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精辟的心灵禅语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佛学经典文案金句】如何面对对生活中不期而至的蛮故?佛日:菩萨应如是自庄严,于世间惊怖处不生惊怖。——《大乘顶王经》
【佛语禅语第2句】:【天天禅语】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所以对过去迷惑;因为我们不晓得将往何处去,所以对未来茫然;因为我们不明白要活在当下,所以对现在没有好好珍惜与把握。我们的“心”总是在回忆过去、盼望未来、随从当下妄念的状态里,这些都是对自心缺乏认识所导致的。
【佛语禅语第3句】:宇宙中的结构是很微妙的,牵一发动全身,一旦你真的全然忘掉了自己,那么上天也一定会给你一个奇迹,让你峰回路转!
【佛语禅语第4句】:【第12句】:慈悲喜舍愿一切有情皆得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有情皆得远离苦及苦因,愿一切有情皆得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有情皆得住离亲疏爱憎之平等舍。《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佛语禅语第5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6句】: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黄檗
【佛语禅语第7句】:人要学会与自然天地宇宙对话,向天地佛陀祈请。正如水能够感知爱的信息,自然万物都能感知爱的信息,并将它转化成一种推动世界的力量,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佛语禅语第8句】: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9句】:世间本没有天生的东西,是自己的过错就要敢于承认,不找借口推脱给别人。认错才会懂得反省,更新自我。
【佛语禅语第10句】: 我常常扪心自问:你作过恶吗?灵魂替我这样回答:能弃恶 扬善就不晚。我常常检点自己:你虚伪过吗?我的灵魂这样替我解 释:能去伪存真就不晚。我常常告诫自己:你要多行善事。我的灵魂 说,能持之以恒才是真善。人是龌龊和美好并存的,且总是在善恶的 边缘行走,升华还是堕落,责任都在自己。
【佛语禅语第11句】: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大般涅槃经》卷四十,陈如品
【佛语禅语第12句】:所有的理论和教条都是苍白的,只有不断去努力探讨新的方法,不断去 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大胆地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掌握多种方法,才能提高 自己。禅,要靠自己去悟,经验教训思维等等也是如此,亲身体验才是最重 要的。
【佛语禅语第13句】:快乐在于找到内在的纯粹和自由,快乐不是费尽心机计算出的结果,而是一个无心而求的美好过程。
【佛语禅语第14句】: 揽第一缕晨曦人怀,在鸟鸣的旋律中静默,感受着早晨的心 跳。此刻,不管你在梦中还是旅途,在东方还是遥远的国度,夜晚或 黎明,清晨或黄昏,都请接受我送给你的一捧朝阳、一缕晨风,愿你 的梦境因此灿烂,愿你的脚步因此轻松,愿你的身心因此爽朗,愿你 的信仰因此坚定。我的早晨也是你的。
【佛语禅语第15句】: 佛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说,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 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布施。但是对于我们这 些平常人来说,要拥有佛家这样的境界,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佛语禅语第16句】: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二
【佛语禅语第17句】: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18句】:大凡男子家立心作事,先要究明源本。源若不清,流必昏;本若不固,枝必枯。——《紫柏尊者全集》
【佛语禅语第19句】: 人出生时大哭其实很有隐喻意义,你想啊,经过不知几千几 万世的噤声,好不容易闯出时间禁锢的牢笼,能不大喜而泣、高分贝 发声?西哲说,人是生而自由的,这话不无道理。人之来世,原本就 是为自由而来,但凡你的自由不影响别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就应该受 到普遍尊重,这是一项重要的人性法则。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悟道】【第1句】:善事多做,长存善念,问心无愧,理得心安。
【第2句】: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
【第3句】:胸怀坦荡,处事坦然,心宽体健,益寿延年。
【第4句】: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佛语禅语第21句】:如负少物者,度水则不没,少恶业之人,上升不下沉。如鸟翅坚牢,行空无障碍,持戒坚固者,则生于天中。《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
【佛语禅语第22句】: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戒。《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众受学品
【佛语禅语第23句】:想要为善就要真正地去做善事,用心和实际行动去做,而不是靠外物来 达到“为善”的目的。善行不一定是善心,善举也并非都是真诚的。我们可 以为自己的罪孽承担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施舍来换取因果回报。
【佛语禅语第24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佛语禅语第25句】:富有的人若不懂得善用财富,也会被社会人群所遗弃。其孤独与寂寞,恐怕比穷困的人还痛苦!
【佛语禅语第26句】:任何东西都有代价。钓钩是鱼垂涎鱼饵的代价;被名利所蛊惑的心,往往也要付出让心灵遭受折磨的代价。
【佛语禅语第27句】:工作是一个娱乐。对头脑过于清醒的人来说,工作是一种负担;对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工作是一种娱乐。每天忙于工作,得失难料,对得失过于精明的人,很难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从兴趣出发,对得失看得很淡的人,开开心心玩工作,可能玩得很精彩。
【佛语禅语第28句】:生活禅,是以菩提心作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作为见地,以息道观作为修习禅定的方法,以融入生活、消融烦恼作为日常实践的功夫。
【佛语禅语第29句】:佛陀曾说过:“我接受凡世人与我争论,我不与凡世人争论。”这两句里充分呈现了佛陀的大爱与我们凡世人的愚昧无知。佛陀就像慈母,我们凡世人就像得自闭症的小孩,慈母包容患白闭症孩子的缺陷,却从不会给予孩子任何埋怨。209。
【佛语禅语第30句】: 永远不要将子女当私有财产,你既带他们到世上来,就必须 负完全的责任,且不能将责任当做投资。永远不要将父母当庇护所, 当你长大成人,这个世界的风雨都必须独立承受,没有谁能真正地为 你遮蔽。父母和子女应该互相感恩,因为彼此,你们的人伦之爱有了 着落;因为感恩,你们的亲情才得以永恒。
【佛语禅语第31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或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与其盲目模仿别人,不如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我们应庆幸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自己,不管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不管是好是坏,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
【佛语禅语第32句】:夫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尊而归之矣。(宋)大觉怀琏禅师(《禅林宝训》)
【佛语禅语第33句】:凡夫难免对外境贪执,外境不但不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想象的痛苦。比如:眼识贪执美色的原故,飞蛾亡于灯火之中;耳识贪执妙音的原故,野兽死于猎枪之下;鼻识贪执美味的原故,蜜蜂困死花丛之中;舌识贪执香味的原故,鱼儿钓于铁钩之上;身识贪执所触的原故,大象陷于淤泥之中。
【佛语禅语第34句】: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桃花红,李花白,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一《洞山梵言禅师》
【佛语禅语第35句】: 西方有句谚语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 会为之让路。”
【佛语禅语第36句】:【佛学大师经典文案】《易经》云:“无平不陂。”成功没有坦途,前进的道路上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坎坷、陷阱,等着人们去克服。因此,不必幻想轻轻松松地收获,成功就意味着要作好艰苦奋斗、奋战到底的心理准备。
【佛语禅语第37句】:人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无福;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无论你是家财万贯的富豪,抑或穷困潦倒的乞丐,都无法预知未来的祸福,所以有福当惜福,有苦当消苦。
【佛语禅语第38句】:世间上,多数人喜欢看外面,不喜欢看里面,经常都在“心外”求法。其实,我们的“心”才是宇宙人生的根本,无论什么,都通达于心,都源于一心。只是一般人都喜欢看你看他,看人的善恶好坏,却不明白自己的“心”,所以佛教的禅门很讲究“观心”为本。
【佛语禅语第39句】:做人也是如此,成就圆满,就要有至善的心,以一颗爱心惠及他人,不仅可以温暖他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佛语禅语第40句】:任何经验和智慧,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教会的,既不能照搬也不要当成包袱背。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佛语禅语第41句】: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 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 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
【佛语禅语第42句】:生于无生中受生,死于无死中受死。既日无生死,安有受生死者?盖迷却自心,而妄见有生死耳。——《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43句】: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修,修杂念者,一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唐)善导《观经散善义》
【佛语禅语第44句】:【禅理三则】【佛语禅语第1句】:让人痛苦与烦恼的往往不是面临的处境或难事,而是想要得到、害怕失去的得失心。【佛语禅语第2句】:真正的自由不是一个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他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佛语禅语第3句】:我们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样子,一旦我们改变了观点,世界也会因此而转变。
【佛语禅语第45句】: 有一点冷,那是季节的缘故,早晨提醒你添一件绒衣出门. 有一些热,因为朝霞已苏醒,早晨告诉你旭日正在心空升起。即使冬 天的晨风中少些鸟鸣,晨歌的旋律一样在你的生命中回荡;即使冬天 的晨露化成寒霜,露珠一样在你的灵魂深处晶莹。你曾经收藏的朝 霞、旭日、希望和爱,足以温暖整个冬季。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感悟】 盲人提灯笼是多此一举吗?在别人看来,盲人提灯笼确实是瞎子点灯 白费蜡,可对迎面而来的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 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不至于挨碰。
【佛语禅语第47句】:菩萨摩诃萨于四大身生药树想,随诸众生须手与手、须脚与脚、须眼与眼、须肉与肉、须血与血、须骨与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佛语禅语第48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净宗要义》
【佛语禅语第49句】:醒觉并非刻意追求而能得到的,它和人的思维习惯、内心的清净程度相关。我们的心像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却并非如天地宇宙一样苍茫而无法填满。只要真正寻找到了与自己的人生价值相契合的点,就能够摆脱愚痴,于清醒之时寻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50句】: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佛语禅语第51句】: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非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不离幻色即见空,即此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于一境内一切智,于一智中诸境界,只用一念观诸境,一切诸境同时会。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唐)法顺《漩澓颂》
【佛语禅语第52句】: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佛语禅语第53句】:勿轻言“挫折感、无力感”。纵然困难如石,也要钻过去;更何况有时所谓的困难,可能只是如纸之薄。
【佛语禅语第54句】: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 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 弥陀佛,历历分明。
【佛语禅语第55句】:物质的享用,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福报,而不是一味贪多、贪大、贪贵。比如鞋要合脚才舒适,否则走路恐要摔跤。
【佛语禅语第56句】:以宽容的胸襟处事待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度。个人若能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气魄,以一份豁达的心境面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佛语禅语第57句】: 当你老了、痴了、被整个世界遗忘了,那个对你不离不弃的 人才是最爱你的人,也是最值得你珍惜的人。
【佛语禅语第58句】:见骂见击,默受不怒,有忍辱力,是谓梵志。若见侵欺,但念守戒,端身自调,是谓梵志。避争不争,犯而不慢,恶来善待,是谓梵志。《法句经》卷下,梵志品
【佛语禅语第59句】:谁的路,谁明白;谁的事,谁清楚。苦乐,都是自己的:好坏,都是个人的。别去对人抱怨;不要向人炫耀。苦,自己悄悄释放;乐,自己慢慢品味。学会忍受,懂得承受,你的生命,也许会渐渐精彩……
【佛语禅语第60句】: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六祖坛经.忏悔品》
【佛语禅语第61句】: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语禅语第62句】: 英雄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平年代,铺在路上他就是路, 砌在墙上他就是墙,不求闻达,甘于奉献。而一旦有外敌人侵,他坚 硬的特质便展露无疑,瞬间化身战场利器,冲锋陷阵,勇猛无匹。
【佛语禅语第63句】:菩萨乘人虽持净戒,于诸众生应当随顺,声闻乘人不应随顺,是故菩萨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佛语禅语第64句】: 熹微初露,游灵归府;东方既白,晨歌渐起。涉过夜的河 流,穿过梦的丛林,我在朝霞即将君临的地方等你。不管路有多远, 也不管途中多少荆棘,不要怕,朝着光的方向走,前面就是坦途。放 下所有的行囊,丢弃所有的辎重,只带着希望轻松前行,这里有你需 要的一切。将手递过来,我们一起去灿烂!
【佛语禅语第65句】: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执著于得失,不拘泥于成败,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不浮俗世、适性随缘、清净快乐。
【佛语禅语第66句】: 开始和结局我们决定不了,过程我们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主。这就是 人生。
【佛语禅语第67句】:众生因为认识不清,所以常把“无常”误为常、把不乐认为乐,也因心性颠倒而造作许多堕入地狱之恶业。
【佛语禅语第68句】:摄为船师,摄就是接受;只要有信念,肯接受佛陀的教法,佛法就像是一条船,可以送我们到达解脱痛苦的彼岸。
【佛语禅语第69句】:芸芸众生处在这个婆娑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但是事实上不如意的事经常会发生;唯有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多讲好话、多撒播欢喜的种子,才能少计较、少烦恼、少发脾气,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
【佛语禅语第70句】:【觉悟自己和觉悟他人】 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 别人做错了事,我们可能会批评指正别人;别人走错了路,我们往往 会提醒别人;但在我们提醒别人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在批评指正别人 时也要批评指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觉悟自我和觉悟他人。
【佛语禅语第71句】:日用尘劳中,种种不如意事,是众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药。苟能于佛于众生,直下不生分别,则病瘥药除,始契得。——《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72句】:若有智慧人,一念发道心,必成无上尊,慎莫生疑惑。《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73句】: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74句】: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每一天都应该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惬意。
【佛语禅语第75句】: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宋)佛迹颐庵真禅师《禅关策进》
【佛语禅语第76句】:【天天禅语】我们要尊重众生的理由有三:-、过去的时候一切众生曾经是父母;【第2句】:现在的时候一切众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缘;【第3句】:将来的时候一切众生是未来的佛陀。
【佛语禅语第77句】:已作之罪皆发露,未作之恶更不造,如是三品忏诸罪,皆名第一清净戒。以忏悔水洗尘劳,身心俱为清净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78句】:苦依于业,业依于结,而苦、业、结都无所依,以必性常净故。如是当知,一切诸法无有根本,都无所住。《大集经》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79句】: 从生命的原点出发,最终又回归生命的原点。智者从来就没 有离开过这个原点,因为他们洞悉人生的意义,懂得生命的大美。我 们这些常人,很少关注这个生命的原点,却总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从 而忙忙碌碌地消磨了自己的一生。当我们被动地回归原点才豁然开 朗,生命的意义原来就在自己出发的地方。
【佛语禅语第80句】:佛言,人生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不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景不动难,善解方便难。《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81句】:假如哭的时候,没有人来哄,别怕,正好学习坚强;假如怕的时候没有人陪,别忧,正好学习勇敢;假如烦的时候没人问津,别愁,正好学习承受;假如累的时候没人靠,别慌,正好学习自立。破茧的蛹能成蝴蝶;骏马驰骋草原必先锤炼;幼小雄鹰怎能翱翔蓝天。想要重生必先蜕变,想要成长必经磨炼!
【佛语禅语第82句】: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83句】:如果孩子微笑,如果大人微笑,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如果每天我们都能够面带笑容,能够平和与快乐地生活,不仅仅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将从中受益;如果我们懂得生活,还有什么方式能比笑着开始一天的生活更好呢?
【佛语禅语第84句】:人生本无常,所以人生自是长恨水东流,苦难总是追随着快乐的影子,失意总是踩着得意的脚跟儿,修行亦是如此,总要面对很多挫折与打击,这时候,就需要一种逆流而上的勇气。
【佛语禅语第85句】:因为有痴,不能洞悉宇宙自然的真相,不能认清人生幸福的真谛,难免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产生错误的认知,到头来头脑中必然装满偏见执念。
【佛语禅语第86句】:在生意场上,守信是一种基本道德;而谨慎则能避免因对方的失信给你造成巨大的损失。
【佛语禅语第87句】: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佛语禅语第88句】: 临事前英雄好汉,临事时缩头乌龟;索取时欲壑难填,付出 时锱铢必较;许诺时信誓旦旦,践诺时缺斤短两;责人时义正词严, 律己时力求宽大;见利则趋之若鹜,见义则躲躲藏藏。万般世相,可 见一斑。做人若此,情何以堪!
【佛语禅语第89句】: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90句】:【天天禅语】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同时,不应该贪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珍惜自己拥有的人常常会幸福,贪执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往往会烦恼。
【佛语禅语第91句】:名利就像一只皮箱,在我们用它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为了名利终其一生,即使置身山间的快乐仙境,也会使精神堕入痛苦深渊。
【佛语禅语第92句】:佛法讲究的是清净无染的本心,讲究六根清净,因为所谓的六根便是人产生贪爱、欢喜、仇恨、怨执的源头,清除了这些,人才能放下一切虚妄执念,拥有一颗“不执着、无所住、无念、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勘破一切幻境的表相,才能得到灵魂的真实。
【佛语禅语第93句】: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南,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六祖坛经·般若品》
【佛语禅语第94句】: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佛语禅语第95句】:倾盖如旧,白头如新。两镜相照,不隔纤尘。遍界未尝示相,毫端普现色身。止犹谷神,动若行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6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人类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都是由大自然衍生出来的孩子,假若我们不彼此相爱,而是相互破坏,母亲又怎会不难过?小孩子不听话,父母都会管教一番,何况我们做出的是让大地母亲寒心的事情,责罚也就在所难免了。
【佛语禅语第97句】: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能听斯法者,斯人亦复难。譬如优昙花,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过于优昙花。《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98句】:明浮躁源,戒浮躁心,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丝~毫的浮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是处世之道。
【佛语禅语第99句】:胸中有分晓,语言存温厚,是做人有温之“当”。有了这个“当”,就会对人,温温以惠;待人,温和善良;处事,温和厚道;做人,恭敬礼貌。一言而蔽之,就会以一颗温暖之心看人,温暖之态待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71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