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网最火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事情本身并不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是我们的思维令它如此。
【佛语禅语第2句】:云何菩萨离非法财?不以轻称小斗欺诳于人,不以诈亲及诸欺罔而求财物。《大乘宝云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3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拥有,有“拥有”的烦恼;无,有“无”的解脱。
【佛语禅语第4句】:没事不惹事,遇事莫慌张;人生要从容,凡事向前看。生命百年短,聚少离别长;隐约定数在,勿念亦勿忘。
【佛语禅语第5句】:放下、放下、再放下、你会发现所有痛苦的根源全部被铲除了,所有的奇迹都会发生,这是真的!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我们面对利益是加快脚步多抢一点,还是放慢脚步让别人先享用?我们一定要有觉悟,不取非义之财,在利益面前,养成自觉性就是觉悟的开始。
【佛语禅语第7句】:【看透世事的禅语】恒东法师:烦恼的心情,惩罚的是自己,不开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处理了,上苍只眷顾那些坚强的人,不放弃信仰的人,快乐只围绕那些知足的人。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放下那些无奈的枷锁,闭着双眼倾听夏天幸福的步伐,让宁静的心灵彻底自由在大草原上快乐的自在。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处世箴言: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忧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健康。
【佛语禅语第10句】:对于孤独,有时是心之选择;对于承受,时常是人之担当。人生的必经路,生活的必修课,那就是,只有经历才会懂得。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一个有功德的人不会破坏真理,因为真理能让人转凡成圣,而且,这真理人人都本来具足。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佛教徒不能只单靠一股热忱,必须配合法的喜悦,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岗位上。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老家有一座小寺庙,有一段日子,我情绪低迷,在家小憩。忽一日,我想去寺庙走走,借此涤荡内心的郁闷。
【佛语禅语第14句】: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当你看到别人在笑,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伤心,其实别人只是比你会掩饰。
【佛语禅语第15句】:一切罪障都是自造的,我们应以佛心来包容一切,对人不怨、对事无尤;不生怨尤之心,则能心存感恩接受人事,而且能常常快乐自在,时时精进,不受外境所障碍。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人生】这需要勇士的刚毅和超绝,需要智者的明亮和透彻,需要禅师的宁静和坦然,需要此三者合而为一的力量才能做到对生命当下的体认与彻见。
【佛语禅语第17句】:令舍其前,亦当舍后,复舍中间,使无处所,乃度生死众患之难。《佛说黑爪梵志经》
【佛语禅语第18句】:沾染古迹的青石阶上,几株新抽出叶儿的兰花,在月光下衬着微微迹痕,曵然舞动,似若你最美的音影。愿点燃一盏青灯,怀一颗禅心,祈你此生安好。
【佛语禅语第19句】:【禅语人生】原谅别人过失,改进自己缺点,留驻真挚爱心,追求美好人生。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谴责别人就是亏待自己。
【佛语禅语第20句】:在现实的人生里,要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功能,体会生命的智慧,才能看透世间的物质与爱欲,用坦然的心态接受现实生活。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等心尘的习气积累厚实的时侯,才知道了失去的总是所得珍贵的明净:无尘无染之心。
【佛语禅语第22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利和感情,而是慈悲和智慧。因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觉觉他。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若一直追逐境界,则会引导自己走向迷惑与混乱,然而,若你清楚的去观照世间,真实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
【佛语禅语第24句】:我们若能把一切工作、一切付出,都认为是自己的本分事,这就做到了谦虚的修养功夫。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感悟】参禅之人最可贵的就是有一颗自悟的禅心。如果不能认识自我,抛弃自己的优势,全然依靠别人,反而离禅宗要义越来越远了。
【佛语禅语第26句】:立身要高于人,处世要知退让。世人多半为追究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见者,则能保持超然的态度,以行道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污染,就要有高于别人的见识。
【佛语禅语第27句】:你耐不了这痛苦,是因为你原本慈悲。好人,是行走在这个世界永恒的慈悲,也是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暖和希望。
【佛语禅语第28句】:所谓回头是岸,岸貌似远在天涯。天涯远不远?不远。放下的时候,天涯就在面前。
【佛语禅语第29句】:【禅心佛语】所谓的真理是:我们无法强迫所有事物听从我们的欲望,他们都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
【佛语禅语第30句】:学道须具大勇猛心,立决定志,不顾生死,不计成败,始有相应分。(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31句】: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佛语禅语第32句】:【禅语人生】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心禅语】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佛语禅语第34句】:若于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现前,当践难思位。《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佛说: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所以,死亡既然不是末日,轮回的生命当然没有末日。不光如此,轮回者所面对的世界,也是没有末日的。由于业力的原因,世界会发生成住坏空的变易与轮回。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当你去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是帮他解决眼前的问题就好,譬如说给他钱,还要让他有办法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多一分快乐,少一分忧伤;多一分真实,少一分虚伪;多一分悠闲,少一分忙乱。这四多四少很重要,有了它们就活得心情舒畅。
【佛语禅语第41句】:【禅语人生】这些禅理,又被他们精妙地写作一首首禅诗。读这些诗中的禅、禅中的诗,既是文学的享受,又是禅理的感悟。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人类所作所为与幸福人生背道而驰,所以尽管人们拼命追求幸福,但却总是得不到人生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43句】:要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期许、自我的目标。(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拥有真正的快乐。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外,还需要懂得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佛语禅语第45句】:【佛心禅语】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佛语禅语第47句】: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是佛门弟子安身立命的根本;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是我们处世待人的根本原则。
【佛语禅语第48句】: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杂阿含经》卷八,第203经
【佛语禅语第49句】:多闻圣弟子离贪伺,断贪伺。心不怀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不起贪伺,欲令我得,彼于贪伺,净除其心。《中阿含经》卷三,业相应品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每个人应当怀着一颗虚空的心修行,有时我们可能无法受到肯定或赏识,但坚守本分、脚踏实地的鞭策自己,依旧是个人精进的正道。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人有福报,自然会感召到富贵家庭。而且嫁给穷人,都会把穷人给旺成富人。这就是福报的重要性。钱别人会抢走,但福报不会被抢走。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执着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你在,世界就在。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须常常自行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时时注意改过。
【佛语禅语第54句】:【清雅基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语禅语第55句】:【禅语人生】我们应该经得起各种物欲的考验,坚守正义守持清心寡欲这样最终才能避开灾祸迎来吉运。
【佛语禅语第56句】: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如是罪相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如俱不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57句】:人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佛语禅语第58句】:【雪窦山弥勒大佛】大佛坐北朝南,铜质坐姿,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佛居高临下,气势非凡,宝相庄重,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沉默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要的是对自己的苛刻约束,要的是对自己意志的严峻考验,要的是不卑不亢的坚持和忍耐。
【佛语禅语第60句】:【佛心禅语】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佛语禅语第61句】:事实上,佛法是人生最平实的教育,佛陀在世间教导众生,是日常生活人性的教育;佛陀教育弟子少欲知足,看开人我是非,修养心性以待人接物。
【佛语禅语第62句】: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涌的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立了起来,而且生机盎然。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时时处处你最幸福。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生命,不是身体,而是心性;人生,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做人要放下身段、缩小自己,如微尘无处不在,发挥纳米般的良能。
【佛语禅语第67句】:【禅语人生】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内心里见到法,而后才会有一种更确然的平静存在。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身、口、意清净,以无相法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去做叫做受持。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痛苦是轮回生命的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有动力寻求解脱。
【佛语禅语第70句】:用推人之手扶人,毁人之口赞人,怨憾人之心爱人慈人,是谓即业火成解脱火。(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
【佛语禅语第71句】:【禅语佛心】最好的放下,不是刻意的去忘记,而是让彼此安然。那么,请允许我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淡泊的守在时光的对岸,将记忆串成风铃,安静的把你想起。
【佛语禅语第72句】:生命与身体,苦受与乐受,只是一心相应,刹那迅速而灭。纵使存续了八万四千小劫的诸天,也不得二心生存于一起。南传(锡兰)觉音《清净道论·说道非道智见品》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若怠慌,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佛语禅语第74句】:【禅语人生】我们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称赞我们是另外一回事。不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这是辩证法的道理。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另心空荡荡,无一尘可染;这是我们世间最大的财富,念佛的人若不能见到这样,也是悲哀。
【佛语禅语第76句】:微命如虫蚁,虽然愚痴,并不骄慢。人不仅愚痴,而且骄慢,骄慢到他自以为可以和诸佛对等说话,可以判断真理是非。这样,人的罪比虫蚁更重。
【佛语禅语第77句】:【禅语人生】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你流浪人间,不要陷入其中。人在红尘中,心在万物上。天地有芬芳,随缘共花香。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忏悔像清水,可以洗净身上的恶行污垢;惭愧像衣服,可以庄严身心的清净功德。一念惭愧,发露忏悔,就是人性最珍贵的良知良能。
【佛语禅语第79句】:【佛心禅语】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从中受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学佛能改变命运。我们积极地创造善缘,就会让我们从智慧走向智慧,从光明走向光明,从幸福走向幸福。
【佛语禅语第81句】:【佛家禅语】人生最有价值的,是健康的身体;比健康更有价值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
【佛语禅语第82句】:藕池无日不花开,四色光明映宝台。金臂遥伸垂念切,众生何事不思来?(元)明本《怀净土》
【佛语禅语第83句】:【禅语人生】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可俗话又说: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佛语禅语第86句】:【禅心佛语】佛是一位现实的导师;他只教导能为人类带来和平与快乐的学问。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俗话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可俗话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心禅语】为了让自己能有一种和谐的生活,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了能让自己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生存,每个人都要学会真正的“包容”。
【佛语禅语第89句】:和人相比,我自庆运气好,因为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就像一只售货摊上的泥鳅,遇到了放生的人,就能活命。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没有苦的,但是我们有了迷惑,生起了贪瞋痴,结果就因而受苦。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从希望中得到欢乐,在苦难中保持坚韧。并不是每一种逆境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往往是福。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做一件事情,只有最初五分钟热情的,叫失败者;最后五分钟仍有热情的,叫成功者。
【佛语禅语第93句】:【经典佛语】人生就像一场舞会,叫你最初舞步的人,却为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道元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
【佛语禅语第95句】: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机是本份的性格,不计谋是诚实的做人,不自私是净化的身心。
【佛语禅语第96句】:【佛心禅语】惭愧心是人类道德进步的基础,也是促使我们进行心灵环保的良知良能。
【佛语禅语第97句】:【禅语人生】心中有善念,吉神随之来;心中有恶念,恶鬼随之来。明白这一点便可以差使鬼神。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心禅语】常怀平淡之心的人,待人处世宽严相济,方圆得体,厚德载物,雅量过人,心中有春风杨柳之随和,胸中经天行地之豁达。
【佛语禅语第99句】: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证严法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