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心灵禅语文案发朋友圈会让你人气爆棚!

【佛语禅语第1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去欣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生就会因为这份欣赏与被欣赏而更加和谐、灿烂!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更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佛语禅语第2句】:人生的苦乐并非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人们自己过去的行为决定的。现在所受,乃过去所作而引起的;未来所受,乃现在所作而引起的。——净慧

【佛语禅语第3句】: 早晨让走过黑夜的眼睛找到光明,早晨使越过无声的耳朵听 到乐音。为什么早晨总是与希望相连,因为光明和音乐足以带你高 飞。光明指引飞翔的方向,音乐伴随前进的翅膀。鸟鸣和朝霞组成声 光世界,晨风和露滴舒展心灵情思。早晨的自然很多彩,早晨的飞翔 不寂寞,早晨的生命最生动。

【佛语禅语第4句】:持名要不缓不急,不散不昏,调摄得中,务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不可斯须停止,俄顷间杂。(清)省庵(《思归集》)

【佛语禅语第5句】: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6句】:不为自身求快乐,但欲救护诸众生。如是发起大悲心,疾得人于无碍地。《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7句】:一切世间人,作罪事易,为福事难;一切学士,作福事易,为道事难;为道复易,解道者难;说道者易,行之者难。《五苦章句经》

【佛语禅语第8句】: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亦复如是,能劫一切众生善财。《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品

【佛语禅语第9句】:所谓苦行,修的是信念,行的是坚定。要想取得真经,就必须以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耐力去坚持,虔诚地去探求。

【佛语禅语第10句】:佛说:不要亲近恶知识,也不要跟愚者共事,应当亲近善知识和人中最优秀者。人性本无恶,模仿、亲近恶知识,时间长了必然种下恶根,看不见的危害直至终生。

【佛语禅语第11句】: 真正能够放下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破红尘的人,一种是 背不动红尘的人。前一种出于主动,因此凤毛麟角;后一种不得已而 为之,因此所在多有。前一种飘然出世,后一种向尘世投降。

【佛语禅语第12句】: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13句】:当知佛境界充遍,故众生境界亦复充遍。离佛境界外,别无众生境界;舍众生境界外,别无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14句】:弟子:“要怎样管教孩子才算恰当?”师言:“生养子女就如同种树苗。树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养分,根会很快腐烂,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有充分的水和阳光、空气,自然会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生他,即是天地养育长大的,过分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15句】: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时,你会发现,木和世界抗争,世界也会以微笑来接纳你。正所谓人生万事随喜,沿途尽是好风景。

【佛语禅语第16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

【佛语禅语第17句】: 世间人常说的一句话是:逆境出人才。佛教中也有一句话说:人在顺 境中是不能修行成佛的,人只能在逆境中修行。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 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逆境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也是对人的生活 的一种磨炼。

【佛语禅语第18句】:(四)观轮回苦这轮回是无始的。为无明蒙蔽、为渴爱束缚的诸有情的轮回的起点是不可知的。南传《相应部·因缘品·泪水经》

【佛语禅语第19句】: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者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四

【佛语禅语第20句】: 忽然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就真的活生生出现在你面前;偶尔 想起一件事,这件事就真的在你面前实实在在发生。这虽是一种巧 合,但算得上奇迹,而你对这种奇迹的发生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我的 生活中总是不乏这样的奇迹,每每这样的奇迹发生,我都会灵光一 闪:世上有那么一种缘,注定与你不期而遇。

【佛语禅语第21句】:愿受一切佛法轮,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22句】:智慧与烦恼好像手心与手背。其实两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无法拿 东西,若反过掌来用手心,则双手万能。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非即 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佛语禅语第23句】:佛教认为,一个人是否拥有金钱物质,是由福报的多少决定的。反过来讲,聚敛金钱的过程就是消耗福报的过程。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消耗完了就没了。所以,在富有之后,要懂得知足和感恩,要与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和快乐,才能惜福造福,并不断积累来世新的福报。

【佛语禅语第24句】: 立秋日的晨风凉一些,大自然总是遵循它的内在规律。如果 这个早晨你有幸和晨风对话,思想里的暑气会消散一些,会更加客观 地看待面对的一切。但我们的心依旧热烈,仿佛起劲歌唱的百鸟,犹 如朝霞;我们的爱仍然灿如夏花,在早晨的天空自如绽放。晨风凉 了,心不会凉,爱不会凉。

【佛语禅语第25句】:当我们自己的心窗纤尘不染时,理智的阳光就会驱散心头的晦暗,只要 我们愿意朝向阳光,阴影自然就落在身后。

【佛语禅语第26句】:太阳住在虚空之中,看起来好像无所依靠,其实它一点也不危险。无住就是它的安住。看似无家,其实处处为家,这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佛语禅语第27句】:于去来今佛所说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舍离,是故能令佛法僧种永不断绝。《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28句】: 只要不放弃坚守,每个早晨都会属于你,晨曦、朝霞、旭日 以及信仰、希望和爱一个都不会少。哪怕你曾经在夜的深处迷失,哪 怕你在黎明之前一度绝望,内心的坚守会让你在迷失中找到方向,在 绝望中看见理想之光。此刻,阳光沐浴着你,晨风轻抚着你,晨歌愉 悦着你,快乐包裹着你,幸福而安详。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家讲,上天给我们的所有痛苦都是在消除我们身上的业力,而当我们从来不生病时,却是在消除身上的福报。因此,当我们身体还健康时,一定要懂得关心自己,爱惜自己,这叫惜福。

【佛语禅语第30句】:生命之舟需要轻载。生活本身就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是绝不轻松的,如果再加上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生活的压力就会更大了。因此,我们应当学会放下心理的负担,轻松简单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佛语禅语第31句】:生:“‘烦恼即菩提’是什么意思?”心:“不二的实性,不是要你懂,而只是要你亲证。你若直截证悟,‘烦恼即菩提’就一目了然。譬如覆舟之水即载舟之水,实无分别。关于烦恼与菩提不【第2句】:性与相不【第2句】:物与空不二,禅师们表达得很简要生动,不谈虚理,不要人“懂’,只启人真实契悟。”——心光

【佛语禅语第32句】:一个人生存处世,就应该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广阔胸怀。样做人才能潇洒自如。

【佛语禅语第33句】:在这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为消逝的东西而悲伤,不陷入万物,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经集》第四品,第十章《毁灭以前经》

【佛语禅语第34句】:慈者即是众生佛性。……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来。《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35句】:【生活禅】第一式,任何事物,只要让你心情沉重、让你对自己有不好的感觉、阻碍你前行的,把它丢掉。第二式,任何事物,如果只是占有空间,对你的人生毫无正面贡献,把它丢掉。第三式,任何事物,要丢还是要留,你得花很长的时间权衡利弊,或是烦恼不知所错的,那把它丢掉。

【佛语禅语第36句】: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隋)僧粲《信心铭》

【佛语禅语第37句】:(三)心性本净,即心即佛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无垢名清净。五道鲜洁不受色,有解此者成大道。《般舟三昧经》

【佛语禅语第38句】: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39句】: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生活的芬芳或许会长久地留在心中,或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散,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可我们无须为此遗憾,因为这根本就是期望之外的礼物,得到固然欣喜,没得到也在情理之中。

【佛语禅语第40句】:以清规戒律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禅修定力让安定的心稳固,以证悟智慧让稳固的心发挥功用。这就是戒、定、慧三学的修行过程。

【佛语禅语第41句】:【修禅要诀】眼光高远,直视佛心;动机纯正,直趣菩提;行为规范,妙与天然。偷心死尽,本地光明;万缘放下,一念相应;一念灵光,朗照大千;顿悟真心,万法圆彰;业尽情空,证体起用;当机立断,能所双亡;拈花悟旨,以心印心。念佛是谁问者知,参禅悟道几多时;明心见性无多事,回根尘亦不迟。

【佛语禅语第42句】:回首,青春犹如一场盛大的演出,来不及挥手,早已匆匆落下了帷幕。静坐红尘,喜欢盈盈碧天上飘逸的白云,喜欢临窗听雨,聆听心之禅意,让雨洗尽尘埃,也纯净了心灵。

【佛语禅语第43句】:只会创造的人或只会享受的人,都不是健全的正常的生活。既懂创造、又懂享受,自食其力,不损人利己,也不损己利人。这样的人虽然平淡,却拥有平淡中的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

【佛语禅语第44句】:【信仰与智慧】智慧我没有,信仰我是有的。信仰算不算智慧?我不知道,我有信仰,我满足。信佛,不需要“智慧”的标签,贴上智慧可以,即使贴上愚痴也可以。

【佛语禅语第45句】: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弘,言动要谨!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人生太忙,则耽误风花雪夜之情!不闲不慢,疏密有情,方为快哉。

【佛语禅语第46句】: 人们浩叹人生苦短的时候,他们的生命之蜡正在一点点熔 化。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接受不接受,生命之蜡都以自己的速度燃 烧。面对生命的一截截短去,与其坐而感慨,不如起而行之,用燃烧 的光和热照亮有限的人生,熔铸无垠的精神,锻造硬朗的灵魂。

【佛语禅语第47句】:佛陀像太阳,善知识就像放大镜,自己则像燃料。如果没有放大镜聚集太阳的光芒,燃料是无法自行燃烧的。我们想要得到佛陀的加持,如果没有依止善知识的指导,j宝的加持之光就不可能聚集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就无法燃烧掉相续巾的我执、烦恼、习气等罪业的燃料。

【佛语禅语第48句】: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深佛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49句】:天上太阳再灿烂,阳光再普照,如果土壤里缺乏种子,也不可能发芽,更不可能开花结果一般。我们应当从孝顺父母、提升道德修养、保护环境和关爱生命做起,才会得到佛菩萨的庇护,才能获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

【佛语禅语第50句】:修行之人要给自己树立愿景,才能踏踏实实身体力行。我们在生活中也应给自己设定目标,并遵循这一目标行动,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轻易犹豫动摇。

【佛语禅语第51句】:作为凡夫的我们,虽然从无始轮回以来到现在,从来没有休止过,一直在为自己的利益而繁忙奔波,然而很可惜,一点也没有往觉悟的方向发展,反而更加陷于迷乱的轮回苦海之中。这就好比广阔的河流并没有休止,但它从来没有往雪山的方向上流,而是距离大海越来越近一般。

【佛语禅语第52句】: 生命虽然是充满苦恼,但也同时满载珍奇。留心察觉,才会发现生命 里的痛苦和美妙。遇到痛苦并不是要自己沉迷于痛苦之中,体验到生命的 美妙也不是要自己迷失于其中。

【佛语禅语第53句】:云淡风轻,静心聆听,那一曲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一份禅意,一份恬淡,一份空灵,一份悠然。

【佛语禅语第54句】:心持世间去,心拘引世间,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9经

【佛语禅语第55句】: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 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佛语禅语第56句】:人生路上,世事纷扰,以怨对怨,无疑是逆风扬尘,于他不利,于已有恼。若以慈悲处事,于他无害,于己无伤,一颗慈悲心足以平息人世的风波浪涌,消弭人心的隔阂怨愆,善待他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待自我。

【佛语禅语第57句】: 观察事物,太远了看不真切,太近了也看不清,必须保持适 当的距离,看人看人生亦如此。

【佛语禅语第58句】: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狮子吼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59句】:释迦牟尼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是的,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世间的仇恨,只有宽容才是慰藉心灵的良药。

【佛语禅语第60句】:一者见利代喜,二者见恶共忧,三者称誉人德,四者见人说恶便能抑制,是为四慈愍,多所饶益,为人救护。《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佛语禅语第61句】:今时之人,当压力大、烦恼重时,于寺院观观景、喝喝茶、睡睡觉,慧 根深者亦会于禅堂打打坐,观观心,一旦感觉内心压力暂时舒缓,便又 迫不及待跃入红尘欲海,逐妄不已。觅静求闲故无不可,然此与禅般若 相隔云壤。诸位,既觑见禅之宝山,何不径入不二之门?

【佛语禅语第62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而凡夫的矿山虽已开采,却尚未加以琢磨。

【佛语禅语第63句】: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f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意思是说,即使是千劫中通过布施和供奉诸佛等获得的善业福报,只要你生气发怒一次,就会将全部福善功德抵消干净。

【佛语禅语第64句】:人世间,一些以悲伤收尾的爱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时时想得到回报,就不会有烦恼。我们都要学着洒脱,学着接受。“爱过,就是慈悲”,爱一个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对方,而是让对方得到幸福。

【佛语禅语第65句】: 传统文化非指被历代统治者异化了的儒释道文化,而是指具 原教旨主义的中国文化内核,它包含上述三家文化的精华部分,也包 含先秦诸子百家的源头探索,还包括历代启蒙思想家的思考。修人的 道德格调,治国的仁心法度均蕴涵于这种传统文化之中。不反对借鉴 国外一切优秀文化,但需谨防淮南之枳。

【佛语禅语第66句】:王之养民,当如赤子,推干去湿,不待其言。……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危矣。《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佛语禅语第67句】:我们应该珍惜时光,活在当下,而不要因一些小事扰乱了内心的宁静,以至于心浮气躁,郁气满腔;所以,我们不妨学点佛学智慧,学点不生气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68句】:真正的禅,是纯阳性的,绝不透过想阴的意识思维,比如敲钟,敲了就响,并非是敲后,想一想才响。——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69句】:为了能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我们经常会戴上一个面具,让别人看不清 楚我们,但是这样我们也看不清自己的心灵了。在面具的掩护之下,我们小 心翼翼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之中,时不时地说自己活得好累,伪装是很难受的 滋味,但是却没有勇气去彻底摘掉面具,因为有太多的牵绊。

【佛语禅语第70句】:以是正法因缘,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是名清净说法。《杂阿含经》卷四十一,第1136经

【佛语禅语第71句】:【挫折与磨炼】 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炼,人间的是非要当做教育自我的师长。

【佛语禅语第72句】:我们一生中的幸福与快乐,都源于他人的爱心、关怀与奉献。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朋友的陪伴,感恩大地、房屋、公路、桥梁、公园、流水、一尘一土、一草一木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我们要时刻心存感激之情与回报之心。感恩回报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护环境与关爱生命。

【佛语禅语第73句】: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所共称叹。《华严经》卷十七,初发心功德品

【佛语禅语第74句】:了心非心,不起妄念,无止之止,止无所止,乃名为止。有止之止,由依妄想,不名为止。(隋)智颧《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

【佛语禅语第75句】:【如何提升生活品质】①每天与伴侣做快乐的事,如一起看电视或读增加生活情趣的书;②不要牺牲健康,像通宵赶工、睡眠不足、不运动、吃垃圾食物应避免;③对身边的人有求必应,要急家人、朋友之所急;④量入为出,财务压力使人快速衰老;⑤不要把办不到当口头禅;⑥轻松面对杂务;⑦言出必行。

【佛语禅语第76句】:【天天禅语】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尽所有智;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与如所有智是佛教的唯一真理。尽所有智,是真理的广的角度而言,犹如辽阔的海面;如所有智,是真理的深的角度而说,仿佛深广的海底。虽然深广的不同,但究竟是一体。

【佛语禅语第77句】:佛陀曾说过:“我接受凡世人与我争论,我不与凡世人争论。”这两句里充分呈现了佛陀的大爱和我们凡世人的愚昧无知。佛陀就像慈母,我们凡世人就像得自闭症的小孩。

【佛语禅语第78句】:【心诚意正成正果】 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修成正 果。

【佛语禅语第79句】:人的一生,很难保证永远相安无事。尽管先人们创造了祈祷、祝福一类的吉祥词,但灾难和痛苦还是免不了降临人间。天灾从生命诞生初始便如影随形,人祸则与每个人的一生紧紧相伴,不可分离。

【佛语禅语第80句】: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着衣吃饭’。学云:“着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做什么?”——《赵州真际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81句】:风之所至,皆纯净;心无挂碍,畅游天地;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只需,一片时光的暖,静静地注视这婆娑世界。心经过千百次过滤,才可领悟到那禅意。一笑一尘缘,一叶一菩提,心,美丽昂然地端坐于时光的尽头,饱孕阳光,面对风雨,微笑展颜。

【佛语禅语第82句】:常欲求多闻,诸佛所称叹,能得定实义,是故如大海。《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佛语禅语第83句】:【唯美古诗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六祖慧能禅师。

【佛语禅语第84句】:不用安排,切莫造作。造作安排,无绳自缚。不安排不造作,善财弹指登楼阁。——《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85句】:一步一个脚印,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明日才会有收获。好高骜远,总想着一步登天;是无法有所成就的。

【佛语禅语第86句】:我喜欢念佛,因为念佛轻松。念佛轻松,因为念佛无善恶。若有善有恶,人生何来轻松呢?

【佛语禅语第87句】:一粒种子,如果不肯忍受被泥土埋藏的苦闷,只想享受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那么它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佛语禅语第88句】:古有“画地为牢”,以示对他人的惩戒,然而今人每每画地为牢,捆锁的不是别人,往往是自己。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死死囚禁,为金钱、为名位,不断地用欲求的枷锁捆绑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快乐的权利尽数消磨。

【佛语禅语第89句】: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

【佛语禅语第90句】:第二种人有担当、有责任心,而且往往目标明确,会一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向上攀登,而一旦有所获得时,却舍不得放下,只会拖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艰难上路。

【佛语禅语第91句】:束缚我们不得自由的,是我们自己固守的观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有时我们还须从缠身的事物中跳出来,才可能看得更真切。

【佛语禅语第92句】: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坛经·付嘱第十》

【佛语禅语第93句】:诸蕴业为本,诸业心为本。心法犹如幻,世间亦如是。《华严经》卷十九,夜摩宫中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94句】:【第7句】:缘起·空·无我·中道(一)缘起法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9经

【佛语禅语第95句】: 善于结缘,左右逢源 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结缘好比播种,哪有不播种就能 白白得到果实的呢?

【佛语禅语第96句】:希望这本书,能带你认识因果,寻找心想事成改变命运的法则。从当下我们的起心动念开始,改变自己,找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带你回家,我们将无比感恩。

【佛语禅语第97句】:不得妄证人,含人罪法;不得传恶言,转相斗言语,不得中伤人意;勿不闻言闻,勿不见言见。《阿含正行经》

【佛语禅语第98句】: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微密品第八

【佛语禅语第99句】:在喧嚣处,修得暇满身,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053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