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朋友圈获赞最多的心灵禅语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世上有多少人因为钱财、物质而烦恼纠结。要知道,钱财是用来谋福 的,不是用来让自己烦恼的。钱财乃身外之物,所有的财富都将随着死亡 而成为他人的东西,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福,来自一 颗懂得布施的心。

【佛语禅语第2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和快乐,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诚恳地愿意去播撒幸福和快乐的种子——断恶行善。所以多数人越寻求幸福和快乐,越会适得其反。这就是生死永无止息的原因,更是痛苦无穷无尽的理由。

【佛语禅语第3句】: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成功和挫折几乎都会交替出现,但命运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味自我惩罚、自我折磨永远与成功无缘。人生事业成败的关键,不在命运,而在于你能正视失败,敢于跨越人生的败点。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 佛者无忧,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盲目乐观,也不是对悲苦“没心没肺” 的麻木,恰恰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良好心态,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

【佛语禅语第5句】: 不知道谅解他人的人,应该说也不能善待自己;自己会善待自己,也 就一定能够谅解他人。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烦恼的方法就是能够谅 解他人。

【佛语禅语第6句】: 我爱月亮,月亮再远也不影响我的爱;我爱玫瑰,玫瑰多刺 也不影响我的爱。不过这种爱我只放在心中,直到永恒。太远的,我 够不着,再说月亮也不一定爱我;多刺的,我害怕彼此会伤,再说玫 瑰也不一定爱我。就选择那么远远孤独地爱着,永远也别靠近。

【佛语禅语第7句】: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佛语禅语第8句】:口头说法喋喋不休,身心却毫无行持和体验,这种说教,就像是鹦鹉学舌一样,实在毫无意义。(宋)冈波巴《宝鬘集》

【佛语禅语第9句】:问:“何为不思议?”答:“心不思,口不议。心不思,心如,心离系缚,心得解脱。口不议,色如,色离系缚,色得解脱。”——《大乘无生方便门》

【佛语禅语第10句】:一个人真正的住处应当存于内心。如果能够不为外物所动,心中的佛性坚如磐石,那才是真正找到了灵命的安身之所。我们也应该不断在社会中接受磨炼、坚固自己的心,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坦然地去面对。

【佛语禅语第11句】:生活的禅法,它必须是温暖与善良,宽阔与承担,走在每一个时代,找找与时代的契合,它更是对命运的一种体醒,消极时振作,悲观时期望,冷落时温暖,能照亮人生理念的方法,就是禅道。

【佛语禅语第12句】:修行,头一个就要懂得“吃亏是福”,我愿意吃亏、我愿意上当;不肯 吃亏、不肯上当的人不能修行。

【佛语禅语第13句】:人类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都在创造着地球的历史,如果人类还是那样无视地球的存在,无视自然规律不断做出违逆自然的行动,那时世界末日将不再是空穴来风之谈了。

【佛语禅语第14句】: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事物本身没有快乐与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关键是看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

【佛语禅语第15句】:猜忌是信任的大敌。凭自己的想象,凭自己的好恶来理解周围的一切,精神常常会处于一种人为的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单凭主观武断的猜测不会看清事情真相。友谊之树靠信赖浇灌。只有你信赖别人,别人也才会信赖你。

【佛语禅语第16句】:【天天禅语】当我们处于顺境之时,如果顺境成为修行的障碍,我们不应心安理得地享乐,应以惭愧之心好好忏悔;当我们处于逆境之时,如果逆境成为修行的助缘,我们不应灰心丧气,应以坚强之心勇往直前。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凡是圆满福德资粮与增长智慧资粮的事情,我们都乐意接受。

【佛语禅语第17句】: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绝非自私自利之徒。因为只顾念自己的人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顾念。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心心相传不都拥有美好了吗?反之,你若对别人心怀歹念,且不说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很难解决。

【佛语禅语第18句】: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未来出现合乎我们意愿的结果,希望未来按照我们的设计,按照我们的理想来实现。这实际上就是我执在作怪,是我们向外追逐的心在作怪,是我们自己一切烦恼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19句】: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何以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优婆塞戒经》卷二,二庄严品

【佛语禅语第20句】:让心灵深入经藏,任何明枪暗箭无法让他流血,任何困难挫折都无法使他受伤,充满智慧的人,才是真正战胜自我的英雄。用佛菩萨的心代替私心,做人不难。

【佛语禅语第21句】:爱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别人,也能照亮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生活在爱里。

【佛语禅语第22句】:【天天禅语】对修行不负责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到处皈依,从不修行;另一种是,从不皈依,到处学佛。

【佛语禅语第23句】:多闻圣弟子离贪伺,断贪伺。心不怀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不起贪伺,欲令我得,彼于贪伺,净除其心。《中阿含经》卷三,业相应品

【佛语禅语第24句】:生活的起伏跌宕,也可以理解为是生活的种种禅机,哪里热闹,哪里清凉,全都在于心地的平衡。且看岁月如水去,哪有闲心品爱憎,不过人间借路行,百转千回总是通。

【佛语禅语第25句】:为什么有的人被大家喜欢着、呵护着,而自己不招人待见?佛日: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法句经·尘垢品》佛说:恶念萌生于心,反倒会毁坏自己的形象,就像铁生锈一样,吞食的只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26句】:能够放下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能够提起的人,是有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

【佛语禅语第27句】:境地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心即除矣,境岂实有?——《法语四》

【佛语禅语第28句】:此众护法亦得生,法将欲灭为已住,必生极乐千叶花,相好庄严为佛子。既得生彼供正觉,庄严王劫无荆棘。于彼得成最上道,执持正法及天人。彼佛国土无魔事,无恶业报无胎生。时有无量菩萨集,又无声闻缘觉名。《如来智印经》

【佛语禅语第29句】: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必然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善于动脑,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总是压制对方,强迫对方服从自己,对方不久就会对你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失去对你的信赖。

【佛语禅语第30句】: 所有动物从生下来就开始被动地生活,被需求、欲望和诱惑 驱使。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内在的修炼可以部分地夺 回生活的主动权。将需求和欲望降到最低,提升抵挡诱惑的能力,通 过内在的修炼大凡都可以达成。人生短暂,做生活的奴隶还是主人, 取决于自己的内心选择。

【佛语禅语第31句】: 左边板牙坏了,不得不于前些日子拔掉。今天中午因为吃饭 过速,又将右边坏了一半的板牙硌痛,晚上进食近于囫囵吞枣。由此 想到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由于节奏太快,注意力被速度分散,多少 人,多少事因此被咯。速度为王,硌痛事小,硌死事大,譬如温州动 车追尾之类,实在令人扼腕。

【佛语禅语第32句】:因为诱惑而迷失了自己的人,说到底是因为意志不够坚定,或者只贪恋眼前的享受,而看不到长远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33句】:不耗费资源,不毁坏环境,只愿拯救地球。过度的贪婪与无限的欲望,是毁灭地球与导致自然灾害的恶因。

【佛语禅语第34句】:【人生十大好】 人生十大好:【第1句】:好父母,【第2句】:好身体,【第3句】:好事业,【第4句】:好上司,

【佛语禅语第35句】:真正参禅的人,要发无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头,让自己的真情感扩张。——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36句】:如果我们能够通达无我的真理,就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生命,不再盲目 地执着于身内或身外之物,对每种想法的产生,都能清清楚楚;对每种情绪 的出现,都能明明白白,就不会心甘情愿地做它们的奴隶。

【佛语禅语第37句】:【禅悟人生】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是痛苦,快乐便是天堂。你若孤独,爱情便是天堂。你若被困,远方便是天堂。没有其中一样,断然不会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极,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失败者走过了九十九,成功者只走过了一。

【佛语禅语第38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美丽,我们只需用心地去体验,失去并不是永远失去,拥有也不是永远的拥有。有时当我们将一份纯洁美好的感动深藏于心底,保留那份单纯的记忆,却是另一种永恒。

【佛语禅语第39句】:问:“弟子闻金和尚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是否?此三句是一是三?”师曰:“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妄为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宗教箴言录》

【佛语禅语第40句】:住持大柄在惠与德,二者兼行,废一不可。惠而罔德则人不敬,德而罔惠则人不怀。(宋)五祖法演禅师(《禅林宝训》卷四)

【佛语禅语第41句】:佛法必须首先与自己的生命连接,然后再谈对国家、社会的利益。书生、学问人学佛,往往好高骛远,根底不牢,隔靴搔痒,奢谈无益。不知离开生命,一切免谈。此皆未生真实生死心,无常感不切。

【佛语禅语第42句】:信佛者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所以菩萨能够承担起人生百味,在人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佛语禅语第43句】:如何达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养“能舍”之心,方达提得起、放得下之境界。

【佛语禅语第44句】: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优婆塞戒经》卷六,业品

【佛语禅语第45句】: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切莫将心念停留于过去的成就;不论施人多少,亦莫讨人情、求报酬。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当下即是。未来的是妄想,过去的是杂念。要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

【佛语禅语第46句】: 中秋月是一首亘古不变的诗歌,是一缕欲理还乱的乡愁,是 一段遥远缠绵的梦境。嫦娥、桂花、玉兔以及广寒宫中的寂寞,在这 个月圆之夜演绎残缺故事,多少浩叹,多少泪水,汇成茫茫河汉。此 岸彼岸,被时空永隔,唯有灵魂可以搭桥、可以扬帆。谁和谁的灵魂 相遇,都是奇迹,与月何干?

【佛语禅语第47句】:譬如火烧木,须臾作灰烬,智火焚业薪,当知亦如是。又如灯破暗,一念尽无余,诸业之暗冥,多劫所积聚,牟尼智灯照,刹那悉除灭。《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

【佛语禅语第48句】:【天天禅语】佛教为什么既是宗教、哲学与科学?为什么又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佛教的真理分为两种,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属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诸法分为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属于世俗谛。胜义谛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

【佛语禅语第49句】:给心灵一个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烦恼,才是真正的休息;打开被我执束缚的结,才是真正的自由;从痛苦中彻底解脱,才是真正的享受。

【佛语禅语第50句】:假说世法,非第一义故,虽得世法而不执着;假说佛法,非第一义故,虽得佛法而不执着;假说菩提,非第一义故,虽得菩提而不执着得菩提者。善男子,假名言说,名字论量,名为世谛,于世法中无第一义;虽然,若离世法,第一义谛不可得说。《大乘宝云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第1句】: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第2句】: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第3句】: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第4句】: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第5句】: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第6句】: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佛语禅语第52句】: 世上什么最重要?你的健康,你亲人的健康。别拿健康不当 回事,健康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她关乎所有与你有血缘关系的 人。世上什么最珍贵?你的爱,你身边所有人的爱,保持你的真爱, 爱可以唤醒内心和世界的善良,爱可以传递爱!

【佛语禅语第53句】:居住环境与人的福气是相互影响的。有时候,搬到优雅舒适的地方后,家里人反而会频繁生病,这是自身修为与环境不相符,因为平时积福少,如果一味贪图环境好会折损福报。因此要做与自己的修为相称的事,不相称的不能做。

【佛语禅语第54句】:日用尘劳中,种种不如意事,是众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药。苟能于佛于众生,直下不生分别,则病瘥药除,始契得。——《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55句】: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人理凡夫耳。(唐)法融禅师(《宗镜录》卷八十)

【佛语禅语第56句】:果中无有业,业中亦无果,但因由于取业而生果。没有天与梵天作为轮回的作者,但由因缘而诸法的转起。南传(锡兰)觉音《清净道论·说度疑清净品》

【佛语禅语第57句】: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方可话居山。山中剩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恕中无愠

【佛语禅语第58句】: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59句】: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是一种福分,别人的伤害如果是满满一杯的苦水,你心如是那杯,虽能容之,却会让你满心痛苦;你心如是那盆,痛苦便不再满心;你心如是那佛,如是那海,苦便不再是苦,而是一种超度,用宽容与胸怀超度了苦,化成了甘。

【佛语禅语第60句】:天下事,光靠一个人做不成。人生在世,必须依靠别人才能生存。比如穿的衣服,我们是否自己能做呢?即使能,也需要布啊!自己会织布吗?纵使会,原料的来源自己可以生产吗?……总而言之,一条纱、一条线都是来自众生;所以,我们要时时抱持感恩心和惜福心,因为一切都得之不易啊!

【佛语禅语第61句】:秋树之叶因起风而飘零,大海之鱼因巨浪而离散,生死轮回因业力而流转,芸芸众生因无明而漂泊。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084。

【佛语禅语第62句】:禅还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透过禅的训 练,心的效能就会提升。我们历经心识的不断提升,才有成功的人生、喜悦 的生活,从而找到生命的归宿。心的效能决定个人的思考、情绪和回应能 力。禅即是心的效能训练。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 的禅机。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要修禅,要有一颗禅心,首先我们要做到第一无忧,第二无悔,第三无怨。希望我们记住这禅心三无。在平时经常反观内照,现在心里是不是有忧了?是不是有悔了?是不是有怨了?经常反照,经常的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不断的反照,不断地把自己心里面忧、悔、怨净化,化,放下。

【佛语禅语第64句】:有多少东西即便占有了,也未必真的属于我们,还可能因为占有而让自己失去太多。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有之无益、弃之可惜的工作,舍不得放弃已经逝去很远的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和金钱的角逐……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

【佛语禅语第65句】:人生就是一次旅行,走过的山水,都是风景;尝过的欢愉,都是幸。掬一抹禅意入墨,以风的洒脱笑看沧桑;以云的飘逸轻盈过往;用淡泊写意人生;用安然葱茏时光,透过指间的光阴,淡看流年烟火,细品岁月静。

【佛语禅语第66句】:参话头犹如手握一柄金刚王宝剑,任何心识情绪生起,都会临刃而亡。 既有此宝剑在手,行走天涯而无惧,何必要去自寻敌人欲杀之而后快, 参禅强求开悟,定入魔障。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 人为善,福虽未至而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而福已远离。所 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做一个好人更重要的事了。

【佛语禅语第68句】:保持一颗平常心——无断常、无取舍、无憎爱、无凡无圣、超越一切对立的东西,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脱生死的法门。

【佛语禅语第69句】:追求精神良药的智者就像狮子一样伟大,追逐物质享受的愚人好比狗一般愚昧。当一块石头丢过来时,狮子根本不理会石头,但会观察石头是谁丢的;狗根本不会观察石头的来源,却盲目地去追石头。心,是诸法之根,万物之源。掌控了心,等于掌控了诸法;通达了心,等于通达了万物;降伏了心,等于战胜了一切。

【佛语禅语第70句】:同伴着急道:“命都快没了,扔掉吧!”但这人坚持不扔,结果被淹死了。那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置于生命之上的人,必然葬身其中。

【佛语禅语第71句】:欲望是人的一种自然之性,也是烦恼的来源。儿女情长的欲望让人承受心智的折磨,金钱利益的欲望让人迷失本心。我们一旦陷入“追逐物欲”的泥淖中迷失了自己,想要抽身出来就不容易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往往是我们登上人生顶峰的阻碍。无欲则刚,修一颗清净无欲之心,情感便能坦然,利益才可长久。

【佛语禅语第72句】: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明)澫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语禅语第73句】: 凡事能保持低调,做到富而不奢,贵而不显,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使 你融人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使你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 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佛语禅语第74句】:佛教的因果业缘,实在是难以思议的真理,即使悟道,若无修正,生死轮回,仍难免除。凡事皆成于一,败于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75句】:【天天禅语】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第1句】:财物布施;【第2句】:无畏布施;【第3句】:法教布施。

【佛语禅语第76句】:面对误会有时候辩解也是没有用处的,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实际行动自然会说明一切。

【佛语禅语第77句】:放下是因为因缘聚散无常。人的聚散离合,都是基于种种因缘关系,有因必有果,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还有不可抗拒的无常。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按照我们的主观意愿进行,沟沟坎坎不可避免,大多数时候,万事如意只是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佛语禅语第78句】: 一个早晨就是一段传奇,生命传奇的链条上,每个早晨都不 可或缺。今天的晨风,今天的朝霞日出,是你人生中的唯一,错过了 就会永远错过。不知几万几千年的修炼,我们才有幸获得生命的这次 偶然,才拥有这个抒写传奇的机缘。朋友,当你完成了必要的能量补 给,不要再贪恋夜晚的港口,赶快起航吧!

【佛语禅语第79句】: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贾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优婆塞戒经》卷三,净戒品

【佛语禅语第80句】:一依者一切依,上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当自燃法灯,自归己法,莫燃余灯,莫归余法。《中阿含经》卷十五,《转轮王经》

【佛语禅语第81句】: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维摩经》卷上,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82句】:此心常在静处,谁能差遣?拥有~颗宁静的心,才能平静看待世间的得失,才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太多不切实际的杂念,是我们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大阻碍。如果能够让心沉下来,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动念,我们就有可能更接近成功,生活的本真快乐也能在沉静的瞬间自然显现。

【佛语禅语第83句】:我们做功夫,得到受用以后,不是把这种受用来显异惑众,而是用来做平常的事、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做那些人们生活中一件也不能少的事。

【佛语禅语第84句】:(一)四谛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人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

【佛语禅语第85句】:0.生活中,有些东西拿不准、分不清时,最客观的办法就是让时间去沉淀,时间稍长,事物都会由阴而转为阳面,这是事物的本质规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佛语禅语第86句】: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会后悔是人之常情,这是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但若一味地埋头后悔,无异于自寻烦恼,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佛语禅语第87句】: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烦恼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快乐,你希望得到,别人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别人也不愿承受,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这便是慈悲的一大表现。

【佛语禅语第88句】:云何真实义?谓略有二种: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实义。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

【佛语禅语第89句】:【自伞自度自性自度】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佛语禅语第90句】:文殊师利言:“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人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日:“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人不二法门。”《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

【佛语禅语第91句】:譬如有人欲护其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一切诸佛正法,应先守护菩提之心。“四十华严”卷三十六

【佛语禅语第92句】:一切心与境,寻觅无可得,此无者则是。三世不生灭,其性无改异,是乃为自性,大乐之实相。故一切境相,皆可为法身。(古印度)萨罗诃《笃哈歌》

【佛语禅语第93句】:对事业要有计划,对金钱要会运用,对感情要能升华。(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94句】:做人如兰,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如一株幽兰,静静地生长,默默地开放。开花不为与百花争艳,只为不辜负了宝贵的生命。远离尘世的喧嚣,独居幽处而从不寂寞,与世无争而又从不孤芳自赏。

【佛语禅语第95句】:佛说:有所执著,故而要行禅定。凡有我见便化解它,即是禅定。“禅定”是一种奇妙的灵觉状态,一旦得了“禅乐”,才知世间之乐,不过是糟粕,不及“禅乐”之万一。

【佛语禅语第96句】: 人生在世,没有人不渴望得到幸福和快乐,其实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佛日:“佛在心中。”同样道理,幸福 和快乐,也在人心之中,即所谓“福由心生”。

【佛语禅语第97句】: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金钱的确很重要,但我们必须明白,金钱并不是万能的。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有比金钱重要千万倍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我们必须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佛语禅语第98句】: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99句】:机轮未转,大地黑漫漫;古镜当轩,沙界净裸裸。坐却意根无动转处,塞却咽喉无吐气处,却是个真实的人。提得即天上人间,拨着便冰消瓦解。——《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524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