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释然放下的禅语-心灵禅语-倾述林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青郁郁,碧湛湛,百草头上泄天机;花簇簇,锦簇簇,闹市堆边露真智。——《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2句】:牛与僧在禅者的眼中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禅师是在告诚学僧,参禅学道不要受外物世相的牵绊,更不要执著于是非观念,这就是禅者所应达到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3句】:世间的觉悟始终是以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为目的,而佛法的觉悟则是强调在彻底的自我否定的基础上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佛语禅语第4句】:【禅语人生】我们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看到亲戚朋友们的生活情况,甚至他们死了以后去哪里。但是,最好也让他到极乐世界比较好。不能到极乐世界的话,一般下三恶道的比例极高。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溪畔披沙徒自困,家中有宝速须还。”——在溪边披沙淘金,向外部追寻生命的价值,只会白白地增加困惑。我们每个人的珍宝,就在我们的家中,就在我们的心中啊。
【佛语禅语第6句】:【佛语悟道】大象不走小兔子所走的道路,它所走的是大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是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其实万物都在变。事情都在发展。今天已经和昨天不一样了,明天还要变。该做的事情要做。有的时候等也是在做。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每一个成功的人都经历过高人的开悟甚至指路。解决人的智慧和觉悟及方向等人生关键问题,是需要有高人指点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高人开悟应该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佛语禅语第9句】:幸福的婚姻往往是,有一个时常担心你的丈夫,无论你在工作时还是生活中,他都担心你无法应付,担心你受人欺负。心有挂碍才有爱,心无挂碍哪会有爱?
【佛语禅语第10句】:生命是有限的,成为夫妻更是前世修来的难得的缘份,只有同心携手去走人生的路途才是真爱。拥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因是什么?因就是你接触一切人,做一切事的一切想法。果呢?就是咱们看到、遇到、摸到所感受到的,这为果。
【佛语禅语第12句】:【一花一草一世界,难易相成柔胜刚】【佛语禅语第1句】:一叶知秋,【佛语禅语第2句】:水满则溢,3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佛语禅语第4句】:成功讲方法,一味地强硬不见得是最明智的。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攀缘,不如随缘。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佛语禅语第14句】:佛的最高境界是无念无想,也就是慧南禅师所说的只知吃睡,不论古今,不思善,不思恶,要脱离善恶、是非、得失等概念。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人生须未雨绸缪,在顺境中要为逆境做准备,保证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被别人主宰。如果没有深谋远虑,你将终身随波逐流。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看不到自己短处的人,易自傲;看不到自己长处的人,易自卑。自傲的人,是自掘陷阱;自卑的人,是自灭志气。
【佛语禅语第17句】:【经典佛语】何谓“至行”?曰“庸行”(中庸)。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注:中庸非道,此为世间上法不是无上道法。)
【佛语禅语第18句】:【禅语人生】我们把一切众生都当作佛,自己的心就是佛心;以佛心作佛事,就会佛光普照。
【佛语禅语第19句】: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当作如是信,戒晶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人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佛语禅语第21句】:盲目的、没有节制的自由恰恰会给我们带来不自由,而对贪、嗔、痴的约束则体现出人类的智慧与觉性。
【佛语禅语第22句】:若能少欲知足,安贫乐道,具足信心、智慧与毅力,则能不受物欲左右,得身心解脱自在。
【佛语禅语第23句】: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24句】:【佛心禅语】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一种极度扩张的欲望,根植于不切实际的期盼。想要矫正贪婪,只能从内在的满足一开始。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没有痛苦、无有疲劳,还会获得身心自在。
【佛语禅语第25句】:佛经十分推崇孝道,佛对于父母,对于师长,对于众生,无一不关怀备至。佛经中《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的就是要孝养父母,它告诉我们,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不易。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二【第6句】: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佛语禅语第27句】:爱是人间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
【佛语禅语第28句】:幽默并不是一种智力的素质。相反,幽默超越于理性与逻辑之上,它甚至还调侃了理性思维。其实,幽默就是一种禅。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佛语禅语第30句】: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法句经》卷上,多闻品凭真理获得声誉,凭施舍获得朋友。《经集》第十章,《林主夜叉经》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挽回人心之道。不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间种种苦楚。无非种下恶因。如果昧尽良心。丧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妄作妄为。则歹人牵累好人。世界仍有祸乱。
【佛语禅语第32句】:【心灵禅语】无论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烦恼念,不增执着心,就是看破。人无恒常,事无恒久,顺境时处之安然,逆境时处之泰然。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心禅语】把无心之过放下吧,不要对它耿耿于怀,不要让它成为心灵的负担,不但受害者要放下,犯错的人也要放下。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一只手的存在是自然,即使世界完全静默,有禅心的人也能听见静默的声音,这就是“只手之声”。在喧嚣的尘世里,我们没听见的又是什么呢?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佛语禅语第36句】:【禅语人生】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
【佛语禅语第37句】: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38句】:看清自己,意味着不以他人的眼光评判自己,不为他人的意见轻易动摇。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善于从自身中找到平衡——也许某方面我们比别人优秀得多。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生活有进有退,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这世上,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别人笑笑自己,放轻松,给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快乐。
【佛语禅语第40句】:人的命与相是相通的,而相会随着业而转。有人过去的面相看起来很凶恶,但如果他做了善业功德,心生欢喜,行为举止自在磊落,相就会因此改变。所以,命与相都不是绝对的。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烦恼的心情,惩罚的是自己,不开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处理了,上苍只眷顾那些坚强的人,不放弃信仰的人,幸福只围绕那些知足常乐的人。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念天:若有正信心者,于此命终,生彼诸天。如是念天者,不起念嗔痴,其心正直,缘彼诸天。
【佛语禅语第43句】:若也广寻文义,犹如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大似水中捉月。——《黄龙慧南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44句】:戒度无极如金刚,不毁不犯无漏失,持心护戒如坏瓶,此名戒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生活总是需要一份鲜活与不同,别因烦恼不自由,活好自己的存在,改正自己的偏颇和固执,人生活来不容易,理解大家,有你才成大家。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所谓老参,是指亲近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一番锻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语禅语第48句】:人们总把无常当成常,把终究会消亡的东西当成依靠,把真正的苦当成乐,又把真正的乐当成苦,贪恋执著于不可靠的身外之物,却合弃心灵的满足与安宁。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佛语禅语第50句】:心生毒害化为畜生,心生慈悲化为菩萨,心生智慧化为上界乐土,心生愚痴化为下方苦海。心中善念集在一起,就会产生智慧。——《宗教箴言录》
【佛语禅语第51句】:有人说,时光是柔软的,它可以把生硬的世俗,变的婉转轻盈,又有人说,时间是充满风情的,它可以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明媚鲜艳。而,时间,也是可以疗伤的,它会抚平过往的斑驳与痕迹。
【佛语禅语第52句】:若说法时,应净三轮:谓所为众生、我不可得,亦不分别自为法师,于所说法而无住着。如是说法,是名说一相法门。《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明白了方丈的用意,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手劳动,靠自己的头脑思考,奋力拼搏,终于有所成就。而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如今还依然在村落中行乞。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如果你前半生过得很充实,那就记住你在这段时间带给社会的贡献,你曾经很认真地做了一件有用的工作。所以,现在你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把握现在,畅享人生。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不要绕远道,否则会迟到。不要走邪道,否则会坐牢。不要走黑道,否则会挨刀。
【佛语禅语第57句】:今天的佛教,如空心萝卜,外表虽坚硬鲜美,里面已干枯、失味。佛教要兴盛,不是靠大寺,而是靠大师;不是靠建材,而是靠人才。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生活的禅法,在于调整好自己恰当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曲折和人生的挫折,同样的山重水复,不一样的柳暗花明,莫言人生多艰难,这都是生命最深刻的教化、最活泼的丰富。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人生】我每天都在数着你的笑,可是你连笑的时候,都好寂寞。他们说你的笑容,又漂亮又落拓。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赏析: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
【佛语禅语第61句】:若是对任何人事都能存着“感恩”与“宽容”的心去“善解”,我们就能常保欢喜、快乐自在。当我们具备善解的能力时,前面所提的忍让、吞下、消化的功夫,就可备而不用了。
【佛语禅语第62句】:【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老子·五十八章》)☆福祸相依,因此我们要“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人需要锻炼,需要有意识地找一点苦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有利于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困难。
【佛语禅语第64句】:我们常常在听道理、讲道理,可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真粹?什么才是真正的体会呢?
【佛语禅语第65句】:一切诸苦树,放逸为根本,是故欲离苦,应当舍放逸。《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七不放逸不死,放逸是死处。不放逸不死,放逸常生死。《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不要去命令你的心一定要去做某些事,因为这个命令反会造成事情更不确定。
【佛语禅语第67句】:【禅语人生】这世界所提供的,没有什么是永远、持久的。不光只是外在的事物,你内里的事物也是一样。
【佛语禅语第68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禅语】和广信先生: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听谤不怒不怨者,可以处烦嚣。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举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佛语禅语第69句】: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大宝积经》卷二十九,文殊师利普门会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如果所知一切皆是如实而知的话,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干扰那澄澈清明的心了。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生气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常生气会使人得病,过度生气会导致死亡。所以佛说:生气发怒的人,是一个败亡的人。提醒我们学会控制,切不可常生气、生大气。
【佛语禅语第72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在轮回的大牢狱里,很少人拥有出离的勇气;在生死的大苦海里,更少人拥有解脱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73句】:【小亏与大亏】小亏都不想吃的人,就可能会吃大亏。一百【第43句】:出家人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佛语禅语第74句】:佛教微博经典: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念人恶,不扬人错。能过就是生活,能走就是道路。莫嫌路颠簸,世界本曲折。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幺?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没有道理胡思乱想猜疑的人,很容易失去信心,也不会有正知。失去信心就会失去成功的希望,所以怀疑是六根本烦恼之一。
【佛语禅语第77句】:大抵生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清)省庵《思归集》
【佛语禅语第78句】:【禅语人生】星期一的早上喜悦一下也无妨吧。在下个星期一到来之前,也还有一个礼拜的时间。
【佛语禅语第79句】:而那些迷茫不知所从而去算命的人,却认为江湖术士能算得准,为什么呢?因为算命先生怎样说,他就怎样做;所以自己的命已经被人掌握、控制,也就是说“命”被转了。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塑造自我却不仅限于规划目标。要真正塑造自我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必须奋起行动。莎士比亚说得好:“行动胜过雄辩。”
【佛语禅语第81句】:【圣经句子】424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4:17)
【佛语禅语第82句】:亲为亲好,邻为邻安。勤能补拙,俭可养廉。穷家难舍,热土难离。穷勿信命,病勿信鬼。穷巷多怪,曲学多辩。穷找穷亲,富找富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群居守口,独坐防心。人不为己,顶天立地。
【佛语禅语第83句】:【佛心禅语】不如,不念,不如,不求。不去在意因缘,放下一切执念,心净无尘不染,禅心如雪晶莹。此中,自有大道,通向三千。
【佛语禅语第84句】: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人生就像一场戏,在等待中错过了美丽。正如歌中所唱:该出手时就出手。因为幸福就在你身边。当你付出时,爱以从你身边轻轻划过,留下的是悔恨、遗憾。
【佛语禅语第86句】:一个人一生再怎么贫穷下贱,只要听过一声阿弥陀佛,念过一句阿弥陀佛,就算没有白来;即使享尽荣华富贵,却不知道有阿弥陀佛,无异白来人间走一遭,是一个可怜的人。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佛语禅语第88句】:【禅语人生】众生总是透过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来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断来采取行动,习惯以自我中心来看待所有的事物。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生命的美,不在它的绚烂,而在它的平和;生命的动人,不在它的激情,而在它的平静。惟平和,才见生命的广大;惟平静,才见生命的深远。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得到。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心禅语】终于,小和尚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来向师父哭诉:“师父,师兄师弟们常常说我的坏话,中伤我,不论我走到哪里,都有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这让我无比羞愧。”
【佛语禅语第92句】:凡经律论,宜互学习。(唐)百丈怀海禅师《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八众生根机不同,大圣设教亦复非一,不可偏执一法,互相是非。(唐)善无畏《无畏三藏禅要》
【佛语禅语第93句】: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坛经·付嘱第十》
【佛语禅语第94句】:修行,就是要让修行与生活保持零距离、没有距离,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禅,禅生活”。
【佛语禅语第95句】:有一些不会处理烦恼的人,到处自找烦恼,总觉得生活在一种大家都对他有意见的气氛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样要求自己和怎样谅解他人。
【佛语禅语第96句】:生命运行的轨迹,有曲,有直,曲时,看开,直时,明白,不要在意那些坎坎坷坷,有景的地方,尽情观赏,无景的时候,随意绕开。人生,需要简单,放下看开。
【佛语禅语第97句】: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叹息能给生活造成多大的伤害,什么样的信念,也就活成了什么样的人生,远离抱怨,远离悲观,让善意和坚强成为认识世界的信念和意识,从而让生活走向积极正面的改变。
【佛语禅语第98句】:世界上有两种人不需要解释,一是理解你的人,二是不理解你的人,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释,他也会明白,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也没有用!
【佛语禅语第99句】:任何东西都有代价。钓钩是鱼垂涎鱼饵的代价;被名利所蛊惑的心,往往也要付出让心灵遭受折磨的代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