就是佛陀所说的无常、苦及无我,所以,不要随着情绪起哄,跟随着情绪只会引起苦恼。
【佛语禅语第14句】:诸佛菩萨之情是清净、觉悟的大爱长情,为了普度众生、救济苦难,而倒驾慈航返入娑婆;无论众生到哪里,佛菩萨也跟着到哪里。此为佛菩萨所发之大乘菩提愿心。
【佛语禅语第15句】:门下青山泼黛,途中细雨如膏。灵云陌上桃花,处处芳菲溢目。——《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智慧与烦恼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没有道理胡思乱想猜疑的人,很容易失去信心,也不会有正知。失去信心就会失去成功的希望,所以怀疑是六根本烦恼之一。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心更宽的海,人是世界的主宰。
【佛语禅语第20句】:【禅心佛语】可以接受一切,可以享受一切,同时,随时准备放弃已拥有的一切,这就是真正的“出离心”。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生活总是需要一份鲜活与不同,别因烦恼不自由,活好自己的存在,改正自己的偏颇和固执,人生活来不容易,理解大家,有你才成大家。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结婚,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有可能是烦恼的开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开始。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佛语禅语第24句】:【契柯夫】想喝小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
【佛语禅语第25句】:【圣经句子】251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7)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做了一件完美的事情,不须沾沾自喜;做一件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有优越感。如此就能得到安详。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当没人爱我时,我学会了自己爱自己。当没人在乎我时,我学会了一笑而过。
【佛语禅语第28句】:【业精于勤荒于嬉,小流能积成江海】【佛语禅语第1句】:持之以恒才能成就事业。【佛语禅语第2句】:脚踏实地打好事业的地基。【佛语禅语第3句】:工作着的人是最幸福的。【佛语禅语第4句】:做擅长的事才容易成功。
【佛语禅语第29句】:了解自己对境、对人是否存有贪嗔痴的心念,能透彻地观察事理,这就是修持止观最大的目的。
【佛语禅语第30句】:【圣经句子】162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5:5)
【佛语禅语第31句】:小桥流水,烟雨江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鬼只能跟鬼(心)在一起,人是不能和鬼(心)在一块的;所以,一个拥有一颗卑劣之心的人,他不是人而是鬼。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人生勿用悔恨填充,生活别用无聊度过,日子忌用松散迎接。人生不会苦一辈子,但总需要苦一阵子。
【佛语禅语第34句】:时光,你看不见,而年轮,一圈圈,呈现。时光,你听不见,那雨滴,一声声,心碎。回眸之间,人生已百年。
【佛语禅语第35句】:佛陀之语旨在说明:男女欲爱不净,是生死烦恼的根源。我们不提倡禁欲,但沉湎情色总不是明智之举。
【佛语禅语第36句】:为了愿心与欢喜心而服务人群的人,能不惜承担重任,不畏辛苦地勇往直前!只要众生能离苦得救,就满心欢喜,别无所求。
【佛语禅语第37句】:【家庭与社会】有和睦的家庭才有好的社会,有好的社会才有好的国家。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自然,社会,人生,一切的一切,是变化的、变幻的、刹那的、瞬间的,只是点,不是线。为此,我从不去苛求什么,从不去奢望什么,包括对人,包括对己。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什么叫做佛,就是觉者,智者,通俗的讲就是觉悟了的人就叫佛。
【佛语禅语第40句】:【圣经句子】464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念佛要有叁到:口到、耳到、心到。口诵清楚,耳听明白,了然于心,叁到齐全,自然能得到感应。
【佛语禅语第42句】:【禅语人生】相识容易相守难,不论在恋爱中,还是在婚姻中,相处时都要懂得理解和包容,更要懂得感恩。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海说:你来到我身边,以为看到了海,但你并没有看到我。其实,你看到的我只是表面,真实的我必须要你深入探索。
【佛语禅语第44句】:布施得福老死之所坏,身及所受灭,唯有惠施福,为随己资粮。《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9经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佛语禅语第46句】:只要不急于求成,便不会自生障碍;能获得默认默许,一定有拓展空间。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束缚于人的有限的觉知里面去探讨这个真理,这样永远无法探讨究竟,永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佛语禅语第48句】:【圣经句子】15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民14:8)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当你的邻居在深夜两点弹钢琴是你别气恼,你可以在四点钟时叫醒他,并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演奏。
【佛语禅语第50句】:【禅语人生】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
【佛语禅语第51句】: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民国)太虚《怎样建设人间佛教》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所谓“成功”,不在身家千万,在于懂得生命有禁区,人生有敬畏,然后遵循自然之道。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自古以来,禅者都重视生活,离开了生活,因然没有禅,离开了工作,更无法深入禅心。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善德只有一条戒,每个人都必须确实认真的持守,那就是——照顾这颗心,这是内在心灵的道德。
【佛语禅语第55句】:劳动是每个人具有的本能之一,一旦丧失或者放弃它,别说想要成佛,就是作为人,也是不称职的。把劳动当成修行的必需,在平凡中践行伟大的智慧,正是佛教宗旨之所在。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佛语禅语第57句】:若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唐)沩山灵佑禅师(《传灯录》卷十七)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佛陀法眼如炬,明察秋毫,早已洞悉了他内心深处的每一处波动,亲切地召唤他一声,然后说:“放下吧。”黑氏将左手的合欢树放了下来。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实。今天便是每分钟,如全做好,人生就美妙。
【佛语禅语第60句】:人生路上,常会遇到比我们强的人,这时就要学会不攀比,坚定自己的信心。与其在与他人的攀比中生活,不如走好自己的路。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
【佛语禅语第62句】:不羡慕别人,不卑贱自己,按自己的天性度完自己的时日,就是天堂的日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享受生命,避免拖着生命往前走,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若只是借重某一句哲理,来鞭策自己去实践,那是不够的。实践,必须要汇入空性,方为究竟。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梦究竟是假的是真的呢?全部是假的,没有真的。只有佛成了佛了,你所做的梦全醒了,因为现在以佛来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佛语禅语第65句】:【佛心禅语】保持鲜花新鲜美丽需要不断地换水、修剪,保持心灵的清静需要用善的感念洗涤心灵,并时时清除头脑中恶的念头。
【佛语禅语第66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要修得来日福慧果报,今日便应当植福、造福,进取德慧。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凡做事无条件无目的才是真布施、大供养,否则只是结缘而已。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人生】要显示一个信佛人的信仰之处,那就要看他如何对待一个卑鄙下贱的人。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佛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佛语禅语第70句】: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近邻不可断,朋友不可疏。女子重前夫,男儿爱后妇。好人多磨难,真爱无坦途。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生命,就象是一块黄金,金灿灿的,闪着光芒,厚重踏实。
【佛语禅语第72句】:一切因缘法,随根欲所行,如其所有愿,得如是果报。《大宝积经》卷五十九,文殊师利授记会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断。《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人生有三句话不可说,一是非亲见亲闻不可说;二是非善意之言不可说;三是无意义之言不可说。人不能为说话而说话,不能为活着而活着。
【佛语禅语第74句】:平等:无分美丑善恶,芸芸众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润。无分高低凹凸,自然环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养。所以水对芸芸众生与自然环境的利益是平等的。
【佛语禅语第75句】:无知无明,是为罪过对内心世界的陌生,导致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不知自己,不明道理,亦即所谓无知无明,是为一种罪过。
【佛语禅语第76句】:【禅语人生】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佛语禅语第78句】:现在有许多人丧心败德;道德败坏起于不能尊师,心志丧失因于不能重道。
【佛语禅语第79句】:【佛心禅语】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还不能餍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望。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谁都知道“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但是许许多多的众生还是为此辛辛苦苦了一生。
【佛语禅语第81句】: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82句】:小善也可渐积为大善。如果心怀善意,言行谨慎、友善、礼貌,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带来一件件好事。好事日益积累,也会从量变到质变,带来数不清的福缘。
【佛语禅语第83句】:吃饱饭没事做的人,固然不快乐:忙着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一个“无所事事忙”的人,在饱乐之余的疲倦与空虚,又何尝称得上快乐?
【佛语禅语第84句】:佛教不仅仅属于佛教徒,佛教属于一切信仰佛教和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是真正的公益,是超过阳光、空气、水的公共资源、公共利益。
【佛语禅语第85句】:众生由于内心的污染而污染,众生透过内心的净化而净化。南传《相应部》Ⅲ,151,P.D.S版
【佛语禅语第86句】:人生难得糊涂。所谓糊涂,不是不明事理,而是表面糊涂、内心清明的大智若愚。
【佛语禅语第87句】:保持一种美丽的心情,采一柱大漠的孤烟映照黄昏的落日,捉一轮浑圆的清月放飞自由的心灵!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心禅语】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如果做错的,要反省,好好地忏悔。学戒就是让我们懂得生惭愧心,好好地给我们自己一个鼓励吧。——如瑞法师
【佛语禅语第89句】:【圣经句子】45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诗16:8)
【佛语禅语第90句】:真正体会义理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于斯,夜于斯,时时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行为动作,能时刻合于道理,精进坚卓,方能恪守人生之真谛!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失去的东西,有必要去追讨吗?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佛语禅语第92句】:【经典佛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好人视因果为朋友,智人视因果为龟鉴,愚人视因果为法官,恶人视因果为仇敌。”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会读书不如会读人,会读人不如会识人,会识人不如会用人,会用人不如会做人。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容忍,是一种崇高和伟大的人生修养,要有很高的境界和修行,才能够做得到。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世间万物都是有因有果。一切因果都是由人的善恶行为而来。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一切法都处在变数当中。因果不是定数,是行为和业报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97句】:必常恭敬,精进行道,报父母恩,衣取蔽形,不以文彩,食取支命,不得嗜味,花香脂粉无以近身,好以邪声一无视听。精勤思议,温故知新。——《敕修百丈清规》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如果你从不珍惜,就不要后悔;如果你从不试着去理解,就不要憎恨;如果你没有亲自经历过,就不要妄加评论。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世间的事,不是每一件都用道理可以讲得通的,有时必须要用忍辱去解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