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今日头条年度最好的心灵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简约的时光里,沏一盏茶,随着袅袅升腾的水汽,静观细叶沉浮。无意于水温的冷暖,亦不去在意烟波的流转,沉淀下来的,终是生命的厚重。人生如茶,由浓而淡,最后才是真。一个人,只要恪守内心的宁静,于一盏茶中,亦能喝出淡淡禅意,品味人生静好。

【佛语禅语第2句】:苏格拉底还有一句名言:“需求越少的人越接近上帝。”一个人对物质的依赖越小,他的精神和身体越自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做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那就离“天堂”比较近了。相反,对物质的依赖度越高,越是难得自由,为了支付吃喝玩乐的费用,不得不做许多自己原本讨厌甚至痛恨的工作。

【佛语禅语第3句】: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4句】: 依靠忍耐,许多困难都能克服,甚至许多原本已经无望的事情都可以起死 回生。像拥抱幸福一样拥抱苦难,我们的人生会更精彩!

【佛语禅语第5句】: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它如同觉照一样,同是心的一种作用,只不过觉照是清净的,妄想是染浊的而已。

【佛语禅语第6句】:四时不暂停,命亦日夜尽,壮年不久住,恐怖死来至。见于死生苦,而生大怖畏,舍世五欲乐,当求于寂灭。《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佛语禅语第7句】: 不能不在乎褒贬,不能太在乎褒贬。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处在群 体之中,一言一行都会被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解读。关键在于自己,要 明白自己是否真的像褒的那样好,又是否真的像贬的那样不堪。

【佛语禅语第8句】:爱别人,尊重别人,接纳别人,包容异己,是建设生命喜乐、美化人生不可或缺的药石。

【佛语禅语第9句】: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因为我们在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豁达博大的胸怀,不计较小节的潇洒,欢喜了别人,也放过了自己。

【佛语禅语第10句】:自信是一种风采,信任是一种美德,它展现着自我的魅力,也温暖着他人的心灵。我们接过他人递过来的鲜花,要相信花朵是芬芳的;我们品尝亲人精心准备的晚饭之前,要相信饭菜是美味的;我们打开久闭的窗户,要相信扑面而来的空气是清新的。

【佛语禅语第11句】:懈怠的人容易堕落;因此,人生必须上进积极,不要因境遇的得失而丧失生存斗志。

【佛语禅语第12句】: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你的心不会安静。心的凌乱反过来又加 重了时代的浮躁,从而造成一种恶劣循环。常言道,人作有祸,天作有 雨,时代在作,人心在作,导致天灾人祸层出不穷,致使我们美丽的蓝 色星球越来越黯然失色,越来越不宜居。在星际旅行还是一缕梦想的时 候,我们是否应该设法安静?

【佛语禅语第13句】: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14句】: 佛日:“生死无常,贫富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悟得 透的,不过空空。”

【佛语禅语第15句】:有人请示:“因果与环境有关系吗?”师言:“因果乃业力所致,会牵制环境。”又问:“可以改变吗?”师言:“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分善缘。”

【佛语禅语第16句】:爱情是两颗心的相互碰撞,单靠一方的努力,另外一方无所回应,爱情的火苗不会持续长久,爱情的花朵也不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佛语禅语第17句】: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的佛土清净了,那么国土就能清净了。

【佛语禅语第18句】:我们很少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假如周围环境与我们个性格格不入,我们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迷惑,会不喜欢我们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

【佛语禅语第19句】:倒是人心总是纷乱复杂,起伏不定,愚痴的人总想改变什么,智慧的人能够顺其自然。

【佛语禅语第20句】: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自古有成天下之 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而后能成天下之功。宏大的器量,宽阔的胸襟,对 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人、学佛人,在现实 生活中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做一个仁慈宽恕的人。

【佛语禅语第21句】: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过得富足,每日说好话,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欢喜。让每一天都充实无憾地度过。

【佛语禅语第22句】:正确地放下,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健康成熟的表现。我们应该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放下自己能力以外、精力不及的部分,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目 标,唯有如此才能从中解脱出来,把握住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只要随遇而安 就能自得其乐;只要放下就能解脱。放下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

【佛语禅语第23句】:无论是贫贱、荣辱、得势失势,到头来终究都是一场空。去掉差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你的心就会变得平和、开阔,佛心也会由此而生。

【佛语禅语第24句】: 共富不是要分富人的财产,而是要先富者承担起带领共富的责任。这 应该是邓小平提出先富论的前提。先富者是邓小平理论的受益者,富 而忘却责任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背叛。

【佛语禅语第25句】:菩萨修行大涅槃者,作是思惟:我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则不能令一切众生渡烦恼河,以是思惟,虽有如是身心苦恼,默然忍受。《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26句】:唯有自己心中有明月,清澈晶莹的月光才能照彻他人的心灵。这明月就是善念,就是觉悟正道。感化他人是不可靠、不容易的,感化自己虽然也不容易,但最应该感化的其实正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27句】: 我的随和来自心灵的倔强,我的软弱来自内心的坚强,我的 怯懦来自精神的勇敢。你是风,我无法不是任你吹散的云,你是闪 电,我无法不是任你驱遣的雷声,你是阳光,我无法不是任你消融的 冰。一个人没有对手是寂寞的,有很多对手是痛苦的,有唯一一个自 己愿意臣服的对手是幸福的。

【佛语禅语第28句】: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变得处处充满温暖与活力,而同时也会给我们自身带来累累硕果。

【佛语禅语第29句】:生活中,人们不断邂逅、不断离开,很多人刚刚下定决心,又被后来的繁华迷惑双眼,抛弃了承诺,抛弃了誓言,上演了一幕幕“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婚姻悲剧。

【佛语禅语第30句】: 酒与酒文化本为一体,因为喝的人不对而逐渐疏离,结果, 只剩下酒而不再有酒文化。酒可解忧,其实解忧的不是酒,是喝酒的 气氛和喝酒人的心境。许多人理解错了,以为解忧之酒等同以酒浇 愁,因此喝得越多,愁也更多。这实际上是不懂酒文化,酒本身没有 文化,是喝酒的人赋予了它文化的内涵。

【佛语禅语第31句】:佛说,成败得失皆有缘。成功是因为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失败是因为承认了失败。其实,只要尽力了,就无所谓成败。成败不是永恒的,世上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当我们面对问题或困难时,不找借口推脱,积极地去寻求有效的方法,则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佛语禅语第32句】:无论社会变得如何的喧嚣与浮躁,只要我们愿意去寻找,就一定能发现一个真正安静的角落。而且,即便没有安静的外在环境,我们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心禅语】 把无心之过放下吧,不要对它耿耿于怀,不要让它成为心灵的负担, 不但受害者要放下,犯错的人也要放下。

【佛语禅语第34句】:抱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要抱怨的事情,而似乎每个人都理直气壮,却忽略了幸福源自珍惜,生活不是攀比。当这些牢骚与抱怨化作心灵天窗上厚厚的尘埃时,灿烂的阳光又怎能照进心田?

【佛语禅语第35句】: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佛语禅语第36句】:佛说,清静得福报。世人饱受尘世喧嚣之侵扰,遭受嗔怒怨恨之毒 害,难以享受清静之福。只有保持心中安宁,方能摆脱私心杂念,方能修 身养性,得清静之福。

【佛语禅语第37句】:【天天禅语】爱惜生命并非计较寿命长短,而是应时时提高警觉,把握分秒利益人间。

【佛语禅语第38句】:做任何事,不要受一点小挫折即意志尽失。佛云:“入我门不贫,出我门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该来的业障都能欢喜接受,则能随缘消旧业。业报受尽,业障亦会随时间而消失。

【佛语禅语第39句】: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佛语禅语第40句】: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上

【佛语禅语第41句】:我们要尊重众生的理由有三:【第1句】:过去的时候一切众生曾经是父母;【第2句】:现在的时候一切众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缘;【第3句】:将来的时候一切众生是未来的佛陀。

【佛语禅语第42句】:细细想来,人生苦难几多,失败寻常,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多数人注定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凡草。然而,即使是一棵草也可以向往天空,只要它明了自己的根扎于厚实的大地,并对此心怀诚恳的感激。

【佛语禅语第43句】:浮生似梦,与谁为仇,云烟过眼,与谁结怨。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佛语禅语第44句】:从四大身,能生四病:所谓身病、心病、客病及俱有病。……如是众病,贫贱人少,多劳役故,富贵人多,过优乐故。“四十华严”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45句】: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许多事你必须去做;不管你愿意不愿, 许多话你必须去说;不管你为不为难,许多人你必须去交。这是生活 的常态,人生的必经,以什么样的心境去对待,你得到的就是什么样 的心境。我选择乐观地面对,你呢?

【佛语禅语第46句】:对一件事的了解需要经过内在分析的发展,以及多种阶段。人们不应把某一阶段看成是终止,而应坚持到最终,看到真理为止。《中部》,第175经

【佛语禅语第47句】:苟生无耻,如鸟长喙,强颜忍辱,名日秽生。廉耻虽苦,义取清白,避辱不妄,名曰洁生。《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佛语禅语第48句】:诚是发自内心、自动自发的精神。若有这分自动自发的精神,人生再辛劳都不会觉得苦。

【佛语禅语第49句】: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间,何劳更问阿谁。(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之一,《答卓左车茶话》

【佛语禅语第50句】: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世界就变得完美;如果白己的世界就变得肮脏,无论我们的心安定、稳同还是发挥功用,修行的成长都是阶梯式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在时间的打磨下,不断地成就与完善自己。只要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依教奉行,并持之以恒地勇往直前,大器晚成又何妨?

【佛语禅语第51句】:【天天禅语】要看清人生的道理——以布施心转悭贪,以慈悲心转嗔恚,以智慧心转愚痴。

【佛语禅语第52句】:漫漫人生路上我们需要品尝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样样不可 缺,样样不可少,这才是圆满的旅程。咸,指的是强烈的信念、炽热的情 感、剧烈的痛苦、沉醉的痴迷、彻骨的孤独、狂热的爱恋;淡,指的是轻松 的自由、欣赏的生活、适当的沉默、细心的关怀、温和的知足、伟大的 平凡。

【佛语禅语第53句】:【惜言如金勿妄言,妙语美言要践行】【佛语禅语第1句】:空话易说不易做。【佛语禅语第2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佛语禅语第3句】:祸从口出请慎言。【佛语禅语第4句】:记着再有理,也不要恶语伤人,傲慢无礼。

【佛语禅语第54句】:当人们暂时地获得了期望中的物质财富时,却发现青春年华已经消逝,身体健康已离我们而去,心情也经常闷闷不乐……这时即便付出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换回原来的青春与健康。

【佛语禅语第55句】:诸佛无有二言,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无量义经》

【佛语禅语第56句】:一个人如果只是自命清高,不关心社会和他人,自己的价值也得不到实现,到头来终将一事无成。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随时调整自己,融进时代的发展中锤炼自己,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只有投入社会,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佛语禅语第57句】:【天天禅语】老来有“三好”:经验丰富好、健康长寿好、走入社会当志工更好。

【佛语禅语第58句】:虽有妻子,受用上妙田宅卧具香鬟璎珞衣服饮食,受蓄种种金银珍宝,驱役奴婢僮仆作使,……而于诸欲不生耽染,不数发起猛利贪爱。彼身在家,其心已出,是名于欲心离非身。《法蕴足论》卷六,静虑品

【佛语禅语第59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财富再多,总有用尽的时候;地位再高,总有衰败的时候;名誉再大,总有失去的时候;亲人再多,总有离散的时候;身体再好,总有衰老的时候。只有内心的觉醒才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至高无上境界。

【佛语禅语第60句】:佛如优昙花,值遇生信难,遇已种善根,永离饿鬼苦,亦复能损减,阿修罗种类。芥子投针锋,佛出难于是。……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大般涅槃经》卷二,寿命品

【佛语禅语第61句】:问:“蚁身如是之小。本性与九界众生一样乎,或有减少?”答:“一勺水与一池水之湿性,并无有异。唯勺与池之水,各如其量而已。”——李炳南居士

【佛语禅语第62句】:因为过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对死亡既没有作好任何准备,对来生也毫无把握正确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63句】: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照顾,才是健康的群体社会。如果有意无意间毁人形象,无异于“逆风扬尘”,终会被自己撒出的沙子反拂自己的脸上。所以,毁谤他人只是徒然毁坏自己的形象。

【佛语禅语第64句】:【诚恳和恭敬】 凡事心存诚恳,而不可虚情假意。凡事心存恭敬,而不可藐视他人。

【佛语禅语第65句】:人的一生,很难保证永远相安无事。尽管先人们创造了祈祷、祝福一类的吉祥词,但灾难和痛苦还是免不了降临人间。天灾从生命诞生初始便如影随形,人祸则与每个人的一生紧紧相伴,不可分离。

【佛语禅语第66句】:一场盛大的恩宠,悄然落幕于禅的温柔。轻轻地牵着与你一起的那些人间烟火,我愿,从此,只有静好。

【佛语禅语第67句】:跑得快不如长个好脑袋。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那些成功人士不是天生的聪明,而是会不断运用一些新方法帮助自己快速成长。创新才能闯出一条生路。

【佛语禅语第68句】: 和星月一样眷恋夜色,和太阳一样习惯早起,我的小宇宙和 大宇宙节律同调。对话夜晚的精灵,思想在时间的深处游走,生命的 宽度得以拓展;拥抱希望的朝霞,精神在无垠的苍穹飞扬,生命的热 度得以提升。我珍惜这只有一次的人生,愿意用短暂的一生融入永恒 的宇宙。

【佛语禅语第69句】: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如果当初在一个个“不可能”的面前退却,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尝试的机会,那么他们也将归于平凡。心怀理想的人能够迅速做出决断,大胆尝试,即使失败,也由于对实际痛苦的亲身经历而获得宝贵的体验,从而愈发坚强,愈发有力,愈接近目标。

【佛语禅语第70句】:家庭和谐,即使物质贫乏,仍是富在天伦之乐中;否则再多的钱财,也抵不过家庭失和的苦恼和缺憾。

【佛语禅语第71句】:种种世间皆由心造。心不自见,若善若恶悉由心起。心性回转如旋火轮,易转如马,能烧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观,于念不动,不随心行,令心随己。若能伏心,则伏众法。《胜天王般若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72句】:即使世间的科技再高明,创造力再惊人,物质世界改变再大,到面临死亡时,仍然无法改变无常的事实,也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乔布斯先生的离世,就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也是一个呼唤,使我们从轮回的沉迷中觉醒。

【佛语禅语第73句】:责己要严,待人要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当要责备人的时候,先要检讨自己。(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74句】:即使他背诵了很多经典,然而并不依法实行,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数别人的牛,没得分享沙门生活的利益。南传《法句经》第19偈

【佛语禅语第75句】:作恶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犹灰覆火上,愚者轻蹈之。《大般涅槃经》卷九,如来性品

【佛语禅语第76句】: 书要活读,读书要活,若死读书,读死书,把书读死,到头来充其 量将自己读成书虫,读成书袋。书要择善而读,择要而通,读以熏 心,通以生慧,学以致用,否则不如不读。

【佛语禅语第77句】: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禅师

【佛语禅语第78句】:如果遇到了不懂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者别扭的企业文化,要提醒自 己,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让自己拒绝成长。不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是最重要的。

【佛语禅语第79句】: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是我们有限的自 由之一,你珍惜了这种自由吗?你充分享用了这种自由吗?看看我们 的身边,有多少人真正进行着自己的观察,有多少人真正在独立思 考,又有多少人在人云亦云?殊不知,人云亦云是思想的被绑架,是 人世间最大的不自由。

【佛语禅语第80句】: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无舍、无护、无取、无勤、无思、无着而为方便,圆满六波罗蜜。《大般若经》卷三,初分学观品

【佛语禅语第81句】:生活的禅法,就在于那些曾经的烦恼,在生命的轨迹中,停止复制与循环。产生悲观失落的负面情绪,也不奇怪,包括生活里发生的所有悲伤。自己做出的所有原谅与释放,都会让生命走向美好,更何况是超越了烦恼。学会照顾好自己,给心地以力量。

【佛语禅语第82句】:与人相处时,善意的开始必然带来快乐融洽的结果。面带微笑,心存真诚,两人相对视第一个瞬间,必定能传达出发好的信号。

【佛语禅语第83句】: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佛语禅语第84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苦身积聚添烦恼怎样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佛日:生时不赍一文而来,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积聚为之忧恼,于已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恃无得可怙,致使命终堕诸恶道。一《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

【佛语禅语第85句】:我们的行、住、坐、卧和一举一动,有意识地去生活,是觉醒,无意识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轮回,都是一念之差。

【佛语禅语第86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凡心斋坊,听了一堂了凡先生关于“生命重建”的课程,听完后便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是一种全新生命的体验,也是了凡先生经过多年的研习,对生命与自然的特别解读。而最近,我也一直在研究关于生命本真的课题,于是就有了与了凡先生合作此书的想法。

【佛语禅语第87句】: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三宝的坚定信心决不动摇;无论我们身处顺境,还是正在遭遇逆境,我们对因果的深信也决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对上师三宝的虔诚和对因果轮回的深信,是起初由心的深处生起,中间与佛教真理相伴,最终与究竟实相合一的。

【佛语禅语第88句】:佛法很简单,只要去除贪、嗔、痴三毒,就可以明心见性。众生烦恼多,所以佛陀才开启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

【佛语禅语第89句】:无量劫中所修行,一切功德悉回向,为欲救度诸群生,其心毕竟不退转。《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90句】:性格热忱进取者与清净淡泊者都有自己的乐趣,却也都有自己的烦恼。热忱的人有时候会疲于世俗生活中的喧嚣与众多不必要的纷扰,而寡淡者却也难免会觉得寂寞无聊,只有真正能做到“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佛语禅语第91句】:心定之后,便有了积极的心态,若是想将之付诸实践,还需要为自己的工作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92句】:安住当下,乐在当下。我们既不要为过去的种种事情感到遗憾、困惑, 也不能因未来的种种事情而感到焦虑,或被目前的渴望、嫉妒与怨恨所 困扰。

【佛语禅语第93句】:法譬如水,能洗净众生被污染的心;法譬如药,药无贵贱,能应病即是良药。欢喜心即是一帖良药。

【佛语禅语第94句】:【处事圆融,可助成功】 懂得顺应各种对象、不同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最恰当的方法 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可能助你成功。

【佛语禅语第95句】: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六祖坛经·般若品》

【佛语禅语第96句】:菩提心坚圊,说得咒悉地,余则修咒轨,所作皆无果。由略想诸法,一切皆无性,定得菩提心,非唯余能得。《不动明王经》

【佛语禅语第97句】:拥有少欲,才能生起小乘的出离心;拥有爱心,才能圆满大乘的菩提心;拥有智慧,才能证得金刚乘的大手印。有了出离心,才能做到诸恶莫作;有了菩提心,才能做到众善奉行;有了大手印,才能做到白净其意。出离心、菩提心和大手印之见地,是一切佛法的精髓,三藏十二部的要义,显密佛教的核心。

【佛语禅语第98句】:宽容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尊敬,使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佛语禅语第99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法,我们生在世间,只有随顺因缘而有所作为。如果我们的作为违犯了因缘的规律,认为我可以作得了主,我可以不顾一切条件,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很片面,如果按此去做,一定会行不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733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