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妙禅文案》-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禅语人生】修行不要到高的地方去找、到远的地方去找,道就在你眼前,就在你自心。你要真能把自心认识了,这个心马意猿猴,心像马似的,意像猿猴似的,你能把心马牢牢栓住,把意猴也看得紧紧的,这样子你修行才能有所感应。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人的一切烦恼来自执着。我们执着什么,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心是工画师,把握住自己的心,让心境清净,洁白,安静。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人从出生之后,慢慢感受到人间的许多问题,像生老病死的问题、人我是非的问题、贫富贵贱的问题、烦恼得失的问题等等,有些人很容易就被这些问题打倒,有些人则不然。只要船头坐得稳,不怕四面浪来颠,社会的风浪愈大,能干的人愈是坚强,自然也就不会被人打倒了。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简单4句话让你受益终生:【第1句】: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

【第2句】:压抑自己没必要,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保持应有的人格力量将赢得更多机会和尊重。

【第3句】:不要对谁特别好,也不要对谁特别不好。永远不要被少数人所利用。

【第4句】: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

【佛语禅语第5句】:只要心态正确,幸福无处不在。人生是个多面体,迷茫的人只看到了一面。有人走路嫌辛苦想乘车,有人乘车嫌太闷想走路。其实,既能从优越的生活中感受幸福,也懂得从苦日子里品味快乐,才算真正地懂得了生活。仰起头来,能看到幸福,低下头去,还能看到幸福,才算明白人生的真谛。

【佛语禅语第6句】:优雅是一种淡然的美,是一个人内心美的外露。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渴望优雅的生活,却常常在现实失去自我,随波逐流。要想找回自己,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来,学会宽容、仁爱、温和、谦恭。人生,因静而从容,因从容而优雅。

【佛语禅语第7句】:【佛家禅语形容人生】【禅茶三境】禅之三境: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茶之三境:第一境:山间嘉木;第二境:茶可载道;第三境:烧水点茶。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我们对爱的渴望,归根究底,爱心和慈悲心能带来最大的快乐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本性对于它们的珍爱远超过任何其他事物。对于爱的渴望是人类存在的基本需求,此乃我们被此之间深厚地互相依赖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9句】:【禅语人生】一场心雨,淋湿了经年的诗句,独处的意境中,总会渲染心底的那一抹风景。斟一盏记忆的茶,让往事在杯中荡涤,归去的路口,时光已从指间的缝隙蜕化成惆怅,低眉处,不过是自己素描的那一片花影。一段光阴的背后必有暗角存在,那些无果的追求终敌不过日月婆娑,天边飘过的,只是一抹浮动的云彩。

【佛语禅语第10句】:世界越浮躁,我们的内心越应该淡定。因为内心的宁静可抵御外界的干扰。浮躁,会使人性失去根基,使清澈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最终导致精神的贫困。只有淡定,才能于浮躁的社会里坚守自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从容与优雅,让心灵回归清纯。世界的浮躁会改变我们,我们的淡定能拯救自己。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和别人比不如和自己比。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折磨自己,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轨迹,努力了就好。

【佛语禅语第12句】:生活总摆脱不了那些烦恼,生活也就成了一场思考的领悟,这进退之间的安排,这荣辱沉浮的炎凉,学会淡然,学会从容,学会忍耐,学会理解,过眼云烟,自有去处,心地平和,安之若素。

【佛语禅语第13句】:你有春色,我有秋光;你有夏的靓丽,我有冬的内涵。你遥望我,我遥望你,你寻找着未来,我回味着过去。不如牵手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一切的美好快乐融入彼此的人生四季。季节可以在岁月中轮回,生命或许只有一次,谁没有理由渴望快乐传奇?

【佛语禅语第14句】: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太柔软的心不敢敞开给人任意伤,只能背起坚硬的壳,继续流浪。在顺境中,朋友认识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了解了朋友。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无论你觉得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佛语禅语第15句】:【一日禅文案】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苛求是对刺的尖刀。你苛求别人,别人也不会饶了你。在宽大平和之中,认识这世界的可爱和可赞之处,才不辜负我们这难得的一生。人生的弯路,是每个人都要走的,不要为自己的过失而记心太久,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佛语禅语第16句】:生命本身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如果能从生命得到解脱,便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范畴。人们对生命的无奈与困扰,无法自救,便要用佛法的智慧来处理。有了智慧的人,自我中心,自然淡化,而至消融消失,那便是证入无我的实相,亦即是佛的境界──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

【佛语禅语第17句】:【禅语人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了,浮躁就会让人变得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为了让鲜花常伴于我们身边,让事业不断前进,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谦逊谨慎,虚怀若谷吧。

【佛语禅语第18句】:【禅语人生】悟妄归真的智力越强,向上归真的力道就越强,迷真逐妄的力道就越弱,两股力量互为消长的过程,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深到极至处,破和合识,逼使阿赖耶识的不生灭体离开生灭相,当下不动法身自然显现,即是开悟。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时。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不圆满是自己有烦恼,不清净是自己有业障。心有慈悲,没有看不起的人;心有智慧,没有看不惯的事。一切随缘,缘生缘灭,寒来暑往,真心不变。——延参法师

【佛语禅语第20句】:恶知识,当面说人好话,背后说人坏话;当面表示赞成,背后却提出异议。俗话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对背后爱讲别人坏话的人,最好保持距离。

【佛语禅语第21句】:每个生命都有佛性,我们可以像佛陀一样呼吸、走路、饮食。正念的修行帮助我们于当下成佛。若你在寻找2600年前的佛陀,那么你将失去他。但若你在吸气时觉悟到自己就是佛陀的事实,你便是他的延续,佛陀将立刻现身。一段旅程的结束,是后续里程的开始。

【佛语禅语第22句】:与其指望遇到一个谁,不如指望自己能吸引那样的人;与其指望每次失落的时候会有正能量出现温暖你,不如指望自己变成一个正能量的人;与其担心未来,还不如现在好好努力。有时即使有再多的安慰和指点也没用,能说服和鼓励自己的,还是只有自己。而我能做的,只是告诉你我们都一样,不要怕。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我们不要仅从消极方面去理解无常,实际上无常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正因为“无常”,万物才会有新陈代谢,才会有前途无量的发展。如果一切事物都是凝固不变的,天地万物就没有希望了。旧的事物永远存在,新生事物就无法出现。

【佛语禅语第24句】: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不想去恋爱,会感觉朋友越来越重要;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不想去逛街,会越来越喜欢在家听歌;一个人单身久了,就变得成熟起来,会比以前越来越爱父母;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买很多鞋子,会独自去很多很远的地方旅游;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不经意悄悄流泪,会在众人面前什么都无所谓。

【佛语禅语第25句】:【心灵禅语】人的一生很象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仿佛下一步都充满曙光。往前走,别站在原地观望,观望走不出你的迷茫,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就是你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26句】:【心灵禅语】人生苦短,经不起漫长的等待。很多事情,都被一个“等”字荒废了:等将来,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时间,等有条件......等来等去,只等来满腔悔恨、一头白发。谁也无法预知未来,及时行动才是王道,否则,很多事情可能会一等就等成了永远。想做的事就赶紧去做,不要给生命留下太多的遗憾。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佛教除了主张顺应天命之外,更要进一步去洗心革面。佛陀慈爱众生,弘法利生,主张要革除生心中的“贪嗔痴”、认为唯有勇于革新自已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28句】: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人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于贡献的大小。心生善念,就要立即身体力行,如此才能做成好事。我们在为他人贡献时,自己也在成长,同时还会收获一种成就感。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就能时时处处得到快乐。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与人相处,不论任何的怨隙、过失,都要以宽宏的心量来包容,如大海之容纳百川,如泰山之不辞土壤。如《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巴怨者,恒生善心。

【佛语禅语第30句】: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对,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唯有当我们真正完全接受时,我们才明白一切的好与坏都只是自己的分别。遗忘那些尘世的云烟,抖落那些人间的恩怨,好山好水好人生,把山水做知音,人间哪里还有烦恼?拥有宽容,我们将一生收获笑容。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为什么中国文化重视无我之境呢?显然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宗教智慧。如果说在佛教形成之前,中国文化就是超越生死的,那么传统文化中本来和佛法相默契的求道智慧,则在这首词里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佛语禅语第32句】:【禅语人生】我们愿意欣赏并接受那些吃过苦、受过挫、甚至完败过的人。如果你没尝过心碎的痛,何以懂得我黯然的伤?少了黑暗的囚禁,谁又能强烈地祈求光明?跌倒了,你才会深切体味到站着的幸福;爬起来,你才知道如何坚强地走下去。不要奢望开端的美好,别等到误入迷途再想回头时,一切都已是沧海桑田。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只有晴雨交错,你才能领略外界的变幻。痛是一种钙,能让我们长久地挺立;苦是一味药,能让我们顽强地支撑。如果觉得命运不公,那是因为心狭隘了,若想得窄,前方的路必然也会窄。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第5句】:一件事情,做过了头是劳累,做得不足是休闲。农夫上城是休闲,种地是劳累;白领下乡是休闲,上城是劳累。贵族向往平民生活,平民羡慕贵族生活。人都对拥有的嫌弃,对不曾拥有的渴求;渴求的得到了,再嫌弃;嫌弃的失去了,再渴求。据说,这就是轮回。——清净法师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生活的禅法,恰当的理解,可以说是一种内心的环保,让心地更明朗与解脱,行住坐卧,自在幸福,抚平内心的散乱,治愈内心的那些牵挂,心地的和气,精神的淡泊,谁也没有孤立于人群之外,化解苛刻,培养宽容,放弃计较,结缘利人。

【佛语禅语第36句】:【经典的人生禅语】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顺;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没有永恒,只有闪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

【佛语禅语第37句】:恒荣法师:这忙忙碌碌的生活,一种心境也就活成了生活的一份质量,每个人都在思考化解生活的烦恼,只有心地的平和才能化解人生的许多偏差。不要过多的思考生活怎么的不完美,不只是浪费时间,还浪费心力,给内心留够宽阔的余地,用于思考和转身,用于和烦恼告别。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坂本先生于去世前表示,未能亲见法师论文完成,颇以为憾。此前,并曾于致函慧岳法师(立大校友)时预言,法师有获得最高学位希望。(《留日见闻》页九三)

【佛语禅语第39句】:修习佛法的人都知道,禅是不可说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绵延至今,所以在禅宗公案中关于“禅是什么”的问题一向没有明晰的答案。禅是一种无上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好像你不入苦海,就永远不知道苦海有多深;不抵天堂,也永远无法知晓天堂中有怎样的风景。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无明缘行,无明以行为所缘,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

【佛语禅语第41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

【佛语禅语第42句】: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他的动机是大勇、大智、大仁。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佛学之理,使上智精研而无穷,佛之戒律,使下愚警觉而易人。世间世出,澈上澈下,义极圆满。(民国)孙中山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佛语禅语第44句】:心为境界,以心系心,渐入寂定,以心住心,正住三昧。心寂定故,便能专一,心专一故,次第无间。得定心故,心常寂静,心寂静故,心生喜乐,便除欲爱诸恶不善,有觉有观,定生喜乐,成就初禅。《大乘宝云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生活在这个繁杂的人世间,既不能颓废,玩世不恭,也不要对任何人、任何事太过认真、太过执着,殊不知这些外在的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去,还是放下好,放下你的执着,也就获得了一份轻松和自在,放下执着,也就放弃了烦恼和惆怅。凡事看淡一些,看开些,不牵挂,不计较,也就少了很多是非。

【佛语禅语第46句】:【决定成功的因素】你遇到过很多聪明人,你的大学同学,你的同事,你的朋友,有几个比你傻?很多年以后,你会看到成功的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决定成功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努力和坚持,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成熟的接人待物等等。有一种人注定没戏:不努力和怨天尤人。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结束战争是所有人的事情。我们当然可能找出一些冲突的始作俑者,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这些人是自己或凭空跑出来的。这些人也是社会上的一分子,而社会是由我们大家所组成的,所以每个人都要负起一部分的责任。如果我们想让这个世界和平,每个人就先使自己的内心和平起来吧。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人生每日一禅】如果你种下一个念头,你收获一个行为。如果你种下一个行为,你收获一个习惯。如果你种下一个习惯,你收获一个性格。而如果你种下一个性格,你收获一个命运。种下善念,一定会收获幸福的命运;种下恶念,一定会收获痛苦的命运。种下善念,还是种下恶念,取决于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49句】:觉得自己受伤,就一定受伤,被自己所在意的东西所伤。其实,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而是我们内心的“在意”。如果能调整自己心之所向,立足于自身的善业,就不会那么容易被他人的言行所动摇、伤害。这样做,就是慢慢让自己强大起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6811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